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孩子应该知道的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小篆
  
  良好的时间观念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守时、惜时的孩子,往往心智的成熟程度较高,很容易建立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学习的效率高,同时他们有自信、有乐观精神,对外交往能力也强。
  
  没有“时间观念”,孩子会有哪些问题?
  
  1、孩子从小作息混乱,与他人生活不同步
  在0~2岁之间,孩子的这一习惯仅仅是对父母和保姆的作息提出严峻挑战。
  宝宝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后,与他人的生活严重脱节,别的小朋友吃饭时他要睡觉,别的孩子睡觉时他要玩耍,常常被老师视为“捣乱分子”加以斥责,换言之,从来没有经历过“时间培训”的孩子,乍一进入一个对时间要求严格的环境里,他会有很严重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有可能强化孩子的分离焦虑,令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喜欢上幼儿园,排斥集体生活。
  2、宝宝做事磨蹭拖沓,长大以后容易学习效率差,严重的还会诱发“哭泣综合征”和“橡皮综合征”
  “哭泣综合症”是指因为拖沓受到成年人的催逼与斥骂后,孩子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的哪些作为诱发了大人的怒气,只能以哭泣来反抗与宣泄。而“橡皮综合症”是指缺少时间观念的孩子在初学写字时,老是在一两个字上打转,反复挑剔、反复怀疑,缺少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和流畅的“行动力”。而这两种症状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3、宝宝每天活动的目标性差
  对“时间”懵懂不明的孩子,恨少要求自引何时何地完成什么,换言之,很少有主动的“目标”,在幼儿园老师眼里,常常被视作心智发育滞后的表现,自然而然的,这样的宝宝会感到自己承受了很多额外的压力。
  
  4、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时间观念不明的宝宝也面临“信用缺失”
  ——久而久之,小伙伴会对动辄迟到、缺席的他有批评、有疏远,认为他讲话不算数,不守信用,这将严重阻碍宝宝“外交活动”的正常进行。
  
  循序渐进,帮助宝宝建立时间观念
  
  两岁之前 以活动区分时间段
  专家认为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刚刚从温暖的羊水包容中来到这个寒凉、陌生、“不舒服”的世界,他会用不同的哭声表述不同的要求。吃、喝、拉、撒、睡,一刻也等不得,有需要马上就会号啕大哭,这个阶段,不必刻意调整他的作息,应尽量满足其需要,给予新生儿足够的“安全感”。满月之后.孩子就进入到了一个可以形成吃奶、睡觉的“生物钟”的“配合期”,这个阶段父母可仔细揣摩孩子吃奶量的变化,来微调其作息时间,可以规律地将喂奶间隙时间,从两小时一次逐渐加长到4小时一次,慢慢地,宝宝与妈妈都会睡得很香甜,休息得更充分。
  等到孩子6个月以后,宝宝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生活中除了吃、睡,还多了游戏、看街景、与父母“对话”,和其他小朋友比比划划玩耍的时间。这时,父母就要着手调整他的作息了,比如固定每天喂食、玩耍、睡午觉的时间;晚上则陪他进行较安静的活动,如念儿歌、讲故事等等,作为睡眠前的暗示。
  
  2~3岁 用数数感受时间的流逝
  
  两岁到两岁半的孩子已经有了“数数”的兴趣和能力,父母可以利用数字,让他们了解时间流逝的感觉。比如,可以把“马上”,这样的抽象概念切换成数5下,从5数到1;把“等一下”这样的概念切换成从1数到20,让宝宝具体感受时间如何在1、2、3……这样的数数中度过。
  数数“量时间”的游戏做多了以后,聪明的孩子会感觉到时间其实就是由一段段事件组成的,或者.是由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段活动组成的,而且,它在不断地流逝。
  孩子到了两岁半,可以开始玩“闹钟游戏”,父母可以教他认识时钟上的数字,并亲手拨转时针和分针,告诉孩子,当时针转到某一位置时,就表示该进行某些活动了:可以先固定孩子最喜欢的活动的时间,比如午后吃点心的时间是下午4点钟,再比如早上加餐的时间是10点钟,上午9点钟是玩玩具的时间.下午3点钟是画画时间等,慢慢把“按时间分配活动”的意念扩展到一整天,反复强化,最终,孩子自然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生活自然规律充实。
  
  3~4岁认识时间词汇,使时间具体化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将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和时间结合在一起,帮助宝宝认识时间语汇。父母可增加如“早上起床要喝牛奶、吃面包,太阳落山时看动画片,天黑了要回自己的房间睡觉”等谈话内容,将白天、中午、傍晚、晚上等时间副词,与宝宝一天的活动结合到一起,几经反复后,宝宝就会熟练运用这些相对抽象的时间语汇,也能够对自己一天的活动有一个初步的规划,比如,“星期天早上吃完早饭我们要去婆婆公公家,中午吃过午饭会去动物园”;再比如“天黑了,小山羊也希望快点回家,我也是。”等等。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述能力,也让孩子逐渐学会休息日的安排和规划,不会起床后不知道下一步想干啥。
  
