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C/PE的日子愈发不好过了,为求生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近来君联资本、高特佳等备战起了二级市场。
曾几何时,在所投资的公司实现IPO之后,投资人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坐等数钱。他们获得的高倍收益回报,也曾受到各方人士的非议。如今,投资机构好梦不再,梦魇来袭。由于监管层不断加强对PE的监管;改革措施不断出台,致使PE行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暴利时代结束,VC/PE赚钱不再像过去那般容易。各项数据显示,2012年VC/PE投资数量及投资金额均达到近三年低点,退出交易数、账面回报同样持续走低。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一季度VC上证所退出的平均账面回报水平最高为5.95倍,创业板和中小板退出的平均账面回报水平分别为5.70倍和4.07倍。PE在中小板和创业板退出的平均账面回报水平分别为3.79倍和2.91倍,而去年同期,两个市场平均账面回报分别为4.88倍和6.53倍。而前不久流血上市的唯品会更是给了投资人当头棒喝,即使公司成功IPO,投资人依然可能会损失惨重。
于是,VC/PE想要在逆境中谋生存,亟待寻求新的途径。对于VC/PE而言,二级市场是一块不错的新领土,许多先锋者已经进入战场,后起之秀也在悄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阴云密布
“全民PE时代”这个概念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说明了这个行业曾经进入了极为繁盛的时期。那时的机构投资者赚得是盆满钵满。2011年年初,在投资行业整体环境仍算理想时,上海永宣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冯涛曾说:“目前这种投资热潮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三年,三年内将会有50%的PE死掉。”
如今来看,冯涛的预测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VC/PE圈内就动荡不安,中概股频遇做空、中企海外IPO遇阻,加之11月出台了提高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的PE新规,让本来已经面临LP断供的VC/PE境遇变得更加糟糕。
2012年5月1日,创业板退市制度正式实施,在股市制度逐渐变得更加健全的同时,一二级市场差价越来越小,这对于那些仰仗差价求生存的投资人来说又是一个噩耗。于是,各种唱衰之声频繁响起,VC/PE行业的暴风雨已有山雨欲来之势。
根据投中集团统计,2012年至今,在具有VC/PE投资背景的65家拟上市企业中,投资机构的平均投资市盈率为12.3倍。其中,机构入股市盈率低于6倍的项目约5家;市盈率低于10倍的项目占比32.3%;市盈率在10-12倍、12-15倍的分别为18家和13家,总计占比达47.7%;市盈率高于15倍的项目12家,占比18.5%。投资成本最高的是上海涌铧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北京东易日盛装饰公司,市盈率达到38.6倍。
值得警惕的是,相比2011年中国PE市场平均12-15倍的投资市盈率,上述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多发生于2010年上半年,因此,其投资成本仍未达到最高点。可见,很多PE在2011年投资的项目,未来退出后能盈利几何确实令人堪忧。
行内人士已经嗅出危险信号,纷纷各显神通,开始寻求多条道路发展。例如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凯鹏华盈”)、深圳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创伟业”)已经开始建立孵化器,旨在更早介入种子期项目,以求抢占先机。另外,君联资本等投资机构也开始挖掘券商人才,布局备战二级市场。
暗涌不断
据媒体报道,目前,除了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早已将业务延伸至二级市场,原海富通基金经理康赛波也加盟了一家PE机构进行二级市场投资。同时,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同创伟业、君联资本等创投机构也开始招募熟悉证券市场操作的人才准备进军二级市场。
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对此谈道:“PE 涉足二级市场这种行为在国外很正常,比如KKR、黑石集团等都设有二级市场基金、对冲基金等。这是PE机构转型资产管理公司的第一步,其目的不外乎是增强投资机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收入多元化。”
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也曾反复建议,应允许创投机构管理投资二级市场的基金。他认为,二级市场属于创投行业的下游,对二级市场的把握能力将深刻影响创投行业的发展,因而有必要提高创投企业在二级市场的运作能力,将其为企业服务的半径从一级延伸到二级市场。
据了解,鼎晖投资早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涉足海外二级市场。2010年,鼎晖投资与原长盛基金投资总监闵昱合作出资成立了北京润晖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润晖投资”),目前已经与北方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合作发行了一只投资A股市场的阳光私募基金。根据鼎晖投资官方网站介绍,目前润晖投资共有11位投资专家,管理资产总额为6亿美元。
