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阈下教师权威的内涵和意义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正的权威来自内在的精神力量,它不仅依靠“合法性”支配着组织成员,而且维系着人类内在的自由和精神秩序,以及面向成长着的行动。国内外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在权威引导建立发展的轨迹上融汇了深切的感悟,反映在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关注上,它体现着教育的性质,体现着教育者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意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权威;内涵;意义
  一、权威的发展:出现与消解在我国的历史早期,权威维系着人类内在的自由及精神上的秩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更新着人类的文化。随着现代性的信仰危机的出现,曾经确定无疑的传统师道权威逐渐变得凝固,甚至不断受到挑战和抛弃,它不再能生存于人们对师道的信仰之中。然而不可更改的事实是,人仍然需要一个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的根本权威。对此现象,我国传统文化给出的定义更为明确:师道的权威必须经历理性的判定、动态的整合及流动的发展才能使人信服,才能在历史的变迁中始终作为人所依赖的精神源泉。
  二、教师权威的内涵西方社会学家克利弗顿和罗伯特依据韦伯的权威理论,从归因层次对教师权威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权威的形成其影响因子为[1]: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与我国传统的教师权威制度不谋而合。我国古代对传统教师权威的定义为:建立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其社会文化价值赋予了传统师道的威严;是形而上的法定权威,包括当时的社会制度及社会法规赋予教师的绝对权威。这是融入中国人骨血中的传统,虽有不足却立命千年。传统文化中对知识传播者的尊敬源于知识权威的固有地位,教师的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感悟、经历等构成,这是教师权威的形成依据。正如孔子所言[2]:“吾之宏愿,诚欲统一学术,统一政治,不料为独夫民贼作百世之傀儡,惜哉!”儒家强调以感召权威而育学生,这其中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及对社会的同情心等。由此可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形成在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体修养,在客观性因素中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传统的沿袭,从需要层面也取决于教师的学术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脱俗的人格感召力及崇高的精神力量[3]。
  三、教师权威的意义1权威引导的确认
  传统文化将教育概括为人与人的心灵交流活动。教育的内涵则是教师作为一种社会权威,担负起引导学生使之获得完整人格及精神能力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实现保存以往历史文化发展的全部精华的生成过程,来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生成。教育需要学生与教师的虔敬向道之心,否则只是一种劝学的方式。如果缺乏对知识价值和真理的憧憬,人之为人的存在就将失去意义。而对教师权威的敬畏则是源于个体对善的向往和追求。个体的发展自发地接受和适应传统价值,这种自然的融合虽然可以使个体达到高层面的文化化和社会化,但是,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却处于低级状态,因为无法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在,不了解其精神意义,所以让人处于虚无的精神之中。
  2权威引导的意义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权威之中,否则只会陷于对社会规则的屈从和更深的虚无之中。面对这样的态势,我们只有选择性接受某种权威的引导。因为除此之外,根本就不存在一种普世性的、可以让人在文化层面理解一切发展定律的立场,对传统文化中师道的漠视、教师权威的漠视,只能使人在文化的变革中陷入盲目无知的虚无之中。对传统文化下教师权威的选择,并不是通过一些手段达到某种目的,而是依据自我在实际生活中对教师权威意识的形成和融合,加之解读。以此唤醒被遮蔽在文化洪流中的权威,做出主观的选择。
  最后,在对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选择下,我们永远不要迷茫的是,教师权威是真实的而并非绝对的,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应有自己对文化的解读,而不是盲目寻求在权威中得到指引。
  参考文献:
  金生鈜.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冯友兰.新理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0
其他文献
艺体类专业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训练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因而学生在客观上也就无法像其他学生那样进行正常的文化课学习,他们的文化基础往往较为薄弱。而现今的艺体类专业生中还出现了一类新情况,他们本不太具备艺体方面的基本素质,也不太适合走这条道路,但由于艺体类高校在录取时对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相对较低,于是有很大一部分文化课成绩差而又想考大学的学生就把报考艺体类专业当成了一条上大学的捷径。  尽管艺体
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通过通用技术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教师,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以及技术试验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教学过程中如何灵活创设情景教学来阐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技巧,并通过对通用技术课堂情景创设实践进行反思。   在传统教学中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认知规律来选择教学,造成学生被动的学
摘要:端木蕻良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天才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语言丰富多彩,新鲜灵动,以东北的方言俗语为主,辅之以西方和中国古典的语言,熔这三种语言特色为一炉,创造出雅俗共济、中外交融的现代文学语体。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魅力就在于作家运用从日常话语中提炼、加工而成的艺术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主观情志所体现出的独特性,以及由艺术语言建构而成的文学文本在审美接受
摘要:对于刚进入小学教育基础阶段的儿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儿童现有水平,确定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模式,把绘画教育与传统的读写教育相结合。让孩子通过阅读,再绘画、写话等多种形式,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开启孩子的习作之门。以下就是笔者对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尝试“读写绘”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读写绘; 低年级儿童; 教学模式  低年级是儿童语言储备和掌握的黄金期。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过程中
作者简介:南涛涛(1984—),女,陕西延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与研究工作。摘要:研究生教务员是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在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生教务员队伍的建设是保证高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但目前高校研究生教务员队伍还存在诸如角色定位模糊、激励体系不够健全、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只有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能力培养等方面多管齐下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即将就业打好英语语言基础,本文认为野以就业为导向冶的中职英语教学,要提高教学内容与就业内容的结合度,要回归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要重视课外英语实践活动。  关键词:野以就业为导向冶;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对中职英语教学来说,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英语运用能力。但是,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以就业为导
作者简介: 黄景贵,博士,教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99年以来,伴随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运动,我国公立高校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方面,社会化的后勤设施设备建设使高校扩招面临的住房难、吃饭难等瓶颈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社会化的后勤服务供给在为高校师生提供市场化、企业化、专业化服务的同时,也给高校管理和育人带来了许多困惑,一些高校因此减缓了后勤社
摘 要:在现今的大学当中,辍学的现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所引发的影响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地分析了湖南省邵阳地区三所高校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并且深入细致地探讨了相关问题的实际影响、解决的方案等,力求改进相应的不足之处,全面减少大学生辍学情况的发生,最终推动教学质量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地区高校;辍学;对策  辍学指的是学生由于休学、退学以及其他各种原因,
摘要:为了对现代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笔者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正在运行的7个俱乐部的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在俱乐部教学形式下的学习行为状况,通过分析发现现代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俱乐部教学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重视教学设计。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应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得到优化,就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内化课程标准,强化目标达成意识  (1)把握课程特征,增强目标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内化课程标准是教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