不同含油量油菜籽代谢物差异分析

来源 :分子植物育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含油油菜可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不同含油量油菜种子中代谢物的差异尚未清楚.本研究以2个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近等基因系授粉后20~35 d种子为材料,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不同含油量材料间代谢物差异.以低含油量材料为对照,共筛选出4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4种与油脂合成通路相关,14种与脂肪酸合成通路相关,3种与糖代谢相关,2种与维生素代谢相关,1种与激素代谢相关,2种与花青素代谢相关.高含油油菜种子种固醇、花青素、硬脂酸、亚油酸等脂肪酸较高,亚麻酸含量较低.该结果有助于揭示油菜种子中油脂合成的机制,可为高含油油菜育种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高糖自交系西州蜜(X25)和低糖自交系伽师瓜(JS)为亲本构建F2群体XJ F2,以高糖品种网纹甜瓜M157自交系和低糖自交系伽师瓜(JS)为亲本构建F2群体MJ F2.通过分析两个群体的果实糖度频率分布,发现两个群体的果实糖度均呈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的典型特征.利用SSR标记通过集群分离分析法对糖含量性状相关的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发现XJ F2群体中具有3个SSR标记ECM134 (LG4),MU3349 (LG11)和CMAGN45 (LG11)与甜瓜果实的糖含量性状连锁,并在MJ F2群
为更好保存红花龙胆种质资源及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需建立高效的红花龙胆愈伤组织诱导体系,并对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性展开研究.本研究利用植物组培技术,筛选红花龙胆愈伤的最佳外植体,运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红花龙胆愈伤组织诱导体系进行优化,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细胞活力,生长周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适合红花龙胆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根;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MS+NAA 0.87 mg/L+6-BA 0.43 mg/L+KT 0.71 mg/L,诱导率97
本研究利用20对SSR引物,对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杜鹃属4个主要种包括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大白杜鹃和皱叶杜鹃共12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明确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杜鹃属4个主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种群遗传结构.结果 显示,(1)共检测到等位基因(Na)101.25个,有效等位基因(Ne)共48.457个,多态位点百分数(P)、Shannon\'s多样性指数(D、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固定指数(F)平均值分别为96.25%、1.037、0.287、0.515和0.420;(2)种群间
本研究开展了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全不育系高纯度制种技术的研究,利用离体培养、无性扩繁和BE1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繁殖纯合型不育株.结果表明,利用幼嫩枝条诱导获得试管苗不容易出现混杂,基因型鉴定更为简单、准确.通过对试管苗移栽技术的研究发现,培养土移栽试管苗可有效提高成活率,两次移栽的最佳时期为9月底至10月初.与原有产量585 kg/hm2相比,利用显性核不育无性扩繁技术生产全不育系产量为827kg/hm2,比原有产量提高了 40%,田间育性鉴定结果显示全不育系纯度可达99%以上,为进一步推动甘蓝型油
本研究以烤烟品种\'云烟97\'和\'变异云烟97\'为亲本,分别构建P1、P2、F1和F24个世代遗传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烟草的株高、节距、叶数和茎围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 表明,株高分别与节距、叶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围间呈显著正相关;而节距与叶数间则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株高、节距和叶数3个性状具有相同的最优遗传模型,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MX2-ADI-AD),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5.2258%、94.28
菜用甘薯营养价值丰富,但育种起步晚,专用品种较少.本研究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薯新品种\'川菜薯SH1\'为实验材料,诱导培养\'川菜薯SH1\'悬浮细胞,利用60Co辐射诱变,通过PEG耐旱筛选辐照处理后的悬浮细胞,分化得到\'川菜薯SH1\'再生植株40株.测定再生植株的SOD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发现3株再生植株的脯氨酸含量和S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食味评分及田间数据分析表明,这3份菜用甘薯材料的口感风味及产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可为菜用甘薯的选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辐射诱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是影响水稻产量最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之一.筛选抗该线虫水稻种质资源对抗病育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室内接种二龄幼虫实验,利用单一指标与多个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隶属函数综合结果,评价了 21份水稻品种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显示,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综合抗性较高的3个品种是\'华香\'、\'绿金占\'和\'秀丰占5号\';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敏感性较高的3个品种是\'博优225\'、\'海秀占9号\'和\'L671\'.评价水稻对拟禾本科根结线
人参病害严重影响着人参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明确人参根部病害的发病情况及致病菌种类,本研究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左家资源圃的患病人参植株上共分离纯化获得8株致病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观察病原菌菌落及分生孢子形态特征,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了人参根腐病主要致病菌种类.结果 表明,分离纯化的菌株中,6株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的腐皮镰刀菌相似性达99%;2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rDNA-ITS序列
为探究藏药细果角茴香转录组中简单重复序列位点信息,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TM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RNA-Seq测序技术对藏药细果角茴香植株进行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MISA数据分析进行拼接后查找SSR位点.细果角茴香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7979个重复单元长度为2~6个碱基的微卫星重复序列,总的SSR碱基数为142108085bp,平均每3.1kb出现1个SSR位点.细果角茴香SSR中主要重复单元类型为三碱基,占SSR总数的68.34%,在统计的213种重复类型中(AAG/CTT)n所占
为探究辐射处理对朝天椒种子诱变效应的影响,确定辐射诱变朝天椒种子的最适宜条件.本研究选用朝天椒常规种\'中农千斤红\'为试材,以25、50、100、200、300、400、500和600 Gy为辐射剂量处理,以不辐照(0Gy)干种子为空白对照,分别对诱变种子发芽情况进行分析;60 d观测成苗植株形态状况和叶片气孔器特征;测定成苗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结果 表明,种子发芽力(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出苗率、成苗率和壮苗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致畸率则上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植株表型性状突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