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ju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之花长盛不衰,常新的奥秘。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等难啃的“硬骨头”。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和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放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首先,用“情感”为教学开道。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观念和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我们知道:“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注满腔热情,以饱满的情绪,生动的语言去创设一个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吸引每一双天真的眼睛,让每位学生与我们的情绪产生共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于是学生将积极地、主动地、自愿地进行学习。
  2 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引出课题,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如:由两个人玩的“抢30”游戏规则如下:第一个人先说“1”或“1、2”,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30,谁就得胜。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同学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既轻松又愉快,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再如:我们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这一节内容时,就充分地把问题情境化,巧妙地用古代俄罗斯民间流传的算术题故事:“路上走着7个老头,每个老头拿着7根手杖,每根手杖上有7个树杈,每个树杈上挂着7个竹篮,每个竹篮里有7个竹笼,每个竹笼里有7只麻雀,总共有多少只麻雀?”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法则。 试想这样的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3 让课堂问题生活化,加强操作,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感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通过“想一想——找一找——做一做”等探究过程。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例如:在学习有关价钱问题的数量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进行编题,并让其他同学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其中所提出的问题;如何利用相似形测量旗杆的高(让学生在有太阳光下实践活动);我们在讲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节时,可试问同学们校园内四四方方的草坪为什么总是被踩去四支角?等等。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活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想一想——找一找——做一做”,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学习充满生机。让学生在愉快的,积极的,主动的气氛中进行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4 加强直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使其更加形象化,能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和接受。例如:在教学 “ 立体图形的认识 ” 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带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立体几何图形的物体,通过分类,找出共同点以及不同点,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长方体,正方体等等的特征了,而且能再把所学知识再返回到生活中去,知道牙膏的包装盒就是一个长方体。
  另外,适当使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将枯燥的教学寓于情景之中,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例如:我们探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多媒体演他们的位置关系;探究物体的三视图时,让学生更加形象地接受抽象化的知识。所以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的机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5 在课堂中学会倾听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课堂,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说话,教师多方面在于倾听。李政涛老师在《倾听着的教育》写到:要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倾听学生的情感;倾听学生的疾病;倾听学生的差异与区别,倾听学生与他人的联系。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理解,听懂他们的发言。
  5.1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意观察倾听学生,然后分档提问,对差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我,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差生坚持“低起点,小步子”,使学生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以小步子前进,将挫折的频率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长期保持一种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诱导他们发挥潜力。
  5.2 善于鼓励学生。表扬是老师对学生一种肯定,是学生成功的一种标志。 “ 好表扬 ” 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扬是可以用点头表示肯定、赞许;用鼓励的话来激励;还可以用大家鼓掌等形式。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
  由此可见,新教材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艺术化地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智力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学习,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获得新知。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做好学习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用爱心、宽容、悄悄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知道自己行为,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关键词】沟通的方式;爱心;宽容;悄悄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
期刊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 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把“教”与“ 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1 “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1.1 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 学时期的学
期刊
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培养学生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老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传授学习的方法,把“授人鱼,如何授人渔”的教学观点贯彻到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不断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拓宽知识面。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汉语新课程理念的最终体现和目的。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期刊
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如火如荼。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面对新课改,新教材,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帮助其在中考提高考试分数,最大限度地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那么,该如何调整新课改下的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呢,结合我省中考特点,我在引导学生掌握学法上下功夫,做了以下尝试。  1 古诗文的积累技巧  1.1 诵读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对于学生学习诗词来说,是已过有效的途径
期刊
【摘要】多元智力的理论提示各教育阶段的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兼顾八种智力领域的学习内容,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全语言、批判思维、操作、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等),同时应提倡有利于八种智慧发展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 教学观; 学生观; 评价观  曾有人问: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乔丹、柏拉图谁更聪明,准更成功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战争。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教学相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学习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习是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休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的动手、动脑、动口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通过创新意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1 创设和
期刊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丹河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神圣的办学使命。学校在反复研读学习国家政策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同时结合地域校情,将育人目标定位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时代新人,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从而开启“能本教育”之路。所谓“能本教育”,是指基于全人发展的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本的教育。它以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必备的认知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及
期刊
【摘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可以从师生关系、主体意识、激发兴趣、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来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主体意识;培养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高中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他们既想有选择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也更渴望独立自主地学习,但应试教育的束缚,片面追求分数的影响,往往禁锢了他们个性的发展;语文的课堂教学大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期刊
【摘要】新课标影响下的现代教学课堂不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阐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结合化学思维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意识; 自主学习; 化学思维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