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评价的目的———不仅要看目标达成度,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泰勒评价观用目标作导向来促进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监控学生的进步。对学生进步的监控帮助教师评判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并以学生进步的状况来调整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第二是教师评定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定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决定保留现行的教学方案还是对方案进行修正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是判断整体课程的优劣。从整体的课程实施状况来评价判断课程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此来促进课程的整体改革和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更强调目标的反馈激励作用。但是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依然不考虑教学目标,而是根据以往经验组织教学,这样教学行为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距离和偏差,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引导帮助学生从现实的状态发展到理想的目标状态,教师在表述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检验英语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外语素养的不断提升。要促进学生发展英语课程评价就不仅仅是得出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结论,更为重要的是将评价的结果以科学、恰当、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形成对自身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只有当学生认同评价结果并对原有状态进行改革,目标才真正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评价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增强其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不仅仅关注课程与教学计划实现的结果离预期目标有多远,在后来的研究生涯中他更关注过程。在评价过程中虽然目标、结果对整个课程实施过程起制约和导向作用,但如果不关注过程,结果和目标最终也难以达成。即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仅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同时也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没有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评价反馈就不能使课程朝向目标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并不排斥对非预期结果的评价,重视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背景因素对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措施来认定学生的学习成效。比如教育部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主要是检验现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其目标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其评价理所当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也被定义为基于成果的评价方式。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能完全采用另外一套办法,他们会注重学生平时在课堂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因此他们采用的是基于表现的评价方式。也有人将那种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称作终结性评价,而将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称为形成性或过程性评价)。当然还有其他的评估方式,如基于能力的评价,基于课堂的评价等。在英国的全国课程统一标准中对于各种学科的各个阶段的评价(包括英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首先,定义了学习评价。指出学习评价就是学习者和教师寻找和解释证据的过程,以便利用它来确定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和决定其需要达到何种程度,并且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达到水平。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评价中,包括教师的日常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和学习的阶段性评价,属于终结性评价。对于各种评价也有着详细的规定,如对于阶段性评价要求要做到三点:首先是要根据对学生在一个范围环境内的表现来做合理的判断;其次,考虑学生表现的长处和缺点;再有,就是要检验相近水平的描述,以确定学生最大限度地符合等级水平。但无论是哪一种评价,对教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合理的评价方式会对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会严重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甚至会造成评价政策的制定机构和教师、学生的严重对立。
三、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外显的行为还包括情感、态度等内隐的行为
评价的实质就是评价学生的行为。由于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也就是说,力求达到的目标要使学生行为方式产生所期望的某种变化,评价是确定实际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问题。必须先在早期做出一次评估,在后期再做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
在大学英语改革中,英语课程评价内容也须体现整体的全面性,应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英语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还须同时对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体现、形成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从具体内容看,英语课程是一个整体,评价英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听力、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翻译和综合性学习,不能只重视阅读和写作的评价;从评价的领域来看,不能仅限于对知识、能力的评价,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即评价既要对产生这一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和判断,又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因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是渗透在听、说、读、写、译训练过程之中,不能把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仅仅看成是一个技能训练过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过程之中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给学生正确的反馈,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策略,学生使用恰当的策略来正确理解学习内容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评价的方法———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评价方法上,泰勒一直主张用适切、多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教育的本质就是引起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所以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学生行为变化的过程。由于评价涉及获得学生行为变化的证据,所以能获取教育目标所指的各种行为的有效证据的任何途径,都是一种适当的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人际互动和实际操作类的目标,可采用观察法;态度、欣赏和兴趣类的目标可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作品收集和实物制作也可取得许多行为表现的证据资料,甚至借书、健康和用餐记录都能呈现许多宝贵的兴趣和习惯类行为的资料。简言之,评价过程就是采用多种方式收集与教育目标有关的学习者各种行为表现资料,以确实了解教育方案所产生的行为变化情形。在大学英语改革中,英语教师不必刻意去追求使用一些方法,为使用某种方法而使用,而是要根据评价内容来选择适切的评价方法。利用量化的纸笔测验对于知识点是恰当的,能够很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但很难评价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等内隐性行为。而表现性评价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学习习惯等,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访谈、审阅学生作文、日记等途径来进行,但表现性评价存在费时费力,管理难度大,对教师要求高,评价结论的一致性较差等不足。
总的来讲,泰勒的评价观为评价的研究者实践者提供了一种指导思想,大学英语教师应用这一评价观时,不应当循规蹈矩地采用现成的评价标准、单一的评价方法和固定的评价程序,而应当在现实条件下,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和创造,以更好地改善和促进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炼.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05(4).
[3]刘书亮,李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5(35).
[4]刘飞.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06).
[5]龚婷. 浅谈外语多媒体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1(09).
