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之谜——中国彩陶(五)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h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8年,考古工作者们在山东辛丘县龙山镇发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龙山镇出土的陶器器壁薄,造型多样,秀美大方,是其他任何一个原始文化时期所望尘莫及的。这一切都源于快轮制陶术的发明(图1)。
  但是,到了彩陶文化晚期,一旦使用陶轮,彩陶便迅速消失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制陶技术的提高为何反而使曾经经历过无比辉煌的彩陶文明在史前时代就走向衰落了呢?
  
  


  (1)原始文明时期的龙山陶器
  
  沿黄河西行,在距离龙山文化彩陶遗址数千公里的甘青河湟地区,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挖掘出另一种彩陶文化类型,那就是最早发现于甘肃广河县洮河北岸齐家坪的齐家文化。它与龙山文化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素陶的数量远远大于彩陶的现象(图2)。
  
  


  (2)齐家文化出土的素陶数量远远多于彩陶
  
  龙山文化的年代已处于彩陶文化中晚期,按照考古学通常的认识,素陶应该是先于彩陶出现的。这个时候历史怎么似乎倒退了呢?那么,齐家文化的陶器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在一处齐家文化的墓葬中,人们挖掘出了一面铜镜,经鉴定为青铜制成,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饰有花纹的青铜镜。随后,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更多青铜器,与齐家文化出土的素陶属于同一时期的文化层(图3)。
  
  


  (3)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饰有花纹的青铜器
  
  齐家文化中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使人们更加迷惑了:本应产生在彩陶之前的素陶竟然与青铜器出现在同一个年代(图4)。
  
  


  (4)与素陶属同一时期的齐家文化青铜器
  
  距今4000多年前,华夏大地上出现了青铜器,正是大约在齐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中晚期阶段。青铜器的发明预示着新石器时代的又一个重大的飞跃。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掌握金属的冶炼技术,并且铸造出比陶器更为坚固的器物。那么,彩陶的衰落是否是因为青铜器取代了它的位置呢?
  如果说彩陶的衰落仅仅是因为青铜器将它取而代之的话,另一个疑问又随之产生:彩陶在陶轮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已从家庭副业转为一个熟练的手工业部门,生产成本应该大为降低。而青铜器作为新兴技术,其冶炼制造成本反而很高,人们怎么可能轻易舍弃彩陶呢?如果说是青铜器取代了彩陶,那到底是取代了彩陶的什么方面呢?
  陶器最初是作为原始先民重要的生活用具而被发明的,人们用它来盛装东西,烹煮食物或者祭祀。直到彩陶出现,一种遥远神秘的色彩纹饰才从此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将人类最质朴的审美情趣点缀到了这些日用品中。由于这一精神元素的注入,彩陶身上的纹饰由写实到抽象,成为远古先民表达信仰、崇拜和祈愿的载体。在出土的彩陶中大部分都只在上半部画彩,但是还有一些陶器全身都画满了彩(图5)。
  
  


  


  (5)图组:(5-1)大部分的彩陶只在其上半部画彩(下图)(5-2)全身画满了彩的陶器(上图)
  
  既然彩陶在当时已有了普通日用品和高档的艺术品之分,那么,到底都是谁在使用它们?能拥有满彩陶器的人是否就意味着身份地位上的尊贵呢?
  在很多原始社会晚期的先民墓葬中,人们发现有一些墓葬里陪葬着大量的彩陶,多的竟达上百件,而有的却只有少得可怜的一两件陪葬品。这说明,这个时候的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彩陶,成为衡量贫富的一种标志。
  
  在出土的彩陶器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彩陶身上都出现了排列规整的小孔,这些小孔带有很明显的工具钻过的痕迹,很有可能是用骨针之类的硬物钻出来的。这些小孔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图6)?
  
  


  (6)钻有小孔的彩陶器
  
  经过仔细研究,考古学家判断这些小孔之间曾经用皮绳或者麻绳串联在一起,其用途其实是为了把破碎的陶器重新拼接、修补完整。
  也许彩陶在当时真的属于很贵重的物品,所以人们才会这么珍惜,甚至想到修补。当时的彩陶工艺还没有出现轮制法,一件彩陶的制作要经过炼泥、筑模、盘条塑坯、打磨器壁等繁复精细的手工程序,在陶器上绘彩更是倾注了制陶者全部的心血。
  有一个彩陶器出土的时候是一堆碎陶片,当考古工作者把它们拼接起来以后,才发现它们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双连杯,上面还有一个动物的雕塑。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它起码是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是在原始社会晚期,类似于部落首领这样的人,也就是有权势的人使用的(图7)。
  
  


