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下的二叔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坐在二叔家门前等他。
  夏日午后的阳光,落在园子的紫薇里,淺紫,深红,淡白,皆明亮而透彻。墙头一棵合欢树,茂密的枝叶里,开满了花。风吹过,如舞女轻摇着的穗扇,流淌着无尽的妙曼。龙爪槐的花,因了昨天的暴雨,一小朵,一小朵,散落于地,柔柔的,黄绿着。
  在这片黄绿色里,一个人正缓慢地挪动着。是二叔!我迎了上去。“你咋来了?”二叔努力抬起头,那与地面几乎平行的上身,稍稍直了直。“昨天,您怎能冒着那么大雨,送钱给我?”我扶着二叔走进屋里。
  几天前,回娘家,看见二叔养了几只鹅,便要了一只,叮嘱母亲给钱二叔。哪知他竟然冒着暴雨,骑着三轮车,赶了10多里路到我学校,只为把钱还我。“你是我侄女,又是名人了,怎能收你的钱。不送给你,我实在难以安心。”笑容在二叔瘪瘪的嘴角边上扬。
  我望着窗外,想像着一个80多岁的老人,骑着三轮,在风雨中飘摇的样子。只为了还钱给他的侄女,一刻都不能等待。
  “您感冒好点没有?这是去哪里了?”听父亲说,二叔淋了雨,感冒了。
  “我去墓地了,为自己选了个好地方。侄女,你不知道,那个地方真不错,正好是我种了一辈子的地,就在那棵大合欢树下。”二叔浑浊的眼神里,竟透出一份光亮。这份光亮,穿透时空,照见了二叔那坎坷的人生。
  二叔18岁当兵,退伍回来,并未能谋得好职业,便在家种田。成家之后,生育四个儿子,只能靠几亩薄田艰难度日。就在他准备另谋出路时,二婶身患疾病,在那极其困窘的日子里,二婶终是撒手西去,留给二叔四个未成年的儿子。我那时还小,却清晰地记得,二叔葬完二婶,便在田头栽下了那棵合欢树,他那凄绝的哭声,在暮色笼罩的旷野久久回荡。我至今无法忘记。
  孑然一身的二叔,历尽艰辛,好不容易把四个儿子拉扯大。我的四个堂哥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我以为饱经风霜的二叔,终于可以好好地过自己的生活了。就在他准备松口气的时候,二堂哥开车翻进河里,打捞上来时,气息全无。那时,我刚上师范,赶回家时,只见二叔抱着堂哥的身子,老泪纵横。葬完堂哥,二叔又坐在那棵合欢树下。老了的二叔,老了的合欢树,在暮色笼罩的田野里,寂然无声。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二叔尝尽人生之苦。
  二堂哥去世后不久,二嫂改嫁,丢给二叔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老了的二叔,如一棵倔强的合欢树,不甘地伸出那盘曲的枝干。他开了个商店,又承包了些田,养了鸡、鹅、鸭。所挣的钱,都用于教养孙子孙女。如今,他们都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二叔也真正的老了。
  腰弯成90度的二叔,开始规划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找造墓的人,叮嘱一定要用上好的木材;他带风水大师到那棵合欢树下,问是否适合做他的墓地;他要求大堂哥在他过世后,将他与二婶合葬在一起;他对我说,他一生没有女儿,要我如女儿般送他。
  我低头,逼回欲滴的泪。
  在二叔眼里,我走出农门,做了老师,又出了书,是个有学问的人。与人交谈,他总说我那侄女如何如何厉害。可他不知道,我曾因为他的弯腰驼背而极少正眼瞧过他。他不知道,当他对我叙说他的种种不如意时,我甚少认真听过。他也不知道,我给父母买礼物时,总是想不起来给他带一份。他不会知道,我给他买鹅的钱,除了因为怜悯,还因为不差钱的自得,而完全忘记了他是我的亲二叔。
  “你是我的侄女,我怎能收你的钱。”二叔唤回了我那越来越淡漠的亲情。
  我回想二叔的一生,明白了责任与担当,应该超越个人的痛苦。他直面死亡的豁达,也让我从尘世的是非琐碎中抽身而出。二叔的一切,让我懂得珍惜,活在当下。
  我走出屋外。门前的紫薇依然热闹,合欢花依然妙曼,高远辽阔的天空下,是绿意盎然的田野。
  高东芹: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盐城市八滩第二中学教师。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其他文献
我们每天都在渴求幸福,以为幸福就是成功或者富有。其实,幸福不在远方,最真的守护,就在身旁。本期“新表达”以“幸福,并不在远方”为主题,展开同题创作。王国赫同学写了和母亲相处的细节,冯乐佳同学写了爷爷奶奶相濡以沫的故事。他们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身边的幸福。  “我就想要足球,你买不买?”  “再等等,再等等。”  母亲小声嘟哝着。我的心底顿时掀起惊涛骇浪,仿佛一阵热浪席卷了全身。一番歇斯底里的吵闹后
期刊
