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处子秀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o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想拍芭蕾这个题材,但种种原因计划并没有实施。十年前我想拍摄学芭蕾的朋友,现也已成为舞蹈老师。现在我手上正好有一款尼康D7200相机,虽然它不是顶级型号,但也有一些独特的功能,这让我重新想起了芭蕾这个等待了多年的题材。这次,我不能再犹豫了。
  把握瞬间
  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舞蹈演员王丽莎(lisa),我们很快就商议了拍摄计划。随后我就来到她的舞蹈教室,拍了一些她在练习的画面。一开始我还对尼康D7200的拍摄能力不太放心,为了保险起见我带上了尼康D810和尼康D4,而实际上只有使用24mm广角镜头时我才拿出尼康D810拍摄了几张,除此之外全程都使用尼康D7200拍摄。
  我对芭蕾完全就是个门外汉,一开始我只是想抓拍一些腾空的瞬间,但随着拍摄的深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并非如我想象,那种跳得高或动作幅度大的画面不一定就是“决定性的”。从舞蹈的角度来讲,完成一个动作可能需要零点几秒到一两秒时间,但对于摄影来说只有一瞬间是最完美的,腿的位置、身体的姿态、甚至脚面的弓形、手指的动作等小细节,这些都决定了一张芭蕾照的成败。


  对焦能力
  尼康D7200采用了Multi-CAM 3500 Ⅱ自动对焦感应器模块,其51个对焦点几乎能覆盖整个画面,而中央的15个十字形对焦点则具备更高的精度。实际使用中,无论是在逆光的环境还是拉上窗帘并且关了灯的昏暗室内,尼康D7200在对焦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对焦成功率相当高。从数据上看,尼康D7200的中心对焦点在-3EV弱光下依然能完成自动对焦,甚至比尼康D4S和尼康D810都出色。按照尼康官方的说法,-2EV的时候,摄影者从取景器几乎很难看清被摄物了,所以-3EV可以简单理解为:哪怕环境光昏暗到人类肉眼都无法识别的时候,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依然能完成对焦。
  像质体现
  尼康D810虽然是DX画幅的相机,但却有高达2400万像素的分辨率,并且拥有ISO 25600的标准感光度,它还可以用ISO 51200和ISO 102400两挡拍摄黑白照片。这次拍摄感光度最高我用到了ISO 800,画质自然细腻。至于ISO 25600甚至更高的感光度,我想短期内可能用到得概率不高。从我对尼康D810的长期体会来看,虽然它去除低通滤镜会增加遇到摩尔纹的概率,但也可以通过捕影工匠软件进行消除或者减弱。为了获得更清晰的画面,D7200同样采用了无低通滤镜的设计,这点我倒十分欣赏。
  手机遥控
  尼康D7200用手机实时取景和拍照的体验效果都不错,实时取景的速度也基本没有滞后,而且用手机还可以浏览相机上的缩略图,并能选择或下载到手机,非常方便。对于安卓系统用户来说,该相机更为方便,因为NFC功能可以缩短相机与智能终端设备的连接时间。
  主观感受
  舞蹈教室内,一面是落地玻璃窗,阳光可直接照射在模特脸上,此时尼康D7200对焦快速而准确。根据经验,在前期拍摄时如果没有足够把握,可以稍稍欠曝一点,这样做会让暗部细节保留更好。
  拍摄逆光的画面,对任何相机来说都是个挑战,尼康D7200也不例外,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在自动对焦方面的表现还真不错。我以往习惯采用中心点对焦后再移动构图的方式,此次我索性完全将对焦任务交给尼康D7200的自动区域对焦功能。因为室内和室外亮度反差太大,开始我还时不时地回放并放大照片,观察细节是否清晰,随着拍摄的进行,我逐渐放下心来,也不再频繁回放了。
  在拍摄完高调的逆光动作之后,我们掉转了方向,将舞蹈教室的一面白墙作为背景,关掉了房间里所有的灯,并且拉上了所有的窗帘,此时只有隔壁磨砂玻璃投过来幽暗的装饰灯。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光环境,此时我用了一个SB900作主光进行拍摄。就像大部分尼康的中高端数码单反相机一样,我此次通过尼康D7200的内置指令模式,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离机闪光灯控制,尼康D7200支持A\B两组闪光灯和4个通道,在室内可以比较容易完成简单的闪光灯系统控制。这也是我从尼康D70和SB800的时代就特别喜欢尼康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的创意闪光系统。
其他文献
达盖尔法银版照相  时间:2015.11.03—2016.03.30  地点:洛杉矶/盖蒂博物馆  美国盖蒂博物馆每次策划的摄影史性质的“焦点”系列专题展览,皆有相关的达盖尔法银版照相作品,代表该摄影题材的起始源头。此次首次推出“达盖尔法银版照相”专题,展品精选自其馆藏的2000帧达盖尔法银版照相珍品,以及来自收藏家格雷厄姆·纳什(Graham Nash)的几十帧藏品。达盖尔法银版照相工艺在183
期刊
