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土家:标本与木梦境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出版业空前发达,然要到书店觅得一本令自己心动的书却并不容易。那天,我偶然见到一本三联书店新近推出的“乡土中国”丛书之一的《武陵土家》,则颇令我有多年不见的意外之喜。
  我们都习惯于向前看,欢呼进入新世纪,憧憬科技时代的美好前景,而往往忽略了回望来时的道路,倾听先祖们的呼吸,抚摸记录着传统密码的历史指纹。以出好书闻名的三联书店策划的“乡土中国”丛书,即是力图以图文随记的形式,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复苏久远的历史场景。这一本《武陵土家》向读者展现的便是这样一个神秘悠远的国度:在湘、鄂、黔、渝交界的一块面积相当于浙江省的土地上,在那崇山峻岭之间,溪涧河流之畔,世世代代生活着一个智慧、勇敢、朴实的民族:土家族。他们崇尚巫俗,也经受了一定的儒学洗礼,创造了堪为瑰丽的民族文化,可千百年来,他们就像深谷幽兰一样自开自败,不为外人知。这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历史地理单元,保存了诸多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的历史密码,它们存在于每一个细微的日常生活细节之中,存在于凝固的时间之中。这些深厚的人文意蕴与武陵山区绝妙的自然风光浑为一体,令人不仅会想起那篇千古流传的《桃花源记》,还会情不白禁地像那位郡太守一样欲欣然前往“问津”。
  《武陵土家》详尽地介绍了武陵地区的高山好水,奇峰异洞,以及历经岁月沧桑而保存至今的城池、市镇、祠堂、寺观、会馆,雕刻精细的古墓葬群等。此外,如人们在沈从文笔下已然熟悉的土家吊脚楼和土家人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皆令人眼界大开。该书另有一妙处是附有大量精美图片,相对于文字而言,真实记录历史的图片往往在视觉上会给人更大的冲击力,也更真实。比如那些关于唐崖土司古城遗址的照片,那淹没于荒草丛中的华美的石牌楼,那气势依然恢宏的不掩王者之气的土司王陵,那见证草枯花谢岁月轮回的石人石马,令人掩卷之际油然心生历史无情之浩叹。唐崖古城位于今湖北咸丰县境内,面积约1平方公里,比起明清北京内外城总面积之64平方公里当然算不了什么,但作为土司个人享受,则唐崖城比紫禁城还要大,而且也被人美誉为“唐崖皇城”。唐崖土司传袭18代,历时460多年,其威风显赫,虽偏安一隅,也足以给人无穷想像。
  此外,该书作者张良皋老先生还列举了大量实证来证明屈原和王昭君均是土家人,如五帝之一的高阳氏出自武陵地区,而武陵兴山城关旧名高阳镇,因此武陵人屈原那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当也并不是谬引中原古帝以自重。依我看来,可存此一说。
  如果说到遗憾,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的,限于条件,著名的永顺土司城,大庸玉皇洞石窟,凤凰黄丝桥古城等作者均未曾亲历,因此也只好暂付阙如。而在我的眼里,这几个地方最能代表武陵地区的风俗人情,它们的缺席,无疑使这本书少却了几许本该有的亮点。另,作者又坦言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努力使武陵土家为世所知,向世人宣扬这个桃花源,怂恿更多的“太守”和“刘子骥”去访问它,开发它。对此,我倒有另一层顾虑,担心那一个神秘美丽的所在,那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历史地理单元会像众多的旅游景点一样,在日渐增多的游人的纷扰下失去了本色,变得庸俗化。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的标本,就像网络时代一个遥远的梦境,我们还是不要去打破为好。我宁愿它养在深闺,永远这么宁静安祥。
其他文献
在弱势群体处在大多数的时候,讲好话不脸红太难了,因为它要拿人格做代价。岑参有一联“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借喻高速发展形势。赤骠不言血色而比之桃花,诗人的美感就教人羡慕,但我所画还是遇着非难:“为什么不画完四条腿,为什么不画正面让人看清楚脸,为什么不朝左朝右让人看见全貌?”离开了意向,我们完全回到物种学上来了。
