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方案框架下趋向动词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趋向动词“去”的句法特征在最简方案框架下作了初步探讨。根据“空语类”理论,笔者认为趋向动词“去”与其它动词可以构成连动结构,且之间有PRO的存在。当PRO只与上层句中的主语同指时,“去”可以处在与其构成连动结构的动词的前面或后面,且语义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当PRO既可以与上层句中主语同指,又可以与内层句的主语同指时,“去”的位置的变动会导致语义的不同。
  关键词:最简方案 趋向动词 空语类理论 连动结构
  
  趋向动词是一种表示动作兼趋向的动词(于善志,2010)。在现代汉语中,趋向动词数量虽少,但用法广泛,语义丰富。从语义上来说,趋向动词可以表示动作方向性的位移,空间上的方向,事物的发展变化(从无到有、从隐蔽到显现),状态的开始、持续、结束等等。如:“来、去、进、出、上、下”等等。从句法上来说,趋向动词可以作行为动词充当谓语,可以作助词接续于一个谓词性成分,同时又可以粘附于动词后作补语。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1999)中定义“去”可作实义动词和趋向动词用。在近代汉语里面,“去”字除了用作动词和趋向动词以外,还可以用作助词(李崇兴,1990)。李崇兴提出:“去助”没有实义,“去趋”则多少有几分实义,“去趋”都用于动词之后。它前面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有的能导致动作的主体或客体发生位置转移。“去动”表示由此及彼的移动趋向。本文主要涉及“去”字的句法分析,忽略了“去动”“去助”“去趋”本身的语义,利用Chomsky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理论,对“去”句作进一步的解释。
  
  一、趋向动词“去”在句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汉语语法学家都诠释了趋向动词“去”的位置关系。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1997)中提出:1型和3型的趋向补语可以加在任何动词之后,只要意思讲得通。其中1型包括“来”和“去”,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的方向或背着说话人的方向。《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99)中更加详细地释义了“去”作趋向动词的用法。趋向动词“去”分为四类:1.动+去[+名(受事)],“去”也可放在名词(受事)后;2.动+去+名(受事,含数量),表示完成,带有失去的意思,动词限于“用、占、吃、花”等少数几个。3.随(让)+小句+去,有“任凭”的意思。4.“看去、听去”表示估计或着眼于某一方面的意思,作插入语。此书中列举的“去”可置于动词的后面或是句尾。毫无疑问,赵元任和吕叔湘先生都认为趋向动词“去”可置于动词之后。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1980)更加丰富了趋向动词“去”的用法。书中介绍,连动式里头用“来”字、“去”字,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表示实在的“来”和“去”;还有一种“来”和“去”的意思比较空,只是用作连接式。“去”字可以在动词结构前头,也可以在后头,也可以前后都用。例如:
  我去买菜。
  我买菜去。
  我去买菜去。
  这三句话的意思相同。
  我们知道,如果“去”要像上例中所说,在连动结构中,可以放在任意位置,必须保证三个句子中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一致。但是很多句子并不能满足这个条件。陆俭明(1993)认为“去+VP”较单一,只含有一种语义结构关系;“VP+去”要复杂些,含有六种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看,只有一种语义的“VP+去”能与“去+VP”换着说,其余皆不能。如:
  VP+去去+VP
  A.寄点儿钱去 * 去寄点儿钱
  B.乘飞机去 * 去乘飞机
  C.回姥姥家去 * 去回姥姥家
  D.吃了晚饭去 * 去吃了晚饭
  E.派小刘去 * 去派小刘
  F.我买菜去我去买菜
  陆俭明认为,只有表(F)义的“VP+去”和“去+VP”可以换着说。
  综上所述,趋向动词“去”并不能置于句中任一位置而表达相同的意思。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趋向动词“去”可置于任一位置而又不影响语义呢?
  
