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也不怪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说》“其可怪也欤”句的译文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常见的就有以下五种:①这真值得奇怪啊!②真可(或“值得”)奇怪啊!③这不是很奇怪吗?④难道不值得奇怪吗?⑤“哪里值得奇怪啊?”或“难道值得奇怪吗?”前四种意思基本相同,可统称为“奇怪说”,第五种意思与之截然相反,可称之为“不怪说”。笔者认为,“不怪说”比“奇怪说”更科学,更正确。
  首先,从字词落实来看
  “奇怪说”几种译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1)把“其”译为“这”,不太妥贴。“其”作为指示代词单独使用时,大多为远指,译为“那”、“那些”,鲜有作近指的,因此,译作“这”,难免给人突兀的感觉。(2)去掉了“这”,不知是因为“其”很难落实就避而不谈,还是把“其”理解成表达感叹语气的副词而译为了“真”。前者是不负责任的作法,不值一议;至于后者,看似有理,但毕竟缺少依据,“其”表达感叹语气,还真没有见过。(3)把第一种的感叹语气转化成反问语气,意思不变,但把原文的肯定句随意地译成了否定句,不符合文言翻译“信”的原则。(4)应该是把“其”作为表达反问语气的副词讲,译为“难道”,但一个“不”字,不知从何而来。相比之下,三四两种译法比前两种更要不得。
  而“不怪说”无一字不落实,无一处不妥贴。把“其”译为“难道”“哪里”,这是“其”作副词时最常见的用法。至于把“也欤”译为“啊”或“吗”,一为感叹,一为疑问,意思截然不同,但应作两可观;因为反问句也可表达强烈的感情。有人为句末应该用“?”还是“!”而争论,这是毫无必要的;而因为原句是感叹语气(这是没有争议的)就否定“其”可以表达反问,这更是失之于偏颇了。
  其次,从表情达意来看
  “奇怪说”意思含混错谬,让人费解甚至误解。
  先从字面上看,①-④都表达同一个意思,即:“士大夫们”轻视“巫医们”却比他们笨,这是值得奇怪的,是出乎人的意料的。其言下之意就是“士大夫们”应该比“巫医们”要聪明,“巫医们”天生就是低人一等的。有观点据此认为韩愈有轻视劳动人们的思想,这是他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所致。这显然是极其荒谬的。试想,韩愈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主张,又怎么会因为“巫医们”地位低下而轻视他们?韩愈倡导从师学习,坚持“学使人愚,耻学使人愚”的观点,又怎么会怪讶“不耻相师”变得聪明而不学无术的“士大夫们”变得愚蠢?“抑彼”“扬此”,为了批判“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们”,韩愈又怎么会不对作为参照物的“不耻相师”的“巫医们”表示首肯或暗许?可怜韩愈,蒙受了千年不白之冤,而罪魁祸首正是“奇怪说”,是学者误译导致了读者错误的理解。
  有人说“奇怪”的内容不是“其智不能及”的结果,而是“君子不齿”的态度,全句是对“君子”即“士大夫”的讽刺。这个说法似是而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复句,语意的重点不在偏句(前半句)上,而在正句(后半句)上。同理,其后的议论“其可怪也欤”主要针对的不是“君子不齿”的态度,而是“其智不能及”的事实结果。这个“事实结果”自然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点前段已作充分论述),而且也不宜作为讽刺的对象,因为讽刺的对象一般是人(包括行为、态度、思想等)。如果把偏句和正句的次序对调一下,改成“君子智慧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这类人,却反而看不起他们”,那么,语意的重点就落在“君子的态度”上,作者对此“奇怪”也好,还是“讽刺”也好,都将顺理成章。
  诚然,“不齿”的态度和“智不可及”的结果,形成明显的倒错,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大约这正是“奇怪说”的根本依据),但这是否意味着作者一定要对“君子们”进行讽刺呢?从全文的情味来推断,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对于“师道不复”的现象,作者感叹不已,深表痛心(两个“呜呼”);对于“耻学于师”的后果,作者委婉说理,语重心长(“其皆出于此乎”);对于错误的态度和做法,作者义正辞严,直言批评(“惑矣”“吾未见其明也”)。可见,韩愈抨击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是为了拨乱反正,其态度是严正的,其用心是良苦的,如果出其不意地对“君子”进行冷嘲热讽,那才是令人感到奇怪的。
  有人说“奇怪说”还有“发人深思”的意味,可以让人思考“其知不能及”原因,也许这正是③④不惜背离原文而故意曲译成否定式反问句的原因吧,因为反问句比感叹句更具启发性。但是,跟“怪讶”和“讽刺”相比,这个意味太过含蓄晦涩,让人难以捉摸。
  总之,“奇怪说”有太多的岐义,而且其义项或错误,或晦涩。对一篇议论文而言,语言岐义晦涩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弊病。
  “不怪说”则表意明确无误,合乎情理。“君子们”的智力不如为他们所不齿的“巫医们”,哪里值得奇怪啊?这里,作者要传达的信息是没有一丝含糊的:不管你出身有多好,地位有多高,如果不从师学习,你都将会智不如人,甚至愚不可及。反问句的使用更是强化了这层意思:耻学致愚,理所当然,何怪之有?