  5岁到学龄前
  简单了解“过去”与“未来”
  孩子3~4岁时,对“过去”、“未来”的了解还很模糊,跟孩子提到“昨天”、“明天”,他还勉强可以了解,但是像上星期五、下星期天这样的时间副词,则很难跟他说得清楚。了解与今日时间跨越比较大的“过去”和“未来”,可能要到孩子满5岁,认识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才可以。
  一开始,父母可选择故事书中的事件进展来讲述“过去”和“未来”,利用故事情节的进展来带领孩子的时间观念。父母若担心孩子的学习能力,一开始可选择时间跨度小,且与生活作息密切相关的故事,如“小熊的一天”,“小鹿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孩子会因与故事中的主角有共同的生活经验,而接受其中的时间表述。之后,可以根据孩子的运用能力,再让他复述比较复杂的故事,从而带入“未来”的时间观念。
  
  妈妈经验谈
  
  1 有时间观念的孩子较有安全感,入园入托时,分离焦虑会少得多(颜青,32岁,宝宝4岁)
  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知道他未来几个小时中的变化是可预测的,比如,8点半到幼儿园,10点半会吃小点心,11点半会吃饭,1 2点钟以后会午睡,而桌面游戏会在下午3点半开始,4点钟妈妈就可以接他回家了。哪怕一开始孩子不识钟,这张脑子里的“时间表”也会安抚他,让他感觉到与家人的分离是短暂的,而老师安排的活动中也有很多放松和惊喜,他就不会那么紧张,觉得入园入托几近被“抛弃”,这样他的情绪也会好转,分离焦虑会少得多。
  我是主张等宝宝起码两周半以后,有了初步的时间培训,再让他入园入托。
  
  2、早识日历的孩子,会有更好的时间观念,也会对未来的活动产生期待感
  (梁露,34岁,宝宝4岁半)
  我家宝宝3岁半,我就教他认识日历。因为我发现孩子很难理解时间有“白天~黑夜”这样周而复始的特性,很容易产生混淆的感觉,比如我和先生在星期三的时候答应带孩子去动物园玩,但他不知道,从当天起还要经过多少个反复的白天和夜晚才会到星期日,因此感到相当地疑惑,老是说我们在骗他,不肯带他去。认识日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买了一本即撕型日历,把着宝宝的手在星期天的那一页画上一头大象,我告诉孩子,今天是星期三,每天上床睡觉关可以把当天的那页日历撕掉,等撕到有大象的这一页,我们就去动物园。这就把“多遥远的未来?”这一问题具体化了,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耐性,也让他对未来的活动产生期待感——现在,儿子俨然是时间规划师,比如我们安排星期日去动物园,他会在星期六的日历上画上香蕉和糖果,提醒我前一天应该去超市,为他和小猴子们预备食粮。
  
  3、设定悦耳的闹铃只会让孩子更安心(姚慕莲,29岁,宝宝5岁)
  我家女儿初识时间后变成一个急性子,起床迟了要哭、吃饭迟了要哭、开电视迟了也要哭,孩子都有贪玩的天性,恨不能把吃饭睡觉学习的时间都花在游戏和看电视上,因此在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后,很容易因“你提醒我迟了”而产生焦躁情绪。为此,我给她买了一个小闹钟,闹铃是森林中各种小鸟的叫声,还会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我让女儿自行设定时间,到时闹钟就会让她起床、看电视、学拼音、画画,这样孩子就不会吃不好睡不稳,一天到晚去看时钟,也不会碰上她不喜欢的时间安排段落就跟你讨价还价,你只需轻声说一句,“该把拼图收起来了,现在是‘学拼音’时间——闹铃已经响了。”她即乖乖配合。
  
