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儒林外史》;动量词;语法特征;语义特征
摘要:《儒林外史》成书于18世纪上半叶,虽为文人作品,描述的也主要是文人生活场景,但其整体口语特征还是很突出的。从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考察《儒林外史》中的动量词可以发现,《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与《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大同而小异。《儒林外史》的成书时代晚于《水浒传》,略早于《红楼梦》,动量词的发展情况正好居于二者之间。由这一时间序列,我们可以观察到发展中的语言现象。另外,《儒林外史》有全椒方言特色。《儒林外史》中动量词的这种历时变化和地域特征正反映出动量词在发展中精细化的分工过程。
中图分类号:H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7)04-0062-06
《儒林外史》成书于18世纪上半叶,虽为文人之作,所写对象也以文人生活场景为主,但整体口语特征还是很突出的。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卧闲草堂本为准,对《儒林外史》中的动量词进行了考察,同时与《红楼梦》、《水浒传》等语料进行共时比较,与魏晋南北朝到宋代的动量词进行历时比较,力求为《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定位。
综观《儒林外史》,除了举行典礼、引用经书等场合较集中地保留了“数+动”这一上古语法现象外,就整体而言,动量词的使用已较为普遍。
一、语法特征
(一)动量词的语法特征
1、从组合能力上看,动量词可以和数词、代词、方位词等组合。
动量词可以组合的数词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比较自由。数词还可以连用。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第3回)
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第3回)
数词后可用“余”、“数”等表示概数。
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孝,到今考过二十余次。”(第3回)
这十数年来,往来楚越。(第41回)
《儒林外史》中的“把”可与物量词组合,如“斤把”。除时间量词“年”可与之组合为“年把”外,未见与动量词组合的用例。
外甥女婿要送舅丈人去打板子?是我家养活你这年把的不是了!(第22回)
可以与动量词组合的指示代词有“这”、“那”、“此”,“这”和“此”组合能力较强,可以和大多数动量词组合,“那”只和“番”组合。常组合的疑问代词有“多少”、“几”,如“多少回”、“几次”等。
可以和动量词组合的方位词有“前”、“上”、“下”,“前”只与“次番”组合为“前次”、“前番”,“上”和“下”只组合“顿”,构成“上顿”、“下顿”。
2、从重叠能力上看,《儒林外史》中只有“顿”可重叠为“顿顿”,其余动量词未见有此用法。
这行主人供给我们顿顿有肉。(第52回)
3、从语素构词能力上看,《儒林外史》中只有“回”可作为语素构词“回数”,其余动量词未见此用法。
后来见来的回数多了,一个生意人家,只见这些“之乎者也”的人来讲呆话,觉得可厌。(第22回)
(二)动量短语的语法特征
1、从组合能力上看,动量短语可以和代词“这”、“那”、“每”组合。“这”的组合能力最强,“每”的组合能力最弱,只有一例。此外还有“头一次”、“后一次”等组合形式。
我若坐在家里,不出来走这一番,今日也不得受这一场虚惊!(第35回)
他们赵雪斋这些诗,是在西湖上做的,并不是莺脏湖那一会。(第54回)
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第20回)
杨执中恍然醒悟道:“……我头一次看打鱼回来,老妪向我说‘城里有一个姓柳的’,……后一次又是晚上回家乡,他说……”(第11回)
2、从句法能力上看,动量短语常作补语。
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第3回)
作状语是为了强调动量或时量。
因渴欲一晤,故此两次奉访。(第22回)
两个人说戗了,揪着领子,一顿乱打。(第54回)
两回躲着不敢见面,其中就可想而知。(第10回)
3、从重叠能力上看,动量短语的重叠或连用的形式明显丰富起来,以下所列形式均已出现,但用例不多。
(1)一AA:
风吹起来,身上的香一阵阵的扑入鼻子。(第14回)
(2)一A接一A:
四斗子把他放了睡下,一声接一声的哼。(第6回)
(3)一A两A:
你娘想着,一场两场的哭!(第16回)
二、语义特征
按照动量词和动词语义选择关系,将动量词分为“通用动量词”、“自主动量词”、“借助动量词”、“情态动量词”四类。
(一)通用动量词
通用动量词是动量词的第一个层面,大凡动词需计数或计时,都能和通用动量词组合,由此也可以把通用动量词分为两类,即计数量词和计时量词。