  第三,从文章主题来看
  全文中心是提倡从师学习,本段主要围绕段首“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两句,从反面展开论述:不从师学习使人无以解惑。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批判“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简单地表达对士大夫之族的愤懑,而是为论证“要从师学习”的中心论点服务的。如“其皆出于此乎”指出“愚人之所以为愚”的根源在于“耻学于师”,“惑矣”是对“众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批判,都是紧扣中心展开议论的。
  “奇怪说”却游离于主题之外,表现无力。它的第一层意思是对“耻学于师”的“君子们”智力不如“不耻相师”的“巫医们”表示怪讶,明显与文章中心背道而驰,离题万里。第二层意思是讽刺“君子”,但真有讽刺的话,这里也只能理解为着重讽刺“君子不齿”的态度,而不是针对其“耻学于师”的态度,这与中心似即实离。至于第三层意思(发人深思)因为其本身的含蓄、隐晦、歧义,导致与中心若即若离。
  而“不怪说”紧扣中心,论证有力。在拿“巫医们”“不耻相师”与“士大夫(君子)们”“耻学于师”的现象作对比后,作者针对“地位高的后者不如地位低的前者聪明”的事实结果进行议论:哪里值得奇怪啊!这样议论遵循着作者一贯的逻辑思维:“好学必然使人智慧,耻学必然使人愚笨”,从而成为文章中心的最有力的支撑。
  最后,从上下文连贯来看
  “奇怪说”与前句难以连贯。“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君子不齿巫医们却知不及人,真是值得奇怪啊!”(或“不是令人奇怪吗?”)前后两句意义上缺少明显的联系,语气上也难有通畅的感觉,可谓意断气阻。
  其实,前句表面感叹“师道之不复”,实则揭示耻学之风盛行的根源在于在上位的士大夫之族(即君子)耻学之习根深蒂固。接下来直接点明“君子”智不如人的事实。两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而“不怪说”正是对这种内在关系的揭示和评价:君子耻学不改,师道不复可知,(至于)其智不如人,也就不足为怪了。显而易见,这比“奇怪说”要连贯通畅得多了。
其他文献
《背影》毫无疑问是初中语文的一篇经典,许多今天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在学生时代就是读着《背影》过来的。或许正是因为在许多国人的意识中,《背影》已经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阅读篇章,所以当出现《背影》退出语文教材的传闻时,舆论可谓一片哗然。  将视线从社会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围绕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可能将对文章的解读推向更深的深度。而有一个初听不那么引人注意的问题在细细琢磨之后,欲发显示
论述类文本阅读应该教什么?这一直是老师们在思考的问题。从高考要求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点主要是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探究三个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有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有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有对语言特色的分析,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意思的概括;还有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等。这些充分反映了考纲对考生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考查的基
去年,我校两位教师为准备市级讲课比赛,先后奉献了两节公开课。两位教师各有所长,评课老师们莫衷一是,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我们先来看看两位老师的上课思路。  第一位教师上的是鲁迅的《故乡》一课。他上课的思路很传统,主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展开。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的手法,从而分析出人物形象,再通过探究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揭示文章的主题。这样的课,可以说是上得“四平八稳”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已然十分发达,但人类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有渴望飘荡的生命能找到得以安放的居所。让生命安宁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因为城市具有暂时的偶然性,没有稳定的元素供人体味,也就没有固定的文化形态,所以在其意义上不能承载起精神之乡的功能。而乡村以其独有的特质,似乎可以作为生命的最后归宿。刘亮程在一次访谈中也曾说过:“中国人共同的故乡是乡村,乡村既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生存
教学目标:  1.体会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  2.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理解“境由心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金庸说,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有人略作统计,说汪曾祺在其作品中提到的美食不下于300种。更有一类“直接点题”的作品,譬如《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美食各具特色,但令他最难忘怀的,恐
2016年8月12至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语文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京师学堂顺利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康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学术委员会第六届理事长周庆元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施仲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
《求乞者》《影的告别》都写于1924年9月24日,又一同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上,说二者是姊妹篇,并不为过,两首散文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惊人地相似。  一  可以肯定地说,这首诗创作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兄弟失和”。但鲁迅绝没有将诗的全部内涵停留在家庭背景的层面,而是借此深入地思索并探讨了更为深刻严峻的社会问题,揭示了造成鲁迅思想苦闷彷徨的原因。  作为周家的长子,鲁迅倾尽心力维护家
传统文化,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  传统文化有着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依附载体:名山大川、寺庙建筑、工艺美术、文化典籍……它们在其各自生发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日前,笔者参加某市名师赛课观摩活动,参赛课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在底层”这一专题中的《汪大娘》。几位参赛者在授课时,均将文本的解读止步于借助汪大娘“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形象”,讴歌了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身上的可贵品质。的确,这一解读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以为,这仅仅是浅层的解读,远没有触及文本的本质,名师们还应该向文本及作者心灵更深处漫溯。  我们知道,《汪大娘》被称为
一、直面现状:集体之失语  幽默”(humour)一词自从被引入汉语词汇以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从坊间普通的玩笑话,到文人笔下的幽默小说,无不表达着人们对幽默的喜爱与钟情。在国内,幽默文风早已成为部分作家的自觉努力和不懈追求:林语堂、钱钟书、梁实秋、王蒙、孙绍振……尽管这些幽默作家们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睿语机智却给我们带来美的愉悦与享受。不幸的是,以幽默风格见长的选文却在母语教科书中出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