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也是必然趋势。并且适用于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通过在线线下实时互动的方法,保证了视频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观看,而是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变得更为紧密和便利;也将老师从重复讲解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在线下的延伸讨论环节。发挥出1+1>2的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日语专业;文学类课程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使它逐渐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混合是对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室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混合,以使其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也是必然趋势。而目前我校日语专业高年级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及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都需要对现有教学环境与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1 日语专业高年级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由于我校日语专业学生几乎为专业零起点考生,因此在低年级阶段以语言知识的讲授型教学为主。通过《基础日语(一、二、三、四)》、《日语听力》、《日语泛读》等课程上单词、语法、语音等环节知识的讲授与练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语言能力。并且以二年级时进行的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和日语国际能力一级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因此延续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占据课时半数以上甚至全部时间,对教学内容的反复确认、强化等授课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高等教育设置有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大课程体系。日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即大一、大二阶段的专业课程几乎为必修课,而进入高年级阶段之后,专业选修课大量的开设,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同时也会有受重视程度低,师生沟通少,管理松散,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笔者讲授的《日本文学史》与《日本文学选读》为例,部分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对文学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加之对于选修课的重视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怠慢以及课堂积极度低等情况。因此如何灵活运用好选修课较为自由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也是当今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整合日语专业高年级课程,其中《高级日语》占64课时,《日本文学史》占32课时,《日本文学选读》占32课时。其中《高级日语》所选用教材中收录文章大多数为文学类作品。而这些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一直延续传统方法的文本单词语言学习和内容解读往往是不恰当的。此外文学理论,文学术语,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一味的采用教师口述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信息量少,抽象不生动化等问题。
2 文学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策略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主体地位为主。而混合式教学并非意味着由学生主导课堂,主导教学活动。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并且基于低年级学习中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性,并非全部学生都适合于主导教学活动。此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信息的杂乱性,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环境,把控网络教学过程,这也离不开教师的全局把控能力。因此,在提倡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同时,往往出现全权把课堂交与网络,交与学生这种误区。事实上,教师并非是课堂转型和改革中的绊脚石,而是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作用。无论是网络学习的平台打造、学习资源的设计与整合、个体学生的差异辅导还是引导教学步骤开展协作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宏观把控。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教学准备,包括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课前教学设计,分别为网络资源建设、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活动设计,为之后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第二步包括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网络教学是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呈现在资源平台上。课堂教学侧重于对课程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可以运用创新理论解决实际的创新问题。
在网络教学平台打造上,利用我校网络教学系统,有效地将教学PPT、文档补充材料以及相关视频进行共享,方便学生课下时间的复习和回顾。然而在线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平台共享。以《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为例,由于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对日本作家作品了解甚少,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均需要用3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来讲述背景知识。这既占用了该课程的鉴赏分析这一主要教学内容的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初次接触内容的消化和理解。因此可采用制作微视频、短动画等形态,作为网络教学的热身环节预先让学生观看理解,利用当前日语专业学生所熟悉使用的哔哩哔哩动画等视频平台,用实时弹幕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更自由放松的交流方式,而其中值得关注或难以解决地问题可在第二阶段的课堂讲授和互动环节得以再现和解决。并且通过在线实时互动的方法,保证了视频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观看,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变得更为紧密和便利;也将老师从重复讲解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在线下的延伸谈论环节。发挥出1+1>2的效果。
综上所述,日语专业高年级文学类课程普遍以文本为出发点,而又不停留满足于文本阅读。该类课程是适应于学生今后就业或读研深造的综合类能力型课程。无论基于作品与宗教、艺术、哲学、社会、语言、科技等他学科的综合思考与分析的能力培养的需求,还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打造活力高效课堂的要求,选修类、文学类课程都可尝试进行混合式网络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
[2]吕森林.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4,(19)
[3]王小梅.网络环境下的外语自主学习[J].中国集体经济,2009(18)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日语专业;文学类课程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使它逐渐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混合是对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室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混合,以使其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也是必然趋势。而目前我校日语专业高年级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及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都需要对现有教学环境与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1 日语专业高年级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由于我校日语专业学生几乎为专业零起点考生,因此在低年级阶段以语言知识的讲授型教学为主。通过《基础日语(一、二、三、四)》、《日语听力》、《日语泛读》等课程上单词、语法、语音等环节知识的讲授与练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语言能力。并且以二年级时进行的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和日语国际能力一级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因此延续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占据课时半数以上甚至全部时间,对教学内容的反复确认、强化等授课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高等教育设置有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大课程体系。日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即大一、大二阶段的专业课程几乎为必修课,而进入高年级阶段之后,专业选修课大量的开设,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同时也会有受重视程度低,师生沟通少,管理松散,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笔者讲授的《日本文学史》与《日本文学选读》为例,部分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对文学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加之对于选修课的重视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怠慢以及课堂积极度低等情况。因此如何灵活运用好选修课较为自由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也是当今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整合日语专业高年级课程,其中《高级日语》占64课时,《日本文学史》占32课时,《日本文学选读》占32课时。其中《高级日语》所选用教材中收录文章大多数为文学类作品。而这些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一直延续传统方法的文本单词语言学习和内容解读往往是不恰当的。此外文学理论,文学术语,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一味的采用教师口述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信息量少,抽象不生动化等问题。
2 文学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策略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主体地位为主。而混合式教学并非意味着由学生主导课堂,主导教学活动。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并且基于低年级学习中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性,并非全部学生都适合于主导教学活动。此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信息的杂乱性,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环境,把控网络教学过程,这也离不开教师的全局把控能力。因此,在提倡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同时,往往出现全权把课堂交与网络,交与学生这种误区。事实上,教师并非是课堂转型和改革中的绊脚石,而是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作用。无论是网络学习的平台打造、学习资源的设计与整合、个体学生的差异辅导还是引导教学步骤开展协作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宏观把控。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教学准备,包括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课前教学设计,分别为网络资源建设、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活动设计,为之后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第二步包括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网络教学是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呈现在资源平台上。课堂教学侧重于对课程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可以运用创新理论解决实际的创新问题。
在网络教学平台打造上,利用我校网络教学系统,有效地将教学PPT、文档补充材料以及相关视频进行共享,方便学生课下时间的复习和回顾。然而在线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平台共享。以《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为例,由于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对日本作家作品了解甚少,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均需要用3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来讲述背景知识。这既占用了该课程的鉴赏分析这一主要教学内容的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初次接触内容的消化和理解。因此可采用制作微视频、短动画等形态,作为网络教学的热身环节预先让学生观看理解,利用当前日语专业学生所熟悉使用的哔哩哔哩动画等视频平台,用实时弹幕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更自由放松的交流方式,而其中值得关注或难以解决地问题可在第二阶段的课堂讲授和互动环节得以再现和解决。并且通过在线实时互动的方法,保证了视频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观看,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变得更为紧密和便利;也将老师从重复讲解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在线下的延伸谈论环节。发挥出1+1>2的效果。
综上所述,日语专业高年级文学类课程普遍以文本为出发点,而又不停留满足于文本阅读。该类课程是适应于学生今后就业或读研深造的综合类能力型课程。无论基于作品与宗教、艺术、哲学、社会、语言、科技等他学科的综合思考与分析的能力培养的需求,还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打造活力高效课堂的要求,选修类、文学类课程都可尝试进行混合式网络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
[2]吕森林.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4,(19)
[3]王小梅.网络环境下的外语自主学习[J].中国集体经济,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