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们该怎样教化学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29118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1-0030-03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暑期是做老师的我们可以在家里充充电的好时光,我借了学校图书馆一大摞的教育教学杂志回来翻看,其中有一篇复旦附中的郑胤飞老师撰写的《关于学科素质教育的思考》(注:发表在《化学教学》2006年第9期上)文章强烈地吸引着我的眼球并撞击着我的内心,使我即时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和颇多的感慨!最近在浏览《文汇报》时,一个巨大的标题印入眼帘“学生为什么拿课本出气?”,副标题是“我们常常可见一些高三学生,高考这边结束,他那边就将三年来的书本和资料统统撕得粉碎”……这些年来,类似这样的有关教育的负面消息和文章比比皆是,人们似乎都已经麻木了。但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对于我这个教了二十几年书并且今后还要再从事十年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却会从心底升腾起一种隐隐的悲哀和无奈!我常常会扪心自问:今后我们该怎样做老师呢?或者说的再具体一点,今后我该怎样教化学呢?
  
  1脱离现实环境下的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其实是局限而又乏力的
  
  有时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会相互问:你说,这些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弄个排行榜,位列三甲的应该是什么?答案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落在了房产、股票和孩子的教育这三个方面。素质教育也喊了这么多年了,但是身在中小学教育界的我们这些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目前的应试教育反而愈演愈烈!学校之间为了争取好的生源不择手段,为了高考的升学率的竞争也是拼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老师之间靠相互不正当的攀比班级间的平均分数来博得领导、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给学生购买的各类习题参考书已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家长们之间更是个个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能输在终点线上而费尽心机甚至焦虑成疾……,而最大的受害者便是我们的孩子,他们所承受的是来自整个教育环境给予的压力的总合。所以当他们有了发泄的途径,这个弱势群体也会爆发,象前面《文汇报》中所提及的高三学生“撕书现象”就是佐证。所以我对郑胤飞老师在文中所发出的“应试教育在今天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已使学科教育走进了死胡同,改革势在必行”的强烈呼吁产生了极大的认同感!但是待我们冷静地审视着恢复高考的这三十年带给中国教育的成果,我们又深深地意识到目前为止,考试(包括高考)仍是人才竞争中最公平最有效的选拔手段,脱离了这个现实环境而提出的所谓学科素质教育其实更多的还是口号式的表面文章。就拿开设一节公开课来说吧,在这节课上教师也好,学生也罢都做足了“素质教育”的文章,体验探究过程啦,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啦等等,但到了课一结束,老师们就要忙着开始补由于忙于公开课而耽误的教学进度或授课内容,学生们也都心知肚明,他们说“只有考试和分数才是硬道理”。
  
  2近些年化学高考的走势带给了我们对学科素质教育的新的思考
  
  近日来,我翻看和整理了1998年至2007年上海高考的化学试卷,内心还是比较充满欣喜的。因为我看到了这十年化学高考的总体走势还是围绕着“题型、题量基本保持不变,布局、难度基本维持稳定”这样一个宗旨来进行的,也得到了同行们普遍的认可。与此同时我还得出一个比较:这些年来,高考已经愈来愈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积淀是否深厚,融会贯通的能力是否增强,而这些也绝不是靠多做几道题目就能解决的。让我们通过下列这些题目来体会一下:
  2003年第 1题.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
  (A)橡胶(B)蛋白质
  (C)尼龙(D)纤维素
  2003年第 2题.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2005年第 5题.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
   (D)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
  2006年第 1题.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A)用木材作燃料
  (B)用液氢替代汽油
  (C)开发风能
  (D)开发地热
  2006年第 4题.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
  (A)发现新物质
  (B)合成新材料
  (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2007年第 5题.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
  (D)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
  当然也许还是会有人感到不以为然:单靠考这样几道所占分值很小的题目又能说明什么呢?而且类似这样的题目在综合能力的测试卷或其他的模拟练习卷上现在也频频露脸,我也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我感觉这类题目的走势还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2003年、2004年这类题目还是仅仅停留在具体某一个化学常识的是非上,而近几年(尤其是2006年、2007年)就深化到让学生去体会一些化学(或者说是科学)的一种理念,而这样一种趋势恰恰却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学科教育的老师所要孜孜以求的。化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融合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的内涵(这一点许多人已认识到了),同时它也应渗透着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诸方面与人文素养相关的道理在其中。化学知识的掌握不是看他用了多长时间来配平了一道方程式,而是在于培养学生对待我们这个万千变化的世界的一种高起点的视角,一种豁达、明朗的态度,一种理性的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观念。从这一点来看,今年高考选择题的第5 题(详题见上)尤其令我欣赏的道理也在于此吧。
  
