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邓明华,1994年11年19日出生,女,汉族,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现当代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摘要: 与同时期的作家相比,张爱玲的古典韵味和现代意识尤其突出,在她的作品里可以分外清晰的看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和外国文学思想的融合,交会和升华。
关键词: 张爱玲;中外;古典;现代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123-01四十代的沦陷区作家张爱玲的作品,它是沟通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现代主义思想的一座非常重要的桥梁,钱理群先生在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中写道[1]:“她熔古典小說。现代小说与一炉的,古今杂错,华洋杂错的新小说文体,既是通俗的,又是先锋的,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是中国文化调教出来的足以面对世界的小说”。所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之间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一种关系,一方面它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学的根基,自唐宋元明清的发展,中国古典小说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峦,也是留给后世的现代小说留下一笔广袤无垠的财富;另一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要获得真正的发展,也也离不开与时代潮流的接轨,新文化的兴起,外国文学的涌入,给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文学新人带来了无比炫目的新思想,新文艺,新思潮。它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
一、中国古典韵味为底色的基调
首次以她的遣词运句为例,极其富有古典韵味,古气盎然。骈散结合,精雕细琢,繁复华丽,婉约缠绵,例如《金锁记》中对曹七巧的一段描写[2]:“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其间弥漫的是浓浓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韵味,充满一种典雅的端庄之美,张爱玲对古典小说的吸收和灵活运用真是游刃有余,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在其笔尖流淌开来。她有一种强烈的自觉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在当时激进的年代里十分引人注目,并且也是她与其他同时代现代作家相比独一无二的优势。她给予那时期文学以启迪,即现代的新小说也可以以充满古典韵味的笔法来写出来。可以说,张爱玲的这种特色甚至延续到当代,在王安忆的身上也可以嗅到这种独特的韵味。
二、古典意识与现代意识的缠绕编织
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于意象和氛围的营造极具魅力,这当然也被张爱玲自觉的继承过来,但她并没有陈旧的利用,而是如同“酒瓶装新酒”一般,对之加以现代的新奇阐述,并以发展为新的更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如著名的“月”的意象,在《金锁记》的开场白[3]“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这里的“月”,已经不仅仅是古典意象中的“思乡,思人,团圆”之意,而是延宕生发出了充满现代意味的“荒凉,苍茫”之感。除此之外,隽永如[4]“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茉莉香片》),表达一种禁锢,与现代脱节的无法真正存在的古旧之感;传神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眼中的街景[5]:“风吹着两片落叶踏啦踏啦仿佛没人穿的破鞋”,一种残破的内心感受不言而喻。等等一系列数之不尽的意象,都仿佛仍是老意象,意义却崭新地令人炫目。
三、西方现代存在意识的突入与升华
由于中国当时所处时代的困境的思考。连年的战争,令人孤独,悲观,空虚和绝望,甚至令她有一种道不出的荒凉之感。这种情绪的弥漫恰好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形成了某种同步的关联性。她说[6]“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有这惘惘的威胁"。这是张爱玲对时代的感受,也是她揭示人类苍凉与绝望的生存本质的内在原因,而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她所受的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因而她的小说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种文化影响的印迹。
可以说“荒原意识”是她小说中无可避免地一种思想,西方也有一种荒原体验,艾略特《荒原》,是部经典的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展现第一次大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观念的失落,但却无比契合中国当时的人性深处疲惫,绝望失落的心理情感。所以张爱玲的小说大多是以悲剧性的结局来感叹这种悲凉与沧桑。比如《倾城之恋》中柳范元和白流苏的爱情却是因为一座城池的倾覆得到成全,并且或许也只是在那一刻的爱情,并非长久且可能无法维系。这些作品里,没有现实主义的理想积极乐观的思想,而充斥着一种残酷的悲剧性,一种荒凉人世之感。除此之外很多西方现代文学思想都流露于她的小说之中,或深或浅,都能令人察觉到它的存在。如,弗洛伊德思想影响在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中都有体现,如《心经》中的许小寒的恋父情结,《茉莉香片》中聂传庆这个苍白的男孩子的恋父情结,还有些小说中人物身上也具有某些异乎寻常的变态表现,《金锁记》中的隐晦地描绘出曹七巧有恋子倾向,因而她通过各种暴露床第隐私的方法折磨儿媳,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在一些作品中西方存在主义思想隐隐展露在张爱玲小说中,如《等》中一群各式各样的姨太太,太太坐在推拿诊所里抱怨着自己的丈夫,人却又麻木无知,又无可奈何。所以说西方现代思想文化,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并不是浅层次地表象存浮现,而是被深刻地吸收并且渗透于小说的内蕴之中。
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我们可以从中窥视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注定无法分离,缠绕不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传统民族的古典文化的基奠,也不能与世界的思潮脱轨,它将裹挟着现代性一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2]张爱玲.《传奇再版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摘要: 与同时期的作家相比,张爱玲的古典韵味和现代意识尤其突出,在她的作品里可以分外清晰的看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和外国文学思想的融合,交会和升华。
