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之外的四种学习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se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本之外的学习是更重要的学习。所谓四种学习,就是随人学习,随时学习,随事学习,随地学习。
  现实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最重要要求,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一个人在追求知识阶段,除了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掌握较为广博的人文与现代社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一个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若能从矛盾、丰富、多彩、广阔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汲取丰富的各种知识,这是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深度体现。我体会一个大学生若能在大学生活过程中较快地养成了随人学习,随事学习,随地学习,随时学习的素质,掌握了四种学习的技巧,那就是基本掌握了一生受用的智慧之源。
  随人学习是人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人讲“严师出高徒”,西方人说:一个人的成功在于年轻时找对追随者。如上两则哲理的警句还可以列出许多,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格外重视随人学习的素质的养成。随人学习就是要善于从你的生活对象和社会对象中汲取智慧,捕捉机遇,增长本领。不仅学知识,还要学哲理;不仅学做事,还要学做人。在许多学习过程中,老师可能是在知与不知之间开展教学,也就是说,老师知道应该教你什么,老师同时还有许多不知道该如何教你什么,或者说,有时候老师自己能去做但不能讲授给学生。比如医学的外科查房,老师就不能教你学习他对病人的表情(非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太宽太泛,但确实特别重要)。一个好学、善学、会学的学生,一定要从老师的非知识传授中学到老师的为人、处事、驾驭生活的智慧等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冲突、矛盾、人际关系的复杂强过以前任何社会,从老师的教授中,学到专业知识的内容是立身之本,是做事的基础。从老师和同学那里学会和体味到专业知识范围以外的其它广义上的价值理解、生活态度、做人的意义,是成功的基础。
  随时学习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就是要求你必须紧跟时代,及时掌握新事物,理解新理念,在新潮流面前能作出理性判断,决定取舍;二是学习成了你无时无刻的习惯,你总是在利用生活的每一分钟对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力求能使你的解释、理解和看法科学、全面、准确。有了这样有心用心的学习,一旦有朝一日舞台适合于你,你必将会充分展示才艺,获得热烈的掌声。
  随事学习是从做事中悟理,从做事中学会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一种学习。从做事中深刻明白触类旁通、事理相融、事不同而理相同的人是会学习的人。从亲身经验中增长智慧,从做事的实践中增长才能提升本领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句话是和随事学习相悖的。在大学生活中,一个胸有大志的人应该抓住生活中的任何机会,积极参与,勇于任事。应该坚信在大学生活中,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多多干事,才能才智多多。随事学习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灵性。在尽可能做更多的有意义的事中长大、成熟,是尽早成才的后天巨大补给。谁主动做事,谁有心做事,谁投入做事,谁有更多的通过做事而带来的吃一堑长一智的经历,谁将率先实现自己的梦想。
  随地学习,强调的是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强调的是学会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去观察和体味外部世界和人际关系,体味外部世界和人的结合与互动所创造出来的历史与生活。会随地学习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境界和支撑精神世界的文化底蕴。现代社会由于交通、通讯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随地学习的可能性变得极为频繁和宽阔。有了“到此一游”的机会,不能仅是到此一游,而应到此有一得或几得。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被视作一种很高的境界,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形成所必须有的活动。今天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不是难事,但是,这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永恒的。这句话所隐含的人的成才,需要更为广博的来自于对环境学习的理念并没有因交通和通讯的发达而丧失。随地学习是一种无为的学习,也是一种有大为的学习。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山高水长,流风甚美”,武汉大学不仅仅有着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光,这里的人文底蕴更是让人沉醉其中。雄厚的师资力量、厚重的文化积累和多产的精品课程成为武大学生蹭课甚至蹭考的绝对诱惑。而其中武汉大学“四大名嘴”的课更是异常火爆。面对武大如此多的魅力名师,学生们不禁言道:如果你没听过某某老师的课,你在武大这几年就白待了!  关键词:人文底蕴 雄厚师资 精品课程 四大名嘴  课名:大学