  3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勇于创新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变的准则
  
  3.1 夯实基础,讲究效率是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指导思想
  这些年来上海的许多学校高中化学课的开设都是这样一种模式:
  高一阶段:完成本年度的教材内容并将高二课本的第一甚至第二章节下放至高一阶段来完成;
  高二阶段:不少学校在高一的期末就已让学生开始确定选科的意向(物理或者化学或者文科)并在高二一开学就有了加一学科的上课安排(每个学校的课时不尽相同,但上两节至三节课的是普遍现象),到了第二学期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这类课,其目的就是为高考的3 1模式的加一做准备,有的学校每周化学课的安排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编排:1 4(说明:1节是为了所有学生完成水平考而设置的,4节是为了那些到高三准备加试化学的学生而设置的)。期间,不少学校的老师们就将高三化学的教学内容全部下放讲完;
  高三阶段:反复练习,反复考试,进入了所谓的“第n轮”的复习备战阶段;
  看到这样一种教学安排,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几个问题:
  (1) 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他的化学知识只领略了那么一点皮毛,他那有这个精力和能力来消化进入高中后这汹涌而至的知识容量呢?
  (2) 高二阶段就让学生提前进入了高考的“预备役”时期,据我的了解,市、区级以上的重点中学约有1/2 ~ 3/4的学生是不准备选考化学的,这样的一种课程设置方式其实就是让老师和这些学生彼此都采取了“放弃”的一种态度,更甚者有的学校的学生连有机化学都没有学过。这些学生所留下的学科体系的重大缺憾到了高等学府又该如何弥补?
  (3) 面对这几年高考题型、题量的稳定,内容的缩减,难度的降低,高三还要搞一年的训练意义何在?价值何在?
  当然,现在有不少学校也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这种模式也在渐渐被打破或修改。在此我也想和奋战在第一线的各位化学老师说:夯实基础,讲究效率永远是我们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指导思想。知识的传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而实行的教育活动都是徒劳甚至是有害的!不要拼命地追赶所谓的“进度”而让学生患了“消化不良症”,不仅要准确地把握内容的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或深化内容,更要学会大胆地坚决地剔除大量的偏题、怪题、烦琐题,只有教师自己“走进题海”才能帮助学生“脱离题海”。与此同时教师更应该告戒自己的是向40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效率,要成果!教师这个行当绝对不是一个拼体力、拼时间的工作,它是给了我们一个创造智慧同时又是展现智慧的平台,而教师的智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通过你的效率高低来体现的,教学效率高、效果好的老师也最受学生的欢迎。
  3.2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好化学的最有效的催化剂是什么?大家一定都会说是“兴趣”!其实也不仅仅是针对这门学科,学习这项活动本身如果离开了“兴趣”这两个字那就如同一潭死水般地失去了活性,失去了生命力。有很多学生是抱着对化学学习的极大兴趣进入到高中的化学学习生活的,但渐渐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开始厌倦这门学科了呢?这也是我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当然我们不排除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与教育的小环境之间存在着的不吻合处,也不能否认目前的考试政策对化学学科的一种冲击,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反省自己:我在培养和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方面又做过多少努力和尝试呢?我是不是也随着“应试教育”而陷入了盲目的应付状态呢?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托拜厄斯在其名著《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中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所能给予成长中的孩子的最大帮助是鼓励他们去发展能够激励自己的方法。”。素质教育所遵循的三个基本要素中的一个就是要让教育促成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主动发展的前提保障便是来自于兴趣的动力,这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有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可探索的课题之一。
  3.3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当今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量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已促使人类思维在发生着令人惊叹的飞跃,尤以中国这些年的变化为甚。教育与课程的体系改革也始终在进行着,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中学化学教科书一直在不断地更新,约每十年要重新编写和出版一套化学教材,而且在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化学发展的新题材,我们所经历的教学过程也是伴随着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那么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真正成为了这个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目标要求。我们只有领先一步,尽早、尽多、尽快地学习和了解化学领域的新发展,才能满足学生对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渴求,也让我们自己能立足于岗位而不至于过早被淘汰,与此同时在学习和更新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因为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除了能够完整把握和不断更新本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开放的科学的优良思维品质,这是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十分必要的条件。
  
