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的记忆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3年,我出生在北京南城的一个小院里,一排排红砖砌成的平房,院子里有七户人家,我家就住在院子的第一户。那时的天空,每天都是湛蓝色,在湛蓝的天空下有个孩子,喜欢站在院子里看天上的云彩,把它们想象成各种小动物的样子,感觉一伸手就可以触碰到,天很高,云很近。
  我的童年最喜欢和同院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丢沙包,倒立在墙上,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也许在现在的孩子眼里,这些都是索然无味的游戏,但我们却乐此不疲,玩到兴头上早已忘记回家的时间。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很淳朴,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是现在无法想象的,在一家人准备出门的时候,会把备用钥匙放在邻居家,为的是有特殊情况时在邻居那里可以找到钥匙进门。谁家做好吃的了,都会端出一碗给大家尝尝;谁有困难了,也都会伸出友爱的手帮忙。这些也是一直留存在我记忆中的小温暖。
  我们的小院住着七户人家,说起这些老邻居,他们一张张鲜活的脸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那时候我还很小,自我出生他们就已经住在那里了。记得小院里住着一个哑巴男人,他没有亲人,孤苦伶仃一个人生活。我没去过他的家,那间屋子又黑又乱。哑巴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回来都是自己胡乱吃些什么就睡去。我有些怕他,因为他总是喝醉,喝醉了就大声唱着吆喝着,很是吓人。我家住在院里的第一户,所以晚上负责关院门,但不上锁,让门虚掩着,为了给回来晚的人留门。哑巴经常喝醉后就“咣”的一声把院门踹开,东倒西歪踉跄地进来,着实把人吓一跳。尽管这样,我们家人还是非常尊敬他,也常会可怜他,给他拿些吃的。院里有的小孩子总爱骂他,编着顺口溜。别看哑巴不会说话,但他懂得看人家的口形,感受得到别人对他的不友好,每当这时,他就会发出愤怒的呜呜声,追着那些小孩满院跑,但是没有一次可以抓到那些孩子。想想哑巴确实很是可怜,没有亲人,身体又残疾,最后就病死在他那间巴掌大的又黑又乱的小屋里。父亲通知了他的工厂,并帮忙给办了丧事。
  挨着我家住的是一对老夫妻,他们没有儿女,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男的我们叫他伯伯,人很好。记得那个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收音机,但他家有一台,每到十一国庆的时候,天安门广场的活动都会在收音机里播放。我爱热闹,总想去他家听,可又有些胆怯,因为他的太太好像不太喜欢小孩子,所以我只好压制住自己的欲望,站在他家门口听。伯伯见我可怜巴巴的,每次都叫我进去。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家也可以有个收音机呀。那是在幼小的心里第一次有了美好的愿望。
  可惜好景不长,伯伯没有几年就去世了,也是我父亲帮忙料理的后事。剩下孤单的老太太一个人,听大人们说,是那位伯伯在解放后从妓院把她领回来的,那时候还很小,不懂什么叫妓院,只是觉得那个老太太没有伯伯友好,所以自伯伯去世后,我很少去她家了。没过两年,老太太又找了个老伴。这个老头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依然精神抖擞,高高瘦瘦的,看得出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帅小伙儿。但就是性格古怪,自从搬到小院后就很少出家门,也不爱理人,后来时时从他们的屋里传来吵架声。两年后,这个老头也去世了,这难道就是老人们说的“克夫”吗?老太太从此一直一个人生活,非常瘦小,脸也巴巴赖赖,全是皱纹,弓着背,生活起居无人问津。母亲很照顾她,有时候她家的炉子灭了,就到我家来烧水喝,我们都嫌弃她脏。母亲就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嫌弃别人,谁都会老的,更何况她的命又这么不好。再后来,老太太就不出屋子了,那间屋子有很难闻的味道。居委会主任戴着口罩进去,一看人已经不行了,就找人给老太太送走了,又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就这样走了,那天下着雪……