  4、守时是美德,但要跟孩子说清楚,守时并非刻板
  (刘卉,31岁,宝宝5岁)
  我家宝宝本来就有一板一眼的个性,认识时钟和手表之后,这种“走在刻度上”的固执得到进一步强化,为此我有时也感到很尴尬,比如,这类宝宝自己从不会迟到,但也不能容忍别人迟到,别的小朋友一迟到他就要跟人“绝交”。由此我体会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极大,当大部分父母为孩子的“不守时”、“拖沓”头疼的时候,我却在为儿子如此不能理解时间安排上的变通性而烦恼。我不得不尝试利用一切机会——编故事、编儿歌,来教导孩子,“守时当然很好,但不能守时到刻板的地步”。
其他文献
从肩颈、腰、背,到手肘、手腕,似乎很多小毛病都不请自到了,新妈妈究竟如何预防并面对这些小讨厌鬼?    手腕病:    起因:给孩子洗尿布  并不是每个新妈妈都给宝宝洗尿布,但是新妈妈手腕疼痛却是常有的现象,以致于这种小毛病还有一个别莉卜—是“妈妈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除了洗尿布,新妈妈洗自己的衣物,或者在做家务时用力刷东西,或者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电脑,都会容易引起手肘或手腕肌腱的疲劳。  
期刊
第一次的生命惊喜    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今年35岁。1999年,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先生大我7岁,结婚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龄青年了,所以结婚后,我们希望能尽快怀上宝宝。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我的肚皮一直都没有“情况”。开始两年我们都没有在意,还互相开玩笑说是对方有问题。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对自身的身体情况很了解,在这方面也很自信,我从来就不相信自己会不孕。    到了第三年,我们有点坐
期刊
“宝宝,为什么爱说爱笑的你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了呢?你在妈妈心里是多么特别,妈妈要将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一位不说话宝宝的妈妈    两岁时的宝宝应该能说一些短句,有的两岁以上的宝宝即使能听懂爸爸妈妈的话,但是却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还喜欢独处,不和旁人甚至别的小朋友来往,参加集体活动也不主动,大多数事情用手势来完成或眼神示意,不知不觉间,已经变成了一个不爱说话的宝宝。    宝宝为什
期刊
辑/lulu    想让宝福脑筋灵活、思维敏捷吗?那就创造机会,让他的小手“动”起来吧——  婴幼儿手指动作的训练能促进其大脑的发育,孩子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手上!两这方面,不可否认,动手能力强的爸爸们是宝宝最好的老师!  动手的过程也是动脑的过程,当孩子自己想办法做成一件事时,他的某一方面智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身为老爸,责无旁贷地要和宝宝携手实践,或者干脆把“动手操作”的机会让给孩子,用成人的
期刊
“物权”意识这个概念,很多大人都不见得确实了解,对孩子来说是不是更生疏了?  这么小的孩子,就需要培养“物权”概念吗?培养“物权”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有没有意义,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看看。    “是我的东西就是不让你送给别人”      有一天,妈妈想收拾一些菲菲实在穿不了的衣服和菲菲已经不爱玩的玩具送给菲菲的小表妹,可菲菲一看到妈妈往包里装这些东西,就上来拼命抢夺,还大声哭着说
期刊
你了解B超吗?  B超是B型超声的简称,起源于本世纪40年代。50年代初期,A型超声诊断法应用于临床,不久B型、M型和D型超声相继问世。80年代初,脉冲及彩色D型超声研制成功。而今彩色显像的成功,便心脏、动静脉、淋巴管、胆道等B超声像图更加逼真,一目了然。  在妇产科,通过B超,医生可以帮助准妈妈直观地观察到胚胎在宫内发育的全过程,自停经第五周一直到整个临床妊娠期,医生都可通过超声显像做出有效的诊
期刊
完美胸型自测法    丰满匀称的半球型和柔韧有弹性的乳房,是属于外型较理想的胸型。2个乳头之间距离约20公分,乳房微微自然向外倾,正面看胸骨顶端凹窝处到两边乳头,应连成一个正三角形,这样纳的胸型是最美观的。    精油按摩法    不同种的精油相互调配使用,可以具有坚挺或增大胸部的作用。使用时倒少量按摩底油在手上,均匀地涂抹在胸部,接着再涂抹调配好的具有美胸作用的精油;或是直接将基础底油和精油调配
期刊
编辑 刘雨林    为了保证宝宝有个聪明的头脑,爸爸妈妈找来各式补脑的营养品,但是,你知道吗,就在这些“补”品中,就有影响宝宝脑健康的“定时炸弹”哦!  如今市面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核桃油、补脑药、健脑奶粉,均打着促进宝宝脑发育的旗号,搞得人眼花缭乱。有的爸爸妈妈干脆秉持“一个也不能少”的观念,通通买来给宝宝。这份对宝宝的深爱自然是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你们的爱对于脑部还比较稚嫩的宝宝来说,很可能会变
期刊
儿子:宝宝,4岁  爸爸:刘先生,销售经理  宝宝总喜欢和我们挤在一张大床上,说教数次,未遂。爸爸:儿子,你今天回自己的房间睡吧。  儿子:不!我要和妈妈一起睡。  爸爸:你都长大了,男子汉不能和妈妈一起睡了。  儿子:(一骨碌坐起来,特严肃地问爸爸)那你什么时候可以成男子汉啊?什么时候才可以不和我抢妈妈了啊?  爸爸:……  母子健康:宝宝,在这个问题上,恐怕你爸爸会永远让你失望的。    女儿
期刊
在寒冷和萧瑟的冬天,  聪明的妈妈可以让可爱宝贝  在注重可爱时尚感的同时  还能兼顾保暖。  使得宝贝的着装继续延续  春夏的时尚路线,  充满温暖感的扮靓亲亲宝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