除鼎晖投资外,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以下简称“硅谷天堂”)也设立了二级市场基金。硅谷天堂下设一只平衡基金,主要关注二级市场。该基金的另一个目的是在LP临时提出退出要求时,可使用这只基金来保证其他基金不受影响。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发展趋势判断,大型PE将会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那些实力不强的、单纯依靠Pre-IPO项目盈利的PE机构,受二级市场影响将生存艰难,因为此前它们投资市盈率过高,而现在,新股发行市盈率正逐步下降。未来,它们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并逐步遭到淘汰。”
增强综合实力
很多国外老牌综合性PE机构都会有专门做二级市场的业务。在国内,一些机构也正在如此布局。此外,类似君联资本这样的机构,已经开始挑选二级市场的专业人才并建立退出委员会,其目的都是为了涉猎二级市场。
君联资本总裁朱立南说:“君联资本招募相关二级市场人才,同时成立专门的退出委员会,主要负责定期观察已上市项目的成长趋势。通常在项目企业上市后,投资机构不会很长时间去观察股票的运作。不投资二级市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投资股票的机构,不指望通过二级市场去赚钱。”
君联资本首席投资官陈浩进一步介绍,君联资本集合专门人才研究二级市场主要是为了更加精准地为项目企业选择更合适的资本市场上市。另外,在退出时可以选择更高的价位,尽量减小对项目企业的实质影响。同时,拥有专业的二级市场人才,本身也是投资机构的另一项增值服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并购。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许多机构布局二级市场人才的主要原因都是为了退出。君联资本、九鼎投资、浙商创投、创东方等机构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退出决策委员会。退出决策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是以具有二级市场投资经验的合伙人以及相关财务人员构成,单只股票的退出时机由退出决策委员会负责。
由于股权投资机构对二级市场的运作并不擅长,因此,一些外部顾问资源也被引入到投资决策中,如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证券基金明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就会为创东方提供关于减持退出方面的建议。据陈浩透露,君联资本并未打算集团化运作,仅是希望通过涉足更多产业链环节来发展自身业务。对于如君联资本这类知名VC,布局二级市场更主要是为了彰显自身专业度,希望可以在不太熟悉的二级市场中获得更加详细专业的信息。
曾几何时,在所投资的公司实现IPO之后,投资人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坐等数钱。他们获得的高倍收益回报,也曾受到各方人士的非议。如今,投资机构好梦不再,梦魇来袭。由于监管层不断加强对PE的监管;改革措施不断出台,致使PE行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暴利时代结束,VC/PE赚钱不再像过去那般容易。各项数据显示,2012年VC/PE投资数量及投资金额均达到近三年低点,退出交易数、账面回报同样持续走低。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一季度VC上证所退出的平均账面回报水平最高为5.95倍,创业板和中小板退出的平均账面回报水平分别为5.70倍和4.07倍。PE在中小板和创业板退出的平均账面回报水平分别为3.79倍和2.91倍,而去年同期,两个市场平均账面回报分别为4.88倍和6.53倍。而前不久流血上市的唯品会更是给了投资人当头棒喝,即使公司成功IPO,投资人依然可能会损失惨重。
于是,VC/PE想要在逆境中谋生存,亟待寻求新的途径。对于VC/PE而言,二级市场是一块不错的新领土,许多先锋者已经进入战场,后起之秀也在悄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阴云密布
“全民PE时代”这个概念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说明了这个行业曾经进入了极为繁盛的时期。那时的机构投资者赚得是盆满钵满。2011年年初,在投资行业整体环境仍算理想时,上海永宣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冯涛曾说:“目前这种投资热潮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三年,三年内将会有50%的PE死掉。”
如今来看,冯涛的预测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VC/PE圈内就动荡不安,中概股频遇做空、中企海外IPO遇阻,加之11月出台了提高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的PE新规,让本来已经面临LP断供的VC/PE境遇变得更加糟糕。
2012年5月1日,创业板退市制度正式实施,在股市制度逐渐变得更加健全的同时,一二级市场差价越来越小,这对于那些仰仗差价求生存的投资人来说又是一个噩耗。于是,各种唱衰之声频繁响起,VC/PE行业的暴风雨已有山雨欲来之势。
根据投中集团统计,2012年至今,在具有VC/PE投资背景的65家拟上市企业中,投资机构的平均投资市盈率为12.3倍。其中,机构入股市盈率低于6倍的项目约5家;市盈率低于10倍的项目占比32.3%;市盈率在10-12倍、12-15倍的分别为18家和13家,总计占比达47.7%;市盈率高于15倍的项目12家,占比18.5%。投资成本最高的是上海涌铧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北京东易日盛装饰公司,市盈率达到38.6倍。
