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阅读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文本一
  悼念乔治·桑
  〔法国〕雨 果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雖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可见。这真是崇高的变容。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来。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在本世纪,法国革命的结束与人类革命的开始都是顺乎天理的,男女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一部分,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妇女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乔治·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乔治·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她像巴贝斯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在她身上不乏诗才。在加里波第曾创造过奇迹的时代里,乔治·桑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大众的记忆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力概括起来就是“善良”二字。乔治·桑确实是善良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谁戴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像乔治·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
   大地与苍穹都有阴晴圆缺。但是,这人间与那天上一样,消失之后就是再现。一个像火炬那样的男人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彩夺目,从此它组成文明的一部分,从而屹立在人类无限的光明之列,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健康的革命之风吹动着这支火炬,并使它成为燎原之势,越烧越旺,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却增添了真正的光明。
   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选自《雨果散文精选》,有删改)
  考题连线
   1.下列对这篇悼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悼文,更是对“伟大”和“善良”的颂歌;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讲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说理的辩证性和语言的哲理性是这篇演讲稿的两大特色。
   B.面对乔治·桑的逝世,作者用低沉的语调,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用高亢的语调,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乔治·桑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
   C.作者在文中指出,伟人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在离逝的同时“新的进步已经出现”。启示人们,对伟人的逝世不应持悲观态度,在看到伟人逝去的同时,还须看到他的贡献和力量。
   D.这篇文章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显示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2.文章第十段,作者将乔治·桑和其他伟大作家放在一起比较,有什么作用?
   答:
   3.如何理解“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一句话的内涵。
   答:
  阅读文本二
  阅读的喜悦
  〔美国〕菲尔普斯
   读书的习惯是人类得到知识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在阅读属于自己的书时所得到的乐趣,远远大于阅读借来的书时所得的乐趣。
   一本借来的书就像是家里的一位客人,必须小心翼翼地,以唯恐引起别人不高兴的一种拘谨态度来对待。你务必使它完好无损,使它在你家里时不遭破坏,你不能漫不经心地随手乱放,你不能在书里做记号,你不能折书页,你不能随便使用它。而且,有一天你得将它归还原主,尽管你很少做到这一点。但是你自己的书是属于你的,你可以毫无拘束地用一种深情的亲昵态度来对待它们。
   书是为了用,不是为了炫耀。你所拥有的书不应该使你害怕做上记号,或害怕摊开来和翻转过来放在桌上。在书内你所喜欢的段落标上记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可以使你更容易地记住那些重要的话,很快地找到它们,若干年后再读到时,那就像重访一个你曾在树皮上刻过印痕的森林,你会有一种踏上了熟悉的土地的乐趣,回忆起思想上接触过的景色和你本人曾有过的自我。
   每一个人都应该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搜集和收藏书籍。人占有私有财产的这种基本的本能,在这里得以有百利而无一弊地加以培养。人们应该有自己的书柜,书柜应该没有门、玻璃窗或锁,它们应该是开放的、方便的,眼一见到即可伸手取得。
   最好的墙壁饰物是书,它们的颜色和外观丰富多彩,胜过任何墙纸,它们的图样设计也更有吸引力。它们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集中了许多各不相同的名人。当你独自坐在室内炉火旁时,你会觉得身边围聚着不少知心朋友,你知道一眼就能看到他们,这是令人既激动又振奋的。
   你不必读遍全部藏书,我的室内生活多半是在一间存放着6000册书的房间里度过的。对于陌生人提出的一个千篇一律的问题,“这些书你全都读过了吗?”我有一个常备的答案:“有些书读过两遍。”这个回答既真实,又出乎他们的意料。
   我们最好的朋友当然是活生生的,能喘气的,有血有肉的男男女女。我对读书的挚爱从未使我成为遁世的隐士,这是怎么做到的?书籍是人所拥有的,由人使用的,为人服务的。文学是历史的永存部分,它是人的品格中最好的、最持久的部分。书籍朋友较之有生命的朋友有着这样的长处: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接触到世界上最真实的气质高贵的人们。