  (7)连在一起的彩陶器
  
  中国最早记载酒的典故中说到,尧舜时代,酒已流行于社会。因此,考古学家推测双连杯其实是酒具,但又不是普通的酒具,而是礼仪用具,为部落间结盟时领导者对饮所专享,以象征和平友好。也许在沟通和好之前,两个部落之间曾经有过矛盾或战争,如今化干戈为玉帛,信任十分重要,因此,双连杯之间开有孔道,两个部落首领共饮一杯酒既避免了嘴对嘴,又可以不必担心酒中有毒,正所谓“生死之交一壶酒”(图8)。
  
  


  (8)双连杯是一种专用酒具
  
  贫富的分化,阶级的产生使彩陶的意义也相对于它诞生的母系氏族社会有了明显的转化。因为它的制作繁琐而精美,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属于财富的象征,它的视觉形象又可以表现权力的尊贵。但是,当青铜器出现以后,人们发现这种更为坚固、稀有的器皿更能表达出人们对财富与权力的崇拜,满足人们对拥有某种奢侈品的虚荣。于是,青铜时代终于不可逆转地取代了彩陶时代。
  青铜器的产生固然对彩陶是一个冲击,可是彩陶毕竟前后发展了数千年,它的艺术底蕴是由一代又一代陶工传承积淀而来的。青铜器时代来临了,这些陶工都到哪儿去了呢?他们不太可能全部涌向新的制造业,更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丢掉饭碗,或者甘心情愿地舍弃美丽的彩绘世界一心制作素陶。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在彩陶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在制作彩陶呢?
  相比起青铜器,彩陶给人的感觉似乎更加温婉。它总能让人联想到泥土的芬芳和远古先民在河边打水的景象。彩陶身上那些丰富多彩的纹饰也在无形中透露着制陶者的心境:稚拙而生动的万物生灵、天真而懵懂的日月星辰,河水般流淌着的波浪纹,虔诚的对蛙类的崇拜,还有抽象而不失规整的视觉审美以及细密精到的线条与色块。彩陶的世界里没有惨烈的战争,没有狰狞的野兽,是什么人描绘了这和谐美好的世界?
  彩陶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当人们开始在定居生活中积累粮食,集体协作进行耕种和狩猎,稳定的生活,他们有闲暇的时间制作陶器,甚至在陶器上绘彩。
  从当时的社会自然分工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妇女,一般男性从事的是狩猎和捕鱼。女人因为经常和泥土打交道,当时从事制陶生产的大部分是妇女,一是根据社会分工来看;另外从陶器上也看到了一些女性留下的痕迹。比如我们发现的一个指甲纹的小陶罐,上面整整齐齐地一圈一圈地按了很多指甲纹,指甲很细小,像是妇女的指甲(图9)。
  
  


  (9)用指甲刻画的陶罐
  
  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情感更为细腻,表现的手法也更为柔和。也许女性制陶的说法的确令人信服。就连古老传说中也有女娲团土造人之说,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团土的过程就是在制作陶器。女娲其实也就是整个母系氏族社会的象征。彩陶最初的制作者,也许本来只是一些闲暇时做些家庭副业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女人们。
  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彩陶业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有一群专业的陶工从学徒开始一辈子从事这一行业,社会制度自然也开始不断改变。
  相对于女娲来说,传说中伏羲的形象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象征。相传伏羲为推动农业进步、社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其中包括改革原先氏族的政治制度和嫁娶制度。这些传说似乎与原始社会发展的历史不谋而合。
  甘肃天水市的伏羲庙,娲皇村的女娲庙,这些历史文化的地理坐标让人们把天水视为华夏文化的起源地。而这一切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天水附近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使这座地处甘肃东部的文化名城找到了更多历史依据。
  大地湾遗址在距天水市东北方向100多公里的缓坡山地上,那里发掘出的一万三千多平方米的文化遗存表明,这里曾是一个庞大的先民聚落群。
   那么,传说中的伏羲会不会就是当时活动在这里的一个部落的首领呢?大地湾连续3000年不间断的原始生活遗迹给人们呈现出了一个清晰的远古彩陶文化的发展脉络,可以说,大地湾见证了彩陶的兴衰。
  在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大型的房屋遗址,根据碳素考古测定,这是距今5000年的一座建筑遗迹,总面积达到420平方米,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它不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部落中的大型公共用房,只有一间大房作为公社成员议事活动的场所;它是一个多间复合式的建筑,布局规整、中轴对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图10)。
  
  


  (10)大地湾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遗址
  
  大地湾遗址不同时期的遗迹都在告诉我们,彩陶文化是怎样宿命般地从人类童年那财富共享的氏族公社时期,逐渐进入贫富差异与等级划分的社会。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和阶级的产生,彩陶文化也体现出了多元性。颇具现代绘画视幻效果的点纹和黑白间隔纹在彩陶中丰富地变幻着。这种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场垣、距今4000年前马家窑文化晚期的马场类型彩陶,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中最后的绝唱(图11)。
  