  二、最简方案框架下趋向动词“去”的分析
  
  (一)汉语的空语类现象
  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指“在句法、语义表达式中存在,而在音系表达式中没有音系矩阵的成分”(徐烈炯,1988)。Chomsky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空语类,并将它分为四类:语迹(NP语迹)、pro、PRO和变项。其中变项和语迹是由移位产生;PRO分布在不定式分句的主语位置和非时态分句的主语位置;pro的使用可视为显性代词的省略,所以通常称为代词省略(pro-drop)。“代词省略”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形态变化十分丰富的语言(如意大利语)和完全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如汉语)都允许“代词省略”(温宾利,2002)。无论如何,现代许多语言学者在语言实践中对空语类作了详尽的分析,认为汉语中的确存在空语类(徐烈炯,1989;黄衍,1992;沈阳、陆俭明,2004等等)。研究者称,随着生成语法研究的发展,我国研究空语类的人也越来越多,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汉语句法的研究中,空语类的研究正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含趋向动词“去”的句子的空语类分析
  在最简方案框架下,Chomsky(1993,1995a)提出空语类理论(Empty Category Theory),认为英语中充当不定式从句主语的是空语类。那么,汉语中是否存在不定式?是否存在空语类?怎么判定它?针对这个问题,胡建华认为汉语中有不定式分句,其判断标准是:一个分句(clause)被判定为一个不定式分句,当且仅当其主语位置同时满足条件(a)和(b):(a)是一个e位置;(b)是一个不可词汇化(lexicalized)的位置。根据这一判断标准,“声音很好听,你去[IP PRO听听看]”(沈从文《边城》)。方括号中的小句便是不定式分句,分句的主语便是PRO。用这一标准分析含趋向动词“去”的句子,结构图如例(1):
  (1)到我屋里去说。(老舍《方珍珠》)
  
  
  例(1)中省略的主语(pro)、空语类(PRO)分别具有[+pronominal]和[+pronominal]、[+anaphoric]特征,且没有语音特征。控制理论运用动词的词汇性特征进行判断,PRO的照应性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动词的词汇性特征。Radford(1997)指出,动词所具有的[+object control]、[+subject control]等特征就被称为词汇性特征。如果动词具有了某种特征,PRO的照应特征就很明显。(1)中的“说”和“到”具有[+subject control]特征,PRO便具有照应主语的特征。趋向动词“去”在不同的位置也具有PRO照应特征,如(2)所示:
  (2)咱们菜园子里说去。(老舍《方珍珠》)
  
  
  (1)和(2)中的趋向动词“去”与动词“说”构成连动式。李临定(1986)指出,连动式的特点是多个动词短语连用(常见的是两个),结构紧凑,并连系一个名词短语(施动)。(1)和(2)中都出现了空语类PRO,且空语类与主语相互照应。所以,(1)中的“去说”和(2)中的“说去”都可用,且语义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有的句子的趋向动词“去”并不能相互转换,如例(3)我叫他去!Progovac(1992)认为汉语句法AGR在形态上虚空性(Emptiness)使得它具有了照应性,或者说使得它依赖于与更上一层AGR的同标。那么,(3)有两种解读,空语类PRO既可以照应最内层句(lowest CP)的主语,又可以照应上层句(Superordinate CP)的主语。照应最内层句主语时,PRO与“他”同指;照应上层句主语时,PRO与“我”同指。在这两种情况下,空语类PRO照应不同的主语分别表达了不同的语义。
  (3)我叫他去!(老舍《方珍珠》)
  
  
  但是,当(3)中的趋向动词移动位置,变为“我去叫他!”时,PRO只能与“我”同指。如(4)所示:
  (4)我去叫他!
  
  趋向动词“去”移位后,PRO的照应语不是同一主语或代名词,语义发生了变化。因此,趋向动词移位前后PRO照应的不是同一主语,趋向动词“去”不能与其他动词变换位置。
  三、结语
  本文对趋向动词“去”与其它动词构成连动式后的一些句法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在这样的连动结构中,当PRO照应的是同一主语时,趋向动词“去”可与其它动词变换位置,且语义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当PRO有不同的名词与其产生照应时,趋向动词“去”与其它动词变换位置会产生不同的语义。趋向动词“来”也具有相同的用法,为避免歧义,我们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再作论述。
  
