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我们还应关注什么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当前阅读教学现状,笔者以为以下两种教学行为严重缺失:(1)学生课堂质疑在教学中的严重缺失:(2)学生查阅工具书、资料习惯培养的严重缺失。让学生学会质疑——亲历冥思苦想之辛,方显柳暗花明之畅:让学生动手查阅——亲历胼手胝足之程,方显锦上添花之美。
  1 学生课堂质疑在教学中的严重缺失。众所周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的是主动思维,由于这个过程需要花一定量的时间,加上教师无法预知学生的问题是什么,担心课堂的冷场和失控,故在众多的公开教学中。我们无缘见识类似“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这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
  2 学生查阅工具书、资料习惯培养的严重缺失。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查阅字典和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二年级“查字典”是一项教学内容,通常在完成几个课时的教学之后,查字典作为学习任务常常被我们的课堂忽略不计,而如何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更是作为一种自学的要求自我处理。公开教学中,讲课教师也通常以“查字典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和重要的学习方法”一言以蔽之了。事实上,由于查阅的过程没有被不断复现、强化、巩固,大多数学生在学过查字方法后,并没有养成随时识记、随时查阅的良好习惯,字典等一些工具书常被搁置在某个寂寞的角落。
  当前我们的阅读课堂,即使是获得较高评价的观摩课,也常常被“听讲”、“看课”、“问答”充斥,老师一次又一次地问,学生一次又一次地答。我们的课堂确实需要这些润色,我们的学生确实需要这些打磨,但过犹不及。课堂不需要表演和展示,它更应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学生也只有亲历真正的思维过程才能学会如何阅读,才能让自己变得深刻和睿智,“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因此。重视这些缺失的教学行为是阅读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质疑——亲历冥思苦想之辛。方显柳暗花明之畅
  
  现代阅读观呼唤师生角色的真正回归。老师作为“导师”、“引导者”应退居到“后台”;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要像老师备课那样去学习,去准备,去思考。这是落实学生主体的需要:培植学生主动探究的需要:明晰规正学生思维的需要。
  1 课前预习“随意”质疑。阅读教学应让学生静心读书、潜心思考,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一般来说。每课教学之前,都要布置学生预习,质疑应成为预习中的首要任务。学生初读课文,读到哪里,想到哪里,这个思维的过程都比较随意、散乱。但这是一个真实的思维过程,我们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充分的重视。预习中要求学生把这些“随意”的质疑进行整理、归纳后写下来,使一些自以为有价值但又无法自我解决的问题得到梳理,让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
  2 课内学习“聚焦”质疑。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往往能提出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零零碎碎,深浅不一。我们的教学面临培养学生学会质疑的任务,促使他们的思维向深度发展。(1)于题眼处质疑。题眼是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抓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例如教学《游园不值》时,教师板书诗题。问:看诗题,有不理解的字吗?学生提出“值”,大家讨论出“值”就是“遇到”。老师让学生围绕这个诗题展开提问?学生质疑: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什么不遇?又遇到了什么?他不遇之后的感想是什么?教师表扬提出这些问题的学生,接着顺势而教,应势引导,紧扣“不值”这一题眼,凸显了诗人情绪由失望到惊喜到欣慰的暗线。(2)于重点处质疑。对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我们无需也无法面面俱到,往往扣住一句话、一个词便能领悟主旨,体现所叙对象的特点。那么,我们可在此处引导学生大胆质疑。(3)于矛盾处质疑。某些文章随着叙述内容的展开。作者巧设重重矛盾。吸引学生去品味、琢磨。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末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学生就有质疑“这里的两个‘幸福”意思一样吗?她的生活那么悲惨,怎么说曾经那么幸福?由此展开“幸福的幻想”和“痛苦的现实”的对照研读。(4)于空白处质疑。空白所起的效果往往是无中胜有,表达了一种隽永和含蓄之韵,在此处质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围绕小女孩幻想中的“奶奶”进行提问,学生大胆质疑:小女孩为什么幻想了奶奶而不是妈妈?奶奶曾经和小女孩生活在一起,女孩饿了怎么办?冷了怎么办?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讨,深化了对小女孩“可怜”身世的感悟,对孩子的不幸流下同情之泪。
  质疑,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一次次的碰撞、辨别和判断。让学生的思维善于觅错、纠错,以批判的眼光观察和审视事物。学生养成了阅读时主动思考、自己质疑的习惯,有了质疑的习惯,“他们的思想怎么也闲不下来,总是不停地、饶有兴趣地比较、归纳、揣摩、体会,读书的过程也就充满了思考和解决矛盾的乐趣。”(见《中国教育报》2008,01,24)
  