  4今天的教育工作者都应更多地给予学生以人文的关怀
  
  我已有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7年的经历(其中班主任工作做了15年),在与众多学生的交往中,我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理解与爱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地重要!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生活在当今中国城市社会的一群独生子女们,你说他们最缺乏的是什么?他们最缺乏的是“理解”!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做老师的,能在当今“应试教育”的中保持一颗平和、冷静的心态,以“情感”,以“爱”做为一叶小舟悄然无息的驶入孩子的心灵并长驻其间,这种关怀所产生的效力那将是巨大的,无尽的,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我很喜欢林语堂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也许目前中国的教育环境很难做到顺乎学生的本性,当然也就很难让他们感觉到有“身在天堂”的美妙,但我想,如果每一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包括每一位家长)能给予孩子们多一点关爱,多一点鼓励,那么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丽的,这也正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参考文献:
  [1]郑胤飞. 关于学科素质教育的思考[J].化学教学, 2006.(9)1-3.
  [2]王麟生.中学化学教学要重视化学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J].
  化学教学,2006.(7):1-3.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化学学科地位下滑和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现状,提出了“奇趣化学”的教学主张。以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课题为例,从奇异的化学物质、传奇的化学史实、奇妙的探究体验、神奇的微观世界、奇特的表征方式和新奇的课外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开展“奇趣化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奇趣化学;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1–004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  麻咪削跳跳果的时候,把手指头割伤了,疼得大叫起来。  黑猫管家漆拉闻声赶来,一看麻咪的惨况,心疼不已,赶紧用魔杖在她的手指上点了点,很快血止住了,伤口也迅速愈合了。  “麻咪,你在干什么?”漆拉无奈地问。  “我就想吃个水果啊。”麻咪委屈地说。  “那就跟我说,干吗自己动手?”  “我不想什么事都麻烦你嘛。”  哦,麻咪竟然懂得体谅人了,真的是长大啦!漆拉心里觉得挺感动的,要知道刚成为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为学生打造生动的语文课堂,能使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信息技术情境下探究课文内容,在视觉感受和思维活动有效合作下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在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要利用丰富的素材进行教学整合,给学生呈现生动、丰富的学习内容,使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语文综合能力,构建高效生动的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
摘要:概述学习进阶理论在化学核心概念教学衔接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介绍了SOLO分类理论对划分化学核心概念认知层级与进阶路径的指导意义。按照SOLO分类理论划分中和反应概念的学习阶段、进阶路径和发展目标,建构中和反应概念进阶学习的认知模型,对中和反应的初高中跨学段教学衔接提出研究与实施建议。  关键词:学习进阶理论;SOLO分类理论;中和反应;初高中教学衔接;认知模型  文章编号:1005–6629(
摘要:以“奇妙的碘”为例,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的条件、性质的差异及化学性质的应用四个层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物质转化观”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反应本质;反应条件;性质差异;性质应用;物质转化观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7–004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物质转化观”是化学学科观念之一,化学的核心问题是物质及其相互转化,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
极北之地,冰封之国,住着幸福的一家三口。  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他细心谨慎,对狩猎十分在行。  儿子目光敏锐、身手敏捷,但缺乏耐心,为人自负。要他花上好几个小时,甚至是一整天去追捕一只猎物,他可做不到。  一天,父亲和儿子划着海豹皮小船,朝着海岸对面的小岛驶去。  小船慢慢接近小岛,父亲突然发现一头大海豹,决定去追捕它。  但儿子却摆摆手说:“不用去,爸爸,追捕这样一头海豹没必要。我看见另一
1. 冬日梅花开,四个小伙伴结伴来到郊区的梅花山。漫山遍野的梅花盛开,远远望去像一片红色的云霞。  江川深深地吸了口气:“哇,这满山的蜡梅可真香啊!”  舒阳却笑着提醒他:“这是梅花,千万别和蜡梅搞混了。”  2.大家刚进景区,就发现了一幅宣传海报。原来为了配合梅花节的活动,景区特意举办了一次花谜大赛。猜中三条谜语,就可以到游客中心领取一份小礼品。  3.“赏梅又猜谜,真是一举两得!”江川打头走在
开始考试啦!一发下试卷,你是提起笔“刷刷刷”地开始写?还是总览一遍试卷,仔细思考再下笔?找找你对应的星座,看看他们是如何临场发挥的。
摘要:简介并比较了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考虑“课题”的思想、观念、方法与知识线索、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线索、教师的教学组织线索;要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设计活动吸引全员参与,提供丰富素材实现内容参与;引起学生深度思考是深度学习的重点;给予学生深度引领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引导学生深度拓展是深度学习的延伸。对合学课实践作了反思。  关键词:深度学习;浅层学习;有效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導师制的实践与探索——以阳江市第三中学为例》(课题批准号2019YQJK389)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介绍了辅导者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帮助一例诊断为考试焦虑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辅导者通过三次辅导,取得良好的效果,帮助来访者树立合理、正确的考试观念,并基本消除来访者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