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毅庄诚”——王西麟《第七交响曲》评析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曲家王西麟的《第七交响曲》为上海音乐学院80周年校庆委约而作。这是一部为钢琴、80人的合唱队和三管编制大型交响乐队而作的标题交响乐作品,首演于2007年12月27日的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庆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演出,汤沐海指挥。全作27分钟不分乐章一气呵成。“和毅庄诚”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校训,作者用为本作的标题,这四个字凝聚了“上音”师生的艺术追求和价值取向。作者立意于:上海音乐学院的80年历史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一个领域的代表,也是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社会史的一个领域的代表。因此作品的布局分四个部分:历史回顾、战乱浩劫、生机勃发、“和毅庄诚”。这四个部分不是标题而仅仅是段落提示。全曲共27分钟,但因音乐会总体时间要求而临时减删了中间部分“战乱浩劫”的大段音乐,只演出了11分钟,却仍然获得很大成功。
  音乐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弱奏的凝重的固定音型中开始,这个固定低音节奏象征着历史严峻而沉重的脚步并贯穿为全曲的背景。序引在色彩性乐器的装饰下,四支短笛和小提琴群的横向和纵向的二度的走向,并由此形成的密集的五声性色彩和声的音块,由高到低遽然下行,音响新颖,如同清澈的雨露淋落,表现春风沐雨的校园气氛。
  谱例一
  
  
  音乐进入主体部分(历史回顾),开始由女低音声部唱出“Wu”,把听众引入昔日的历史回顾之中。在主题的两个音的核心动机(F G)的两次简短的呈示之后,平稳而完整的展开进行了一次长达21小节阐述,这正是作曲家最擅长的长呼吸的表现手法。作者说:“这回顾中既有温馨和感念,又有感慨和沧桑。”主题呈示之后音乐展开在合唱的四个声部中以复调的形式向前推进,连绵不绝,在经过情绪的积累之后“和毅庄诚”的唱词被庄严地唱出,这是校训在《第七交响曲》中的第一次出现。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她的诞生见证着中国近代音乐艺术与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她不仅仅培养专业音乐人才,而且也是中国进步思想的孕育之地。
  乐曲在“点题”之后进入到了第二阶段——战乱浩劫。钢琴和打击乐的音块的巨响,音乐马上突如其来地进入紧张而骚乱的情绪,随后的合唱声部以ff的力度唱出小二度下行的紧张不安的音块,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恐慌、叫喊和哭泣。
  谱例二
  
  
  作曲家在合唱声部大量地运用音块的技巧,各声部在横向上做小二度的进行,而在纵向上音高相差二度,节拍上相差一拍或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拍,这种应用于合唱声部的音块使音乐充满了戏剧性,充分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惶恐和伤害。同时,作为整个作品的主体心脏部分,第二阶段也是作曲家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在这里,作曲家运用把音块分组而与大量复调化结合在一起,使乐曲的音响效果十分精彩。王西麟在几部力作中一直非常重视复调的创作方法,在每一部作品中几乎都能找到精彩的赋格段落和不同的复调创作方法,使音乐充满交响性和戏剧性的动力。在第二阶段作曲家还大量地运用了拟声词,用钢琴和打击乐表现巨大的灾难,用无伴奏的合唱队的男声“da da”声表现战场上枪弹横飞的情景,用女声唱的旋律吸收了蒲剧的大跳和呼喊的音调,又组成复调,与小二度下行的音块结合在一起,并在合唱的八个声部中复调穿插,强烈地表现了惨痛的哭泣和控诉。乐曲在第二阶段中进行了充分的展开并把乐曲推向高潮。作者用没有任何文字的纯音乐手段着力表现了八年抗战和十年“文革”,是邪恶黑暗和破坏创伤的挥之不去的梦魇,是必须直面和深刻记取的历史惨痛的教训。
  打击乐器组的“独奏”引入了乐曲的第三阶段——生机勃发。这里不同音高和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组成的节奏赋格段,表现了生命的生长和茁壮。经过这个简短的过渡,音乐直接进入第四部分,音乐突然变得明朗清新单纯而轻快。作者在这里采用了简约派的美学思维:在三支短笛和色彩性乐器透明而快速流动音型衬托下的相对平稳的情绪中,合唱声部由男低音至女高音分别唱出“和毅庄诚”四个字。
  谱例三
  