  动手查阅——亲历胼手胝足之程,方显锦上添花之美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来看,他们的认识过程是离不开感性经验为基础的。在有限的课堂里要更多地让学生去动手、动嘴、动脑,而不是动耳,体现了“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这是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遵循学习过程的需要,养成优良学格的需要。
  1 查在归类时。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归类识字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大量地进行集中识字。某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一下《识字、8》的一组词串时,学生不认识“隹”部,教师故意设疑(1):怎么办?于是小朋友纷纷拿出字典,查出这字读“zhui”,在查阅的过程中,学生同时认识到这是一个部首字,“人”部是查不到的。教师设疑(2):为什么都是鸟。有的是“鸟”部,有的却是“隹”部呢?学生在字典的解释中明白了短尾巴的用“隹”部。长尾巴的用“鸟”部。教师设疑(3):写出“隹”部的与鸟有关的字,学生在收集汉字中又一次获得辨别。这一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兴趣盎然之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相信这样的记忆是深刻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主张的“启发式”教育,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
  2 查在疑惑时。许多学生在碰到不识或不解的字,或者跳过,或者猜测一番。“猜”是一种方法,有时会猜对。但有时也会猜错。学习是一件严谨的事,同时又要形成一种唯理至尊的不具有奴性的学格,那么,我们理应让学生寻得有力的依据。比如,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教学《捉鬼》一课时。让学生猜一猜“鬼”的部首,有学生猜是撇部,有学生猜是撇折部,结果一查原来是“鬼”部,查阅字典和资料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熏陶,这一过程中处理信息,独立思考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均是手脑并用的实践过程,注入了学生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历练。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讲堂变成学堂,把质疑、动手查阅的过程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思维的风暴中默默地、静静地得到文化的浸润,获得终身的发展。
其他文献
用地高辛标记工程菌DAN片段作探讨,针通过分子杂交和免疫显色检测重组天冬酰胺酰半成品中的残余DNA。该法对半成品用氯仿抽提,消除了蛋白质对DNA测定的干扰。3批重组门冬酰胺酶半成品的测
信息技术是一门侧重于实践操作的学科,在涉及理论知识这一块,教师上课时说教的相对比较多,程序性、指令性的用语较多,课堂氛围相对单调,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应多应用一些教学情景,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能使他们更好地体验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包含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接下来,谈一谈本人在5年的信息技术教学
这是我在苏北支教的一个故事——开学后第二周的周二.上午第一节课.我正在给学生们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的内容。当我布置了作业以后.想让他们把这个知识当场巩固.就
简述了取向硅钢板坯低温加热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国外取向硅钢板坯低温加热工艺的研制现状。
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英语的学习活动应遵循听(听力)、说(口语)领先,读(阅读)、写(写作)跟上 的语言学习规律,好像没有了朗读什么事似的,再加上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对
【摘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旧时的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被动跟随教师学习的模式已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需要探
【摘 要】国际贸易模拟实习是一门涉外性、实践性、仿真性相融合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提出了教学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模拟实习;教学效果    一、国际贸易模拟实习的教学特点    1.涉外性。国际贸易模拟实习要求学生在网上完成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全过程的具体操作,主要涉及到出口商、进口商、银行、进口地银行、外汇管理局、外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等公
江南人爱喝汤,但是江南人不爱喝萝卜煨萝卜的素汤,他们更喜欢在萝卜汤里来点肉。这样,不仅萝卜有了荤味,就是肉汤也成了绿色食品。萝卜与肉相煨,两者相得益彰,各自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汤也就堪称美味佳肴了。  新课程实践背景下的校本研究,不需要“萝卜煨萝卜”,而是希望在这萝卜汤里来点肉。  什么是“萝卜煨萝卜”呢?这是几年前一位资深教育家对缺乏理论指导、停留在浅层的教学研究的一种比喻,意即这样简单的同伴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学校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高考和时代发展的趋势,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开展分层、分类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