1、计数量词:次、回
(1)次:这是南北朝新出的量词,唐代用例确切,到宋代,“次”已广泛地与多种动词配搭,包括双音节动词。句法结构上,发展出了“动+了+动量”格式,如“已换了两次”(《北盟会编》),但用例不多。在《儒林外史》中,除了“动+了+动量”格式外,还出现了“动+过+动量+了”格式,反映出这种动量词日趋完善。
两位少老爷亲自到府上访了两次,先生难道不知道么?(第11回)
乡试过十六七次,并不能挂名榜末。(第11回)
鲁大老爷有要紧事,请蘧少爷回去,来过三次人了。(第11回)
(2)回:这个动量词本义带有很强的方向性,从魏晋时代到唐代发展极快,到宋代所称量动词用例多、种类全,既能称量带方向义和表周期性变化的动词,如“向南行一回”(《景德传灯录》),也能称量与本义无关的其他动词,如“一回披玩一愁吟”(柳永词),逐渐摆脱了其本义限制,但多集中于称量有形动作,如“读”、“开”等。在《儒林外史》中,计数量词“回”大多用于称量视听言语动作。
把丫头断了回来,一回两回诈他的银子。(第13回)
而今我养活的他恁大,又替他娶过两回亲。(第27回)
叫小儿出去考个府、县考,骗两回粉汤、包子吃。(第31回)
值得注意的是,《儒林外史》中相当一部分“回”的语义并不仅单纯计数,而更接近“会”,表示动作持续了一段时间。
二爷趁空把细姑娘拉在一条板凳上坐着,同他捏手捏脚,亲热了一回。(第42回)
挨到晚上,痰响了一阵,喘息一回,呜呼哀哉,断气身亡。(第20回)
可见,“回”的功能从为动作的方向计数到为一般动作计数,逐渐发展为为一般动作计时,离本义越远,虚化程度越高。
2、计时量词:如年、月、日、岁、载、朝、夜等
这些词的用法与宋代情况一致,在此不作 讨论。
(二)自主动量词
自主动量词是动量词的第二层面,包括同形量词、短时量词。能与之结合的只能是自主动词,是表示有意识的或有心的动作行为。
1、同形动量词
南北朝时,同形动量词还未产生,宋代已经颇具规模,仅《五灯会元》就有21个。在《儒林外史》中,不仅数目增加到了63个(仅以动词计数,不同格式不重复计数),结构和语义也有了很大变化。
从语义上看,同形动量词包括有形动作动量词、精神活动或其他动作动量词。有形动作动量词所占比例仍然高于其他动量词,但出现了双音节的同形动量词。
有形动作同形动量词如“认”、“升”、“画”、“试”、“裱”、“拜”、“读”、“翻”等:
船家开了舱板:“请三老爷出来,给他们认一认。”(第9回)
因走近前,替他把帽子升一升,又拿他的手来细细看了。(第16回)
其他同形动量词如“归”等,还有表示心理活动的“惊”;
直到牛浦回家,归一归店里本钱。(第21回)
鲍廷玺看见他用了许多的银子,心里惊了一惊。(第31回)
双音节同形动量词如“权变”等:
胡老爹这个事必须这般样,你没法子权变一权变?(第3回)
从结构上看,宋至清变化较大。《儒林外史》中同形动量词格式有以下三种:
(1)V一V
牛浦被他掼的发昏,又掼倒在一个粪窖子眼前,滚一滚就要滚到粪窖子里面去。(第23回)
在这一形式的基础上,可以前加状语,后加宾语。
我两人神交已久,不比泛常,今蒙赐顾,宽坐一坐。(第13回)
醒了摸一摸头,就像还有些热。(第2回)
(2)V了NV
中间一人,手里拿著一枝大笔,把俺头上点了一点,就跳出去了。(第2回)
N不限“一”,可以是其他数词,也可以是“几”,还可以数词连用。
马二先生大喜,当下受了他两拜,又同他拜了两拜,结为兄弟。(第15回)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第5回)
把鱼接在手内,拿刀刮了三四刮,拎着尾巴望滚汤锅里一掼。(第27回)
这一形式也可以前加状语,后加宾语。
说着就把眼睛斜觑了两觑。(第51回)
马二先生起身出来,因略歇了一歇脚,就又往上走。(第14回)
(3)V“他/我”一V
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第3回)
我是落难的人,求老爹救我一救!(第23回)
这一形式中,宾语也可以是具体的人名,构成“V了NV”格式,但用例不多。
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第1回)
其中有一例值得注意,“他”并无明确的所指对象。
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第3回) 袁雪梅通过考察唐代口语,提出现代汉语虚指的“他”(如“睡他一觉”等)来源于唐代,因为“他”原本是旁指代词,具有淡化作用,同时还受到唐代“他+N”结构的影响,使“他”在结构上悬空,因此虚化。这里出现的同形动量词中代词宾语“他”虚指的用例可为之作一补证。
与宋代比较,可以明显看到同形动量词的发展轨迹。宋代话本中常见的“一+动(量)+动+补”格式(如《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的“一背背了”)之后很少见到了,宋代新产生的“动+一+动+了”的格式(如“探一探了”《简帖和尚》)也很少见到了,而宋代少见的“动+了+一+动”(如“看了一看”《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则成为普遍格式,同时发展出了一些新格式。
2、短时量词:包括“下”和“头”
