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的困境及优化策略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段写作,谓之写话;小学中高段写作,谓之习作。这种循序渐进的安排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习作教学方面也做出了大胆的变革,比如安排了专门的习作训练单元,不同学段的习作呈现螺旋上升训练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过程中,受静态写作观念的影响至深,教学过程出现了一些偏差,具体表现为:习作内容偏离学生生活;习作要求高于学生认知;忽视了习作过程的全程指导。为了解决这些习作教学现状问题,教师要深刻分析教学行为背后的深刻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优化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习作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
  一、小学习作教学现状问题归因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响下,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行动指南,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在小学习作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之所以出现教学偏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原有版本教材的教学惯性思维
  由于教师使用苏教版等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教学时间较长,已经非常熟悉其中的教学思路。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相比,原来版本的语文教材习作主题是明确的,比如,让学生写童话、写小动物等习作内容,会在习作主题后面附上相应的题目,例如《幸福的故事》《小花狗》等等。这种教材编排结构虽然设计了主题和题目,但是并没有明确习作要求和指导策略。部分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只是简单地揭题和解题,习作指导简单了事,就让学生自主写作。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思路有了重大的突破,对于习作内容丰富了写作情境,基于写作情境安排习作任务,习作任务涵盖了习作主题和习作要求。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下的看图写话编排中,既有写作情境,也有写作提示,还有明确的写作要求。这些都是习作教学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开展习作教学还是老一套,没有充分把握新教材的特点。
  2.习作指导不够精准
  在一些教师的习作课堂中,经常发现一些现象,教师的习作指导要么缺位,要么草草了事。有的老师呈现了习作内容,就让学生自己去写,写得不好,老师还要指责。究其原因,有一部分教师不会指导学生如何习作,缺少写作经验和习作指导精准策略。部分老师在习作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一些静态的习作知识,但缺少写作实战经验,往往简单机械,学生自然雾里云里。习作表达的核心是习作思维,习作思维通透了,习作表达才能顺畅。学生表达受阻往往是不知道写什么和如何写,在习作思维混乱的情形下,学生唯有无病呻吟。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习作专业指导,事实上习作教学的指导缺位现象非常严重,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习作教学的效果。
  3.过高的习作要求偏离学生学情
  照理说,一线语文教师是非常熟悉儿童的学情的,但老师们在习作指导中总会人为地提高要求,造成了习作要求和儿童表达水平之间的脱节。比如,老师认为六年级学生写科幻故事应该不是难事,这种猜测的理由是:六年级一个单元安排的都是科幻故事,而且六年级学生也喜欢读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所以写科幻故事应该驾轻就熟。这种猜测是典型的主观臆断,读过小说的人不一定能写小说,写科幻故事也是一样的。同理,教师认为二年级学生能够把一幅图写清楚,理所当然就能把多幅图写清楚。可事实并非如此,写清楚一幅图是聚焦一个点,多幅图连起来写,就涉及到情节的转换和组合,难度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对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二、小学习作教学的优化策略
  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出优化策略,改进习作教学,关注习作指导过程,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1.用好习作教材
  教材是例子,是学生学习读写的例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背景下,我们的习作教学不能囿于“教教材”,而是要用好习作教材,甚至要二度开发教材,不断发挥习作教材的增值效应。例如,围绕六年级的科幻故事进行习作指导,也不能完全照搬习作教材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对习作教材进行升级改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习作教学流程:首先,研读科幻故事,发现写好科幻故事的秘诀,然后迁移写作科幻故事;学习小组内交流习作;小组归纳写好科幻故事的要点;小组内修改完善习作;集体展示优秀习作。从上述的习作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充分地践行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二度开发教材,引导学生在读写反思中建构习作思维,教师做好组织引导。
  2.精准习作指导
  有些语文课程专家尖锐地批评小学习作教学没有教学指导,言论虽然过激,但也折射出了习作教学的无奈。其实,透过著名特级教师的习作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名师非常注重习作的指导过程,习作指导出实招,有实效。例如,于永正在指导学生写好人物语言描写时,巧妙创设了和学生对话的语用情境,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对比对话描写例句,寻找发现写好语言描写的两个小妙招:一是对话要分段写;二是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这种基于语用情境的习作指导,贴近学生生活和理解能力,学生在读写实践和对比思考中,自主建构了写好对话描写的方法策略。这种习作指导是学生写作中的精准指导。一言以蔽之,教师的习作指导要精准,要贯穿学生习作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在开展采矿工程时,不仅需要按照标准流程开展采矿工作,还用强化各类方法在采矿工程中的作用效果,借助合理方法降低采矿难度,保证采矿工程更加顺利的开展。同时还应针对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方法展开研究,保证各类采矿方法的实践效果,解决各类采矿方法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实践展开研究,确保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实践效果有所提升。
体育运动让小学生加强身体抵抗力,是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的教育教学。体育运动能够增大人们的运动量,还能够增强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所以,小学的体育课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但是学生也会出现不想上体育课的现象。有这种情况老师就要在小学的体育课堂中采用适合学生的体育游戏来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游戏是把体育运动和游戏互相联系起来,让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发展。
“删繁就简三秋树”出自清代著名书画大师、文学家郑板桥的题书斋联,是说艺术创作要追求简约的风格,要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不要拖泥带水。其实要“删繁就简”的何止是“三秋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追求简约的风格。简者自轻,轻则利行。
期刊
渔业补贴是一项影响力大、受益范围广、补贴力度大的惠渔政策。该政策自2015年进行重大调整以来,补助资金支出结构和使用方向不断优化,在养护渔业资源、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提升渔业设施装备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前,财政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农〔2021〕41号)(以下简称“《通知》”)。
摘 要:建构主义作为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将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建构主义理论系统整合起来,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强调协作、自主等学习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相关教学经历,专门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旨在提升教学设计水平,保障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如火如荼,教师们正在努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适应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方法。案例教学法逐渐引起了教师的重视,特别是对于道德与法治等与人的情感和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案例教学可以直接为学生呈现相关的知识内容。为了提高我国学生,包括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界一直把它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探讨,以期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案例教学以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水平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论证。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小学生的大脑还处于发育阶段,思维还未固化。而美术课本身具有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先决条件,美术教师应遵循多元化、自由化、个性化的教学原则,对传统美术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进行改进和创新,将满足创造力培养的要求,作为教学设计的方向,以保证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落实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路径,也是深度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基于这样的思考,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围绕“培养身心和谐的园区人、品性美丽的中国人、才华卓越的世界人”的育人目标,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挖掘生涯教育资源,大力开展生涯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培养良好德行,自觉规划人生方向,努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
摘 要: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学习过程中,关键经验是幼儿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经验,而想要获得需要幼儿能够主动学习。但是,从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和组织上能够看出,并没有明确活动目标,而且活动内容与幼儿的需求不符,这样就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就应该在关键经验获得上科学合理的和实践幼儿园活动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发展。  关键词:关键经验获得;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组织  关键经验就是幼儿针对社
小学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全面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音乐教育引起重视。新课改也提出了要重视音乐的审美,这是对小学音乐教学新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课堂活动也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往往压制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时刻反思,不断改进,尽量做到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围绕小学生的兴趣来展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兴趣。音乐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活,将音乐与生活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融入到音乐课堂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