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改的“想”与“做”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科进行课改了。课改不仅打破了以往只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观念。还改变了过分关注生物的结构和分类特点的局面,而且站在人和生物圈关系的高度上,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都反映了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应当说,课改对老师的传统教学是一大挑战。站在课改的战线上,现就一段时间来所参加的各种培训和进行的教学尝试,谈谈在生物课改实践中的几点想法与做法。
  
  一、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工作
  
  教学,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包括两方面:“万变”指教学内容富有灵活性;“宗”即课程标准,它是教学要求的基本依据。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体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教学过程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创设条件,就地取材,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比如在指导学生探究“动物的绕道行为”中,书本准备了一只公鸡作为探究对象,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应多次尝试且容易出现错误,公鸡又不易带到学校。在授课前。把公鸡改为学生自己饲养的小狗作为探究对象。尝试次数减少了,探究过程就顺利多了,效果十分明显。看到自己的爱犬“听话”了。学生大为高兴,对探究过程的印象极为深刻。这一改变不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又比如在探究“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中,完全可以打破课堂内的约束,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校内草地、附近农田去测试,既使学生体验了生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中掌握了五点取样法的计数方法。又增强了环保意识,关注了绿色建设。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把科研的内容标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进行组织教学,使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观和社会责任心。
  
  二、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无招胜有招”
  
  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改为适合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下的开放式、包容式的教学方式,把单一的教科学知识为圣经,改变成为多样化多媒体教学资源供学生选择。如在《传染病及预防》的教学中,把艾滋病防治、环保教育引进来,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社区的医院、卫生所或防疫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采访、调查来获得相关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多渠道来学习,以达到“无招”的境界。在教学中要触动学生的情感思维,充分利用廉价的器具材料,或者利用当地资源,如园林和养殖场,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把学生置于自觉求异、勇于创造的情景中。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过程:(1)创设情景、悬念,在疑问中找兴趣;(2)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创新;(3)以讨论辨是非,在探索中求发展。比如,在讲述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本来是要根据书本提供的各种动物,就学生联系实际谈它们的适应性。事实上,在授课过程中,我准备了四只蝗虫,分四个小组,从蝗虫不易被捕捉到导致蝗灾等问题谈起,让学生从体色、外骨骼、翅膀、足等方面自己观察、讨论,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有了实物观察,兴趣高了,自己发现问题,勃发求知的欲望,再通过讨论,能力得到提高。有关蝗虫的呼吸。如何让学生知道气体从气孔进入呢?在设悬中,学生用蝗虫腹部浸水,在其无法呼吸致死的现象中发现了答案。这样,整个课堂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其它动物的适应性让学生自我探究,交上来的作业中,发现了学生懂得从体色、体形、生活习惯等特点去分析。并与其它动物进行比较,很好完成了任务。所以,为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改变了先结构后生理的顺序组织了教学,先让学生谈谈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从生理功能出发,谈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也融入了“适者生存”的生物学哲理。
  
  三、在教育目的上,追求“教即不教”
  
  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教即不教”的境界。一个普通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即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摆脱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而是越来越多地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获得生物科学知识,独立思考,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比如,在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中,先确定目的:关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后果。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通过列表比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并展开分组交流、合作,绘制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讨论出人口剧增的危害性。包括在复习阶段,也可以改变以往老师一言堂的传统做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比如,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教师先设定大致的框架并在黑板上标好组别,让每组的学生相互出题,并随机选人回答或派代表回答,可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并且可让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整理结论,达到一个自主学习的目的,促进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像这样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动手,印象最深刻,收获最高。
  追求无极限,探索无止境。如何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任重道远,面对未来,我将上下求索,力求“想”和“做”的完美统一。
  
  (责任编辑:陈怡)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正在融人到教学改革当中。新课程追求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目标设置上,用知识与技能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首次在新课程计划中增加一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如何设计、实施和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
所谓的物理思维,“就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的规律性及物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反映”。理论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物理思维能力是学习物理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因此,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根本。  由于不同学生其物理思维能力强弱不同,我们用物理思维品质来描述。物理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是“在教
为实现低阶滤波器对微震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提出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变步长延时LMS算法(VS-DLMS)。运用Matlab软件对该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并将其与传统自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满堂灌,更不能包办代替;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放手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地一起探索问题,发现规律,培养学生
摘要:有机框图题属于综合运用各类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相互转变关系的知识,结合计算并在新情景下加以迁移的能力题,此类试题综合性强,难度大,情景新,要求高。本文主要讲述突破有机框图题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解题方法;有机框图题;碳架  一、抓住“碳架”不变,注意已知条件出现在问题中  “碳架”就是碳原子构成的“骨架”,多数有机框图题中各物质的“碳架”基本保持不变。
针对单级反激式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开关损耗大以及容易产生高频电压尖峰的问题,研究双级反激式有源钳位变换器。采用有源钳位电路,使逆变器在吸收漏感磁能的同时实现零电压开通
高考物理教学确定了“基础加灵活.注重考能力”这一富有时代感且面向未来教育的切合中国实际的指导方针以来,近来的高考试题明显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考试说明中提出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基础课程。  《标准》中关于物理实验的描述,不像教学大纲那样,具体规定哪
定理二: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内接圆半径为r,则当△ABC为非钝角三角形时,必有一条中线不小于R r。  注:其中a、b、c表示△ABC三边,S表示△ABC的面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