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朱镕基之叹”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朱镕基 “出身名门”,可能有很多人不信——朱镕基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朱镕基九岁时母亲病故。所以,朱镕基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孤儿——幼年经历苦难、求学颠沛流离,这样的出身怎么能说是“出身名门”呢?
  我们说朱镕基“出身名门”,是因为他在1984年就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作为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出任著名高校的院长,真的是“出身名门”了。
  但是,这位“出身名门”的著名政治家,却曾经发出过轻轻叹息——
  在朱镕基的众多学生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的相当多。据统计,在1982年到1988年在校生中,旅居海外的超过半数。在朱镕基的学生中,李山是佼佼者。1997年2月,朱镕基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美国高盛投资银行代表团,李山是代表团的“客人”而非“主人”。 朱镕基在和李山握手时,轻轻叹息说:“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
  我们不妨称之为“朱镕基之叹”!
  李山当时毫无思想准备,被朱总理问了个措手不及,连忙答道:“会回来的,会回来的。”朱总理说:“我不是责备你。”接着,朱总理直接问他:“我付多少钱你才愿意回来?要付高盛的工资吗?”李山面对恩师不留余地的问话,认真地说:“不需要,只要能为国家做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就行。”
  恩师朱镕基“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的叹息,像重雷一样敲响朱镕基远在海外的学生们的心头,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一个个收拾行装,陆陆续续启程回国。
  朱镕基的一声叹息,引发了中国经济的人才回聚。在承诺“回来”后两个月,李山就起草了一份利用海外金融人才创办国家投资银行的倡议书。一年后,李山受到时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的专门邀请,从伦敦回到北京,李山还没有来得及向高盛公司提出辞呈,就被任命为投资银行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
  类似于李山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这些尖端人才回国,为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恩师的朱镕基也应该感到安慰。
  对于人才的渴望,是朱镕基一直孜孜以求的。在朱镕基担任国务院总理时,他几乎每次重要讲话都谈及人才。2001年9月19日,朱总理在“中国经济论坛”上作了长篇演讲,这次演讲,是朱镕基对人才问题思考的集中体现。他的以下一段演讲激起了海外华人华侨的热烈响应(根据录音整理):
  我们今后开放的重点、引进的重点,并不着重于资金,我们不是很缺乏资金。截至9月15日,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935亿美元,到年底会达到2000亿美元,我们国内的外汇存款有1300亿美元,其中有900多亿在国外用于拆借,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有3000亿在国外,外国在利用中资,中国在利用外资。所以,中国现在并不十分缺乏资金,我们缺乏什么呢?我们缺的是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特别是人才!现代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们特别希望国内国外的华人同胞,国外的学者、国外有才能的人才,回到祖国来,发展你们的事业,这是大有空间的,大有发展余地的,请你们回到中国来!当然,不是我喊一句他们就回来了,我们必须继续改善我们国内的投资环境、经营環境、创造条件,只有改善了经济环境、投资环境,才能够依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朱镕基的演讲持续了60多分钟,比预定时间延长了40多分钟,朱镕基的演讲与他的历次讲话一样,热情洋溢、风趣幽默,博得了与会华商的一阵阵笑声和热烈的掌声。据统计,在朱镕基演讲中,掌声多达40次,平均每一分半钟一次。朱镕基关于人才和科技的这番讲话在华商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位来自比利时的老华商在听完朱镕基的讲话后用不很地道的中国话对记者说,听了朱镕基的讲话,我们很振奋,中国是华商大展宏图之地,我们的事业在中国,我要回到中国来。而另一位来自美国的华商也表示说,朱总理说得很实在,我们要考虑回国来发展。
  朱总理对人才的渴求和吸引人才的政策,让我们想起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与“朱镕基之叹”有着深刻的沟通。
  2005年3月29日,95岁的钱学森在病床上作出这样的谈话:“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钱老把没有杰出人才看作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这是一代科学伟人朴实而击中要害的指点。这位大师级科学家还进一步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见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他对总理说:“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此后的四年,他又三次见到温总理,每一次都要说起这个话题。2009年8月6日,在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老人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温总理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回忆钱老的谈话,我们不禁又想起朱镕基2011年4月22日在参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说的一句话:“你不花大力气搞国民教育,就出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朱镕基用“唯利是图”来尖锐地指出当前的存在问题,让人听了深有同感。朱镕基的这句话与钱老多次指出的杰出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是不是一脉相承呢?