  


  


  


  


  (11)马家窑文化晚期彩陶
  
  彩陶文化在这样的巅峰状态怎么会随后就急转直下迅速地衰落和消失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社会的变迁吗?还有什么别的不可抗力吗?
  就在与马场垣遗址同属于青海省民和县,相距不远的一个名叫喇家村的地方,当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齐家文化的房屋遗址时,竟然看到了十余具作求生状的尸骨遗骸,场面惨不忍睹,怵目惊心。这里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是战争,屠杀,还是天灾?
  经考古测定,这群人是生活在距今4000年前的原始先民。
  考古工作者对挖出的遗迹进行了分析研究,这座埋葬了十余人的大房子显然在当时发生了坍塌。他们应该是在危险来临之时躲进这间大房寻求庇护的,却没想到还有更强大的外力连同房屋一起摧毁了。
  在这间大房子中,人们发现了一对母子的尸骸:母亲将幼子掩在身下,双手紧紧地搂住孩子,抬头绝望地作着最后的挣扎。历史凝固在了这死亡的最残酷的一刻。一切迹象表明,这里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天灾,人们甚至连一点逃跑的时间也没有(图12)。
  
  


  (12)紧搂着孩子的绝望母亲
  
  齐家文化彩陶的年代为距今4000年左右,正值传说中夏王朝之前的洪水时期,古籍记载在尧为首领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浩浩滔天的洪水。《孟子·滕文公下》中曾写道,当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也许,喇家村大型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洪水和地震的遗迹,正是发生在4000年前,惊天动地的自然灾害的见证。
  洪水吞没了大量的农田,使得以定居生活为基础的彩陶制造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以素陶为主的齐家文化出现了适合于流动生活的圜底和三足的陶器(图13)。
  
  


  (13)适合于流动生活的陶器
  
  考古学家还在遗址中发现了马骨,马的驯养为游牧创造了条件,意味着游牧文化在这个地区逐渐兴起,这一时期的彩陶纹饰上也出现了草原文化的痕迹(图14)。
  
  


  (14)带有草原文化遗迹的彩陶器
  
  一件出土于青海的人形陶塑令考古学家们感到诧异,它所雕刻的人物形象分明是一个高鼻梁、凹眼睛,典型异域外貌的原始先民(图15)。
  
  


  (15)异域外貌人形彩塑
  
  不知陶塑中的人物是否曾是在这里游牧的某个部族的首领。而古往今来,甘肃青海的黄河流域确有许多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活,羌族、鲜卑族、蒙古族、藏族都曾先后活跃在这一地区,延续不断地共同劳动创造。
  
  中国彩陶自甘肃大地湾发源地向西发展的一条血脉,也就在大洪水之后,随着这一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渐渐淡出了历史。与此同时,中国彩陶文化沿着黄河中下游发展的另一条分支,与中原青铜器时代交叉。虽然此时彩陶的精神寓意有了青铜器作为替代品,但中原地区的气候依然适宜农耕,因而制陶技术也不断提高。可为什么彩陶的数量却越来越少,直至走向衰亡了呢?
  考古学家进一步研究了龙山文化出土的素陶,发现有些素陶中其实带有一些彩,只是这种彩随着岁月流逝脱落了。为什么这里发现的素陶,还带着些残存的彩绘痕迹呢(图16)?
  
  


  


  (16)图组:(16-1)龙山文化中出土的素陶(方图);
  (16-2)残存的彩色痕迹(圆图)
  
  原来这种素陶是作为彩绘陶流传于世的,只是色彩难以保存。彩绘陶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在素陶的表面随时绘彩,如,祭祀庆典时就临时绘上表达祝福、祈愿和吉祥的图案纹饰。由于彩绘陶是在陶器烧过以后上彩,因此,所绘纹饰可以被清洗掉,而反复着色。这样一种风尚在那个年代十分盛行。但是彩绘陶无法像彩陶那样保存久远,这便是为什么在彩陶发展的晚期,反而会出现大量素陶的原因(图17)。
  
  


  


  


  (17)图组:素陶的表面可以随时绘彩
  
  大洪水、青铜器和彩绘陶的出现也许都客观地导致了彩陶的衰亡,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历史前进的必然脚步。当人类童年初期,那些天真地敬畏着万物生灵的先祖们在陶器上涂抹上第一笔色彩开始,人类的智力、审美和思想就在不停地飞速发育。
  彩陶虽然在几千年前就消亡了,可是彩陶留给后世的影响并没有消亡。今天,我们身边的几乎所有的文化要素,或多或少都带着那个梦一般遥远的彩陶时代的印记。
  