(1)下:“下”在南北朝成为动量词,但还受到动词性质限制,宋代使用较普遍(如“被行者手中旋数下”,见《取经诗话》)。在《儒林外史》中,“下”仍然主要称量击打类动词。
随即一个戴纱帽红袍金带的人,揭开帘子进来,把俺拍了一下,说道……(第2回)
打鼓板才立到沿口,轻轻的打了一下鼓板。(第49回)
“下”还可以称量其他类动词。
忽又惊醒,见灯花炸了一下。(第53回)
那右手后边小和尚动了一下,他就一凿。(第55回)
特别是“惊了一下”这样的用例,用于称量心理活动。
成老爹心里惊了一下,答应道:“前日才来的。”(第47回)
这说明“下”的动量词用法已完全摆脱其本义,而成为真正的短时动量词。
(2)头:这是《儒林外史》中的特色动量词,表示短暂的时间,全书共有三例。
先年冢宰公去世之后,他关着门总不敢见一个人,动不动就被人骗一头,说也没处说。(第18回)
昨日那件事,关在饭店里,我去一头皋。(第45回)
那梢公对伙计说:“你带好缆,放下二锚,照顾好了客人,我家去一头。”(第51回)
在《儒林外史》中,“头”充当量词的用法还有三种:一是充当表示容量的物量词;二是充当表示亲事的专用物量词,相当于“门”;三是充当借助动量词类里的器官动量词,表示与动作行为必然相关的特征器官。
凤四老爹一头的灰,越发精神抖抖,走进楼底下靠着他的庭柱。(第52回)
金次福道:“我今日有一头亲事来作成你家廷玺,娶过来倒又可以发个大财。”(第26回)
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第2回)
这三种量词用法在其他明清小说中都可以检索到,但“头”作短时动量词的用例很少见。在《红楼梦》和《水浒传》中均未见到。
(三)借助动量词
借助动量词是动量词的第三层面,因为动作必然借助某些器官或工具以达到某种结果。器官动量词如“拳、脚、口”等,工具动量词如“棒、刀”等,伴随动量词如“声、步”等,这些即传统所称的“借用动量词”。这一类动量词是开放的,数目众多,在此不作讨论。
(四)情态动量词
情态动量词是动量词的第四层面,传统称为“专用动量词”,据其语义特征分为持续动量词、整体动量词、空间动量词三类。
1、持续动量词:番、通、阵、气、会
(1)番:“番”表示多次重复的行为,一方面可以表示次数,一方面沿用其本义,表示动作持续时间长,费时费力。《儒林外史》中,“番”大多与“一”结合,可称量的均为可持续动词,因此,“番”表示次数的意义较弱,重在表时量。
他便一直走进去,瞻仰了一番。(第14回)
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先生又羡慕了一番。(第14回)
“番”与“一”以外其他数词结合的用例较少,从上下文看,也是用于称量不易达到的行为。
两公子说起两番访杨执中的话,从头至尾,说了一遍。(第11回)
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第 38回)
“三番”虽与“五次”连用,但“三五”之数常用于表示多数,所称量的动词“缠”更是费时费力,因此仍不宜看作单纯计数之用。
(2)通:南北朝时“通”称量击鼓,表示“叩击”义。到宋代,还可以称量“诵”、“写”等有形动作(如“各写一通”,见《容斋随笔》卷三),甚至可以称量抽象动作“怨”(如“空怨楼头角数通”,见沈瀛《减字木兰花·杨梅》),相较而言范围扩大了。但在《儒林外史》中,“通”作动量词只有一例:
当下祭鼓发了三通。(第37回)
《红楼梦》中无“通”作动量词的用例,《水浒传》中较多,但基本都是称量“击鼓”、“鸣鼓”,只有一例是“宋江再拜,进上表文一通”(第119回)。由此可见,从宋代到明清,“通”的称量范围有所缩小。
(3)阵:“阵”作动量词,南北朝时不够典型,到唐宋,称量动作仍受“军阵”义局限。《儒林外史》中,“阵”摆脱了本义限制,称量“响”、“心酸”等动作,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异。
严贡生把脸红了一阵,又彼此劝了几杯酒。(第6回)
那火支支的响了一阵,取罐倾了出来,竟是一锭细丝纹银。(第15回)
那闸牌子家换了新春联,贴的花花绿绿的,不由的一阵心酸,流出许多眼泪来。(第21回)
(4)气:“气”在《红楼梦》中可以称量饮食、言语活动。在《儒林外史》中用例很少,均作状语,主要称量行走动词,只有一例称量“写”。
望着几十层阶级,走了上去,横过来又是几十层阶级,马二先生一气走上,不觉气喘。(第14回)
他取了一管败笔,蘸饱了墨,把纸相了一会,一气就写了一行。(第55回)
(5)会:宋代动量词“会”可以表示次数,如“师后于般若寺开堂说法十二会”(见《景德传灯录》),也可以称量持续动作,如“尔也须煎一会茶始得”(见《明觉禅师语录》)。《儒林外史》中,动量词“会”均称量持续动作,使用频率极高。从类别上看,“会”主要称量有形动作。
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第3回)
看门的不肯传,他就在门上大嚷大叫。闹了一会,说……(第12回)
“会”也可称量一些较复杂且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
庄征君回到下处,脱去衣服,徜徉了一会,只见徐侍郎来拜。(第35回)
鲍文卿着实伤感了一会,说道……(第25回)
2、整体动量词:遍、顿、场、巡