期刊
雷 达(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读阎真的长篇《沧浪之水》,有种天机被泄露的感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察觉却又朦胧莫辨的某些东西给挑明了。作者写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迷失,努力追问迷失者之所以迷失的文化根因,这超出了一般官场小说的格局。我以为,当下某些同类小说放到《沧浪之水》面前会显得轻飘。  贺绍俊(《文艺报》常务副主编):《沧浪之水》是一部写知识分子的小说,或者说得更严格些,是一部关于知识分子自省
期刊
关于陈寅恪,在我面前有两本书:一是陆键东先生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以下简称《二十年》),一是蒋天枢先生撰写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以下简称《事辑》)。学界普遍以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陈寅恪热”是从《二十年》开始的。一位当代文学教授读过《二十年》后,心潮跌宕,说到:“《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一部字字有来历的严谨翔实的评传,读来让人心情沉重,不能不思索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又说:“这一类知识分
期刊
1979年,查海生与我同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同学四年,小查在我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学期上大课的时候,他喜欢抢别人的军帽戴。那年他才十五岁,个子不高,不胖不瘦,满脸稚气,戴上军帽,做一个鬼脸,活像《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煞是可爱,所以,同学中的兵兄兵哥们也就很乐意让他抢帽子。正因为如此,年龄大的同学(包括我)都喜欢叫他冬子或小冬子。  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冬子喜欢上了哲学。一
期刊
畫《钟馗捉鬼图》:小鬼盯着蛐蛐,钟馗盯着小鬼。取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悬之于壁,瞅来瞅去,忽又瞅出了另个意思:钟馗盯着的又安知不是蛐蛐?试想,一只上好的蛐蛐可卖到上千元。俟小鬼捉得,以赃物没收之,有何不可?捉了那小鬼何如放了那小鬼。再捉蛐蛐,再以赃物没收之,岂不是大大的生财之道?  作如彼解?作如是解?我画的画连我自己也解不了了。却也难以怪我,不闻古书云:唐明皇病疟,昼梦一大鬼,自称终南进
期刊
期刊
传江毋烦“是否渴望被美女拥抱”挑逗,在女人面前随时可以旁若无人爆发那声振林木般的号啕,只要他以为被弃了。谁在场都不必举止失措,自有贾夫人前来补上那石破天惊的一笔——塞块手绢给丈夫让他抹去脸上的不体面,再回头对那位每见每新、且永远无缘修好的陌生姐妹,劝慰一番(总是传江有负哀人了),看看局势趋缓,才拉着丈夫家去,如爸妈从幼儿园领回自己的宝贝疙瘩。  有好多年传江不当诗人和画家了,他在收破烂,从一些破纸
期刊
2001年第1期的《钟山》杂志上,刊出了梅汝恺先生的大作《忆方之》。梅先生当年曾列名“探求者”,但他现在说那是被人“拉”进去的,是落入了“罗网”,并说“如果历史倒转,让我重新选择,我会选择拒绝”等等。当然,拒绝也罢,后悔也罢,那是梅先生的自由。但他在后悔和拒绝的同时,又以当事人的身份指控“探求者”中有人精心编织“罗网”,有人巧设“陷阱”,还有人图他的钱财,更有人抢走了他的“新婚妻”,简直像在控诉黑
期刊
民主制度需要选举,但选举并非一定产生民主制度。选举活动常常被强势人物所操纵,只要一个国家存在穷人,存在被主流社会抛弃的边缘人群,民主政治就要打折扣,选举活动就会被操纵,这一点就连美国这样的国家也不例外。加尔布雷斯曾揭露美国新泽西州的强势人物操纵选举的情况:“一位得意忘形的高级政治助手事后夸耀自己如何用钱收买黑人教会的牧师,让他们不要鼓动教区内的贫穷教民去投票。他后来矢口否认这样干过,但当时他却以此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