  神秘的中国彩陶,它所有的谜底都在为我们找寻华夏文明的源流。
其他文献
2009年12月27日,电视新闻中发现曹操墓的消息令人为之一振,一时间成了热议的话题。  第二天,在曹操高陵考古工地前,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媒体的记者。  显然,记者们是冲着发现曹操墓的新闻而来。曹操墓是怎么发现的?是否经过了科学的发掘和论证?曹操墓的证据是否可靠并且具有说服力?人们有着诸多的质疑。    发现东汉大墓    曹操墓的发现,还要从2006年春节说起。  2006年除夕,正当
期刊
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时刻。  烧制的器物被小心翼翼地从窑炉中取出,震慑人心的感觉,光滑而润泽的表面,罐体不吸收水,完全不同于陶器的特性(图1)。          (1) 图组:东汉时期烧制的器物    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无奈的窑工    这条穿越上虞全境一直被称作舜江的江,因为纪念上古的舜帝而得名。东汉末年,由于发生了孝女曹娥投江寻父的感人故事,这条江也因此改名为曹娥江。  然而,这注定
期刊
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出国留学,都是国内外最好的学校。回国之后又进入最权威的科学机构工作,与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合作,拿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个科学家应该走过的标准的人生之路(图1)。      (1)严东生    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今年91岁的严东生院士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60年。在熟悉他的人看来,不论是成长经历还是科研生涯,严东生的人生都完美得无可挑剔。  正
期刊
王树增 研究军事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家。为了探寻长征的原貌,他花费六年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并且数度重走长征路,终于写成著名历史纪实文学作品《长征》。    红军艰难走过了茫茫草地,七千名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继续北上。在由四川进入甘肃的惟一通道腊子口时,红军的安危再一次经受了生死考验。  他们重新准备向北进发的时候,处境十分危急。第一,由于长时间徘徊在无人地带,缺少粮食,部队处于饥饿状态。经过了雪山、草地
期刊
在印度,恒河被看作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河流。按照印度教的说法,恒河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传说宇宙创世之初,恒河是流经天空的河川。有一年,大地干旱成灾,民众苦不堪言。当时的印度王不忍生灵涂炭,于是恳求神灵将天河之水赐给大地。天神满足了他的请求,恒河水从天而降。但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经常泛滥成灾,于是湿婆神来到了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的田野,两岸居民得以安居
期刊
2004年的一天,为了准备即将开始的文物普查工作,浦城县文管所召开工作会议。会议进行一半时,所长陈寅龙接到一个令他吃惊的电话。文管员报告,管九村山下自然村的石公山上发现盗洞,陈寅龙立刻带领工作人员赶往事发现场。盗掘现场有个一米见方的盗洞。  由于发现及时,墓葬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考古队员首先对墓葬进行了钻探,根据夯土层判断,这座墓葬可能是汉代的。  随后,队员们又对墓葬周围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些商
期刊
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玉器的制作无论数量或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人们喜爱玉器的程度与现在相似,甚至比现在还热。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紫禁城养心殿门口有一块大玉璧,乾隆每天都要看这个玉璧,叫面璧。在那里思过,检查自己做错了什么。一国之君,至高无上,还要天天思过。  清代玉的产地在新疆和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玉,贵重用者,尽出于阗。”于阗又称和阗,
期刊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来到延安,在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如今,延安岁月已成为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年届八旬的金德崇老人,9岁去延安,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代。在他的书房里,到处都是关于延安的记忆。在延安度过的时光,已经成为他生命中最宝贵的经历。他珍藏的一个红色日记本,成了那段难忘日子的最好见证(图1)。  1941年元旦,延安中央医院的大夫们去给中央首长拜年,金德崇也跟着父
期刊
阿皮是南非阿多大象国家公园里的一头50多岁的母象,重达3500公斤,是一个野生非洲大象族群中的女家长和领导者。这个家族共有19头大象。为了深入了解野生非洲象的隐秘生活,科学家们用了两年的时间研制了一台大象摄像机。这是一款遥控式的摄像机,专门为野生非洲象量身制作的。  阿多大象国家公园是非洲最南端的大型猎物避难所之一。  公园内,无论是山坡还是深谷,都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家园。非洲大象是公园中
期刊
大漠边缘,一座现代化的载人航天发射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雄伟壮观。不远的地方,还矗立着两座已经退役的发射塔架,一座把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送入太空;另一座竖起过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图1)。      (1)酒泉发射场    1980年5月,代号“580”任务的洲际导弹,从这座塔架上腾空而起,飞向8000公里以外南太平洋海域。这次重大试验是一个新起点,我国国防科技从此迎来了新的腾飞。  1978年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