值得警惕的是,相比2011年中国PE市场平均12-15倍的投资市盈率,上述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多发生于2010年上半年,因此,其投资成本仍未达到最高点。可见,很多PE在2011年投资的项目,未来退出后能盈利几何确实令人堪忧。
行内人士已经嗅出危险信号,纷纷各显神通,开始寻求多条道路发展。例如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凯鹏华盈”)、深圳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创伟业”)已经开始建立孵化器,旨在更早介入种子期项目,以求抢占先机。另外,君联资本等投资机构也开始挖掘券商人才,布局备战二级市场。
暗涌不断
据媒体报道,目前,除了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早已将业务延伸至二级市场,原海富通基金经理康赛波也加盟了一家PE机构进行二级市场投资。同时,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同创伟业、君联资本等创投机构也开始招募熟悉证券市场操作的人才准备进军二级市场。
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对此谈道:“PE 涉足二级市场这种行为在国外很正常,比如KKR、黑石集团等都设有二级市场基金、对冲基金等。这是PE机构转型资产管理公司的第一步,其目的不外乎是增强投资机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收入多元化。”
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也曾反复建议,应允许创投机构管理投资二级市场的基金。他认为,二级市场属于创投行业的下游,对二级市场的把握能力将深刻影响创投行业的发展,因而有必要提高创投企业在二级市场的运作能力,将其为企业服务的半径从一级延伸到二级市场。
据了解,鼎晖投资早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涉足海外二级市场。2010年,鼎晖投资与原长盛基金投资总监闵昱合作出资成立了北京润晖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润晖投资”),目前已经与北方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合作发行了一只投资A股市场的阳光私募基金。根据鼎晖投资官方网站介绍,目前润晖投资共有11位投资专家,管理资产总额为6亿美元。
除鼎晖投资外,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以下简称“硅谷天堂”)也设立了二级市场基金。硅谷天堂下设一只平衡基金,主要关注二级市场。该基金的另一个目的是在LP临时提出退出要求时,可使用这只基金来保证其他基金不受影响。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发展趋势判断,大型PE将会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那些实力不强的、单纯依靠Pre-IPO项目盈利的PE机构,受二级市场影响将生存艰难,因为此前它们投资市盈率过高,而现在,新股发行市盈率正逐步下降。未来,它们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并逐步遭到淘汰。”
增强综合实力
很多国外老牌综合性PE机构都会有专门做二级市场的业务。在国内,一些机构也正在如此布局。此外,类似君联资本这样的机构,已经开始挑选二级市场的专业人才并建立退出委员会,其目的都是为了涉猎二级市场。
君联资本总裁朱立南说:“君联资本招募相关二级市场人才,同时成立专门的退出委员会,主要负责定期观察已上市项目的成长趋势。通常在项目企业上市后,投资机构不会很长时间去观察股票的运作。不投资二级市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投资股票的机构,不指望通过二级市场去赚钱。”
君联资本首席投资官陈浩进一步介绍,君联资本集合专门人才研究二级市场主要是为了更加精准地为项目企业选择更合适的资本市场上市。另外,在退出时可以选择更高的价位,尽量减小对项目企业的实质影响。同时,拥有专业的二级市场人才,本身也是投资机构的另一项增值服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并购。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许多机构布局二级市场人才的主要原因都是为了退出。君联资本、九鼎投资、浙商创投、创东方等机构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退出决策委员会。退出决策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是以具有二级市场投资经验的合伙人以及相关财务人员构成,单只股票的退出时机由退出决策委员会负责。
由于股权投资机构对二级市场的运作并不擅长,因此,一些外部顾问资源也被引入到投资决策中,如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证券基金明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就会为创东方提供关于减持退出方面的建议。据陈浩透露,君联资本并未打算集团化运作,仅是希望通过涉足更多产业链环节来发展自身业务。对于如君联资本这类知名VC,布局二级市场更主要是为了彰显自身专业度,希望可以在不太熟悉的二级市场中获得更加详细专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