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加拿大双语教学背景的比较研究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中国和加拿大实施双语教学的背景进行对照研究,指出了中加两国在双语教学方面历史背景、政策背景、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背景4个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了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直接目标就是运用英语和汉语来学习专业知识,获取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目标,在双语教学中对语言的把握和学习应该是双语教学必然产生的副产品。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语言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4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指出在当前背景下对高校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要实施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双语教学;背景;比较研究;目标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双语教学开始流行于中国,在中国高校刮起了一股“双语教学”的旋风。但作者根据自身近几年的双语教学经历和对双语教学情况的调查,大部分双语教学的实施者是基于形式的需要,并没有对双语教学目标有清晰的理解,这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各类文献中对我国双语教学进行研究的文章也特别多,多数体现在就双语教学存在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并且大部分是就事论事,没有能够进一步深入探讨深层次的原因。河南大学刘黎明的硕士论文《双语教学目标论》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迁移目标和能力目标等五目标,更多的注重于理论框架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双语教学最为成功的加拿大实施双语教学的背景和中国情况进行对照研究,以便更清晰地从“双语教学”背景的角度理清双语教学的目标,为高校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打下认识基础。
  
  一、“双语教学”内涵分析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的定义在各类文献中非常多,其中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定义是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上的解释,“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美国教育理论家鲍斯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双语教学是对同一学生群体,运用两种语言(母语和一门外语,通常是英语)进行各门学科教学。一个完美的双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两种文化的自豪感”。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理解双语教学的本质是运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并将它们同时用于学科教学中的一种特殊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它具有以下3层含义:①双语教学最明显、最显性的特征是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本文中对中国双语教学的理解限定为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②双语教学的内容是各门学科的内容,在大学的双语教学中重点体现为讲述专业课的内容,比如大学的计算机、会计、国际贸易等;③双语教学仍然是一种语言现象,其产生和发展有必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对双语教学的内涵的理解离不开这种背景的分析。
  双语教学的背景对双语教学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它同时又不是一种显性因素,所以一直以来大家对这一因素的影响作用都有被忽略的迹象。为了更清晰地研究我国双语教学的背景,把当前双语教学最为成功的加拿大的背景和中国进行一项比较研究具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和加拿大实施双语教学的背景分析
  
  1.历史背景比较
  加拿大是移民国家,多元化的文化碰撞已经危及政局稳定,而在这种文化冲突中,语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缓解这种文化冲突,加拿大政府不得不实施双语教学。因为语言沟通直接促进文化认同和不同种族的和睦相处,化解民族矛盾和冲突,加拿大政府实施双语政策更多的是对法语地位的认定。1969年,联邦政府通过《官方语言法》,确定英法语同为官方语言,以及对少数族裔官方语言的保护。1980年,新官方语言法案提出了建立双语社会的构想,支持少数族裔的发展,政府希望藉此缓解与魁北克省的分歧,进而实现国家团结。
  中国不是移民国家,文化较为单一,汉民族的人口和文化都占主导地位,中国实施双语教学不存在缓解文化冲突的出发点。其历史背景更多体现为中国加入WTO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特别是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去,英语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商务语言在中国经济运行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掌握和普及这门语言,我国要求使用英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来推动英语在中国的广泛使用。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和加拿大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一差异也决定了在双语教学的目标上它们不可能一致。加拿大实施双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被动性,它是一种强制性教育,而中国进行双语教学是一种主动性适应,这种主动性使得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2.政策背景比较
  加拿大的双语教学有着坚实的政策背景,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加拿大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1969年,联邦政府推出《官方语言法》,确定了法语在加拿大的官方地位,把双语教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80年,修订了新的《官方语言法》,提出了建立双语社会的构想,这些政策的深入展开,为加拿大双语教学的开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政策基础。加拿大的双语教学的范围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重点在小学,中国的双语教育集中在大学。
  中国的双语教学在21世纪才在政府的拉动下开始展开,并且主要集中在高校。教育部是我国双语教学的直接推动者,分别出台了2001年第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05年第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若干意见》,要求大学在本科阶段逐步实施双语教学,力争到2004年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设课程的5%到10%。并且,在广泛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将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课比例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相对于加拿大作为基本国策的立法推动来看,中国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在政策背景上有其局部性和片面性,并且主要集中在高校,这种局部的政策使得双语教学政策无法有更多的政策来配套和促进,这也导致了因为政策的不系统性而使我国高校的一些双语教学停留在应付检查的阶段,暴露了诸多问题。
