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的高层建筑分段隔震体系参数优化

来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ywps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带转换层复杂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较差的缺点,提出新型的分段隔震体系。本文从随机振动理论和能量平衡原理出发,建立了基于能量的分段隔震结构被动控制参数优化方法。通过MATLAB编程对算例进行多工况参数分析,获得了控制参数对隔震层与地震总输入能量的比值的影响规律:中间隔震层位于结构中部附近时,存在最优频率比和阻尼比使得隔震层的滞回耗能与地震总输入能量的比值最大;质量比较小时,结构通过改变频率比减震;随着质量比的增大,结构通过改变频率比和延长自振周期共同减震;质量比增大至一定值时,结构基本依靠延长自振周期减震。
其他文献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属于复杂结构体系,其楼板变形问题较为突出,考虑楼板变形对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的地震反应简化计算研究非常必要。首先将带转换层的整体结构以转换层为界
对反挤压的定义作了归纳,阐述了反挤压工艺的特点及其控制系统的构成。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矩形截面不等肢配箍混凝土框架柱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对框架柱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剪承载力进行有限元分析
当中庭采光顶的建筑设计完成以后,在结构形式上可能仍然存在多种方案,这就需要对每个设计方案的动力性能和风致响应进行评价,而通过气动弹性试验来测定每个方案是不现实的。
作为数学教师,可能不止一次遇到过这道题:比较1和0.9的大小。对于这道题,学生回答1〉0.9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要说1=0.9即1=0.9999……无论如何,学生总会觉得不对。我们知道,从科学角度
外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之一,我国已有多个采用这种结构体系的单塔楼工程实例,但对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
本文指出了按现在通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公式得到的地震荷载分布所存在的问题,即地震时地基是静止不动的,以及结构靠近地基处的最大加速度也远小于地震时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