  参考文献:
  [1]Chomsky,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Dordrecht:
  Foris,1981.
  [2]Chomsky,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6.
  [3]Radford,A.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Progovac,L.Relativised SUBJECT: Long-Distance Reflexives
  Without Movement[J].Linguistic Inquiry,1992,(23).
  [5]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黄衍.汉语的空范畴[J].中国语文,1992,(5).
  [7]胡建华.英、汉语空语类的分布、分类与所指比较研究[J].外国
  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5).
  [8]侯海冰.英语空语类在汉语中的体现及异同[J].科技信息(科学
  教研),2007,(25).
  [9]李崇兴.《祖堂集》中的助词“去”[J].中国语文,1990,(3).
  [10]陆俭明.现代汉语句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1]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沈阳,陆俭明.汉语与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
  [14]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5]徐烈炯.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汉语语法现象[J].中国语文,1994,
  (5).
  [1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粟亿 李白清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410083)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所搜集到的1350条淘宝店铺名称为语料,运用归纳演绎法与统计和图表说明法,从类型分析与音节分布两个方面对网络店铺名称这一新兴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描写。根据构成方式的不同,网络店铺名称大致可以分为纯汉字型、杂糅型、纯外文型和纯数字型。网络店铺名称在音节分布上存在如下特征:音节有长有短,四音节呈明显优势。  关键词:网络店铺名称 类型 音节分布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经济的兴起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解析《关键时刻》①中的“声音”和叙述话语之间的关系,力图说明“声音”和叙述话语何以作为叙事的组成部分在叙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探讨“声音”和叙述话语以特定谈话和叙述的方式在叙事进程中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和相关的价值意义,并关注文中的语言技巧。试图表明参与叙事进程是如何帮助读者理解故事叙事的独特性和语言中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叙事中的“声音” 叙述话语 文体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红楼梦》中存在受话人“你”不易确定的现象。不同英译本对人称代词“你”和“他”的所指对象理解不一。本文就这两个人称代词指称模糊的原因及不同译文的得失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指称模糊 你 他    一、引言    蓝纯讨论了《红楼梦》中一些人称代词的用法,她以王熙凤的一段话为例,指出小说中存在受话人“你”不易确定的情形。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期刊
摘 要:口语的行为有两种:独白和对话。对话言语使用的口语行为,通常称之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使用的是对话言语,独白使用的是独自言语。二者的特点、功能、用途、使用要求都完全不同。把二者混为一谈,说明我们对语言知识的认知还不到位。这样的认知,不但训练不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将会埋下思维混乱的祸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把口语和口语交际混为一谈。建议改“口语交际训练”为“口语训练
期刊
摘 要: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的文学体裁和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汉语的欧化现象就是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产生影响的一个实例。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译入语 欧化    一、译者主体性及其相关研究    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
期刊
摘 要:文章以5组“XX房”和“XX住房”词语为检索对象,对1946年《人民日报》创刊至今所有内容进行检索。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首次出现时间和平均使用频率,解释了某些简单形式比复杂形式产生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把仿拟兼简缩式的词语进一步划分出两个小类:一类是先仿拟出复杂形式,然后简缩而成的简单形式,如“保障房”和“廉租房”;一类是直接仿拟而成的简单形式,如“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  关键
期刊
摘 要:外宣话语作为信息传递和物品促销的主要手段,无论从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从部门微观层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席卷了中国,时尚和时尚化自然而然地成了外宣话语的趋势。中国沿海城市的政府外宣活动及其14年间的体裁系统变化反映出话语实践的动态发展,并呈现出体裁多样化、媒介技术大众化以及外宣话语技术化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外宣话语 体裁系统 历时性研究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离合词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汉语运用的结果。本文对“二拍”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出现的离合词做穷尽式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对离合词进行历时的描绘、分析,试图探讨离合词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二拍 离合词 离析    离合词问题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难题之一。很多人对离合词进行研究,但都局限在现代汉语里,对于离合词的溯源问题只是归咎于汉语本身的特点,即缺乏形态变化以及汉语字、词、短语之间的区分,这些基本
期刊
摘 要:本文讨论了“烧+了+N”构成的动词性短语,并分析了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同时从实词动词“烧”和助词“了”的语义关系着手,分析了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认为“烧了一块石头”之所以不可成立,是因为石头具有[-可燃性]、[-明显变化]及[-功用性]。  关键词:“烧+了+N”结构 语义特征 意义关系 句法结构关系    一、引言    先看看“烧”作为动词与不同名词搭配的几个例子:  (1)*烧了一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系统功能为框架,从人称系统出发研究美国的募捐信函的人际意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灵活使用能突出其对话性。第一人称的实际指称对象发生微妙转换,可以增强劝说力和亲密团结度。第三人称的使用能增强募捐信函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募捐者灵活利用人称系统明确其募捐活动的客观公正性,创造募捐者与潜在捐助者之间的平等协商和亲密的气氛,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从而影响潜在捐助者使其参与到捐助活动中来。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