  小院没有空下来,很快又搬来两户人家,我们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其中有一对中年夫妻,在当时应该算是比较富裕了。可能因为我家孩子比较多的缘故,我总觉得家里很拥挤,总喜欢去他们家玩。女主人很喜欢我,常常给我些吃的,和我说这说那。男主人脾气有点倔,但也并不说我什么,每次都是看他脸上有些不耐烦,我也就懂事地离开了。还有几户邻居,现在都已经模糊了记忆,来来去去,走走停停。小院里喧嚣热闹、沉缓静谧,冬去春来,我们就在这份时间的流失中逐渐长大。
  “文化大革命”席卷而来,我每天的功课就是背诵毛主席语录,写大字报,我的很多老师也被批斗了。那时候我是学校宣传队的成员,学校已经停课,我们忙着编排节目,到处演出。我的几个姐姐引以为豪的长辫子也被迫剪掉,但对于我来说,早就渴望留短发,觉得那样比较新鲜又时髦。家里的老家具让我们换成了塑料贴面的,现在想起来,那些老家具没准还挺值钱的,但在当时就觉得黑乎乎的不好看。上山下乡开始,大队人马已经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了,由于我身体不太好,就被留下没有去,但心中着实着急又忐忑,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和大家没有共同进步,我确实是积极要求进步的好青年呢。
  在家休整的两年,成了我和父母关系最为密切的两年。那时,家里的姐妹都去插队了,房子一下子空了出来,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屋子,也终于可以独自睡一张床了,那种满足感确实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在那两年中,我和母亲学习做很多好吃的饭菜。由于家里孩子多,父母无暇照顾,但在这两年里,我和母亲近距离地朝夕相处,突然发现她老了很多,母亲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美人,在家排行最小,所以出嫁也晚,但自从嫁给父亲后,一直贤良淑德,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一家老小,没有一丝一毫的娇气。我经常想,要是时间可以停下来该有多好,让母亲永远在我身边,不要老去。母亲经常说自己是很操心的,担心孩子,担心丈夫。父亲不是正常班,经常晚上11点才回来,我就陪着母亲一直等,有时候困得不行,可还是不愿意去睡,直到听见一阵自行车的车铃声,才放下心来,父亲推车进院了。现在的我继承了母亲的这份操心,担心孩子在外面有没有吃好,担心丈夫的身体,也许只有自己做了母亲和妻子的人,才会真正了解那份牵挂的心情吧。
  1980年我结婚了,那年我27周岁,离开了家,离开了那个我生活了27年的小院子,也离开了那份熟悉的温暖。直到要走出院门的那一刻,我才真切地体会到自己有多么地不舍,那份留恋自此以后一直萦回在我的梦里。婚后每次回家来看望父亲母亲,都会给他们带好吃的东西,但他们总是让我别乱花钱。有一次,刚刚踏进小院的我,看到父亲和母亲一起依偎在火炉旁喝着热茶,烤着白薯,那个景象让我感动至极,直到今天一直在我的记忆中无法抹去。这也让我明白,那个小院永远都是我最温暖的家,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不变的是那份爱。
  母亲在我35岁那年去世,母亲在世的时候人缘很好,大家都夸她是个大好人,她走的时候,整条街的人都来送她最后一程。母亲去世后,父亲便很少说话。10年后,父亲也去世了,带着对母亲无限的思念。在父亲去世前,那个小院就已经拆迁了,父亲住上了新盖的楼房,但很少在他的脸上再看到笑容。如今,我也已经年过半百,虽然时间悄然而逝,但回忆却一直陪伴着我。在梦里,我多次梦见又回到了那个小院子,梦见了慈祥的父亲母亲,梦到了那些小伙伴,梦到了那时湛蓝的天空,以及天空下一个仰望云彩的孩子。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想象中的采访是在人艺后台偌大的排练厅进行,而现实是他们的员工食堂,杨立新一如平常地排队打饭,自然而然地对每个擦肩而过的同事微笑,有意无意地和大家打趣嬉笑着……  杨立新“攒”下的人缘真令人生畏。  脚踏老北京布鞋,口吐京音,我们的对话,也是对脑海中老北京生活的回忆与感念。  印象的杨立新,现实的杨立新,吻合得竟有些恣意。那么,返璞、本真,算不算他深入人心的一大秘诀?    “专”是“专业”之“专”
期刊
2011年对于北京京剧院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作为全年跟踪采访的《北京纪事》杂志见证了北京京剧院的成长与变化。时值岁末,院长李恩杰回顾了北京京剧院这一年的发展历程,对当下和未来进行了一番梳理。  在保留剧目的加工提高和传统流派剧目的挖掘整理中,北京京剧院成绩不俗。张派《姜秋莲》、谭派《鼎盛春秋》好评如潮,新编历史京剧《蝶海情》和曾获得全国首届文华大奖的《画龙点睛》等新创保留剧目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
