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象派的探索道路看现代艺术的演绎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印象主义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摒弃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印象主义 现代主义 艺术探索 革新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以“光”和“色”为物象传达的媒介,这种探索得益于19世纪科学家对“光”本质的新发现。受光学理论的启发,印象派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把光和色彩直接与美学相结合,构成了印象主义的理论依据。
  印象主义的出现偏离了西方以客观再现为审美规范的艺术传统,动摇了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破坏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系统的造型理论。其有意削弱对三维空间的追求,使绘画回到平面上来,启迪了强调结构的抽象艺术和强调主观感情的表现主义。印象派一系列的探索道路完成了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
  
  一、 艺术革命的躁动
  
  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画坛上,官方的学院派绘画占据着统治地位。由于官方学院派的压制,一批年轻画家探索创新的作品不能在官方沙龙展出,于是这批画家组成“无名画会”,悄然兴起一场艺术的革命。1874年,这个团体第一次作品展览。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特别引人注目,一个名叫路易·勒罗瓦的作家发表了一篇小品文评论这次展览,题为“印象主义的展览”,“印象派”由此而得名。当时“印象主义”这个名词多针对过于草率、随便、缺乏完整性的草稿之类的画作,而莫奈他们的画正好体现这些特点,即简略、快速、即兴。到1878年举办第三次展览时,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干脆使用“印象主义” 这个名称了。印象派的这次展览挑战了权威,结束了数世纪以来学院派的统治地位,从此,印象派登上了法国画坛,并影响世界。
  印象主义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第一,19世纪的自然主义要求艺术对客观对象做出外表上的酷似描写,印象主义正是自然主义艺术发展的强烈表现。第二,自然主义的艺术法则常常把表现自然美的艺术作品看作是高于表现现实生活或政治色彩的艺术作品。印象派绘画则明显地偏离重大的时代和社会题材表现,描绘的题材仅限于日常生活。第三,科学发展将光和色彩的关系与美学结合起来,直接导致了印象派的出现。第四,印象主义在吸收历代大师的色彩作品,特别是浪漫主义对色彩的研究基础上吸取东方美术的营养而成长。第五,19世纪法国的时代精神是主张艺术的创新和变革,印象主义的出现无不体现这时代变革的精神主调。
  印象主义最明显的特点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瞬息片刻的光色关系,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物象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一切物体都是光的照射作用,才显现出它的物象。因此画家的任务也就在于如何去表现光和色彩的效果,任何具体的物象和事件只是传达光和色彩的媒介罢了。这种艺术观念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进而支配他们的创作活动。在印象派画家看来,世界万物在阳光下一律是平等的。因此,印象主义绘画主要的美学追求体现在:面对自然写生,表现瞬间光色效果。仅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主张纯客观地描绘生活琐事和看到的场景。他们在创作中专注画外光,主题的作用被弱化了,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反映出印象主义画派具有的现代艺术的美学观念。
  
  二、 现代主义的端倪
  
  1863年法国落选画家们聚集在一起举办了一次“落选沙龙”,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成了展览会上的轰动作品。这件作品向传统作品表现的主题内容提出了挑战。不久,要求革新的青年艺术家走出画室,在大自然中观察、描绘对象在光的照耀下瞬间即逝、有生命的状态。“把画架搬到户外”成为印象派的重要绘画方式,它不是简单的绘画场所位移,而是传统绘画方式的变革。印象派的画家们在竭力探索一种有效方法,以突破物体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他们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光和色是基本的绘画语言和慢慢流淌的文化符号。印象派在艺术精神上对立于西方古典传统绘画,强调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形态;他们对主题性地再现不以为然,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他们游离于传统艺术所关注的社会功用与教育职能,脱离了艺术现实的情节化和戏剧性结构模式,注重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这些观念预示了20世纪抽象艺术的创作。
  在印象主义之后,法国又出现了“新印象主义”,这是印象主义绘画极盛时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支派,新印象主义根据光学的色彩原理,反对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主张色彩分割,把不同的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合地并置在一起,因此也被称作“分割主义”或“点彩派”。 这种严格按色彩规律出发,把各种颜色通过细小的笔触并列在画面上,给人以冷漠和静止的感觉,它制约了画家的情感传达。如果说印象主义所表现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事物,那么新印象主义就是表现纯客观的对象,它必然导致极端的变革——后印象主义的诞生。后印象主义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成的观念和强调作者主观的重要性,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重视构成形的线条、色块、体积和面,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塞尚、凡高和高更。塞尚毕生精力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以形体坚实的结构,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创造出突破时空制约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绘画。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始祖,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印象主义绘画的反叛表现在众多方面,以至于困惑、分化不断。继印象主义之后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印象主义是文艺复兴以来“再现性”传统绘画发展极至而渐显的现代主义美术端倪。
  