(作者简介:马丽梅,女,宁夏银川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泰勒评价观用目标作导向来促进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监控学生的进步。对学生进步的监控帮助教师评判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并以学生进步的状况来调整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第二是教师评定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定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决定保留现行的教学方案还是对方案进行修正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是判断整体课程的优劣。从整体的课程实施状况来评价判断课程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此来促进课程的整体改革和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更强调目标的反馈激励作用。但是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依然不考虑教学目标,而是根据以往经验组织教学,这样教学行为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距离和偏差,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引导帮助学生从现实的状态发展到理想的目标状态,教师在表述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检验英语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外语素养的不断提升。要促进学生发展英语课程评价就不仅仅是得出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结论,更为重要的是将评价的结果以科学、恰当、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形成对自身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只有当学生认同评价结果并对原有状态进行改革,目标才真正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评价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增强其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不仅仅关注课程与教学计划实现的结果离预期目标有多远,在后来的研究生涯中他更关注过程。在评价过程中虽然目标、结果对整个课程实施过程起制约和导向作用,但如果不关注过程,结果和目标最终也难以达成。即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仅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同时也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没有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评价反馈就不能使课程朝向目标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并不排斥对非预期结果的评价,重视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背景因素对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措施来认定学生的学习成效。比如教育部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主要是检验现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其目标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其评价理所当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也被定义为基于成果的评价方式。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能完全采用另外一套办法,他们会注重学生平时在课堂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因此他们采用的是基于表现的评价方式。也有人将那种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称作终结性评价,而将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称为形成性或过程性评价)。当然还有其他的评估方式,如基于能力的评价,基于课堂的评价等。在英国的全国课程统一标准中对于各种学科的各个阶段的评价(包括英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首先,定义了学习评价。指出学习评价就是学习者和教师寻找和解释证据的过程,以便利用它来确定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和决定其需要达到何种程度,并且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达到水平。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评价中,包括教师的日常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和学习的阶段性评价,属于终结性评价。对于各种评价也有着详细的规定,如对于阶段性评价要求要做到三点:首先是要根据对学生在一个范围环境内的表现来做合理的判断;其次,考虑学生表现的长处和缺点;再有,就是要检验相近水平的描述,以确定学生最大限度地符合等级水平。但无论是哪一种评价,对教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合理的评价方式会对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会严重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甚至会造成评价政策的制定机构和教师、学生的严重对立。
三、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外显的行为还包括情感、态度等内隐的行为
评价的实质就是评价学生的行为。由于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也就是说,力求达到的目标要使学生行为方式产生所期望的某种变化,评价是确定实际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问题。必须先在早期做出一次评估,在后期再做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
在大学英语改革中,英语课程评价内容也须体现整体的全面性,应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英语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还须同时对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体现、形成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从具体内容看,英语课程是一个整体,评价英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听力、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翻译和综合性学习,不能只重视阅读和写作的评价;从评价的领域来看,不能仅限于对知识、能力的评价,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即评价既要对产生这一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和判断,又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因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是渗透在听、说、读、写、译训练过程之中,不能把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仅仅看成是一个技能训练过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过程之中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给学生正确的反馈,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策略,学生使用恰当的策略来正确理解学习内容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评价的方法———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评价方法上,泰勒一直主张用适切、多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教育的本质就是引起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所以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学生行为变化的过程。由于评价涉及获得学生行为变化的证据,所以能获取教育目标所指的各种行为的有效证据的任何途径,都是一种适当的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人际互动和实际操作类的目标,可采用观察法;态度、欣赏和兴趣类的目标可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作品收集和实物制作也可取得许多行为表现的证据资料,甚至借书、健康和用餐记录都能呈现许多宝贵的兴趣和习惯类行为的资料。简言之,评价过程就是采用多种方式收集与教育目标有关的学习者各种行为表现资料,以确实了解教育方案所产生的行为变化情形。在大学英语改革中,英语教师不必刻意去追求使用一些方法,为使用某种方法而使用,而是要根据评价内容来选择适切的评价方法。利用量化的纸笔测验对于知识点是恰当的,能够很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但很难评价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等内隐性行为。而表现性评价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学习习惯等,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访谈、审阅学生作文、日记等途径来进行,但表现性评价存在费时费力,管理难度大,对教师要求高,评价结论的一致性较差等不足。
总的来讲,泰勒的评价观为评价的研究者实践者提供了一种指导思想,大学英语教师应用这一评价观时,不应当循规蹈矩地采用现成的评价标准、单一的评价方法和固定的评价程序,而应当在现实条件下,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和创造,以更好地改善和促进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炼.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05(4).
[3]刘书亮,李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5(35).
[4]刘飞.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06).
[5]龚婷. 浅谈外语多媒体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1(09).
(作者简介:马丽梅,女,宁夏银川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