  3.文化背景比较
  加拿大移民国家的特点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和兼容性,其文化的特点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文化多样性和高度现代化。加拿大实施双语教学的初衷就是多元文化的兼容性在语言上的充分体现。
  中国的文化意识和非常漫长的封建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小农经济作为经济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长久以来产生的小农意识阻碍了中国的开放,这种以自给自足意识形态为主体的文化背景使中国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在语言上一直没有偏离过汉语的主导,18世纪的洋务运动曾经一度引入英语专业教育,由外国人办的学校请外国教师用英语讲课,但很快又被改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加入WTO以后,在经济发展的倒逼下,人们文化意识的深处才开始以兼容的态度接受英语这种国际商务语言。
  多元文化和双语教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使得加拿大的双语教学有着坚实的文化支撑,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双语教学就要单薄得多,在大社会、小学校的环境下,中国的双语教学还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
  4.语言能力背景比较
  加拿大可谓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双语国家之一。加拿大人口约2800万(1995年),其中约80%的人使用英语(称Anglophones),约20%的人使用法语(称Frankphones),主要集中在加拿大北部的魁北克省。在加拿大英语被称为多数人语言,法语被称为少数人语言。但不管是英语或法语,都分别是占加拿大人数绝大多数的Anglophones和Frankphones的第一语言或母语2。所以,在加拿大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师资水平都有很大的保证,学生在语言能力的把握上也比较强,且语言背景与语言水平相近,这使双语教学的质量有了更好的保证。
  而在中国,英语是地地道道的外来语,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学生学英语更多的是用来应付考试,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类职称考试都需要考英语,但在这种指挥棒下,中国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较强,但英语应用能力一直较差,很多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是“英语哑巴”和“英语聋子”。
  这种能力的差异性使中国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一方面,英语能力强的老师会更少;另一方面,英语能力差的学生对老师把握两种语言文化的能力更高。
  从上面4点差异的论述,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加两国在双语教学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中国在摸索双语教学规律时不能盲目模仿。加拿大作为当前世界上双语教学最为成功的国家,对大量文献所极力鼓吹的“浸入式教学模式”一定要有借鉴性地吸收,特别是在双语教学目标的选择上更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三、中国高校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选择
  
  目标是行为的直接指导者,没有正确、科学的目标选择,就不可能产生正确、有效率的行为。基于中国双语教学在历史背景、政策背景、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背景方面的特殊性,和加拿大不同,中国的双语教学不存在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政治和社会需要,中国的双语教学是在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运用英语这种媒介语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而进行的英语和汉语双语教学。所以,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掌握和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是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应该并重的双重目标。
  1.双语教学类型和目标的选择
  任良玉、李静雅(2005)以双语课上使用外语的目的将双语课分为两个方向:通过专业学习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和通过外语获得先进的学科知识。前者是接触式的、狭义的双语教学,后者称为双语专业课。笔者认为高校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应该属于后者,而不是前者。前者应该属于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当属于英语语言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不能把它们混同起来,如果混同,就可能使教师和学生产生主次混淆的状况,从而忽略学科知识的掌握,这样就会背离双语教学的初衷,一旦学科知识掌握不当,也就无法真正从专业本身来学习英语,来理解英语文化。所以在双语教学中对语言的把握和学习应该是双语教学必然产生的副产品。
  所以,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直接目标就是运用英语和汉语(偏重于外语)来学习专业知识,获取专业知识是最直接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派生出以下4个具体目标:
  (1)语言目标:在外语方面,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不仅包括培养学生外语阅读能力、使用外语捕获学科动向的能力,更包括运用外语表达思想、与他人交流的语言输出能力。在汉语方面,主要是保障性的目标,首先是要保证学生能听懂学科知识;其次是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提供相关背景。
  (2)认知目标:包括文化认知目标和学科认知目标,文化认知目标主要是通过运用英语这一媒介语言学习学科知识时感知英语文化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著名的外语教学专家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人民、他们的风俗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价值体系。学科认知目标是要运用英语这一教学语言更好地把握学科知识,摸索学科的前沿。双语教学可以运用英文原版教材,使学科内容的信息量大,失真少,内容新,实用性强。并且当前很多学科研究的前沿在英语类国家,或者会用英语表述出来,所以用英语这种教学语言理解学科知识会更直接、更彻底。
  (3)情感目标:要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母语和本民族文化的情感。要正确看待英语的国际地位,克服对英语及其文化的反感,鼓励他们接受新的语言形式和文化,最终形成对外来语言和文化的熟悉认同。
  (4)能力目标:如前所述,双语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通过双语教学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希望学生能通过双语教学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和他们的文化,眼界更高远些,视野更开阔些,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公民。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
  2.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目标的几个层次
