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初期,这一时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否起到良好效果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因此,小学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教育,更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在新时期,如何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有效策略来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不再是以往应试教育中以分数来衡量的价值取向,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小学生年龄幼小,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有限,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极易受不良社会风气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走上歧途,所谓“跟好学好,跟坏学坏”就是这个道理。德智体美劳,德排在第一位,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仅仅只是成绩优异道德品质败坏,这样的教育是非常失败的,同时小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其他任一方面的优秀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德育教育是育人之根本,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1小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1.1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的丰富多样,都使得当今小学生难以体会到祖辈生存的困难,学生从小没有吃过苦,加之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父母的宠爱,以致当今许多小学生不懂得甘难辛苦和父母的辛劳,只懂得索取吝于付出。而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造就了学生间的相互攀比,不是比成绩,而是比物质,谁吃的精、穿的好、用的贵,小小年纪虚荣心却不小,这些都对学生的三观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学生好逸恶劳,贪图物质享受。因此,在小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刻不容缓,有助于将他们从偏移的人生轨道引至正确的道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2有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当今社会,校园擂肥、以强欺弱、霸凌事件等层出不穷,透过这些事件折射出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德育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可以通过考试、分数来进行检验,而人的思想是最为复杂的,看不清摸不透,只有当其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时才能真正认识其真面目。而经由这种方式表现出来时可能已铸成了大错。因此,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将不良的思想观念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学校全面深入的开展德育教育,并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引领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规范自身行为、纠正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从而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2.1学校和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对人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学校和教师往往更关注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究其原因,德育教育不象学科教育,无法以分数和考试来进行衡量,对升学影响不明显,以致学校侧重的是可通过考试、升学等方式来检验的学科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课时设置上过少,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学生的优良品质无法通过学校的日常教育直接获得,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2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当今教学改革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关心学生成绩的优劣。德育教育浮于形式主义,作为教师,这样的思想观念怎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生呢?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教书育人,教书是一方面,育人才是根本,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学业的优秀,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格,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3小学各年级段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学校和教师均应转变以往的德育教育观念,真正重视德育教育。教师自身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语言、行为规范中,给学生带好头,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教师可根据小学1~6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开展形式各异的德育教育。
3.1小学一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对学校生活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但短期内难以迅速适应。因此,教师应深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好玩好动、爱模仿。非常信任教师、对父母依赖较大,情绪起伏变化较大,由于刚接触学校生活,不了解校纪校规,无意间容易做错事。
策略:习总书记的立德树人指出,一年级及至小学阶段的德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从低年级阶段就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低年级的教育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学习班纪校规,在班级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如将品行良好的优异生与后进生结对子,让优生影响和带动后进生,还可在班级开展学雷锋等好人好事活动,设立助人为乐奖。在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中,跟唱国歌、行注目礼。同时,还可在学科教学中如音乐、美术、语文等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做到会唱国歌、会画国旗,知道国旗代表的意义。教导学生学会和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同学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指导学生学会扫地、擦桌子、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班级劳动,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2小学二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校生活,大多已完全适应,已明白学校规章制度,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但仍和一年级新生一样,思维直观、具体,此时的他们已习惯了学校集體生活,有爱表现自己的行为,竞争心和上进心都有一定提高。
