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冷月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文艺男女喜欢怀念“民国范儿”,画家陈丹青说:“今人要‘看’民国,只能是照片和影像了。”此话确实有些道理,范儿是一种样子,一种气质,应该烙印着某个时期所特有的文化感,是一种无法模仿,也很难找回的东西。


  说到民国时期的照片,我们似乎熟悉不少人的不少作品,其实,对那一时期的摄影研究还有很多欠缺,很多人的东西都还没能发现或重视起来,更谈不上深入的研究。比如后来成为大画家的叶浅予,在1932发表的他拍摄的一幅表现三位女青年的摄影作品,让人刮目相看到吃惊,既然有一幅如此水准的摄影,相信他定是在摄影上下过一番功夫,而且还应该有更多精彩之作,只是我们尚不了解。
  民国时期的摄影者多为画家身份,今天介绍的这位陶冷月,也是作为从民国走出来的画家曾经活跃于上海,而其家人在整理其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他青年时期拍摄的近千幅没有特别制作,尺寸很小且多为样片式的照片和零星底片,使这位摄影圈的陌生人,加入到民国摄影者行列。
  复旦大学顾铮教授确认了陶冷月摄影的学术价值,在他的鼎力帮助与陶冷月家人的努力下,2015年10月31日,陶冷月诞辰120周年当天,上海市文史研究院举办了“取景神妙—陶冷月民国写真展”并出版同名摄影集。
  1895年出生的陶冷月毕生以画画、教书为业,他的摄影多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而他拍摄的首要目的是从画家的立场出发,为自身绘画所用,其拍摄题材大致有风景、建筑、百姓生活,间或城市、花卉、静物。他的摄影不受当时摄影社团的美学原理所限,不追随潮流或曲意逢迎某种摄影美学趣味,他坚持志业,一路向前,他的拍摄只服从自己作为现代文人画家对于山川形制的观看的兴趣,服从于“存在过”、“看到过”这一简单而深奥的摄影真谛。
  陶冷月摄影起步时,恰是他在绘画上自创“新中国画”时期,那时的中国摄影,正处在追求西式绘画表面效果的画意摄影风格受到广泛接受的阶段,其主流多为呈朦胧态的作品,极少有明快呈现现实的作品。而陶冷月不受主流思潮的影响,基本上服从摄影的观看法则与原理,对照片不做“手脚”使其具有“画意效果”,如顾铮所言:“体现着他硬朗的现实主义态度”。


  陶冷月为绘画的拍摄,并非是为日后的临摹,他曾说:照照片画是画匠,看照片是回忆到当时出游的意境”。或许这些照片于陶冷月虽然不是直接翻制对象,但照片中所保留的景色以及被他保存于画面中的“意境”,则有可能成为他在营造画面,提升画面意趣时的某种视觉保障。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陶冷月拍摄的照片,在波澜不惊的表象下,被一种陌生的安静无声地撞击着,这些带有时间“包浆”的场景把人们带回梦幻般恍惚的时空,曾经以为亘古不变的山川花草,在他的照片中强烈地区别着今天所具的风貌,某种无法言说的味道,以超然的气质弥漫在发黄皱褶的相纸上,从中似乎可以嗅出近百年前那个中国的特殊气味。
  我们被陶冷月照片中太多的细节吸引,这些不经意的记录,在今天看来已是令人怦然心动的描写。这些照片在时间的冲洗下,聚合着视觉与心灵的力量,引领我们回望与思考;在历史的动荡与变迁后,它们也成为后人据以考察拍摄当时历史情境的弥足珍贵的视觉文献。
  当一些游戏般的所谓当代摄影混沌于网络与展厅的时候,陶冷月的照片确如他的名字冷月般地透射下一缕理智的凉光。以技巧追逐的“当代”摄影终将被浅显的心思打败,来势汹汹的“当代”几经探索尝试或许还要回到曾经的本真,在陶冷月早在百年前的影像中,我们就能轻易找到令今人汗颜的“当代”表达。
  艺术是关乎心灵的,不论生在民国,还是活在当下,没有境界的生命是如何也创造不出有意义或令人感兴趣的作品。
  关于陶冷月的摄影,顾铮教授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究,对其摄影的意义和价值专门撰写了长文《“离摄影真谛最近的”—论陶冷月的摄影实践》,同时作为对民国时期摄影与绘画关系的背景介绍,本刊同时刊发了顾铮的《他们如何接纳摄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摄影》。我们还邀请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许希景教授,就相关话题撰写了《画家的另一支笔—民国时期“美术摄影”的画意诗情》。陶冷月之子陶为衍医生把对父亲的情感与生活中的父亲放在《我的父亲陶冷月》当中。
  这些近百年前的照片,在一牙民国冷月的辉耀下,让我们窥见了历史瞬间的一瞥,也给我们对生命以及摄影的体会带来有分量的思考。

