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探究兴趣 培养探究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征是以现行的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传授为主要手段的. 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 这一学习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它有助于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品质,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协调发展. 因此,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认真研究学生,设计教法,传授学法,把“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引进课堂,把以讲授知识为主向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向转轨,努力促使学生在课堂扮演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的角色.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由学生的探究兴趣决定的,而学生的探究兴趣则来自于自我内在的需要,来源于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洞悉学情,准确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和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科学而合理地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转化成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并在思考过程中逐步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扎实而有效的探索. 例如笔者在教学“代数式的值”时,首先向学生亮出了自己的这一“绝招”:“在10~20以内,你随便选定一个数,将这个数乘以5,加上18,再把结果乘以2,减去90,将最后的得数告诉我,我会在一瞬间内报出你所选择的那个数. ”学生有点儿不相信,可是当学生报出自己的岁数时,笔者迅速作出了应答. 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学生感到惊讶,欲知其中奥妙. 而当笔者将刚才的运算过程用代数式(5a + 18) × 2 - 36表达出来,并化简成10a时,学生恍然大悟——只要老师将自己报出的数缩小至■就是自己刚才选定的那个数,原来奥妙就在于此!在导入新课时运用这一环节,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了把代数式化简后求值的重要性. 这样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乐此不疲,兴致勃勃.
  二、引导合作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应积极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进行自我反思、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获取数学知识,使学生始终处于能动的兴奋的参与状态,借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笔者在教学“绝对值”这一内容时,按六人一组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各组学生很快发现了绝对值的规律:(1)零的绝对值是零;(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追问:(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如果a > 0,则|a| = ________;如果a = 0,则|a| = ________;如果a < 0, 则|a|=________ . (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一番思考与探索,终于归纳出了关于绝对值的重要性质,学生亦从中分享了探究的成果与快乐.
  三、鼓励发散思维,培养探究意识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打破传统和常规的自由发散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展. 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会导致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独特的见解. 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 探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开展需要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做载体,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 学生在对开放题的思考与探究中,能够张开数学思维的翅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师生、生生之间能进行广泛的交流,各抒己见,主动性和主体性也就得到了张扬. 例如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数列训练”的过程中,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根据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数,并说明理由. 3,5,7,( ),( ),( ). ”首先多数学生会把这个数列看作一个奇数列来思考,在括号内可依次填上9,11,13,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思路,笔者接着继续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数列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 于是有的学生发现倘若把这个数列看成是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大于3的质数,那么括号内就可依次填上11,13,17;有的学生发现倘若数列的规律是从第三个数开始,前两个数之和减去1恰好是第三个数,那么括号内就可依次填上11,17,27……学生的探究思维在笔者的启发诱导之下发散开来,探究意识得以培养.
  四、链接现实生活,拓展探究空间
  数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背景和载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沟通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数学、喜欢数学,增进与数学的感情.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链接起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颇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知识,从数学的视角来观察、分析、探讨身边的问题. 譬如办厂赢亏测算、市场营销问题、贷款利息计算、有奖销售,等等.
  总而言之,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以达成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的理想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其他文献
焦点弦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常考问题,和它有关的问题很多,比如焦半径相关问题、焦点三角形问题等,这些都是解析几何中的热点考查问题,多次出现在各地高考题中,难度大,计算麻烦,是很多学生感觉困难的问题。不少学生对焦点弦问题都有畏惧心理。其实这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没有掌握焦点弦的一般方法,二是不熟悉焦点弦相关的结论。  一、应用定义是基础  焦点弦,是指圆锥曲线中经过了焦点的弦。那么对于焦点弦问题而言,
期刊
【摘要】构造辅助函数,把不等式证明转化为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或最值,从而证得不等式。而如何构造一个可导函数,是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本文从热门的高考题及模拟题中选出四种类型题供师生们参考。  【关键词】构造辅助函数;导数;不等式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等数学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列举了极限概念在经济生活中的几个应用,并给出了数学模型和应用实例。  【关键词】经济生活;极限;模型  极限是高等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极限思想被广泛应用到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中。本文介绍几个经济生活中应用极限思想的数学模型。  1汽车限制模型  问题提出 某城市今年年末汽车保有量A辆,预计此后每年报废上一年
期刊
【摘要】本文建立了关于“地面搜索”问题的简洁数学模型。将平地矩形区域划分成小的矩形带状,综合最大流思想进行分析推理,得到了搜索队员能够采用的最短路径搜索方式。此模型原理简单,方法实用。  【关键词】最大流问题;最短路径;带状区域    地面搜索问题对现实的防灾抗灾工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抗灾救灾的紧急情况下,制订搜索队伍的行进路线,对预定区域进行快速的全面搜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建立了关于“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初等不等式x3+y3+z3≥3xyz(x,y,z∈R+)进行研究,得到若干推广形式及一些应用,文中还留下了几个猜想。  【关键词】不等式;推广;应用;猜想    不等式x3+y3+z3≥3xyz,①x,y,z∈R+是中学里一个简单且常见的不等式!  然而它的内涵与外延是如此的丰富,似乎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本文将给出此不等式的若干推广形式及一些应用,并提出几个猜想。  一、不等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即研究对分法、弦截法和牛顿法的迭代公式,通过相同误差限精度要求下求解同一个超越方程,比较三种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劣性,进而给出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迭代收敛阶,最后介绍Matlab实现和求根函数,结合研究型教学实例展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非线性方程;对分法;弦截法;牛顿法;收敛阶  【中图分类号】O241。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
期刊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将达到的知识水平之间的最小差异区域. 人们常说的“跳一跳摘果子”就是最近发展区的形象描述,你站在树下,伸起手还是够不到树上的果子,你目前伸手的高度就如“已达到知识水平”,你跳一跳,够到树上的果子,这个果子的高度就是“将达到的知识水平”. 果子的高度和你原先伸手的高度差就是“最近发展区”.  请为学生立一把扶梯,就是在学生接触新知识还“不会学”的情况下,老师要
期刊
【摘要】高一新生普遍认为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是这种情况引起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一新生学习数学困难;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抹杀创新意识;应试教育;断层现象;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每年高一新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带着对高中学习生活的无限憧憬和旺盛的求知欲,跨入了高中学习的大门。他们有学好包括数学在内各门学科的强烈愿望,
期刊
【摘要】只有一个顶点度是大于2的一棵树叫做似星树,记作S=S(n1,n2,…,nΔ),S1=S(m1,m2,…,mΔ1-1)和S2=S(n1,n2,…,nΔ2-1)用一条路Pl把S1和S2的最大度点v,u连接起来得到的图形称为双似星树,记作G(l,S1,S2)。用η(G)表示图G的零度(零度是指图G的谱中零特征值的个数)。本文给出了似星树和双似星树的一个零度算法,并证明了这是一个好算法。  【关键
期刊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  初中数学的内容采用“情景创设 ——得出结论——应用与拓展 ”的步骤进行. 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