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快乐学习化学的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对学习的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学生“乐知”?现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创设引发兴趣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利用化学学科的内在美,来感染学生。
  一、创设引发兴趣的教学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更快地走到学习中,进行快乐地学习。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自然学科,其学科特征贴近生活,易于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生动的故事,即选取紧扣教学内容,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乙醇时,可以引入杜康的酿酒故事,以及许多赞美酒的诗篇来让学生了解酒的文化,近而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2.利用针对性的问题,就是根据新授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讲酯的水解时,可以问在吃饭时,盘中的油为什么漂起来?手上的油污如何除去?
  3.利用合理的实验,就是利用实验过程、结果等大量的、新奇的、能刺激感性的信息,结合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欲望。例如,在做钠与水的实验和钠与乙醇的实验时,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他们的不同点,最后总结出结论。还有《鲜花三变》《滴水生烟》《番茄电池》等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更喜爱实验,喜爱化学。
  4.利用各种媒体,如实物、模型、图片、图表、数据、影视、录象等,可以引导学生更直观的观察,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原子结构时比较抽象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Flash动画。
  5.利用生活中的生动实例,激发学习兴趣。比如铁器生锈,石膏点豆腐,河流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向伤口处涂牙膏可以止血止痛,雷雨发庄稼,宇航员氧气的来源,酸雨的形成及治理等。
  二、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快乐的学习氛围。
  1.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营造民主的、活跃的、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应体贴、爱护、理解、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共同学习,让学生获得快乐的感觉。具体来讲,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使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学习, 敢想、想问、想说,放飞自己的思想,大胆的交流。另外,在学生生病时要多安慰,更应该及时的给予必要的帮助。
  2.安全的学习环境。不给学生施加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指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采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机制,变学生的被动评价为主动参与评价,多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评价。比如,建立化学学习档案,可以更好地记录自我分析学习历程和现状,评价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态度,这样就会将学习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需要,学生就会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从而善待自己,自觉而又快乐地学习化学。
  3.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例如,给学生自由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与探究活动的工具,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大胆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比如,对待学生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很大进步。另外,还应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让学生不仅喜欢实验,还要敢于做实验,从而体现操作的乐趣。进而更主动地去学习化学。
  三、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现代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快乐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1.激发学习兴趣,满足与发展学生的需要。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和学生原有知识的矛盾、原有知识解决不了新问题的矛盾、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来激励学生主動去学习。如初中学习铜不与硫酸反应,而高中却介绍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如向溶液中通氧气、加入硝酸盐、或采用电解装置等。这就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激发学生去学习。
  2.让学生亲自参与多种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定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精神。在活动情境中,教师要始终扮演倡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导演、演员,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展示中认识自己,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
  例如,在探究铁离子的氧化性时可以给出必要的仪器和目的,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在中和滴定实验时,也可以这样做,正确引导让学生去做,去总结。这样通过学生亲自探究,学会观察、实验、比较、分析、推理及解决一些基本的实际问题,掌握探究的过程和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利用化学学科的内在美,感染学生就学科本身而言,化学比其他学科更能创设快乐的环境。
  1.实验美。
  清洁光亮的玻璃仪器的自然美、整齐有序的排列方式装置美、引人入胜的化学反应美体现出原子或分子间识别和组装过程的动态和谐美。
  2.规律美。
  比如,客观存在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变化等,这些知识繁杂难记,但都有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只有掌握这些规律,就会认识化学学科的内在美。例如,世界中的千万种化学物质都包括在一张小小的元素周期表中,并反映其变化规律,学会从学习方法上简化其过程,从而有效快乐学习化学。
  3.应用美。
  化学科学是生命、环境、能源、材料、信息等技术的重要基础,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化学的这种应用美,可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化学,获得快乐学习化学的心理。比如,经常喝茶叶更易得肾结石,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的形成,五颜六色和功能各异的玻璃的形成。
  总而言之,应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愿而又轻松快乐地学习,让学生不再感到化学繁难,让化学课堂变的有趣和简单。
其他文献
限制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化学的热点,而江苏高考可以说在这一考点上更具特色,鉴于本人的教学实践及高考试卷评析结果来看,限制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考生最常见的易错点和失分点,如何突破该题型这一难点自然而然就成了教师的教研热点。  2016年、2015年、2014年的江苏高考题对同分异构體的考察有了固定的模式,试题形式均是写出同时满足或符合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题型
期刊
化学在整个高中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化学实验教学又是整个化学课程的重点,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对整个高中课程教学的新课改推进起着关键作用。教学过程中用探究型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化学实验的研究能力,并让学生注重实验设计的开展,以便开拓学生课外进行化学实验的整体范围,以这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原则  (1)探究原则,化学实验的主体
期刊
一、精心选题  微课是为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求,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简短、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因此,选择什么内容作为主题非常重要。  微课视频时间短,教学内容有限,如何让学生在“碎片化”的教学内容中对知识进行完整性的认识呢?通过分析,笔者选择了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这部分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空气组成的
期刊
一、目前我国高中化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15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到教学模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都发生了实质变化,然而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却没有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并因一标多本的现实而让教师和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加以应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提出了在学科教学中要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期刊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期刊
例析阿伏加德罗常数NA在高考考查中的“陷阱”
期刊
教育时机是什么?在《学记》中的解释为“当其可谓之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也就是说,教育教学要遵循“及时施教”的原则。根据福建师范大学胡志刚教授的教育时机论,其一般模式包括四个阶段,即教育时机的创设-捕捉-利用-升华。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固定的僵化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每一个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用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联合运用。本文以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糖类为例,结合导课时机、
期刊
化学与技术高考热点题型刘顺岭未
期刊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中学化学教材体系的另一条主线,其中之一的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最广的一种,因此新型电池成为高考题材中的“宠儿”,以新型电池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由于题材新、陌生度高,综合性强,有些学生的知识容量有限,难以识别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本文举例说明仅就以新型电池来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考查形式。  例1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1
期刊
图像题是以图像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是一类难度较大的题型。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做到“五看”,一看坐标(纵、横坐标的含义)、二看起点(图像的起点)、三看拐点(图像的拐点及终点)、四看比例(看图像中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五看特征(看图像的走向,如上升还是下降)。其次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