   已故的伟人是我们无法亲身接触的,而活着的伟人通常几乎也是同样地无法接近的,至于我们个人的朋友和熟人,我们也不能经常看见他们,他们或许已经就寝,或许已经出门旅行去了。可是,在你的私人图书馆内,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同苏格拉底或莎士比亚,或卡莱尔,或大小仲马,或狄更斯,或萧伯纳,或巴里,或高尔斯华绥交谈。而且,毫无疑问,在这些书里,你可以看到这些人正处于他们的最佳状态、尽力以最好的东西使你高兴,给你一个好印象。就像观众对演员是必要的一样,你对这些作家是必要的,只不过你不是看见他们戴着面具,而是一直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最深处。
   (选自《世界著名演讲稿精选》,有删改)
  考题连线
   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2.本篇演讲稿的语言有何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
   3.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第八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
   4.你从这篇演讲稿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答:
其他文献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二战”期间,某战败国笼罩在一片末日气氛里,百姓生活陷入困境。更糟糕的是,当时正处于异常寒冷的冬季,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燃料,根本无法熬过漫长的冬天。于是,各地政府只能允许百姓上山砍树。先由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残的树木,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到处罚。在有些人看来,这规定简直就是个笑
期刊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老师,犹如火种,为我们点燃了心灵之火,照亮了成长之路;老师,像一位农夫,在黑板上默默地耕耘,为我们播下知识的种子。他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他推崇真誠和奉献,并以此作为做人处世的准则,他是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教室是他的家园,讲台是他的舞台,教科书是他指路的明灯,学生就是他可爱的孩子。他把知识传授给了我们,使我们在知识的海洋
期刊
“文似看山不喜平”,意为写文章犹如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其实,写叙事类记叙文更是如此。当下中学生写叙事类作文最突出的问题,一是记事不能使人明了事件经过,二是叙事平淡,少有波澜。针对此类问题,笔者提供几种较实用的写作方法。   一、明确线索   写叙事类记叙文,必须做到清晰、完整。清晰,指叙事的条理性;完整,指要叙述出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要满足这一要求,最重要的,是作文要有一条
期刊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连茅圈”早已成为历史,“厕所革命”正推动越来越多乡村旧貌换新颜。这样的民生细节,折射着乡村变迁:“土坯房”变成钢筋混凝土小楼,“蓝灰黑”被时尚衣着取代,小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时间向前,中国农村向城镇化迈进,充满生机与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富足诗意的生活。   城市,刻印着文明的进步,承载着无数
期刊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硝烟四起。乱世干戈,残垣断壁,哀鸿遍野。这样的历史时代,是奇才雄出的时代,是蒙尘明珠大放光彩的时代,是各国绞尽脑汁相互倾轧,只为夺得天下江山社稷的时代。   诸葛亮,人称卧龙。如他的名号一般,他是潜伏于山林中的巨龙。他将智才谋略齐集一身,只为寻得明主,尽其才华,创建一个“千里江山举世清”的时代。人们都说,刘备得诸葛,如鱼得水。诸葛为刘备谋权献计,布好乱世硝烟中每一步棋。他担任丞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居里夫人   材料二: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黄旭华用“默默无闻”创造出了“惊涛骇浪”的人生。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期刊
【解题钥匙】  一、考点梳理  在传记中,信息主要指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筛选信息”即根据特定的要求从文章中检索并提炼相关信息。“整合信息”即根据特定要求,对筛选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重组。  二、答题方法  (一)遵循原则  1.尊重文本意识。即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完全排除自身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筛选出来的信息是原生态的。  2.整体意识。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做题前一定要通读全文
期刊
名家引路  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荫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
期刊
“饭圈”指有共同追逐目标的粉丝团体,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饭圈”的目的性、聚集性特征更加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近日有关“饭圈文化”和“偶像观养成”的建议引发了舆论热议,这已是她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关注这一话题。宋文新认为,理性地崇拜偶像,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相反,则会起到负作用。  各抒己见   @简单:青少年追星是成长中的正常需求,但如
期刊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读了上面的这幅漫画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同学们先看题目中漫画的内容:一个奔跑着的挥汗如雨的小孩,脚下是画好的脚印,一双握着毛笔、正点画脚印的大手,一句鼓励儿子的话语:“儿子,爸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