其他文献
浙江摄影这些年,尤其是近两年,风生水起,“大动作”不断,屡屡成为国内摄影界瞩目的焦点。那么,客观地审视浙江摄影的发展变化,从中整理出具有“浙江特色”的关键词,或许对进一步促进国内摄影的发展繁荣有所裨益。  浙江摄影土壤肥沃,名家辈出。梳理一下浙江摄影这几年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目前浙江摄影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即“多元化”、“专业化”。  浙江摄影这几年的版图明显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一方面,两大传
期刊
为纪念摄影术的发明人尼埃普斯开始摄影200周年,本刊2016年第二期“视点”栏目刊发了《摄影200年》一文,简略介绍了8个发明摄影术的故事。其实,在所有的发明者中,尼埃普斯与达盖尔两位最为关键。若非一些偶然因素让二人走到一起,摄影术的发明与全球推广不知道要延迟多少年,整个摄影史也一定会改写。而达盖尔与尼埃普斯家族的合作,始终伴随着名利纷争,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期刊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新摄影展”,是许多人翘首以待的展览。毕竟这个曾被称作具有“摄影审判席”地位的博物馆,将在该展览中展出哪些艺术家的新作品?这些作品是否具有新观念?以及是否暗示摄影发展的新方向?的确值得人们的期待。  MoMA在2014年暂停举办该展览之后,于2015年11月7日推出了第三十届“新摄影展”,同时宣布从今以后将以双年展的形式举办该展览。本届“新摄影展”首次有副标题,名为“
期刊
我一直想拍芭蕾这个题材,但种种原因计划并没有实施。十年前我想拍摄学芭蕾的朋友,现也已成为舞蹈老师。现在我手上正好有一款尼康D7200相机,虽然它不是顶级型号,但也有一些独特的功能,这让我重新想起了芭蕾这个等待了多年的题材。这次,我不能再犹豫了。  把握瞬间  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舞蹈演员王丽莎(lisa),我们很快就商议了拍摄计划。随后我就来到她的舞蹈教室,拍了一些她在练习的画面。一开始我还对
期刊
摄影即思想、经验以及信息的交流。正因为照相机能把你与特定的地点和理念绑定在一起,它才成了探索、观察和代表外部世界以及内心反应的杰出工具。(1)  —保罗·希尔  保罗·希尔是一名英国摄影艺术家、批评家和教育者。 在过去50年的职业生涯中,希尔通过持续探索和反思摄影这一媒介在文化和艺术语境中的意涵, 在坚持不断地挖掘出不同主题的同时,亦勇于打破摄影语言的界限。在摄影创作之外,希尔作为英国战后摄影教育
期刊
《中国摄影》2015年第12期介绍了几种135镀金相机,本期我们接着介绍120规格的镀金相机。相对来说,瑞典的哈苏公司和德国的禄来公司比较热衷于纪念版镀金相机的开发,而日本中画幅相机厂商大都对镀金相机不感兴趣。除了原厂的纪念版镀金相机外,还有一些DIY形式出现的120镀金相机,如意大利的一家机构加工的Praktisix(潘太康6前身)镀金相机。  一篇题目为《摄影者的7个等级》的文章曾经在网络上颇
期刊
摄影包,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装摄影器材的,但随着摄影者需求的多样化,摄影包也不仅只是装相机和镜头,功能日趋多样,本文介绍的两款摄影包就属于多功能摄影包。  对于资深摄影人来说,拍摄题材决定了摄影器材的类型与多少,如果是风光摄影,可能我们会选择单反相机,“一机三镜”跋山涉水,也可能我们是在城市周边或上下班途中携带无反相机,“一机一镜”沉着拍摄。所以针对不同的拍摄需求,我们也应该选择不同的摄影包。思锐“日
期刊
数码影像时代,照相机已经变成了“影像计算机”。数码照片的颜色,确切说不是“拍摄”出来的,而是“计算”出来的,因为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本身不能感知色彩。那么,在数码时代,如何让相机以及后期软件计算出理想的颜色呢?  再谈“真实的颜色”  《中国摄影》杂志在2015年12期刊登了阮一峰的文章《数码相机为何能拍出彩色照片?》和任悦的文章《真实的颜色》,前一篇解释了数码相机拍出彩色照片的原理,后一篇则从艺术
期刊
前些年摄影圈曾经有一句调侃:“要让谁破产,给他买单反!”此话虽夸大其词,但在中国最为热闹的风光摄影领域却也反映了几分现实—摄影的确是一种挺“烧钱”的雅好,通常是只赔不赚的。不过,在中国也有以自然风光摄影为职业的人,他们不仅凭借风光摄影成名成家,而且在市场运作上也得心应手。因“西部风光”而知名的“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王建军,就是其中的一位。王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风光摄影的职业态度是他成功的关键。  
期刊
您还在考虑到哪里才能拍摄出与众不同的影像吗?格陵兰岛、冰岛也许是您苦苦找寻的地方。摄影师谢墨在此为您解答,为什么他要携带佳能EOS 5DS R相机行摄北欧。  您为何要选择9月去格陵兰岛与冰岛?  我们选择9月初去格陵兰岛,因为冬天格陵兰岛不让游客往来,必须在峡湾冰封之前上岛。9月初峡湾已经开始结薄冰,我们的船在冰上破冰而行,所以此时去冰岛和格陵兰岛比较合适。如果只是前往冰岛一年四季都很好,冰岛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