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万全阵”亡了北宋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光义曾让人用五年时间编撰了一本军事著作,其中最让人心醉神迷的,莫过于无敌方阵──平戎万全阵阵图。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型方阵。可是,拥有此神奇阵图的宋朝,最后为何会惨败于金人手里呢?

一、巨型方阵


  公元1080年,此时是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受这位皇帝旨意,当时的北宋文臣曾公亮和丁度,他们用了整整五年时间,从当时340多部中国古代兵书中细心挑选、删减、校定,最后编写了一本专门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作为宋朝的武学经典教材。
  因为是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所以对于每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研究这本《武经总要》,不仅可以了解宋朝的军事思想、宋朝的军队结构,更能研究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比如攻城车、强弩、火药等。
  总之一句话,您要是没有读过这本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宋朝军事爱好者。
  殊不知,在这本官方授权的军事著作中,除了大篇幅的介绍选将用兵、部队编成、行军宿营、武器装备等,这本书更多介绍的则是宋朝人津津乐道、至死方休的阵图!
  在这些阵法之中,最让赵光义心醉神迷、津津乐道的阵图,则是那个宋朝无敌的方阵──平戎万全阵。
  那么,这个所谓的“平戎万全阵”,它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经过对《武经总要》的仔细研究后,史学家们得到这么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型方阵,它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方阵”,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闹剧!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平戎万全阵由三个方阵组成,各由一名大将统领。每阵各五里,周长二十里,计七千二百步。三阵之间皆相隔一里,阵面总共宽达十七里。
  在这三个方阵中,总共配步兵十一万零四十人,骑兵三万六百五十人,战车一千四百四十乘,瞭望兵(望子)二百四十人,全阵总共用兵十四万零九百三十人。
  为了保护这三大主力方阵,宋军还在这三大主力方阵外侧,即前、后、东、西四个方向,设立了四个骑兵方阵。
  其中,左、右翼军配置相同,各有两列骑兵,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骑,共六千二百五十骑;后列也是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骑,共三千七百五十骑。左、右两翼每阵一万骑,两阵共计两万骑,另有探马六百五十骑。
  前阵和后阵配置相同,也各有两列骑兵,前列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千一百骑。后列也是六十二队,每队三十骑,共一千八百六十骑,另有探马四十骑。前后两阵各五千骑,共计一万骑。
  武器方面,骑兵配备骑枪、马刀、狼牙棒、骨朵(类似于锤子的武器)等;步兵则配备砍刀、长枪、床子弩(大型连发弩机)、弓箭、盾牌等。
  可见,在这个平戎万全阵中,不管是人员配备,还是武器搭配,赵光义都精益求精,甚至达到了极致。总之,一句话,只要敌人敢来,这个方阵一定让你有来无回!

二、纸上谈兵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词形容:扯淡!
  不可否认的是,宋太宗的这个平戎万全阵,其核心战法就一个──以步制骑,就是借助战车的保护,用步兵的长枪、弓弩去抵挡敌人骑兵的攻击,再配上外围的骑兵,就能达到“坚不可摧,无所不能”的效果了。但是,若仔仔细细研究一下这个阵图,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纸上谈兵。为什么这么说呢?三点足矣。
  第一,平戎万全阵的摆放问题。
  要知道,不算平戎万全阵的四个小方阵,只算中军十七里宽度、十四万人左右的大方阵,就得找一个足够宽敞的地方吧?那么,在这个中华大地上,山区没戏、水田没戏、河边没戏,只有那屈指可数的地方,或者是沃野万里的华北平原,才能够摆放这种巨型大阵。
  费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我摆好阵了,就等着辽国军队了。但问题是,人家是四条腿的骑兵!你在千里平原上跟人家摆阵,人家不跟你打,骑马绕过你,你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说实话,对于宋军而言,我们真没辙,人家骑马,我们跑路,敌军就是绕着走,我们能咋办,只能是跟,或者是不跟。
  跟,怎么跟?用步兵去跟,两条腿的去追四条腿的,这不是扯淡吗?用骑兵去跟,正中辽军的下怀!当心孤军深入,先被辽国骑兵吃掉!