  
  作者用色彩性的和声对比,同时也逐渐蓄积力量,各声部逐渐进入,贯穿在全曲中的固定音型此时在铜管乐器组中吹奏出来,好像召唤曙光来临,驱散黑暗并带来强大的生命力。第四阶段是整个交响乐的高潮阶段,经历前三个阶段终于迎来最终的“和毅庄诚”——音乐由创伤中燃起音乐生命的火花。这火花终于壮大而铸成为庄严的宣言,上海音乐学院在经历风雨之后依然傲立于世,“和毅庄诚”的校训经过历史洗礼和顽强的拼搏依然生机勃发,多次有效的和声色彩变化,最终把音乐推向高唱如云的“和毅庄诚”。在顶点高潮之后,情绪突然下落而进入尾声,形成戏剧性的对比。作曲家再现灾难的主题并警示人们:居安思危!这是作者蓄意的历史重笔。
  王西麟先生在近几年的创作中写下了大量优秀的交响乐作品,从2000年到2007年主要创作了《第四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等。在这些作品中,既有关注人类命运的作品(《第四交响曲》),也有表现浓郁中国风格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既有反映中国文人精神的作品(《第五交响曲》),又有站在世界的角度思考奥林匹克精神的作品(《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虽为委约作品,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和前几部交响曲是一脉相承的。王西麟的交响乐作品很注重对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蒲剧、上党梆子以及秦腔的曲调,在被作曲家充分地发掘其内在变化并辅之以现代作曲技法超脱之后,已经深深地浸润于作曲家的音乐之中。传统的民族音乐语言虽然在某些层面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但是要想与现代人的创作思维相联系,尤其是与交响乐创作思维相联系,作曲家必须对其进行改造,王西麟的交响乐作品在这方面可以成为典范之作。正是这种作曲家本人特有的改造民间民族音乐方法,使得王西麟的的交响乐作品具有鲜明的特征,形成他个性鲜明的“音樂符号”。《第七交响曲》同样保留了王西麟独有的“音乐符号”的特点,在开始合唱主题的旋律中就鲜明地显现出来。
  谱例四
  
  
  “和毅庄诚”作为《第七交响曲》的标题,虽然有其特定的表现意义,但是,从音乐的内涵来看《第七交响曲》所表现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沿革的浓缩和再现,通过“上音”的缩影,部分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更迭。王西麟先生非常擅长用交响乐这种艺术形式来表现人类历史、人类命运以及人类精神等重大题材,在他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厚重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是不言而喻的。从《第三交响曲》开始的每一部作品,作曲家都在思考并用音乐回答着不同的问题。在《第七交响曲》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王西麟先生对历史的回顾、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希望。将这种对历史、未来、生命等问题的思考贯穿王西麟所有的交响乐作品,这正是作曲家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追求正是中国当代人文精神中所缺失的——对于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可有可无;不断有人要求本身就很脆弱的人文精神以实用化的态度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对人文精神造成持久压力。这种人文精神内部因素的危机,造成人文精神内在生命力的逐步枯竭。”①王西麟先生的交响乐作品正是一直不断地关注着这些重要的人文精神的问题,向人们用交响乐这种音乐艺术形式“大声疾呼”。他的《第七交响曲》做到了音乐形式、内容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和毅庄诚”的校训精神在王西麟先生的《第七交响曲》中被凝缩、升华。
  王西麟先生本人在创作《第七交响曲》时说道:“上音80年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有许多我的前辈、同辈和晚辈……因此这作品难度很大,对我的压力也很大,这又是对我的一次很大的挑战……我终于能用这部作品为母校献上一份真挚而深切的感念之情。”
  
  ①贺平《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年第2期。
  
  尚洪刚 北京教育学院音乐系教师
  
  (特约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2011年3月13日-25日,由中国交响乐基金会与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合作主办的“2011年中国交响乐峰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如期举行。来自俄罗斯、匈 From March 13 t
水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水电建筑设施对实现生态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家战略和政策不断向水利、农业和环境倾斜,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落后和陈旧,已经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我国现有公路或是陈旧老化,或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交通
近年来,我国乡镇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地方开始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彰显地域特色文化魅力,竭力突出乡镇文化的重要地位,把大力发展乡镇文化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132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掷色子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下简称“哈夏”)是哈尔滨市创办于1961年的一种社会性音乐文化活动。迄今整整五十年,已举办三十届。它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并称为哈尔滨“一冬一夏”的两大传统文化节庆,以其不变的初衷,树起哈尔滨的文化品牌,凝聚成这个城市的精神音符。“哈夏”何以稳定发展、久盛不衰?综合各个届次的举办过程,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但“万事开头难”,首届“哈夏”的奠基作用和启示意义最值得我们追溯和回味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更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作为我国经济主体中的中流砥柱,国有企业担负着多重责任.它们为国家的
当今世界,创业已经成为各国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创业不仅能够提高人均产出与收入水平,创业还能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形成,让更多的人参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并获
2010年11月21—23日,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二胡教学创作学术论坛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论坛围绕着“二胡教学与音乐创作”两个中心议题展开。论坛期间除了研讨会外,还于22日晚
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成为弘扬民族艺术、普及音乐知识、发现和培养声乐人才、引领和推动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平台。第14届青歌赛圆满落下了帷幕,像往届一样又掀起了人们对民族唱法评议与质疑的热潮,“罐头歌手”、“民族唱法患上了专业病”、“原生态打败学院派唱法”等批评不绝于耳。艺术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必然会失去观众和市场。其实,青歌赛所反映出来的民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