(1)遍:从南北朝至宋代,“遍”可称量的动词都是可反复进行的动作。在《儒林外史》中亦然,主要称量言语及有形动作。
就当日公子交接的事,又告诉了一遍。(第8回)
换了两遍荼。(第4回)
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第14回)
(2)顿:“顿”在宋代以前发展成动量词,到宋代基本具备称量饮食、打骂等行为的类别,《儒林外史》中主要用于称量打骂类动词,也用于称量饮食。
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第20回)
一直走回天界寺,气哺哺的又随堂吃了一顿饭。(第55回)
严贡生便走过来,见了王德、王仁,之乎也者了一顿;便叫过几个管事的人来吩咐……(第6回)
上例较为特殊,当然,这是“之乎也者”活用为动词,表示言语动作。
(3)场:这个动量词产生于唐代,宋代已多用于称量有形动作、变化或心理活动,但很少用来称量与处所相关的动词。在《儒林外史》中就更少见,只有最后一例还保留着“考场”的空间含义。
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著实恐吓了他一场。(第1回)
郭孝子在门外哭了一场,又哭一场,又不敢敲门。(第38回)
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第3回)
(4)巡:这个动量词在宋代已经产生,给全座斟酒或倒茶一遍即为“一巡”。《红楼梦》中专用于斟酒。《儒林外史》中除了斟酒,还用于点茶。
于是点心吃完,又斟了一巡酒。(第2回)
当下秦中书又叫点了一巡清茶。(第49回)
3、空间动量词:遭
《儒林外史》中未见到明清小说中常见的动量词“趟”,它的功能由“遭”承担,主要称量行走类的动词。
这镇离城十五里,虞秀才除应考之外,从不到城里去走一遭。(第36回)
只有一例称量“看”。
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第6回)
三、《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定位
《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与《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大同而小异。《儒林外史》的成书时代晚于《水浒传》,略早于《红楼梦》,动量词的发展情况正好居于二者之间,所以可以由这一时间序列观察到发展中的语言现象。如前文所讨论的“通”,尽管它的称量范围从南北朝到宋代逐步扩大,但通过三部作品的比对,可以看出从宋代到明清,它的活动能力又逐步地缩小。
又如计数动量词“回”,最初以本义只称量方向动作,在宋代发展出称量各类动作次数的用法,如“一回披玩一愁吟”。《水浒传》中出现了表示一小段时间的用法,如“咆哮了一回”。在《儒林外史》中,两种用例都有相当数量。到了《红楼梦》中,“回”专表动作次数,表一小段时间的用法则多用“会”、“会子”表示。这种历时变化反映出动量词在发展中精细化的分工过程。
可见,如果对每部作品都能以同样的标准(动量词和所称量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详尽的考察,描写出每个动量词的用法,那么一部动量词发展史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四、附论
从语料价值上看,文人作品被认为口语化程度低,历来不受重视。杂剧、话本则普遍较被看重,被认为口语价值高。从传播方式看,理应如此。但杂剧、话本往往是历代口耳相传而形成,如《西厢记》的形成历经几代,是累积性的语料,其间语言成分性质的断代定性应该采用什么标准,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文人创作不可避免地也会有前代成分,尤其是文言成分,但相对而言,累积性的语言成分应该会少一些。《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水浒传》等反映的动量词体系大致相同,其中的差异也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或者是发展中的历时现象,或者是由作者个人特点决定。这就充分说明,文人作品的语料价值并不比杂剧话本低,起码在动量词研究领域是这样。
另外,考察动量词时,统计数据很重要,但也须合理运用。任何一部作品中动量词用例的多少,都不能代表这一时代的动量词使用全貌。如动量词“趟”不见于《儒林外史》,并不能说明18世纪无此动量词,因为它可见于同时期其他作品。更何况,一部作品往往会带有作者个人的方言特色,从而使某些动量词的使用受到地域限制。《儒林外史》有全椒方言特色,“头”作短时量词不见于其他作品,估计与此有关。《金瓶梅词话》中的动量词“跑”、“替”的情况也是如此。同时,统计作品中的动量词应有明确的标准。为动量词用例计数,是否每出现一次为一例,或忽略不同数词、代词、其他限制成分的组合情况,或以所出现的不同句法位置计数,都应很明确。如某文提及《红楼梦》“巡”仅4例。经检索,不论采用何种标准,都无法吻合此数,建立在这一论据基础之上的某些结论的可靠性也就大大减弱。这是研究者必须要注意的。