  好吧,既然不能跟,那我就不跟了,这总行了吧。
  不跟,当心我们去开封城,直接找你们的顶头上司去要钱!
  可见,不管是跟还是不跟,都是让宋军头大的问题。
  第二,平戎万全阵的人员调度问题。
  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令人生畏、望而骇然的平戎万全阵,在十七里宽度的土地上,一共要投入十四万人的部队,而这十四万人要一个萝卜一个坑地站好,按照规定听口令,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和马虎……
  这样的结果,就好比什么?
  这就是一场最大规模的奥运会开幕式!参与阵图的士兵,要比奥运会参与人员多了十倍,甚至是十五倍!发自内心的赞叹一句吧,这个方阵的各位指挥官们,你们得需要一颗多么强大而高效的头脑呀,你们确定指挥得过来,能够万无一失吗?
  可见,这样的结果,就是把那个“老子带兵,多多益善”的韩信找来,也会无计可施。
  第三,平戎万全阵的胜负问题。
  对于宋军而言,用这种既无法移动,也无法指挥的阵型去打仗,如果还想获胜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奏效了──辽国人你不许跑,也不许骑马,咱俩就这么立定脚跟,来一场殊死肉搏的步战,然后我仗着人多,最后大获全胜……
  可见,拥有这种脑子的人,也只配去撞墙了!
  所以,拜這种阵图所赐,即使是最彻底的外行,也能看出这个阵图的愚蠢程度,这也是宋朝自太祖赵匡胤之后,宋军很少能打漂亮胜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里多说一句,拜现在《杨家将》所赐,我们现在熟知的那段历史,总是辽国人喜欢摆阵,还让咱们去破阵,比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
  实际上呢,契丹是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是清一色纵横驰骋、睥睨天下的骑兵,人家犯得着自废武功,跟你摆什么阵法吗?
  一句话形容,历史是历史,演义是演义,绝不能混为一谈,只有那军事实力全线落后,以步兵为主的宋朝,才是那种摆阵的“高手”。当然了,这也是当时国情决定的,谁让咱们没有马呢!
  然而,纵观宋朝的军事历史,宋朝军队真的如历史上所记载的那样:懦弱无能、任人宰割吗?
  答案就三个字:不可能!
  虽然在北宋亡国之时,百万皇家禁军被区区十万金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最后任由金军掠走皇帝,攻陷首都。然而,铁的事实证明,不到10年的时间,这些士兵就在另一位杰出的将领的指挥下,横扫数百万金军,还留下了一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千古美谈。
  这说明什么?
  我们是能战的!只是有一个前提,不要给我们戴上枷锁!
  在宋朝的那个时代里,这个枷锁,就是当时遗臭万年的军事阵图。
其他文献
古镇倒腾宝贝的店虽然有很多,但唯独东头儿的“博雅阁”最出名。老板姓李,祖上几代与宝贝打交道,据说凡是经手的生意没有哪笔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一次,镇上来了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手里有清代画家任熏的一幅旧作,由于吃不准货色,那幅画辗转了大半个镇也没店敢收,最后只有李老板一家收了。  等老者走后,同行们都替李老板叫冤,李老板全然不理,依旧照常开门营业。  谁知没过几天,老者坐着辆马车又去了博雅阁,这回车上
期刊
据《乾 子》载,唐代叶县有个人叫梁仲朋,家住汝州(今河南省中西部)西郭的街南。他在城外有一座小庄园,隐藏在青山绿水之间,景色宜人,还种了很多时鲜的瓜果、蔬菜和庄稼。梁仲朋经常早晨出发到庄园里去转上一圈,查看庄稼的长势,检查雇工们有没有偷懒,傍晚便骑马归来。  这年八月十五,梁仲朋在庄园待了一天后,吃过晚饭,仍像往常一样告别众人,趁着天色尚亮,开始往家里赶。  这是中秋的夜晚,天地澄明,空气中没有一