  从朱总理叹息“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到他指出有些人“唯利是图”;从“朱镕基之叹”,到“钱学森之问”,给我们留下的最大的问号是什么?中国靠什么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
  中国应当靠开明、开放,靠学问、学术,靠真理的探讨,靠公开的论争,靠一切能够创造伟绩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们的人才大厦建立起不朽的基石。
  摘自《人民网》
  
其他文献
国人有一种圣旨崇拜,认为皇上开了金口,就是玉律。传说唐朝时,有个在长安做官的湖南人想为家乡做件好事,便在皇帝每日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写了一行字“澧州粮米可免”。皇上有天出行看到密密麻麻的蚂蚁在那行字上爬,信口念道“澧州粮米可免”,那官员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立刻谢主隆恩。据说皇上非但没有办他捉弄之罪,而且兑现承诺。不再收澧州粮米税收了。此种佳话多矣,但可信度有多高呢?  雍正的金口就信不得。雍正不但空口无
期刊
一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大家都知道是武则天,她不仅是第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其实不然,历史上还有许多女皇帝,第一个女皇并不是武则天。  闹剧女皇帝  北魏有位胡太后,名叫胡承华或胡充华,她的发迹纯属偶然。她本是一介平民,历史记载她进入皇宫是因为她的母亲,还有一说是因为她的姑姑是个比较有名气的尼姑,而北魏是非常推崇佛教的,这个尼姑便利用经常进宫讲经的机会推荐胡承华进了皇宫。  能在历史上留名
期刊
伊朗首都德黑兰是西亚最大的大都市,常年不断的战争曾经给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然而,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抚平,又卷入了另一场战争——人鼠大战。  不知何年何月,几只挪威老鼠钻进了挪威到德黑兰的货船,并在德黑兰登陆。从此,它们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子子孙孙,迅速壮大。截至2013年初,已经壮大到一个惊人的数字——2500多万只。  德黑兰,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不难看出,
期刊
《孩子的竞争力,父母教最好》  作者:余世维  光明日报出版社  定价:29.80元  内容简介:优秀的家庭教育既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更是孩子将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余世维博士认为,职场中很多员工没有前途,根源在于他们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想要孩子学习好、会做人,以后有“彪悍的竞争力”,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磨炼,家庭培养无疑更为关键。在《孩子的竞争力,父母教最好》中,余世维
期刊
《自控力》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著  王岑卉 译  印刷工业出版社  定价:39.80元  内容简介:作为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多年来,通过观察学生们是如何控制选择的,她意识到,人们关于自控的很多看法实际上妨碍了我们取得成功。例如,把自控力当作一种美德,可能会让初衷良好的目标脱离正轨。所以,麦格尼格尔要求她的学生了解影响自
期刊
《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作者:王安忆  新星出版社  定价:28.00元  内容简介:《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收录了王安忆多篇散文佳作。身为中国当代文学大家,王安忆以其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写作功底,创作了一篇篇具有浓郁海派文学特色的优秀作品,给读者以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本书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以及生活于其中的男男女女,王安忆对上海的书写几乎带有隐私意味。本书中还收录了她对同
期刊
《唐史并不如烟:大唐开国》  作者:曲昌春  辽宁教育出版社  定价:29.80元  内容简介:风云三百年的大唐盛世从“窝囊”的李渊开始,在他的前面,是千古暴君的典范,隋炀帝杨广;在他的后面,是千古治世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在儿子的阴影之下,李渊只能感叹:谁动了我的唐朝。唐朝三百年太平盛世掩盖了内部的钩心斗角、人事沉浮,把沉闷的历史放在轻松幽默的文字里搅拌,解构王侯将相的荣耀光环,表面上看是平淡无
期刊
《北大哲学课》  作者:张笑恒  中国戏剧出版社  定价:26.80元  内容简介: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详尽地阐述了北大知名学者和教授对人生的理解,是一本蕴含北大人生哲理的书,希望能够给读者经营自己的人生带来帮助,为自己的成功添砖加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经道出了人生总是存在缺憾的。事物总是循着自身的规律发展,即使在我们看来那是不理想的,它也不会随着我们
期刊
《死去还是活来》  作者:李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生存环境很差,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问题到底出在哪了?是管理团队做的不好吗?是咨询公司不够专业吗?似乎不完全是。我们发现:问题可能出在指导思想错了,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向错了。以往的所有做法都是“向外”的,结果证明问题解决的效果很差。如果我们转为“向内”会怎么样?本书就是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探索,
期刊
和我国一样,俄罗斯也出现了“公务员热”。俄罗斯“社会舆论”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公务员在最热门职业排行榜中高居首位,42%的民众认为国家公务员是“最具吸引力的职业”。超过一半的18岁至30岁被访问者认为,“当公务员比经商好得多”。而在2008年,只有16%的俄罗斯人认为国家公务员是“优先考虑的职业选项”。  公务员成了择业的热门,和我国一样,是因为公务员是“性价比最高”和“最实惠”的职业。按我国通常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