(责任编辑 武丽霞)
摘要:《儒林外史》成书于18世纪上半叶,虽为文人作品,描述的也主要是文人生活场景,但其整体口语特征还是很突出的。从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考察《儒林外史》中的动量词可以发现,《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与《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大同而小异。《儒林外史》的成书时代晚于《水浒传》,略早于《红楼梦》,动量词的发展情况正好居于二者之间。由这一时间序列,我们可以观察到发展中的语言现象。另外,《儒林外史》有全椒方言特色。《儒林外史》中动量词的这种历时变化和地域特征正反映出动量词在发展中精细化的分工过程。
中图分类号:H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7)04-0062-06
《儒林外史》成书于18世纪上半叶,虽为文人之作,所写对象也以文人生活场景为主,但整体口语特征还是很突出的。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卧闲草堂本为准,对《儒林外史》中的动量词进行了考察,同时与《红楼梦》、《水浒传》等语料进行共时比较,与魏晋南北朝到宋代的动量词进行历时比较,力求为《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定位。
综观《儒林外史》,除了举行典礼、引用经书等场合较集中地保留了“数+动”这一上古语法现象外,就整体而言,动量词的使用已较为普遍。
一、语法特征
(一)动量词的语法特征
1、从组合能力上看,动量词可以和数词、代词、方位词等组合。
动量词可以组合的数词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比较自由。数词还可以连用。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第3回)
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第3回)
数词后可用“余”、“数”等表示概数。
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孝,到今考过二十余次。”(第3回)
这十数年来,往来楚越。(第41回)
《儒林外史》中的“把”可与物量词组合,如“斤把”。除时间量词“年”可与之组合为“年把”外,未见与动量词组合的用例。
外甥女婿要送舅丈人去打板子?是我家养活你这年把的不是了!(第22回)
可以与动量词组合的指示代词有“这”、“那”、“此”,“这”和“此”组合能力较强,可以和大多数动量词组合,“那”只和“番”组合。常组合的疑问代词有“多少”、“几”,如“多少回”、“几次”等。
可以和动量词组合的方位词有“前”、“上”、“下”,“前”只与“次番”组合为“前次”、“前番”,“上”和“下”只组合“顿”,构成“上顿”、“下顿”。
2、从重叠能力上看,《儒林外史》中只有“顿”可重叠为“顿顿”,其余动量词未见有此用法。
这行主人供给我们顿顿有肉。(第52回)
3、从语素构词能力上看,《儒林外史》中只有“回”可作为语素构词“回数”,其余动量词未见此用法。
后来见来的回数多了,一个生意人家,只见这些“之乎者也”的人来讲呆话,觉得可厌。(第22回)
(二)动量短语的语法特征
1、从组合能力上看,动量短语可以和代词“这”、“那”、“每”组合。“这”的组合能力最强,“每”的组合能力最弱,只有一例。此外还有“头一次”、“后一次”等组合形式。
我若坐在家里,不出来走这一番,今日也不得受这一场虚惊!(第35回)
他们赵雪斋这些诗,是在西湖上做的,并不是莺脏湖那一会。(第54回)
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第20回)
杨执中恍然醒悟道:“……我头一次看打鱼回来,老妪向我说‘城里有一个姓柳的’,……后一次又是晚上回家乡,他说……”(第11回)
2、从句法能力上看,动量短语常作补语。
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第3回)
作状语是为了强调动量或时量。
因渴欲一晤,故此两次奉访。(第22回)
两个人说戗了,揪着领子,一顿乱打。(第54回)
两回躲着不敢见面,其中就可想而知。(第10回)
3、从重叠能力上看,动量短语的重叠或连用的形式明显丰富起来,以下所列形式均已出现,但用例不多。
(1)一AA:
风吹起来,身上的香一阵阵的扑入鼻子。(第14回)
(2)一A接一A:
四斗子把他放了睡下,一声接一声的哼。(第6回)
(3)一A两A:
你娘想着,一场两场的哭!(第16回)
二、语义特征
按照动量词和动词语义选择关系,将动量词分为“通用动量词”、“自主动量词”、“借助动量词”、“情态动量词”四类。
(一)通用动量词
通用动量词是动量词的第一个层面,大凡动词需计数或计时,都能和通用动量词组合,由此也可以把通用动量词分为两类,即计数量词和计时量词。
1、计数量词:次、回