关键词: 张爱玲;中外;古典;现代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123-01四十代的沦陷区作家张爱玲的作品,它是沟通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现代主义思想的一座非常重要的桥梁,钱理群先生在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中写道[1]:“她熔古典小說。现代小说与一炉的,古今杂错,华洋杂错的新小说文体,既是通俗的,又是先锋的,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是中国文化调教出来的足以面对世界的小说”。所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之间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一种关系,一方面它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学的根基,自唐宋元明清的发展,中国古典小说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峦,也是留给后世的现代小说留下一笔广袤无垠的财富;另一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要获得真正的发展,也也离不开与时代潮流的接轨,新文化的兴起,外国文学的涌入,给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文学新人带来了无比炫目的新思想,新文艺,新思潮。它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
一、中国古典韵味为底色的基调
首次以她的遣词运句为例,极其富有古典韵味,古气盎然。骈散结合,精雕细琢,繁复华丽,婉约缠绵,例如《金锁记》中对曹七巧的一段描写[2]:“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其间弥漫的是浓浓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韵味,充满一种典雅的端庄之美,张爱玲对古典小说的吸收和灵活运用真是游刃有余,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在其笔尖流淌开来。她有一种强烈的自觉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在当时激进的年代里十分引人注目,并且也是她与其他同时代现代作家相比独一无二的优势。她给予那时期文学以启迪,即现代的新小说也可以以充满古典韵味的笔法来写出来。可以说,张爱玲的这种特色甚至延续到当代,在王安忆的身上也可以嗅到这种独特的韵味。
二、古典意识与现代意识的缠绕编织
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于意象和氛围的营造极具魅力,这当然也被张爱玲自觉的继承过来,但她并没有陈旧的利用,而是如同“酒瓶装新酒”一般,对之加以现代的新奇阐述,并以发展为新的更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如著名的“月”的意象,在《金锁记》的开场白[3]“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这里的“月”,已经不仅仅是古典意象中的“思乡,思人,团圆”之意,而是延宕生发出了充满现代意味的“荒凉,苍茫”之感。除此之外,隽永如[4]“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茉莉香片》),表达一种禁锢,与现代脱节的无法真正存在的古旧之感;传神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眼中的街景[5]:“风吹着两片落叶踏啦踏啦仿佛没人穿的破鞋”,一种残破的内心感受不言而喻。等等一系列数之不尽的意象,都仿佛仍是老意象,意义却崭新地令人炫目。
三、西方现代存在意识的突入与升华
由于中国当时所处时代的困境的思考。连年的战争,令人孤独,悲观,空虚和绝望,甚至令她有一种道不出的荒凉之感。这种情绪的弥漫恰好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形成了某种同步的关联性。她说[6]“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有这惘惘的威胁"。这是张爱玲对时代的感受,也是她揭示人类苍凉与绝望的生存本质的内在原因,而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她所受的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因而她的小说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种文化影响的印迹。
可以说“荒原意识”是她小说中无可避免地一种思想,西方也有一种荒原体验,艾略特《荒原》,是部经典的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展现第一次大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观念的失落,但却无比契合中国当时的人性深处疲惫,绝望失落的心理情感。所以张爱玲的小说大多是以悲剧性的结局来感叹这种悲凉与沧桑。比如《倾城之恋》中柳范元和白流苏的爱情却是因为一座城池的倾覆得到成全,并且或许也只是在那一刻的爱情,并非长久且可能无法维系。这些作品里,没有现实主义的理想积极乐观的思想,而充斥着一种残酷的悲剧性,一种荒凉人世之感。除此之外很多西方现代文学思想都流露于她的小说之中,或深或浅,都能令人察觉到它的存在。如,弗洛伊德思想影响在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中都有体现,如《心经》中的许小寒的恋父情结,《茉莉香片》中聂传庆这个苍白的男孩子的恋父情结,还有些小说中人物身上也具有某些异乎寻常的变态表现,《金锁记》中的隐晦地描绘出曹七巧有恋子倾向,因而她通过各种暴露床第隐私的方法折磨儿媳,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在一些作品中西方存在主义思想隐隐展露在张爱玲小说中,如《等》中一群各式各样的姨太太,太太坐在推拿诊所里抱怨着自己的丈夫,人却又麻木无知,又无可奈何。所以说西方现代思想文化,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并不是浅层次地表象存浮现,而是被深刻地吸收并且渗透于小说的内蕴之中。
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我们可以从中窥视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注定无法分离,缠绕不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传统民族的古典文化的基奠,也不能与世界的思潮脱轨,它将裹挟着现代性一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2]张爱玲.《传奇再版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