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万青是上海人,1968年,他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待就是50年。其间,他多次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地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我只不过是救了几条命
王万青,1944年12月出生在上海。1968年,他毕业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医学院)。当时,24岁的他在毕业分配表“志愿”一栏中填的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就这样,他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主动选择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草原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藏语把医生叫作曼巴,从那时起,茫茫玛曲草原上,就多了一位年轻的汉族王曼巴。
王万青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后,本可以留在州里的医院做医生,但当他听说玛曲县是州里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一直没有人愿意去,他叉递交了一份决心书,主动要求到玛曲县去工作。
1969年7月31日,王万青怀揣着一纸介绍信,只身孤影走进了海拔从3300米到4800米的玛曲草原。这时,他仍有机会留在县医院工作,可他又主动提出要去乡里工作。
从县城到阿万仓乡,骑马得走一整天。一排土平房,墙皮剥落,屋顶漏雨,后墙用木头支撑着,门口挂着一块牌子:阿万仓公社中心医院。医生只有“三大件”: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这里就是他的工作岗位。
王万青在阿万仓公社医院做的第一例手术,可谓惊心动魄。那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被牛角扎伤了腹部,肠子都露出来了。如果送去县医院,要过7条小河,翻一座大山,这么一折腾,人早就没命了。王万青在征得家长和乡里领导的同意后,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作为手术台,用一个灯泡外加一个手电筒充当“无影灯”,冒着极大的风险,给这个孩子切除了坏死的肠管。孩子得救后,牧民们都纷纷向这位神奇的“上海曼巴”竖起了大拇指。
那时候的阿万仓,女人都是在牛棚里生孩子。王万青就曾在牛粪堆里为一个难产的产妇成功地做了胎盘剥离术。
王万青也想家,每次想家的时候,他都会吹起离家时带来的笛子,还请父母给他寄《新民晚报》,借着晚报上的消息,感觉着上海的一切。父母理解儿子,晚报一寄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二老去世。说起父母,他总是觉得很难过。他说,他为父母做的太少,太少了。王万青还常说:“我写不出大论文,只不过是救了几条命。”
爱情和责任留住了他
阿万仓的天空明朗而辽远,阿万仓的青草绿到天涯。这里的人们把草原上的湖泊叫海子,这海子让王万青想起了大海。他有时就独自坐在野地里吹洞箫。“阿万仓啊阿万仓,这里是我工作的地方,不是我生活的地方。”这是他早期的想法。但是,老天却做了另一番安排。
王万青按上级指示培训赤脚医生,学员中唯一的女性是位藏族姑娘,叫凯缪。她毕业于阿万仓小学,懂汉语,有文化,她在培训班当翻译,引路、背水、烧火,成为了王万青的好帮手。
突然有一天,凯缪红着脸告诉王万青:“我阿爸阿妈要把我给你。”王万青惊呆了,他急忙装作没听懂。可是,王万青夜里睡不着了,躺在帐篷里辗转反侧。想了三天三夜,他觉得凯缪虽然是个好姑娘,但若找她做结婚对象,就意味着自己将在草原上待一辈子了。他画了一张表,把上海和阿万仓做了个比较,上海好在哪?阿万仓好在哪?然而,爱情无法用简单的算术得出答案。
爱情这只自由快乐的小鸟轻易地飞越了民族、文化等一切障碍。王万青回了上海。父母听他讲起这桩婚事,吃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971年2月,王万青和凯缪在烧着牛粪的温暖帐篷里结了婚。从此,夫妻俩合力担起了全乡3000多名牧民的医疗保健服务,阿万仓医院也成为玛曲县最早建立个人病历档案的公社医院,说是医院,王万青当院长,手下只有3个人。刚来的时候,他出一次诊得走4小时路,后来骑马、骑牦牛,或坐狗拉的雪橇出诊,再后来才有了拖拉机和摩托车。