  三、 20世纪的喧嚣
  
  后印象主义画派是远比印象派和新印象派复杂得多的绘画流派。后印象主义画家除了在“强调主观感情的抒发”这一点上有较强的一致性以外,在艺术风格上也显示了很大的不同。后印象主义所描绘的是主观化的客观事物,这标志着与传统艺术观念、艺术表现和艺术效果的决裂。后印象主义启迪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两大现代主义新思潮, 即以塞尚和新印象主义开拓者修拉为代表人物,引领了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和强调秩序的风格主义。凡高和高更的艺术则深刻地影响了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他们对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派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一群野兽”, “野兽派” 由此得名。“野兽”一词,特指色彩鲜明强烈、笔触有力,这种色彩比新印象主义的科学点彩,比凡高、高更的表现性色彩,比那种直接调色、变形的画法更为强烈。虽然野兽派没有明确的纲领,但仍具有一些共同点,对构图、提材、形的处理带有主观随意性,画面大多有装饰特点,野兽派强调抽象的移情作用,具有追求情感的表现主义倾向,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团是表现主义的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与野兽派相比,表现主义对题材倾注了更强烈的感情,表现主义追求艺术的精神,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可以见到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用抽象的抒情语言给内在的精神以可见的行和色,把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的艺术深深地影响了表现主义的发展,并被表现主义画家们视为精神领袖。
  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毕加索、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是立体主义追求的目标。立体主义运动是视觉艺术中最彻底的革命,它的意义在于空间处理的新观念,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1912年左右俄国的画家马列维奇创建的至上主义画派,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至上主义在探讨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彻底抛弃了绘画的语义性及描述成分,抛弃了画面对于三维空间的呈现,尝试消除作为具象艺术根基的形式与内容的对立,以孤立“纯粹”的符号制造“无物象的世界”,是对传统绘画的终结。最纯粹的抽象运动是荷兰的风格派,它在意识观念上最强调精神,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风格派有完整的艺术思想体系,强调节制、明晰、逻辑的理性传统和所谓的“新教的反偶像崇拜”。风格派的绘画造型手段被精简到线条、空间和色彩要素,风格派不仅在绘画和雕塑中,而却在建筑和设计领域,都引领着一种抽象的倾向,对后来的现代美术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19世纪末,脱胎于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已超越了印象主义的表现观念,新的美术思潮的总体特征呈现出文艺复兴传统向现代主义的过渡性转变。19世纪、20世纪之交,西方社会艺术思潮狂飙突进, 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美术,以不可阻挡之势演绎出各种形形色色的“主义”。
  综上所述,19世纪后期,一场以反权威、反传统为特征的狂飙运动,席卷了文化的方方面面,它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孕育了印象主义的艺术革命。印象主义虽然保持了绘画的古典形式和审美法则,却撼动了传统绘画方式,创造了新的艺术体系。印象派画家始终处于探索之中,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叛逆”的。印象主义作为一种美术思潮,由过去对主题的关注转化为更多地注意绘画的形式语言本身,从这种形式和绘画自身关注的问题来看,它又启示了20世纪西方抽象主义艺术,既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的发展,并导致了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崔庆忠.现代派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潘耀昌等.外国美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谭伟(1962-),男,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美术。
  (责编卢海)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生处于青春后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强化思想教育和引领,不仅对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充分发掘出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采取更加灵活丰富的形式,让爱国这一理念深深镌刻于学生脑海,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爱国热情;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闲暇生活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教育是教育公平发展、教育对象全面发展、教育内容和方法丰富发展、教育理念发展的需要,闲暇教育成为教育和谐发展的新视野。
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价对于监管部门、上市公司本身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建立了一个由股权结构、股东权利、财务透明性与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公安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摘 要]新课改以来,问题教学法成了历史课堂重要的教学方式。历史具有客观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实践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法,教师应营造民主课堂,重视学生能力提升,鼓励学生质疑。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法;民主课堂;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7401  初中历史课堂
情感因素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体现了历史教学的人文主义价值观.蔡锋老师执教人民版《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从“展示教师的情感”和“发掘学生的情感”两方面着手,对情感因
通过分析16Mn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等温转变曲线以及显微组织,证实16MnR冷冲压钢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显微组织中有贝氏体型非平衡组织存在,提出采用等温正火处理工艺以避免该
[摘 要]分析情商教育的定义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加强情商教育的途径有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积极开好主题班会,注重生活中的案例教育,开展活动与社会实践,以期为提高高中班级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情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74-01  在中国,高中教育处在一个比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讲究实效性,否则尽管教师上课上得天花乱坠、形式多样,也没有落实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上。讲究实效就要讲究策略,有效策略才能够促成效益课堂。    一、效益课堂起始于新课引入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第46页)。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好的学习催化剂。著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教材方面也融合了人文方面的内容。基于这个角度,高中历史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借助校本课程和利用社会资源等途径,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生;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