期刊
《子不语》中载,某天晚上,有位老学究走夜路时竟碰到了他早就过世的老友。寻常人夜里撞到鬼必然怕得不行,喜幸這位老先生平日里行得端、坐得正,所以并不害怕,反而问鬼友:“你这是去哪儿啊?”  鬼友说:“如今我在阴司任了个勾魂索命的小差使,今晚正该我去南村拘个人回来,不如与兄弟一道儿走吧。”一人一鬼边走边聊,不久,见到路边有一处破屋,鬼友遥遥一指,道:“可别小瞧这几间破房子,这可是文士居住的地方。”老先生
期刊
清朝同治年间,龚慧任清河知县。他是花钱买来的这个官儿,自打上了任,就大捞特捞,几年的工夫,就捞了个盆满钵溢。他尝到了甜头儿,就想,自己要是能当个更大的官儿,那不就能捞得更多了吗?他就动起了心眼儿。  礼也送了,钱也花了,他才知道了一件事儿:现下是慈禧太后掌管朝政,要是不能讨到她的欢心,升官儿就没指望。龚慧这可就犯开了难:怎么才能讨到太后老佛爷的欢心呢?满朝文武都在这么想,他就很难出彩了。他能想到的
期刊
漢朝,张敞出任京城的行政长官。当时城内小偷很多,扰得人心惶惶。晚上尽管密窗紧门,但无济于事。就连西域宾客的财物也时常失窃,严重影响了朝廷声誉。皇帝令张敞限期捉拿小偷。  张敞微服私访,从一些地方官那里了解到小偷有头领数人,他们靠不义之财,筑高楼、置美器、纳丽妾,尽情享乐。张敞按照线索全部把头领召来。头领们自知罪行深重,个个磕头告饶,情愿把不义之财全部充公。  张敞捋须微笑道:“你们只要协助官府捉拿
期刊
赫赫春秋五霸,齐桓公居首。说到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人们自然会想到一个人──管仲,再进一步还会联想到举荐管仲的鲍叔牙。其实,成就齐桓公霸业的,还有几位幕后人物,他们的见识、事迹,很值得说道说道。  第一位,姓闾丘,名不详,史称闾丘先生,隐士。有一天,齐桓公在山间打猎,闾丘先生和父老赶去慰劳桓公,桓公当场表态要为他们免租免役,同行父老千恩万谢,闾丘先生却没有致谢。桓公问:先生还有什么愿望没
期刊
明惠帝建文年间的燕山右护卫百户(官名)王真,与白義、刘江各率百骑在淝河(今安徽北部)饵诱平安军。王真把草捆装在漂亮的布袋里,从外表看去好像是一包包丝绸布匹。当平安军追上来时,王真假装败退,故意把这些布袋丢弃在地上。平安军的士兵争着来抢这些布袋,而忘了打仗,被王真设下的伏兵杀死不计其数。  选自《军事故事会》
期刊
有人上疏李世民,让他远离奸佞。  李世民问:“怎么判断奸佞?”  那人说:“您可以在谈话时装作勃然大怒,仍然据理力争的就是忠臣,顺服的就是奸佞。”  李世民回答:“领导心怀诡诈,怎么能要求屬下正直?我以诚心治理天下,以前君王那套玩弄权术的小动作,我不愿意用。”
期刊
春天到了,心灵和双脚都想出去走走。漫游是唐代文人,特别是初、盛唐文人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活选择,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唐代,特别是初、盛唐,文人群体性的漫游形成了一股非常汹涌的风潮。他们都会去哪里呢?燕赵之地  燕赵之地虽是边塞,却非绝域,文人来此漫游不会经受太多的艰难。加上燕、赵古来即是慷慨悲歌之地,有一种豪士之风,所以有不少文人就来到燕赵之地进行漫游。燕赵之地有当年燕昭王修的黄金台,其中蕴
期刊
纪晓岚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历任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他作为乾隆皇帝的第一御用文人,侍君数十年,之所以能长期受到皇上的重用,除深厚的文化功底外,还得具备出口成章的超常能力以化解皇帝面临尴尬困境。从纪晓岚在无字白纸上读求雨祷文事件上就可窥一斑。  乾隆五十五年(1790)夏天,久旱无雨,田地龟裂,禾苗凋枯,百姓人心惶惶。乾隆皇帝也很着急,要亲自祈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