一个草原人家
王万青曾说:“不是我吃不起苦,而是医院设施太差、药品有限,对有些病实在无能为力。”他内心很难受。
改革开放年代,从外面传来消息,王万青的哥哥作為访问学者出国了,王万青的同学去美国留学了。而此时的王万青正忙着与牧区的腰腿病、肠胃病、感冒、肺炎四大疾病搏斗。他说:“紧张的工作让我顾不上羡慕别人。”王万青默默地为牧民们看病,其他什么也不想,只觉得这里的人们离不开他,连夏秀寺的喇嘛也找他看病,说是凯缪的男人我们相信,他是自家人。
几度黄河冰封,几度草原返青。忙忙碌碌的王万青觉得,一眨眼孩子们就都长大了。王万青和凯缪生育了三儿一女。王万青的母亲很喜欢自己的孙子,想把他们留在上海读书。可是孩子们在上海待不惯,又回来了。
如今,王万青的大儿子王团胜任玛曲县医院党支书兼院长,二儿子供职于县医院信息科。两个儿子在身边,5个孙子健康成长,王万青一家其乐融融。夫妻俩退休后就定居在县城,至今仍住在县医院后院的家属院平房里。这个家汉族的年节也过,藏族的年节也过,比别的家庭享有更多的节日快乐。
别以为王万青不抽烟、不喝酒,退休后的日子很单调,其实,他退而不休,每一天都过得充实。除了有时为上门求医的老熟人看看病,或逗孙子玩玩,他每天还会阅读医学图书杂志,学习俄语和英语,一边唱着俄语歌曲《草原》,一边绘制自己的连环画回忆录。
2003年退休的王万青没有想到,6年之后,他人生的丰收季节悄然降临。2009年至2011年2月,26个月内,在他原有的“全国民族团结模范”的桂冠上,又连续添加了“复旦大学校长奖”、“中国白求恩奖章”、“甘肃十大陇人骄子奖”,央视“时代先锋”、央视“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
面对荣誉,王万青说:“我做了一些事,吃了一些苦,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普普通通,只能说我运气好,遇上了很多很多的好人。”他一向低调,就怕张扬。2009年12月,他去上海领取“复旦大学校长奖”,对谁都没说,自个儿悄悄地去,又悄悄地回。2011年,他应邀带妻子到兰州做了四场报告,回玛曲后,也是在家里“躲着”,尽量不让别人知道。
后来,王万青又应邀带妻子去上海、温州、郑州等大学作报告,凯缪更是大开眼界。现在,她的汉语讲得越来越流利了。要说玩手机发微信,王万青还赶不上她。
王万青的回忆录《我在黄河第一湾》是一页一页的连环画,画中有羊、马、牦牛、藏獒;有背水、打酥油的藏家女。往事悠悠,对自己人生价值取向的坚守,他付出的一切,也为一个时代给出了答案。
据《新天地》张德强 整理
我只不过是救了几条命
王万青,1944年12月出生在上海。1968年,他毕业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医学院)。当时,24岁的他在毕业分配表“志愿”一栏中填的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就这样,他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主动选择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草原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藏语把医生叫作曼巴,从那时起,茫茫玛曲草原上,就多了一位年轻的汉族王曼巴。
王万青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后,本可以留在州里的医院做医生,但当他听说玛曲县是州里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一直没有人愿意去,他叉递交了一份决心书,主动要求到玛曲县去工作。
1969年7月31日,王万青怀揣着一纸介绍信,只身孤影走进了海拔从3300米到4800米的玛曲草原。这时,他仍有机会留在县医院工作,可他又主动提出要去乡里工作。
从县城到阿万仓乡,骑马得走一整天。一排土平房,墙皮剥落,屋顶漏雨,后墙用木头支撑着,门口挂着一块牌子:阿万仓公社中心医院。医生只有“三大件”: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这里就是他的工作岗位。
王万青在阿万仓公社医院做的第一例手术,可谓惊心动魄。那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被牛角扎伤了腹部,肠子都露出来了。如果送去县医院,要过7条小河,翻一座大山,这么一折腾,人早就没命了。王万青在征得家长和乡里领导的同意后,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作为手术台,用一个灯泡外加一个手电筒充当“无影灯”,冒着极大的风险,给这个孩子切除了坏死的肠管。孩子得救后,牧民们都纷纷向这位神奇的“上海曼巴”竖起了大拇指。
