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lig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难学,我认为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有这样一题: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已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 4)×25)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不仅营造了轻松氛围,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摇)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学生掌握了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听下行通路、边缘系统对水杨酸耳鸣模型大鼠下丘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并观察耳聋左慈丸对SA模型大鼠相关神经中枢细胞放电的作用,以揭示补肾中药防治耳鸣的作用机制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波澜,也是形成课堂教学高潮的前奏,有“问题”才有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然而,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提问是老师的权利,多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所以“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殊不知,这样的课堂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面对老师烦琐的提问,学生疲于应答,而回答问题的也往往是那些反应敏捷、思维活跃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听
工作多年来,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也受益匪浅。  1.让课程标准走进我的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通过参加学校和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使自
摘 要: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与严密性的特点,比较单调枯燥,大部分小学生都不愿学数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上,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参与意识 认识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赞扬,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也会让我们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困难,更何况是一群正处于善于表现自己年龄段的学生。所以不管学生在课堂上作出回答,可能与答案失之毫厘,亦可能离题万里;可能文不对题,亦可能独出心裁,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鼓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鼓励会使学生重拾信心,我们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的大胆质疑。在学习当中,许多知识,其实是没有什么固定答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6—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4.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曾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教学新知识之前,我精心创设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了最佳境界。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探求知识,积极接触、认识世界的动力。孩子们的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都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就会积极自觉地观察、思维、记忆,并能使枯燥的学习变为愉快的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特征。结果 ≥65岁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浸润性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在2018.07-2019.10期间,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中的78例,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