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特征对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的评估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a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CT影像特征与颅内压的相关性,及其对颅内压的评估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单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例。采用患者术前的最后一次CT影像,测量中线移位程度、获取中线两侧的CT值;记录患者术中颅内压监测初始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中线移位程度、中线两侧平均CT值比值与颅内压值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其评估颅内压增高(>22 mmHg,1 mmHg=0.133 kPa)的准确性。

结果

21例患者术前CT显示中线移位距离为0.2~1.6(中位数1.0,四分位数间距:0.9)cm、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为1.0~1.4(1.1±0.1),术中颅内压初始值为11.0~45.0(24.3±8.3)mmHg。相关性分析显示,中线移位距离和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均与颅内压呈现正相关(r=0.44,r=0.58 ;均P<0.05)。采用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评估颅内压增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采用中线移位距离评估颅内压增高的AUC为0.64。

结论

初步研究显示,颅脑创伤患者的CT影像特征与颅内压水平相关。采用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评估颅内压增高的准确性不低于利用中线移位距离评估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的Tightrope绊钢板线缆系统(Tightrope系统)捆绑弹性固定下胫腓联合(ITFS)分离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用6具正常成人踝关节尸体标本作为ITFS正常组,建立下胫腓联合分离模型作为ITFS分离组。在ITFS分离模型上依次采用Tightrope系统行横向弹性固定和捆绑弹性固定作为Tightrope系统横向弹性固定组(横向固定组)和Tightrope
目的探讨组合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在治疗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利用组合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12例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资料。男2例,女10例;年龄46~65岁,平均55.1岁。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设计并打印组合手术导板,患者截骨前均行膝关节镜检查,术中使用组合3D打印导板辅助截骨矫形。通过测量并比较
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WCS)治疗大型或巨大型床突旁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大型或巨大型床突旁动脉瘤患者(共17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为破裂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Ⅱ级7例,Ⅲ级2例。动脉瘤最大径为(18±5)mm(11~28 mm),其中大型动脉瘤15个,巨大型动脉瘤2个;瘤颈宽度>4
目的探讨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TB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31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损伤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进行评估,其中将轻残和良好(Ⅳ~Ⅴ级)定义为预后良好,将死亡、植物生存和重残(Ⅰ~Ⅲ级)定义为预后不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应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和Tubridge)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例(25个动脉瘤)患者。对手术过程、围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O′Kelly-Ma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相关参数对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35例)及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15例)收治的50例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脑室型ICP探头置入术,监测并记录ICP初压,ICP、波幅(AMP)及压力波幅相关性指数(RAP)均取患者入住监护室期间
目的探讨影响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导致慢性意识障碍(DOC)患者意识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51例DAI致DO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级Ⅱ级以上为意识恢复),分为意识恢复组(29例)和意识未恢复组(2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DAI导致慢性DOC患者意识恢复的可能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
目的探讨皮质脑电图(ECoG)联合深部电极监测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5例额叶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ECoG联合深部电极持续动态监测并定位致痫灶,指导手术切除FCD病灶的范围、深度及周边致痫灶。术后采用Engel分级评估疗效。结果15例患者
伴有听觉先兆的家族型颞叶外癫痫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通常是由富含亮氨酸的胶质瘤失活1(LGI1)基因突变所致,而RELN突变所致家族型颞叶外癫痫较少见,且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一般较好。本文报道1例家族型颞叶外癫痫患者,全基因组测序显示RELN和NOTCH3突变,且来源于其母,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通过颅内电极植入术明确致痫灶,同时采用手术切除,术后疗效较好。
期刊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技术在重型颅脑创伤(sTBI)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7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3~8分。其中21例采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技术,26例采用常规大骨瓣减压技术。术后评估患者的GCS、手术时长、入住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时长、颞肌厚度、甘露醇使用情况及术后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