(1)次:这是南北朝新出的量词,唐代用例确切,到宋代,“次”已广泛地与多种动词配搭,包括双音节动词。句法结构上,发展出了“动+了+动量”格式,如“已换了两次”(《北盟会编》),但用例不多。在《儒林外史》中,除了“动+了+动量”格式外,还出现了“动+过+动量+了”格式,反映出这种动量词日趋完善。
两位少老爷亲自到府上访了两次,先生难道不知道么?(第11回)
乡试过十六七次,并不能挂名榜末。(第11回)
鲁大老爷有要紧事,请蘧少爷回去,来过三次人了。(第11回)
(2)回:这个动量词本义带有很强的方向性,从魏晋时代到唐代发展极快,到宋代所称量动词用例多、种类全,既能称量带方向义和表周期性变化的动词,如“向南行一回”(《景德传灯录》),也能称量与本义无关的其他动词,如“一回披玩一愁吟”(柳永词),逐渐摆脱了其本义限制,但多集中于称量有形动作,如“读”、“开”等。在《儒林外史》中,计数量词“回”大多用于称量视听言语动作。
把丫头断了回来,一回两回诈他的银子。(第13回)
而今我养活的他恁大,又替他娶过两回亲。(第27回)
叫小儿出去考个府、县考,骗两回粉汤、包子吃。(第31回)
值得注意的是,《儒林外史》中相当一部分“回”的语义并不仅单纯计数,而更接近“会”,表示动作持续了一段时间。
二爷趁空把细姑娘拉在一条板凳上坐着,同他捏手捏脚,亲热了一回。(第42回)
挨到晚上,痰响了一阵,喘息一回,呜呼哀哉,断气身亡。(第20回)
可见,“回”的功能从为动作的方向计数到为一般动作计数,逐渐发展为为一般动作计时,离本义越远,虚化程度越高。
2、计时量词:如年、月、日、岁、载、朝、夜等
这些词的用法与宋代情况一致,在此不作 讨论。
(二)自主动量词
自主动量词是动量词的第二层面,包括同形量词、短时量词。能与之结合的只能是自主动词,是表示有意识的或有心的动作行为。
1、同形动量词
南北朝时,同形动量词还未产生,宋代已经颇具规模,仅《五灯会元》就有21个。在《儒林外史》中,不仅数目增加到了63个(仅以动词计数,不同格式不重复计数),结构和语义也有了很大变化。
从语义上看,同形动量词包括有形动作动量词、精神活动或其他动作动量词。有形动作动量词所占比例仍然高于其他动量词,但出现了双音节的同形动量词。
有形动作同形动量词如“认”、“升”、“画”、“试”、“裱”、“拜”、“读”、“翻”等:
船家开了舱板:“请三老爷出来,给他们认一认。”(第9回)
因走近前,替他把帽子升一升,又拿他的手来细细看了。(第16回)
其他同形动量词如“归”等,还有表示心理活动的“惊”;
直到牛浦回家,归一归店里本钱。(第21回)
鲍廷玺看见他用了许多的银子,心里惊了一惊。(第31回)
双音节同形动量词如“权变”等:
胡老爹这个事必须这般样,你没法子权变一权变?(第3回)
从结构上看,宋至清变化较大。《儒林外史》中同形动量词格式有以下三种:
(1)V一V
牛浦被他掼的发昏,又掼倒在一个粪窖子眼前,滚一滚就要滚到粪窖子里面去。(第23回)
在这一形式的基础上,可以前加状语,后加宾语。
我两人神交已久,不比泛常,今蒙赐顾,宽坐一坐。(第13回)
醒了摸一摸头,就像还有些热。(第2回)
(2)V了NV
中间一人,手里拿著一枝大笔,把俺头上点了一点,就跳出去了。(第2回)
N不限“一”,可以是其他数词,也可以是“几”,还可以数词连用。
马二先生大喜,当下受了他两拜,又同他拜了两拜,结为兄弟。(第15回)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第5回)
把鱼接在手内,拿刀刮了三四刮,拎着尾巴望滚汤锅里一掼。(第27回)
这一形式也可以前加状语,后加宾语。
说着就把眼睛斜觑了两觑。(第51回)
马二先生起身出来,因略歇了一歇脚,就又往上走。(第14回)
(3)V“他/我”一V
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第3回)
我是落难的人,求老爹救我一救!(第23回)
这一形式中,宾语也可以是具体的人名,构成“V了NV”格式,但用例不多。
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第1回)
其中有一例值得注意,“他”并无明确的所指对象。
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第3回) 袁雪梅通过考察唐代口语,提出现代汉语虚指的“他”(如“睡他一觉”等)来源于唐代,因为“他”原本是旁指代词,具有淡化作用,同时还受到唐代“他+N”结构的影响,使“他”在结构上悬空,因此虚化。这里出现的同形动量词中代词宾语“他”虚指的用例可为之作一补证。
与宋代比较,可以明显看到同形动量词的发展轨迹。宋代话本中常见的“一+动(量)+动+补”格式(如《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的“一背背了”)之后很少见到了,宋代新产生的“动+一+动+了”的格式(如“探一探了”《简帖和尚》)也很少见到了,而宋代少见的“动+了+一+动”(如“看了一看”《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则成为普遍格式,同时发展出了一些新格式。
2、短时量词:包括“下”和“头”
(1)下:“下”在南北朝成为动量词,但还受到动词性质限制,宋代使用较普遍(如“被行者手中旋数下”,见《取经诗话》)。在《儒林外史》中,“下”仍然主要称量击打类动词。
