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高耗低效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本文对作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化,准确定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做法。
【关键词】作文 组织 引导参与 实践 交流 帮助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怎样准确定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它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教师对教学的整体认识。作为一名教研人员,在具体的教学指导过程中,我发现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仍然有相当部分教师对其角色定位还停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中,因而有必要重新准确定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真正把主体地位、主体权利还给学生。
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每一阶段都立足于教师指示、指令式的教,而学生则处在被动的地位。这一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颠倒了“学”和“教”的关系,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应有的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作文无论是从内容、情感到谋篇布局,雷同的习作比比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把生气勃勃、充满灵气的学生局限在令人厌烦和麻木的条条框框之内,扼杀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自主发展和创新动力。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学生独立的思想被束缚,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慢慢地扼杀,传统的作文教学正是如此。
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学的民主氛围,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比如指导学生作文立意,先提出立意要求:“高”——正确无误,“新”——新颖别致,“巧”——简明集中,“深”——深刻透彻。然后教给学生方法:立足“正确”不动摇,纵向开掘求“深刻”,人无我有求“新颖”,与时俱进要“主流”。每讲一方面都举例分析,然后给出作文题目引导学生练习。立意范例——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一些同学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有写“学习必须跨过懒惰道坎”“青春是道坎”“需要跨过心理脆弱这道坎”,还有写“必须跨过华而不实文风这道坎”“必须跨过民族仇恨这道坎”等等,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主动参与到写作中。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体系下作文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过程,学生的自主活动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的高明在于隐身在学生背后,悄悄地为学生设下一个个路标,使学生既沿着教师设下的轨道前进,又能感受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乐趣。”现在的中学生阅读面较广,信息量大,思维特别活跃,观念更新快,自我意识强,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固有的作文指导习惯,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结合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等实际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积极的作文趋向,引导学生自主作文,快乐作文,从而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比如,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社会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参与者和实践者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作文教学并不是一个教师命题学生写作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充分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积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态过程。一般而言,作文的命题是教师所为,但由于教师缺乏切身的作文体验,因而在教学中给学生引导和指点往往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作为作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应该做到:
一是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要调动和激发学生,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作为参与者走近学生。每个学生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影响千差万别,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教师走进学生生活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参与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经常与学生交谈、通过日记或周记的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喜好,只有准确地了解学情,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从而才能明确让学生写什么。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学生平时干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教师都多少有个数,出题目就有考虑的范围,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写出来,他们绝不会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
二是要走进学生的写作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备课必须认真去钻研、构思、撰写,要实现对作文的有效指导,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应以写“下水作文”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写作活动中。作文教学,教师 “下水”是必须的,教师的“下水作文”不同于各种作文选,是其他作文选不可替代的。写“下水作文”能够迅速提高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比如,在布置学生作文之前,教师应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撰写“下水作文”,教师写“下水作文”有了实际的作文体验后再去指导学生作文,现身说法,有的放矢,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如我区实验中学的教师在上作文课《树的联想》之前,选取了学校的玉兰树作为写作对象,先安排学生自主观察,自己试着写了一个关于玉兰树文段,描写了树的外形(干枝叶皮)的特点,再由树的外形到树的精神,写出玉兰树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在课堂上,教师拿出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评点议论,我为什么要这样写?曾经想过怎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还可以怎样写?学生听来很亲切,很实在,比空泛讲理论有用得多。有了教师的“下水作文”,学生写这类作文非常得心应手。
写“下水作文”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的经历和学识水平的各不相同,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特别需要教师的示范引领。教师“下水作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各个方面的特点,是经过精心选材,撰写出来的,本身具有很强的榜样性和示范性,缩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距离,开阔了学生的作文视野,增强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交流者和帮助者
新课程指出,教学是师生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任务的特殊交往活动;是师生交互影响而不是师对生的单向影响;是交往活动,核心在于双边交流,其基础是平等自由;中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评判和选拔。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交流者和帮助者。教师应把写作课堂当成一个自由的平台,教师变成师生交流中的一方。由于学生年龄、经历、认知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彻底摒弃师道尊严的陈腐腔调,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做到欣赏与宽容并举,充分体现师生间人格的平等,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交流,不能以“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之类的指令性话语压制学生。
比如作文批改,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评语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沟通师生的桥梁,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纵观教师给学生作文的评语,我们不难看到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批评指责的话语,比如主题不鲜明、语言不通顺、结构不完整、错别字连篇、废话太多等等,学生读起来要么索然无味,要么备受打击。传统的作文批改最后总是会落到分数或等级的判定上。对于日常训练来说,学生最需要的是针对他作为写作个体一点一点的进步和提高,这要在师生相对平等自由的交流中实现,而冰冷的分数和等级却如一道墙,将师生的情感纽带生生隔断。有识之士已经指出:“打分制度最终反映和强化了师生间的等级制度。”被强化的等级制度使得师生的交流不再自然,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妙语如珠,博客空间里行云流水,可到了课堂作文里,大都空洞无物不知所云的缘由所在。
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劳动成果,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与学生交流,比如“这样做会不会更好一些呢?”“我们不妨可以……”“你说呢?”等等,使学生从作文评语中找到自我和作文的成就感,这样他们就会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好作文,教师评语的教育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改革,应当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学的民主氛围,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予以准确定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主动意识,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只有这样,作文指导才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作文教学才会取得成功。