  在当前我国双语教学的背景条件下,无论是师资力量、学生英语能力、文化影响、政策本身的系统性和配套性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真正达到上述的双语教学目标,应该在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目标中设立分层次的双语教学目标。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大学的教学部门就要在学生中间对双语教学方式进行更加系统和广泛的宣传和讲解,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动员,让学生理解双语教学的目的、方式、内容。
  第二,在大一阶段,基于学生所在阶段的英语能力,可以有选择性地对一部分专业课选用英语原版教材,要求教师用汉语做课件,用汉语讲解。一方面,保证学生能听懂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促使学生进入双语教学的氛围,为接下来更深入、广泛开展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第三,在大二阶段,双语教学课程在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基础上,任课教师用英语做课件,用两种语言上课,每种语言的比例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科学把握。
  第四,在大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铺垫下,在保证原版英语教材、英语课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多运用英语讲课,部分听不懂的同学在答疑的过程中用汉语讲述清楚。
  第五,在大四阶段,选取部分英语能力强的学生,用全英文授课,要求学生和教师所有的课堂交流得使用英文。
其他文献
口算能力作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笔算的基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口算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以及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技能培养需要“实”与“勤”  1.实,即算理要理解透彻,算法务必掌握扎实  扎实掌握算理、算法,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前提与基础,口算也不例外。教学中如果单纯追求口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音乐创作背景的整体感知,对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解读和表现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实践研究,笔者以为可以这样操作:    一、整理重组音乐作品,让知识更系统更全面化   重组音乐作品,是指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或者存在的某种联系,有计划有意识地把几首作品结合起来教学。可以用举例、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从整体到个体,从共性到个性,从模糊到清晰地来进行体
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为了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引导他们利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品尝探究成功的喜悦,激发出渴望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也要善于设疑,教给幼儿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质疑,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养成学生优良的数学阅读习惯和方式尤为重要,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呢?    一、设计多样化的活动  1.优化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兴趣的基础。为了营造氛围
摘要: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既是国家、集体的行为,也是教师个人的修炼。本文把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修身联系起来,从做“仁者”“智者”“勇者”与形成专业态度、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专业精神与信念的关系入手,探讨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关键词:仁者;智者;勇者;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要求和专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概括而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
摘要:学生害怕作文现象是作文教学的难题,要想使作文教学成功进行,笔者认为必须培养学生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下水文情感进行了五方面阐述:创设情境;感受生活;提高教师写作水平;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真诚激励。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感受生活;真诚激励;“下水文”    叶圣陶说过:“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由
摘要:在新课程深入施行的过程中,“有效教学”已经是一线教师普遍与基本的追求,科学教学应该从“有效”走向“优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体现、落实科学新课程理念,努力在日常教学中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以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在具体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主要可借用建构主义理论,以体现新课程理念,进而走向科学优质教学。  关键词:科学教学;教学设计;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有效教学”
小学是基础启蒙教育和儿童个性得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班队活动中,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发展学生个性,创建精彩的班队活动,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创建小学低年级班队活动的实践和探索,谈谈个人体会。    一、班队活动的设计不是封闭性,而是开放性的    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尽相同,根据班上儿童的个性特点,开展令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陶冶学生的人格,铸就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摘要:语文所承载的知识点特别多,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内涵,而且既要兼顾课内,又要进行课外拓展,还要树立大语文观,思来想去,的确感到不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一课一得”,笔者试以《盘古开天地》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一课一得”,用一点醉人春色体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  关键词:分解目标;化整为零;层层推进;深入拓展    在语文教学
又是一年毕业季,像往年一样,2011届本科生、研究生已经踏上求职征途。尽管会不时地出现就业幸运星,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就业的艰辛依然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彭露露的就业困境却受到了全社会的“刮目相看”。在本期特稿中,我们一起来聚焦彭露露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那个长久以来饱受争议的话题——中国青少年性教育。  背景案例  彭露露,女,安徽马鞍山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性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