一  正值盛夏,大中午日头正盛。村子里,一群精力旺盛的小男孩围在村中一棵大榕树下,变着法子打发无聊的时光。  “我们来玩打鬼子吧。”一个穿着破布背心的小男孩挥舞着一根树枝,对着一群裸着上身、裤子打满补丁的小伙伴提议。  “好啊好啊。”大家兴奋得振臂欢呼。  领头的小男孩又发话了:“谁当鬼子?”  “我不当。”“我也不要。”  “我们抓阄吧。”  抽到扮演八路军的小男孩,激动得小脸通红。一群孩子赤手
期刊
一  深夜,我戴上翅膀,在居民楼上空徘徊。一户人家的窗子里有浅浅淡淡的暖黄色灯光。我飞到窗口一看,是一个妇人的卧室。房间温馨简约,墙饰与壁画可以看出女主人不凡的品位。我化作纸片潜入房间,到了女主人床前。我闭上眼睛,念念有词,没几时,手里就捧了个浅黄色的水晶般的圆球,飞出窗子。  飞到居民楼上空,白猫在屋顶蹲坐着,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纸片人,今天又有什么收获?”我收起翅膀,很不满意地纠正它:“什么
期刊
我的小天地是我的书房,它也是我“战斗”的地方。  站在书房中央,前面是整整一排书架,书架上放着一层层书。妈妈把书分门别类,放得整整齐齐,左边一排是历史类书籍,右边是经典文学名著、科学类书籍……妈妈每天都把书架擦得干干净净,叮嘱我要爱护书籍。  我从3岁起,就自己从书架上找书看,從最初喜欢书页翻动的声音,到现在为书中的故事沉迷。在书中,我了解了汉字的故事,感叹于科学力量之大,也被寓言故事逗得捧腹大笑
期刊
我喜欢读《小王子》,玫瑰花是小王子的至爱,也是他最亲的人。  小王子旅行的时候,暂别了心爱的玫瑰花。在不断的旅行中,小王子从未放弃过对玫瑰花的想念,因为在这浩瀚的星河之中,玫瑰花与小王子是彼此的唯一。他细心地呵护着她,陪她聊天,下雨的时候,用一个罩子保护玫瑰花。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玫瑰花,只盼着“我与你相依,你伴我成长”,成为彼此的依靠和港湾。  这个冬天,我见证了比小王子和玫瑰花更深挚的爱。  爷爷
期刊
1.  枯藤,老树,昏鸦。  萱葵扣响了紧闭的大门,“咚咚咚……”一声声,在寒风里,那么刺耳。  “来了,来了”隐约地,有蹒跚的脚步声。萱葵正了正被枯枝挂歪的帽檐,双手固执地纠缠在一起,急促的呼吸暴露了她的忐忑。  门缓缓打开。可萱葵觉得,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开门的老妇人先是一愣,枯瘦的手使劲揉了揉眼睛,仍不确定地试探:“二小姐?”  萱葵长舒了一口气,笑着说:“是我,李妈。”  妇人猛地拍了下大
期刊
“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这是作者在开篇中讲到的一句话。初识此句,虽有懵懂的感觉,但并不明晰。慢慢往下读,才觉得这句话讲的真对。虽说这本书名为《造房子》,但其内容浩瀚广阔,不仅仅是建筑学,更多的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自我修行的態度,颇有些东方哲学的味道。哲学恰恰就是个体内心世界的思想精髓,全书的前后呼应,不失为作者的高明之处。  作者本身并不是作家,他是一个获得过普利兹克奖的卓越建筑师。但他在书
期刊
有种人,虽然看起来普通,但越是处于热闹的人群中,越显得气度不凡。可能就是因为在那一大片的喧哗里,难得地保持着一股静气,静是定力,风骨顿生。设计师小蔡就是这样的人。  雨天。在小蔡的工作室喝茶。洗杯,点火,白色陶壶坐上红泥小炉。取出用淘来的老烟斗改成的吹火筒,对着炉底吹了两三口气,火苗便欢喜跳荡。炉内烧的是核桃炭,油性大,火光明澈,香气素淡。墙上古画中的人物神姿恬然,与这小炉、老家具自成一体,相映成
期刊
去年高考分数出来后,女儿考了629分,分数不高也不低。填报志愿时,十分尴尬,往高了报,还差那么一点点,往低了报,又觉得分数有点可惜。我和妻子几乎把填报志愿手册翻了十几遍。说实话,对于孩子最终去哪所高校,我真没认真研究过。但倒是让我忆起了家里几个人参加高考的往事。  1983年,我哥哥即将高考。为了服务好他,父亲把家里唯一的自行车让给了他。每天上学,他一个人就骑车跑了。放学时,他常带着别的同学,我则
期刊
《莫愁 ·小作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北京郊区涌现出众多的文学爱好者,其中有些人经过不断奋斗,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你作为从京郊走来的作家,已然成为中国散文的一个鲜明符号,既是散文的创作者、编辑者、研究者,也是散文活动的组织者、推介者、信息发布者,你怎么看待身后那条走过的路?  红孩: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记得三十年前离开京郊农场时,我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不论将来混成啥样,一定不要忘记你是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