借用《新闻编辑室》里的一段台词:  “Then be not coy but use your time,  and while you may go marry.  For having lost but once your prime,  you may forever tarry.”  ——“莫因娇羞惜爱怜,趁此春光嫁少年。等闲负了青春约,此生难再觅良缘。”  我的第一个传播学男友叫李普曼,
学校安排了一学期的临床实习,于是我们来到了某县人民医院,我想当然地以为在这里没什么可学的。但是,一学期下来,熊猫老师让我念念不忘。  熊猫老师姓周,是普外科的医生。在我看来,如果有比手术刀更锋利的,那一定是熊猫老师犀利的为人。这个长相毫无杀伤力的中年男人,有着一颗奔腾的心。潮人必备的大黑框镜是他扮萌的工具,乍一看颇有《功夫熊猫》中阿宝的气质,熊猫老师由此得名。  由于渐入寒冬,穿脱手术服很不方便,
跟着学霸长知识  学霸去快餐店打工,因为待客冷淡,被店长训话时单独拎出来批评:“你是个读书人,‘顾客是上帝’这句话,你应该懂吧。”学霸:“上帝已经死了。”此后江湖人称学霸为“尼采”。  为了跟学霸沾沾仙气,我尝试着模仿他的说话方式与他沟通:“店长让咱们下班后把没卖出去的巧克力化了,定型重做。这就等于微分完再积分,这不有病么?”学霸:“积分完就有个C,那是积分常数……”我:“跟巧克力有啥关系?”学霸
美国企业的实习期一般是3~4个月,延长到超过一年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不同寻常,究其原因还是企业抠门:实习生虽然有工资,但不享受福利。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学生对詹姆斯羡慕不已。詹姆斯是我们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他毕业后找了几个月才找到这份实习工作。如今美国经济不景气,实习工作是年轻人争抢的目标。许多人都认识到,实习工作已经成了进入职场的敲门砖,特别是在创意工业如电影、设计等行业,简历上没有一份两份实习的工
这职场与校园是完全不同的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则。由学校里的“死小孩”转变成职场人,需要遵循以下八条军规:  第一条军规:新人往往受欺负,不必怨天尤人。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新人坐门口》,大意是,给新人分配的工位往往位置很差,电脑之类的办公用品也可能是别人挑剩的,分配任务也会别人挑了肥肉让你啃骨头。这些事你如果没遇上是幸运,遇上了也不要冒火。现实就是这样的,你不能改变现实,而是需要去适应它——当然,
幸福感、挑战性、行业领先、兴趣所在、自己喜欢!  到底有没有一辈子的好工作?  讨论会参与者:  张彦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大四。  柳叶: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大四。  刘博雅: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管理,大四。  边婧文: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产业管理,大二。  严晓驰: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二。  刘婷: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大三。  黄礼福: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大二。  好工作有标准吗  主
“跑题跑不停”的《锵锵三人行》开播15年了,不写博客、不开微博、不出书的窦文涛在开播的正日子那期节目里,穿上了当年的制服,算是纪念。播出了4000期节目,《锵锵》可以说是电视圈里迄今为止最长寿的华语谈话节目之一。说起这15年,窦文涛却觉得很平常。“从我的角度来说,积极地讲是我比较老实,消极地讲是我比较懒,就是不大想换。很多人做着做着想做别的了,我也有过这个想法,但是稍微遇到点儿不顺,我就退回去了,
从2010年9月底投简历开始,到12月23日最后一场面试,我参与了70多次笔试、面试。从一开始,我找的就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經历。我只是想去看看,看看各个行业,看看各个公司,以及各个公司里的人。于是我的面经也不把重点放在面试本身或面试技巧,而是记录一下这些难得的见闻、体会和感触,说说我是如何从众多面试中找到自己最终选择的。在新一年的校园招聘季里,我想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参考。    我基本上是一个以
“舞台上灯光很亮,往台下看黑压压的,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就不好找焦点,平衡感会差很多。”张思辰一边说,一边灵巧地单脚跳上红色太师椅的扶手,屈膝做出亮相的动作,摄影师按下快门。“每次演挂画这出戏,我都是这样上上下下的。”说着,她在椅子上交换跳跃,如同平衡木上的体操选手。  这是北京金秋阳光明媚的上午,在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的练功房里,大三的张思辰讲着她学戏这些年的苦和乐。对她来说,追梦戏曲的过程就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