那时候的阿万仓,女人都是在牛棚里生孩子。王万青就曾在牛粪堆里为一个难产的产妇成功地做了胎盘剥离术。
王万青也想家,每次想家的时候,他都会吹起离家时带来的笛子,还请父母给他寄《新民晚报》,借着晚报上的消息,感觉着上海的一切。父母理解儿子,晚报一寄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二老去世。说起父母,他总是觉得很难过。他说,他为父母做的太少,太少了。王万青还常说:“我写不出大论文,只不过是救了几条命。”
爱情和责任留住了他
阿万仓的天空明朗而辽远,阿万仓的青草绿到天涯。这里的人们把草原上的湖泊叫海子,这海子让王万青想起了大海。他有时就独自坐在野地里吹洞箫。“阿万仓啊阿万仓,这里是我工作的地方,不是我生活的地方。”这是他早期的想法。但是,老天却做了另一番安排。
王万青按上级指示培训赤脚医生,学员中唯一的女性是位藏族姑娘,叫凯缪。她毕业于阿万仓小学,懂汉语,有文化,她在培训班当翻译,引路、背水、烧火,成为了王万青的好帮手。
突然有一天,凯缪红着脸告诉王万青:“我阿爸阿妈要把我给你。”王万青惊呆了,他急忙装作没听懂。可是,王万青夜里睡不着了,躺在帐篷里辗转反侧。想了三天三夜,他觉得凯缪虽然是个好姑娘,但若找她做结婚对象,就意味着自己将在草原上待一辈子了。他画了一张表,把上海和阿万仓做了个比较,上海好在哪?阿万仓好在哪?然而,爱情无法用简单的算术得出答案。
爱情这只自由快乐的小鸟轻易地飞越了民族、文化等一切障碍。王万青回了上海。父母听他讲起这桩婚事,吃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971年2月,王万青和凯缪在烧着牛粪的温暖帐篷里结了婚。从此,夫妻俩合力担起了全乡3000多名牧民的医疗保健服务,阿万仓医院也成为玛曲县最早建立个人病历档案的公社医院,说是医院,王万青当院长,手下只有3个人。刚来的时候,他出一次诊得走4小时路,后来骑马、骑牦牛,或坐狗拉的雪橇出诊,再后来才有了拖拉机和摩托车。
一个草原人家
王万青曾说:“不是我吃不起苦,而是医院设施太差、药品有限,对有些病实在无能为力。”他内心很难受。
改革开放年代,从外面传来消息,王万青的哥哥作為访问学者出国了,王万青的同学去美国留学了。而此时的王万青正忙着与牧区的腰腿病、肠胃病、感冒、肺炎四大疾病搏斗。他说:“紧张的工作让我顾不上羡慕别人。”王万青默默地为牧民们看病,其他什么也不想,只觉得这里的人们离不开他,连夏秀寺的喇嘛也找他看病,说是凯缪的男人我们相信,他是自家人。
几度黄河冰封,几度草原返青。忙忙碌碌的王万青觉得,一眨眼孩子们就都长大了。王万青和凯缪生育了三儿一女。王万青的母亲很喜欢自己的孙子,想把他们留在上海读书。可是孩子们在上海待不惯,又回来了。
如今,王万青的大儿子王团胜任玛曲县医院党支书兼院长,二儿子供职于县医院信息科。两个儿子在身边,5个孙子健康成长,王万青一家其乐融融。夫妻俩退休后就定居在县城,至今仍住在县医院后院的家属院平房里。这个家汉族的年节也过,藏族的年节也过,比别的家庭享有更多的节日快乐。
别以为王万青不抽烟、不喝酒,退休后的日子很单调,其实,他退而不休,每一天都过得充实。除了有时为上门求医的老熟人看看病,或逗孙子玩玩,他每天还会阅读医学图书杂志,学习俄语和英语,一边唱着俄语歌曲《草原》,一边绘制自己的连环画回忆录。
2003年退休的王万青没有想到,6年之后,他人生的丰收季节悄然降临。2009年至2011年2月,26个月内,在他原有的“全国民族团结模范”的桂冠上,又连续添加了“复旦大学校长奖”、“中国白求恩奖章”、“甘肃十大陇人骄子奖”,央视“时代先锋”、央视“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
面对荣誉,王万青说:“我做了一些事,吃了一些苦,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普普通通,只能说我运气好,遇上了很多很多的好人。”他一向低调,就怕张扬。2009年12月,他去上海领取“复旦大学校长奖”,对谁都没说,自个儿悄悄地去,又悄悄地回。2011年,他应邀带妻子到兰州做了四场报告,回玛曲后,也是在家里“躲着”,尽量不让别人知道。
后来,王万青又应邀带妻子去上海、温州、郑州等大学作报告,凯缪更是大开眼界。现在,她的汉语讲得越来越流利了。要说玩手机发微信,王万青还赶不上她。
王万青的回忆录《我在黄河第一湾》是一页一页的连环画,画中有羊、马、牦牛、藏獒;有背水、打酥油的藏家女。往事悠悠,对自己人生价值取向的坚守,他付出的一切,也为一个时代给出了答案。
据《新天地》张德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