【关键词】作文 组织 引导参与 实践 交流 帮助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怎样准确定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它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教师对教学的整体认识。作为一名教研人员,在具体的教学指导过程中,我发现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仍然有相当部分教师对其角色定位还停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中,因而有必要重新准确定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真正把主体地位、主体权利还给学生。
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每一阶段都立足于教师指示、指令式的教,而学生则处在被动的地位。这一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颠倒了“学”和“教”的关系,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应有的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作文无论是从内容、情感到谋篇布局,雷同的习作比比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把生气勃勃、充满灵气的学生局限在令人厌烦和麻木的条条框框之内,扼杀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自主发展和创新动力。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学生独立的思想被束缚,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慢慢地扼杀,传统的作文教学正是如此。
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学的民主氛围,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比如指导学生作文立意,先提出立意要求:“高”——正确无误,“新”——新颖别致,“巧”——简明集中,“深”——深刻透彻。然后教给学生方法:立足“正确”不动摇,纵向开掘求“深刻”,人无我有求“新颖”,与时俱进要“主流”。每讲一方面都举例分析,然后给出作文题目引导学生练习。立意范例——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一些同学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有写“学习必须跨过懒惰道坎”“青春是道坎”“需要跨过心理脆弱这道坎”,还有写“必须跨过华而不实文风这道坎”“必须跨过民族仇恨这道坎”等等,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主动参与到写作中。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体系下作文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过程,学生的自主活动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的高明在于隐身在学生背后,悄悄地为学生设下一个个路标,使学生既沿着教师设下的轨道前进,又能感受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乐趣。”现在的中学生阅读面较广,信息量大,思维特别活跃,观念更新快,自我意识强,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固有的作文指导习惯,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结合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等实际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积极的作文趋向,引导学生自主作文,快乐作文,从而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比如,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社会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参与者和实践者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作文教学并不是一个教师命题学生写作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充分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积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态过程。一般而言,作文的命题是教师所为,但由于教师缺乏切身的作文体验,因而在教学中给学生引导和指点往往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作为作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应该做到:
一是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要调动和激发学生,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作为参与者走近学生。每个学生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影响千差万别,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教师走进学生生活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参与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经常与学生交谈、通过日记或周记的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喜好,只有准确地了解学情,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从而才能明确让学生写什么。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学生平时干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教师都多少有个数,出题目就有考虑的范围,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写出来,他们绝不会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
二是要走进学生的写作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备课必须认真去钻研、构思、撰写,要实现对作文的有效指导,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应以写“下水作文”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写作活动中。作文教学,教师 “下水”是必须的,教师的“下水作文”不同于各种作文选,是其他作文选不可替代的。写“下水作文”能够迅速提高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比如,在布置学生作文之前,教师应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撰写“下水作文”,教师写“下水作文”有了实际的作文体验后再去指导学生作文,现身说法,有的放矢,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如我区实验中学的教师在上作文课《树的联想》之前,选取了学校的玉兰树作为写作对象,先安排学生自主观察,自己试着写了一个关于玉兰树文段,描写了树的外形(干枝叶皮)的特点,再由树的外形到树的精神,写出玉兰树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在课堂上,教师拿出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评点议论,我为什么要这样写?曾经想过怎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还可以怎样写?学生听来很亲切,很实在,比空泛讲理论有用得多。有了教师的“下水作文”,学生写这类作文非常得心应手。
写“下水作文”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的经历和学识水平的各不相同,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特别需要教师的示范引领。教师“下水作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各个方面的特点,是经过精心选材,撰写出来的,本身具有很强的榜样性和示范性,缩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距离,开阔了学生的作文视野,增强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交流者和帮助者
新课程指出,教学是师生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任务的特殊交往活动;是师生交互影响而不是师对生的单向影响;是交往活动,核心在于双边交流,其基础是平等自由;中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评判和选拔。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交流者和帮助者。教师应把写作课堂当成一个自由的平台,教师变成师生交流中的一方。由于学生年龄、经历、认知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彻底摒弃师道尊严的陈腐腔调,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做到欣赏与宽容并举,充分体现师生间人格的平等,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交流,不能以“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之类的指令性话语压制学生。
比如作文批改,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评语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沟通师生的桥梁,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纵观教师给学生作文的评语,我们不难看到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批评指责的话语,比如主题不鲜明、语言不通顺、结构不完整、错别字连篇、废话太多等等,学生读起来要么索然无味,要么备受打击。传统的作文批改最后总是会落到分数或等级的判定上。对于日常训练来说,学生最需要的是针对他作为写作个体一点一点的进步和提高,这要在师生相对平等自由的交流中实现,而冰冷的分数和等级却如一道墙,将师生的情感纽带生生隔断。有识之士已经指出:“打分制度最终反映和强化了师生间的等级制度。”被强化的等级制度使得师生的交流不再自然,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妙语如珠,博客空间里行云流水,可到了课堂作文里,大都空洞无物不知所云的缘由所在。
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劳动成果,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与学生交流,比如“这样做会不会更好一些呢?”“我们不妨可以……”“你说呢?”等等,使学生从作文评语中找到自我和作文的成就感,这样他们就会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好作文,教师评语的教育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改革,应当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学的民主氛围,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予以准确定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主动意识,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只有这样,作文指导才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作文教学才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