随即一个戴纱帽红袍金带的人,揭开帘子进来,把俺拍了一下,说道……(第2回)
打鼓板才立到沿口,轻轻的打了一下鼓板。(第49回)
“下”还可以称量其他类动词。
忽又惊醒,见灯花炸了一下。(第53回)
那右手后边小和尚动了一下,他就一凿。(第55回)
特别是“惊了一下”这样的用例,用于称量心理活动。
成老爹心里惊了一下,答应道:“前日才来的。”(第47回)
这说明“下”的动量词用法已完全摆脱其本义,而成为真正的短时动量词。
(2)头:这是《儒林外史》中的特色动量词,表示短暂的时间,全书共有三例。
先年冢宰公去世之后,他关着门总不敢见一个人,动不动就被人骗一头,说也没处说。(第18回)
昨日那件事,关在饭店里,我去一头皋。(第45回)
那梢公对伙计说:“你带好缆,放下二锚,照顾好了客人,我家去一头。”(第51回)
在《儒林外史》中,“头”充当量词的用法还有三种:一是充当表示容量的物量词;二是充当表示亲事的专用物量词,相当于“门”;三是充当借助动量词类里的器官动量词,表示与动作行为必然相关的特征器官。
凤四老爹一头的灰,越发精神抖抖,走进楼底下靠着他的庭柱。(第52回)
金次福道:“我今日有一头亲事来作成你家廷玺,娶过来倒又可以发个大财。”(第26回)
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第2回)
这三种量词用法在其他明清小说中都可以检索到,但“头”作短时动量词的用例很少见。在《红楼梦》和《水浒传》中均未见到。
(三)借助动量词
借助动量词是动量词的第三层面,因为动作必然借助某些器官或工具以达到某种结果。器官动量词如“拳、脚、口”等,工具动量词如“棒、刀”等,伴随动量词如“声、步”等,这些即传统所称的“借用动量词”。这一类动量词是开放的,数目众多,在此不作讨论。
(四)情态动量词
情态动量词是动量词的第四层面,传统称为“专用动量词”,据其语义特征分为持续动量词、整体动量词、空间动量词三类。
1、持续动量词:番、通、阵、气、会
(1)番:“番”表示多次重复的行为,一方面可以表示次数,一方面沿用其本义,表示动作持续时间长,费时费力。《儒林外史》中,“番”大多与“一”结合,可称量的均为可持续动词,因此,“番”表示次数的意义较弱,重在表时量。
他便一直走进去,瞻仰了一番。(第14回)
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先生又羡慕了一番。(第14回)
“番”与“一”以外其他数词结合的用例较少,从上下文看,也是用于称量不易达到的行为。
两公子说起两番访杨执中的话,从头至尾,说了一遍。(第11回)
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第 38回)
“三番”虽与“五次”连用,但“三五”之数常用于表示多数,所称量的动词“缠”更是费时费力,因此仍不宜看作单纯计数之用。
(2)通:南北朝时“通”称量击鼓,表示“叩击”义。到宋代,还可以称量“诵”、“写”等有形动作(如“各写一通”,见《容斋随笔》卷三),甚至可以称量抽象动作“怨”(如“空怨楼头角数通”,见沈瀛《减字木兰花·杨梅》),相较而言范围扩大了。但在《儒林外史》中,“通”作动量词只有一例:
当下祭鼓发了三通。(第37回)
《红楼梦》中无“通”作动量词的用例,《水浒传》中较多,但基本都是称量“击鼓”、“鸣鼓”,只有一例是“宋江再拜,进上表文一通”(第119回)。由此可见,从宋代到明清,“通”的称量范围有所缩小。
(3)阵:“阵”作动量词,南北朝时不够典型,到唐宋,称量动作仍受“军阵”义局限。《儒林外史》中,“阵”摆脱了本义限制,称量“响”、“心酸”等动作,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异。
严贡生把脸红了一阵,又彼此劝了几杯酒。(第6回)
那火支支的响了一阵,取罐倾了出来,竟是一锭细丝纹银。(第15回)
那闸牌子家换了新春联,贴的花花绿绿的,不由的一阵心酸,流出许多眼泪来。(第21回)
(4)气:“气”在《红楼梦》中可以称量饮食、言语活动。在《儒林外史》中用例很少,均作状语,主要称量行走动词,只有一例称量“写”。
望着几十层阶级,走了上去,横过来又是几十层阶级,马二先生一气走上,不觉气喘。(第14回)
他取了一管败笔,蘸饱了墨,把纸相了一会,一气就写了一行。(第55回)
(5)会:宋代动量词“会”可以表示次数,如“师后于般若寺开堂说法十二会”(见《景德传灯录》),也可以称量持续动作,如“尔也须煎一会茶始得”(见《明觉禅师语录》)。《儒林外史》中,动量词“会”均称量持续动作,使用频率极高。从类别上看,“会”主要称量有形动作。
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第3回)
看门的不肯传,他就在门上大嚷大叫。闹了一会,说……(第12回)
“会”也可称量一些较复杂且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
庄征君回到下处,脱去衣服,徜徉了一会,只见徐侍郎来拜。(第35回)
鲍文卿着实伤感了一会,说道……(第25回)
2、整体动量词:遍、顿、场、巡
(1)遍:从南北朝至宋代,“遍”可称量的动词都是可反复进行的动作。在《儒林外史》中亦然,主要称量言语及有形动作。
就当日公子交接的事,又告诉了一遍。(第8回)