策略:一年级新生德育教育渗透的策略仍然适用于二年级小学生身上,在此基础上,可开展以“我爱祖国”、“我爱老师”“我爱爸爸妈妈”为主题的班级交流会,表演班级团结互助的小品,在教师节为教师献花等活动。重点突出我是集体一员的教育活动,以引导他们树立集体荣誉感,以集体为荣。此外,教师每周还要进行安全课的教育,以树立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3.3小学三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过渡期,此时的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但评价较为片面,情感易爆发,不考虑后果,意志力薄弱,面对困难容易动摇。认知能力不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策略:这一时期的学生,教师应着重引导他们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可结合近期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情或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事例。如老人摔倒是否应该扶起来等在班会上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和观念是正确的,属于社会正能量,理应得到宣扬和传承,哪些行为是为人不齿的,是受人唾弃的,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观,能够辨别事情的对与错。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在做好人好事的过程中要学会首先保护好自己,毕竟自身一人的力量太渺小,要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要贸然独自行动,以免受到伤害。
3.4小學四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少年转变的阶段,独立自主的意识更强,对于教师的话不再言听计从,面对复杂的是非问题仍然辨别不清,自控力不高。
策略: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懂得集体荣誉的来之不易,学会维护集休利益,关心班集体成员。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规劝行人走斑马线,让他们在切身的实践活动中明白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规则的制约,并要遵守这些规则。
3.5小学五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五年级学生已步入少年期,自尊心增强,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见解,但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策略:学校可邀请辖区公安机关等部门到校进行法律法规的知识讲座,组织学生扫墓、献花,缅怀革命先烈;到敬老院、孤儿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帮老人做卫生、带小朋友玩耍、慰问演出等献爱心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3.6小学六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六年级学生在小学已是“老大哥老大姐”的身份,具备很强的人格意识,不愿意教师和家长再拿他们当小孩子看待,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仍不成熟,需要教师的引领。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可以对五六年级的学生适当引入一些法制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武装自己,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
策略:此阶段的学生应借助他们日趋独立的人格意识,引导他们爱护弱小,尊敬长辈,在学校开展帮助低年级小同学的活动,关爱班级及农村留守学生活动,与这些留守学生结对子,平时保持通信联络,假期或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集体看望贫困学生,为他们捐款捐物,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社会上还有许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帮助。
综上,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学校和家长都应高度重视,必须时刻绷紧弦,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的变化,将他们引向人生的坦途。
参考文献
[1]曹雪琦.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有效方法探究[J].好家长,2017(33):69.
[2]曾凡全.浅谈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4):160.
[3]胡雪东.德育教育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0):88.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不再是以往应试教育中以分数来衡量的价值取向,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小学生年龄幼小,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有限,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极易受不良社会风气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走上歧途,所谓“跟好学好,跟坏学坏”就是这个道理。德智体美劳,德排在第一位,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仅仅只是成绩优异道德品质败坏,这样的教育是非常失败的,同时小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其他任一方面的优秀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德育教育是育人之根本,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1小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1.1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的丰富多样,都使得当今小学生难以体会到祖辈生存的困难,学生从小没有吃过苦,加之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父母的宠爱,以致当今许多小学生不懂得甘难辛苦和父母的辛劳,只懂得索取吝于付出。而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造就了学生间的相互攀比,不是比成绩,而是比物质,谁吃的精、穿的好、用的贵,小小年纪虚荣心却不小,这些都对学生的三观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学生好逸恶劳,贪图物质享受。因此,在小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刻不容缓,有助于将他们从偏移的人生轨道引至正确的道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2有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当今社会,校园擂肥、以强欺弱、霸凌事件等层出不穷,透过这些事件折射出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德育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可以通过考试、分数来进行检验,而人的思想是最为复杂的,看不清摸不透,只有当其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时才能真正认识其真面目。而经由这种方式表现出来时可能已铸成了大错。因此,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将不良的思想观念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学校全面深入的开展德育教育,并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引领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规范自身行为、纠正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从而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2.1学校和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对人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学校和教师往往更关注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究其原因,德育教育不象学科教育,无法以分数和考试来进行衡量,对升学影响不明显,以致学校侧重的是可通过考试、升学等方式来检验的学科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课时设置上过少,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学生的优良品质无法通过学校的日常教育直接获得,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2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当今教学改革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关心学生成绩的优劣。