1994年从高盛集团退休后,阿图尔·瓦尔特(Artur Walther)便开始了他在历史与当代摄影方面的收藏活动。以瓦尔特名字命名的收藏机构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研究、收藏、展览和发表摄影及影像艺术作品。藏品主要存放在两个不同机构:总部在德国新乌尔姆,新分部在纽约,坐落在切尔西第26街上的切尔西艺术大厦里,一个被改造用作艺术展览以及其他活动的工业空间。  自2010年成立至今,瓦尔特的收藏主要是
期刊
美国《光圈》(Aperture)2015年冬季刊  无论是摆姿势、角色扮演还是戏剧性场面,在镜头前即兴表演的冲动,一直伴随着摄影术自发明以来的摄影史。这期杂志的主题“表演”(Performance)呈现了摄影如何被看作是现场表演,以及在行为艺术的历史中摄影扮演的角色。西蒙·贝克(Simon Baker),来自英国泰特美术馆摄影部的资深策展人,研究了其中的代表性照片。摄影的表演性和表演的摄影性是相互
期刊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5年第十一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闭幕式上,“评委会特别奖”毫无争议地授予了南非摄影师盖·蒂利姆(Guy Tillim)的“帕特里斯·卢蒙巴大道”系列(Avenue Patrice Lumumba)。  这些一眼看上去有些复杂的摄影作品,拍摄的是漂白的美和潮湿的光,抛弃了我们印象中非洲明信片式的蓝天,呈现出弥漫的灰色;亚热带乡村的苍翠碧绿大多被抛弃了,让位于满是沙砾的非洲大都市的景观
期刊
我的家乡温州瑞安是“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乡镇经济极富特色。经济的改变使人们对娱乐也有了更多需求,在这个消费的时代,各色各样的乡村娱乐项目或豪华或简单或趣味或荒诞,它们都会以一种自己的方式附着于各种载体,如麻将、扑克、台球、音乐等出现于乡村各个角落,不在乎高雅不在乎庸俗,而在乎娱乐的满足感。  在这些多元而复杂的娱乐活动的,我们可以用一种并列而富有条理的方式来解读娱乐的各种细节,各种问题,如乡村
期刊
钱江潮涌,浪从东来。  在21世纪初,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一跃成为经济强省。这个被称为“浙江现象”的改革开放样本直到现在仍然吸引着许多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多个层面进行研究。  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浙江人经世务实、兼容创新的精神气质创造的经济奇迹已经在反哺文化。近年的浙江,一条多元化转型的摄影发展路线清晰可见,形成了摄影领域的“浙江现象”:除了在“国展”“荷赛”等国内外重
期刊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1924-)的作品《美国人》(The Americans)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摄影书之一。尽管在1950年代末出版时,本书遭到了批评—美国《大众摄影》杂志(Popular Photography)把这本书称为“反常的”,“封面上长了个瘤子”,甚至是“不美国”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弗兰克的这些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摄影作品启发了无数的艺术家。  “他的书激发
期刊
浙江摄影这些年,尤其是近两年,风生水起,“大动作”不断,屡屡成为国内摄影界瞩目的焦点。那么,客观地审视浙江摄影的发展变化,从中整理出具有“浙江特色”的关键词,或许对进一步促进国内摄影的发展繁荣有所裨益。  浙江摄影土壤肥沃,名家辈出。梳理一下浙江摄影这几年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目前浙江摄影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即“多元化”、“专业化”。  浙江摄影这几年的版图明显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一方面,两大传
期刊
为纪念摄影术的发明人尼埃普斯开始摄影200周年,本刊2016年第二期“视点”栏目刊发了《摄影200年》一文,简略介绍了8个发明摄影术的故事。其实,在所有的发明者中,尼埃普斯与达盖尔两位最为关键。若非一些偶然因素让二人走到一起,摄影术的发明与全球推广不知道要延迟多少年,整个摄影史也一定会改写。而达盖尔与尼埃普斯家族的合作,始终伴随着名利纷争,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期刊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新摄影展”,是许多人翘首以待的展览。毕竟这个曾被称作具有“摄影审判席”地位的博物馆,将在该展览中展出哪些艺术家的新作品?这些作品是否具有新观念?以及是否暗示摄影发展的新方向?的确值得人们的期待。  MoMA在2014年暂停举办该展览之后,于2015年11月7日推出了第三十届“新摄影展”,同时宣布从今以后将以双年展的形式举办该展览。本届“新摄影展”首次有副标题,名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