换了两遍荼。(第4回)
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第14回)
(2)顿:“顿”在宋代以前发展成动量词,到宋代基本具备称量饮食、打骂等行为的类别,《儒林外史》中主要用于称量打骂类动词,也用于称量饮食。
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第20回)
一直走回天界寺,气哺哺的又随堂吃了一顿饭。(第55回)
严贡生便走过来,见了王德、王仁,之乎也者了一顿;便叫过几个管事的人来吩咐……(第6回)
上例较为特殊,当然,这是“之乎也者”活用为动词,表示言语动作。
(3)场:这个动量词产生于唐代,宋代已多用于称量有形动作、变化或心理活动,但很少用来称量与处所相关的动词。在《儒林外史》中就更少见,只有最后一例还保留着“考场”的空间含义。
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著实恐吓了他一场。(第1回)
郭孝子在门外哭了一场,又哭一场,又不敢敲门。(第38回)
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第3回)
(4)巡:这个动量词在宋代已经产生,给全座斟酒或倒茶一遍即为“一巡”。《红楼梦》中专用于斟酒。《儒林外史》中除了斟酒,还用于点茶。
于是点心吃完,又斟了一巡酒。(第2回)
当下秦中书又叫点了一巡清茶。(第49回)
3、空间动量词:遭
《儒林外史》中未见到明清小说中常见的动量词“趟”,它的功能由“遭”承担,主要称量行走类的动词。
这镇离城十五里,虞秀才除应考之外,从不到城里去走一遭。(第36回)
只有一例称量“看”。
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第6回)
三、《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定位
《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与《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大同而小异。《儒林外史》的成书时代晚于《水浒传》,略早于《红楼梦》,动量词的发展情况正好居于二者之间,所以可以由这一时间序列观察到发展中的语言现象。如前文所讨论的“通”,尽管它的称量范围从南北朝到宋代逐步扩大,但通过三部作品的比对,可以看出从宋代到明清,它的活动能力又逐步地缩小。
又如计数动量词“回”,最初以本义只称量方向动作,在宋代发展出称量各类动作次数的用法,如“一回披玩一愁吟”。《水浒传》中出现了表示一小段时间的用法,如“咆哮了一回”。在《儒林外史》中,两种用例都有相当数量。到了《红楼梦》中,“回”专表动作次数,表一小段时间的用法则多用“会”、“会子”表示。这种历时变化反映出动量词在发展中精细化的分工过程。
可见,如果对每部作品都能以同样的标准(动量词和所称量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详尽的考察,描写出每个动量词的用法,那么一部动量词发展史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四、附论
从语料价值上看,文人作品被认为口语化程度低,历来不受重视。杂剧、话本则普遍较被看重,被认为口语价值高。从传播方式看,理应如此。但杂剧、话本往往是历代口耳相传而形成,如《西厢记》的形成历经几代,是累积性的语料,其间语言成分性质的断代定性应该采用什么标准,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文人创作不可避免地也会有前代成分,尤其是文言成分,但相对而言,累积性的语言成分应该会少一些。《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水浒传》等反映的动量词体系大致相同,其中的差异也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或者是发展中的历时现象,或者是由作者个人特点决定。这就充分说明,文人作品的语料价值并不比杂剧话本低,起码在动量词研究领域是这样。
另外,考察动量词时,统计数据很重要,但也须合理运用。任何一部作品中动量词用例的多少,都不能代表这一时代的动量词使用全貌。如动量词“趟”不见于《儒林外史》,并不能说明18世纪无此动量词,因为它可见于同时期其他作品。更何况,一部作品往往会带有作者个人的方言特色,从而使某些动量词的使用受到地域限制。《儒林外史》有全椒方言特色,“头”作短时量词不见于其他作品,估计与此有关。《金瓶梅词话》中的动量词“跑”、“替”的情况也是如此。同时,统计作品中的动量词应有明确的标准。为动量词用例计数,是否每出现一次为一例,或忽略不同数词、代词、其他限制成分的组合情况,或以所出现的不同句法位置计数,都应很明确。如某文提及《红楼梦》“巡”仅4例。经检索,不论采用何种标准,都无法吻合此数,建立在这一论据基础之上的某些结论的可靠性也就大大减弱。这是研究者必须要注意的。
(责任编辑 武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