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不断增多、学科声望不断提高,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
从学术问题到学术规范:旅游地理学者的自觉性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在经历了“量”的积累后,走向“质”的飞跃,更加关注学术贡献,强调旅游地理学为其它学科输出知识,强调研究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近年来,许多学者参与到旅游学术研究规范的讨论中。旅游地理学要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就必须取得学术成就足以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它竞争模式;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规范的建立至关重要,成为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取得学术贡献的重要前提。
社区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旅游流等成为研究热点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在原有基础上发生显著变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规划、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旅游动机与行为、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旅游生态与环境、旅游影响等传统研究领域出现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伴随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在一些新兴和热点领域的研究,如社区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等方面也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社区旅游研究逐步受到关注,学者们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意义的共识,如旅游地建设不能忽视社区各利益主体对游客和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权力关系造成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结构性障碍、社区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等;节事旅游研究由对重大事件的宏观影响研究转移到关注相关利益群体和微观实体,此外,旅游地理学者还关注大型节事活动对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遗产旅游研究逐步深入,研究内容涉及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解说、遗产治理与可持续性评估、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城市旅游研究继续受到重视,总结了中国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特征,发现了城市旅游绩效和发展阶段差异,扩大了城市旅游研究的范围;旅游流研究呈现多维视角,更加关注入境旅游流、旅游流网络、旅游流平衡点等领域。
跨学科交流促进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旅游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增多,研究领域获得较大拓展。在地理学内部,将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到旅游研究中。旅游地理学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注重数理方法和GIS 技术的合理运用,强调结论的可靠性和方法的严谨性,研究结论具有理论深度,并更为直观。在学科间,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增强了旅游地理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如从经济学视角解释旅游线路的固化,从要素作用空间分异的角度建立格局研究方法,从地方理论视角研究社区旅游,从人类学视角研究事件重构,从背包客视角研究旅游流空间行为,运用扎根理论探讨城市形象定位,运用社会表征理论分析社区对遗产价值认知等。
学术会议举办推动理论对话和学术规范
在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术团体积极努力下,举办了多项国际、国内旅游学术会议。学术会议以“理论对话”的形式探讨旅游研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交流研究经验、碰撞学术思想、展示科研成果、促进学术规范的平台。如“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自2009 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整合了政府行业管理和旅游学术研究的力量,通过设立“中国旅游研究院科研课题”,为学者提供研究机会,研究成果为行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每两年在中国举办一次的“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内容的前沿性、方法的创新性、交流对话的国际性的特点,促进国内学者对国际旅游研究的了解,推动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理论对话和学术规范。
旅游规划创新旅游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近年来,旅游地理学者在旅游规划编制中提出的创新性发展机制和模式有力推动了地方旅游业快速发展。如“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滨海旅游产业试验区”等创新发展机制,“旅游 地产”的旅游导向型土地利用模式,旅游与温泉综合开发的发展模式等,都是结合区域特点,在具体旅游规划中提升的理论成果。同时,将社区参与、社区增权理论引入旅游规划中,为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保继刚教授,汉族,云南人,博士生导师。1995年在中山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2001年成为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ourism Studies 会员,主要研究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编著的《旅游地理学》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区)以及湖北省、桂林市、苏州市、黄山市等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从学术问题到学术规范:旅游地理学者的自觉性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在经历了“量”的积累后,走向“质”的飞跃,更加关注学术贡献,强调旅游地理学为其它学科输出知识,强调研究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近年来,许多学者参与到旅游学术研究规范的讨论中。旅游地理学要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就必须取得学术成就足以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它竞争模式;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规范的建立至关重要,成为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取得学术贡献的重要前提。
社区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旅游流等成为研究热点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在原有基础上发生显著变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规划、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旅游动机与行为、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旅游生态与环境、旅游影响等传统研究领域出现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伴随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在一些新兴和热点领域的研究,如社区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等方面也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社区旅游研究逐步受到关注,学者们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意义的共识,如旅游地建设不能忽视社区各利益主体对游客和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权力关系造成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结构性障碍、社区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等;节事旅游研究由对重大事件的宏观影响研究转移到关注相关利益群体和微观实体,此外,旅游地理学者还关注大型节事活动对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遗产旅游研究逐步深入,研究内容涉及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解说、遗产治理与可持续性评估、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城市旅游研究继续受到重视,总结了中国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特征,发现了城市旅游绩效和发展阶段差异,扩大了城市旅游研究的范围;旅游流研究呈现多维视角,更加关注入境旅游流、旅游流网络、旅游流平衡点等领域。
跨学科交流促进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旅游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增多,研究领域获得较大拓展。在地理学内部,将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到旅游研究中。旅游地理学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注重数理方法和GIS 技术的合理运用,强调结论的可靠性和方法的严谨性,研究结论具有理论深度,并更为直观。在学科间,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增强了旅游地理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如从经济学视角解释旅游线路的固化,从要素作用空间分异的角度建立格局研究方法,从地方理论视角研究社区旅游,从人类学视角研究事件重构,从背包客视角研究旅游流空间行为,运用扎根理论探讨城市形象定位,运用社会表征理论分析社区对遗产价值认知等。
学术会议举办推动理论对话和学术规范
在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术团体积极努力下,举办了多项国际、国内旅游学术会议。学术会议以“理论对话”的形式探讨旅游研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交流研究经验、碰撞学术思想、展示科研成果、促进学术规范的平台。如“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自2009 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整合了政府行业管理和旅游学术研究的力量,通过设立“中国旅游研究院科研课题”,为学者提供研究机会,研究成果为行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每两年在中国举办一次的“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内容的前沿性、方法的创新性、交流对话的国际性的特点,促进国内学者对国际旅游研究的了解,推动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理论对话和学术规范。
旅游规划创新旅游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近年来,旅游地理学者在旅游规划编制中提出的创新性发展机制和模式有力推动了地方旅游业快速发展。如“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滨海旅游产业试验区”等创新发展机制,“旅游 地产”的旅游导向型土地利用模式,旅游与温泉综合开发的发展模式等,都是结合区域特点,在具体旅游规划中提升的理论成果。同时,将社区参与、社区增权理论引入旅游规划中,为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保继刚教授,汉族,云南人,博士生导师。1995年在中山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2001年成为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ourism Studies 会员,主要研究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编著的《旅游地理学》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区)以及湖北省、桂林市、苏州市、黄山市等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