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x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動力。这一指示给予创新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怎样发掘科学优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这是郭沫若同志咏赞中国民间剪纸的佳句。可见剪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经久不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为此我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常常将剪纸渗入其中,介绍给学生。并从内容、形式、方法上实行了三个方面的结合。下面我想谈谈从剪纸教学到以纸为材料的手工教学的一点粗浅体会。
  内容上,我将美术教材与学习实践相结合。先从书本入手,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有关构图、图案、色彩知识,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拿具有一定特色的剪纸作品及学生的单色、套色、染色作品让同学们欣赏。在欣赏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继承、特点、意义和作用。并在课堂上现场示范,徒手剪给他们看。引起他们对剪纸的兴趣。再按剪纸教学的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剪纸画的过程是绘画创作和手工制作之综合的过程。教学必须从绘画创作、手工制作两方面入手。手工制作指剪、刻、贴的技能。首先训练学生剪、刻直线、弧线。因剪纸画要讲究刀法,而常用的刀法有方、圆、硬、软四种,作品的内容不同,表现方法也不同。所以这是剪纸画中必不可少的训练。接着从书本上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画面经过变形,改成剪纸画。比如:构好学生踢足球的图,只要剪出外形即可。这是以影造型为主的简化内部而强化轮廓的一种简易表现法,这是初级引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让学生逐步掌握剪纸的内涵,即剪纸的特点。第二阶段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知识基础上,重点学习立意、写生、变形、夸张、装饰。剪纸教学以徒手剪纸为主,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促进眼、脑、手的和谐、协调及平衡发展。如讲授人物头像的直接剪法,我把中国传统人物画法“三停五眼”的规律变为剪纸人物头像剪法规律即“三停五眼”。这样,学生易接受,也易掌握,使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对此兴趣极浓。
  形式上,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为使学生把课堂上学的东西掌握得更牢,我们成立了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课堂上学的在课外加以延伸、拓展,使学生对手工剪纸有一个“稳定兴趣”。我常爱在课堂上选择学生易接受、有趣、贴近于学生生活的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剪纸作品生动的形象和简练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感染学生。再利用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生把易学的图案加以灵活变化,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鼓励学生思考。比如:剪三角形,可以从数量、色彩、线条上进行变化。有时利用节假日鼓励学生到野外写生,这样,学生的眼界开阔了,表现的题材也多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课堂与课外的结合,能使学生们的剪纸技术得到提高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我采取多样的形式,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不局限于剪纸单项,将剪纸与手工制作紧密结合,各尽所能,不断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以兴趣小组活动为主,注重实效,因人而异,加强辅导,在教学中不局限于教师或教本的固定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鼓励其多种设想。比如:利用可口可乐瓶制作花篮、立体装饰品。向学生介绍剪、折、插的基本方法后,让学生面对实物认真观察揣摩,开动脑筋,大胆设想,通过动脑、动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增强了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方法上,指导模仿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相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环境、教育与人身心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教学中,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根据初中生好胜心、自尊心强、求知欲望盛这一特点。要求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剪纸创作,用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眼、脑、手三方面协调运用的能力。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剪就怎么剪,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大胆地表现生活,表现自然,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在教学中,我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怎样画,而是放在理解他们的画,并帮助他们去完善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自我创新,积极思维。如:创作旨在反映新人新事的剪纸画《在回家的途中》一题中,每个学生剪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作品,从他们的作品中可看到无拘无束的意趣。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所以不管学生剪得像不像,我都予以适当的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眼、脑、手得到了训练,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培养了初中生的审美观念。
  通过一年来的教学与实践,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能力,学生制作了不少的装饰工艺品,特别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基本功较扎实。他们可信手剪出使人满意的剪纸作品,且各具特色。一男生用一分钱纸币通过折、插、叠成的菠萝形象逼真,具有古色古香之美,观者无不赞赏。通过美的形象和个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培养初中生成为感觉灵敏、观察细致、记忆力强、思维灵活、判断准确、语言丰富、心灵手巧的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化学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
期刊
作为一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
期刊
学习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有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者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会导致付出的劳动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并丧失對学习的兴趣,对今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会产生较大的阻碍。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初
期刊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和应用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老师完成课程的各项任务,还要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如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到体育课程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随着新
期刊
一、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趣味性,激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方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教学中,我们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例如,汉语拼音第11课中编排了一首儿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丰富的图画。我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文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激发学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单向的传输信息,没有师生、生生的互动。学生缺乏体会规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其结果往往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创设教学情境,并通过一些相应的主体活动构建新的学习主体;坚持以学
期刊
一、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题量过多,有量却无质  2.作业设计方式僵化,缺少原则  3.学生对于数学作业存在厌烦和抵触情绪  二、以学定教的基本概念  “以学定教”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教学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课前预习度、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接受能力、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潜力以及成长的实际需要等情况拟定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生
期刊
2015年9月我参加约克大学的“科学教学和技术应用”的培训班。“小组协作式学习”是这次培训的重点。首先,这次培训的方式不同以往,不是专家讲座学员听的方式、也不是简单的“提问-回答”的互动方式,而是以“小组协作式学习”的方式传授“小组协作式学习”。让被培训的老师身临其境、切身体验感受“小组协作式学习”。作为受训学员,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的,更多是难忘的体验和经历。我本人的受教育方式是“老师讲授为主的
期刊
长久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教学几乎沦为习题的海洋,师生共同挣扎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它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优化和发展。针对于此,我认为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内容的枯燥无趣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课堂富有情趣,可结合数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史实、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等。从勾股定理到《九章算术》
期刊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我们的探索也一直在路上。数学的独特魅力在一次一次的嘗试实践中展现着越来越深刻的内涵。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我们追求怎样的课堂?一直是我们研究的方向。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带着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对课程改革做了较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获得了一些浅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