德育教育浮于形式主义,作为教师,这样的思想观念怎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生呢?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教书育人,教书是一方面,育人才是根本,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学业的优秀,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格,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3小学各年级段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学校和教师均应转变以往的德育教育观念,真正重视德育教育。教师自身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语言、行为规范中,给学生带好头,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教师可根据小学1~6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开展形式各异的德育教育。
3.1小学一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对学校生活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但短期内难以迅速适应。因此,教师应深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好玩好动、爱模仿。非常信任教师、对父母依赖较大,情绪起伏变化较大,由于刚接触学校生活,不了解校纪校规,无意间容易做错事。
策略:习总书记的立德树人指出,一年级及至小学阶段的德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从低年级阶段就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低年级的教育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学习班纪校规,在班级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如将品行良好的优异生与后进生结对子,让优生影响和带动后进生,还可在班级开展学雷锋等好人好事活动,设立助人为乐奖。在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中,跟唱国歌、行注目礼。同时,还可在学科教学中如音乐、美术、语文等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做到会唱国歌、会画国旗,知道国旗代表的意义。教导学生学会和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同学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指导学生学会扫地、擦桌子、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班级劳动,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2小学二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校生活,大多已完全适应,已明白学校规章制度,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但仍和一年级新生一样,思维直观、具体,此时的他们已习惯了学校集體生活,有爱表现自己的行为,竞争心和上进心都有一定提高。
策略:一年级新生德育教育渗透的策略仍然适用于二年级小学生身上,在此基础上,可开展以“我爱祖国”、“我爱老师”“我爱爸爸妈妈”为主题的班级交流会,表演班级团结互助的小品,在教师节为教师献花等活动。重点突出我是集体一员的教育活动,以引导他们树立集体荣誉感,以集体为荣。此外,教师每周还要进行安全课的教育,以树立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3.3小学三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过渡期,此时的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但评价较为片面,情感易爆发,不考虑后果,意志力薄弱,面对困难容易动摇。认知能力不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策略:这一时期的学生,教师应着重引导他们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可结合近期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情或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事例。如老人摔倒是否应该扶起来等在班会上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和观念是正确的,属于社会正能量,理应得到宣扬和传承,哪些行为是为人不齿的,是受人唾弃的,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观,能够辨别事情的对与错。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在做好人好事的过程中要学会首先保护好自己,毕竟自身一人的力量太渺小,要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要贸然独自行动,以免受到伤害。
3.4小學四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少年转变的阶段,独立自主的意识更强,对于教师的话不再言听计从,面对复杂的是非问题仍然辨别不清,自控力不高。
策略: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懂得集体荣誉的来之不易,学会维护集休利益,关心班集体成员。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规劝行人走斑马线,让他们在切身的实践活动中明白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规则的制约,并要遵守这些规则。
3.5小学五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五年级学生已步入少年期,自尊心增强,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见解,但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策略:学校可邀请辖区公安机关等部门到校进行法律法规的知识讲座,组织学生扫墓、献花,缅怀革命先烈;到敬老院、孤儿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帮老人做卫生、带小朋友玩耍、慰问演出等献爱心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3.6小学六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六年级学生在小学已是“老大哥老大姐”的身份,具备很强的人格意识,不愿意教师和家长再拿他们当小孩子看待,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仍不成熟,需要教师的引领。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可以对五六年级的学生适当引入一些法制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武装自己,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
策略:此阶段的学生应借助他们日趋独立的人格意识,引导他们爱护弱小,尊敬长辈,在学校开展帮助低年级小同学的活动,关爱班级及农村留守学生活动,与这些留守学生结对子,平时保持通信联络,假期或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集体看望贫困学生,为他们捐款捐物,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社会上还有许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帮助。
综上,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学校和家长都应高度重视,必须时刻绷紧弦,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的变化,将他们引向人生的坦途。
参考文献
[1]曹雪琦.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有效方法探究[J].好家长,2017(33):69.
[2]曾凡全.浅谈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4):160.
[3]胡雪东.德育教育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