期刊
“爷爷”其实是我的姥爷,之所以叫爷爷,是因为我从小就一直这么叫,惯了、久了,也觉得顺嘴亲切些,就这么叫了20年。打我记事儿起,一年四季爷爷的左胸口外衣上就别着一枚红色的、圆圆的东西,上面还有一个人头侧面像。摸上去硬硬的、看上去闪闪的东西就成了小时候我对爷爷的识别符号,每次看到幼儿园门口有个鲜红闪耀的红点,就知道是爷爷来接我了。多少年后,无论这东西的形状样式怎么变,却总别在爷爷的外衣上。等我长大后,
期刊
提起张瞳,圈儿里人知道他,观众却对不上号儿,他是“脸儿熟又陌生”的演员。一次,我帮他报销医药费,社保所的工作人员端详着医保卡上的照片说,这位老先生是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的老刘吧?其实,刘书友是他最不喜欢的角色,却阴错阳差地接了戏。他不喜欢夸张的闹剧,更不愿作浅薄的笑料。作为家人,我懂得三叔的艺术追求。他钟情于内心纠结的角色,更愿扮演悲剧性人物,如《咸亨酒店》中的落魄文人孔乙己、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期刊
第一次进奥林匹克公园还在奥运之前,不开放,托关系进去的。其时,崭新的园子正热待着五洲健儿,处处警车、警犬,弄得紧张,走马观花,除了大,没留下太多的印象。奥运之后,大园子揭开面纱,免费以飨游客,仗着近,天天惠顾。1年下来,对奥林匹克公园里的人、狗、音乐和风景饶有一番心得,描画出来,就是奥林匹克公园里的一幅彩绘“四扇屏”。    人,有情  先说人,奥林匹克公园里的人分两类,一类是逛园子的,一类是管园
期刊
玻璃门一闪,常秋月款步走进咖啡厅,我与她碰个正着。她举止优雅大方,但不失花旦在舞台上的活泼开朗、天真烂漫。常秋月热情地问我吃过早点了没有,没吃的话这里有卖的,我急忙说吃过了。她豪爽地说:“吃过了那我就不客气了啊。我这两天太忙了,前天刚演出回来。”她点了一份点心、一杯牛奶,又给我点了一杯拿铁。我们拣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边喝边聊。  此时咖啡厅渐渐变成了一座舞台,大幕徐徐拉开:袅袅婷婷走出一个姑娘,她
期刊
她叫舒晴,1年前她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一名80后的年轻妈妈;1年之后,她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首位分手师,并将电影《非诚勿扰2》的“离婚典礼”搬入了现实生活中。舒晴被称为分手师,但实际是“劝和”不“劝分”。虽然公司成立不久,但是在她的调解下,已经有数对濒临离婚的夫妻破镜重圆。舒晴自己也调侃道,她是“最不称职“的分手师。     不甘平凡,自主创业   舒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和大多数80后女孩一样,毕
期刊
多久没有费尽心思地挑选对味的小馆了。还是某天我们刊物的校对老师问我:“怎么不写了?”我想也就是那样就不写了,顺其自然地犯懒:“您觉得应该继续写吗?”“反正没有它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是个极易感动又讨厌嘴上肉麻的姑娘,淡淡地笑着回应,心里却笃定了要找间好吃的小馆。隔天,便约了朋友走街访巷地寻见——立春小馆。  进门迎客的大爷话少但笑容很多,后来知道他们一家是老北京,父子打点着店里生意。靠墙冰柜里摆放
期刊
老北京话所言说的昆虫里,再也找不出比蜻蜓花样更多的了。  总括说来,有两大类,一种称之为蚂螂,指的是体形比较小、常见的那种蜻蜓。夏日雨后,有个水坑就会高高低低聚集一群,飞累了,石榴枝儿、扫帚苗(学名地肤)、鬼子姜(学名菊芋)上一落,小心凑近捏着尾巴就可以逮住。四五岁的孩子,没捕虫网只要能挥得动扫帚,一样可以战果辉煌,夹一手指缝儿抿一嘴(注1)。  另一类称之为琉璃或老琉璃,这类蜻蜓体型较大,坑池稻
期刊
西藏,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美丽而神秘的雪域高原。在那里,活跃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援藏干部。他们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辞别妻儿老小,远离繁华都市;他们普遍承受着鲜为人知的身心挑战,却把这段经历视为一辈子的珍宝;高原、缺氧、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是援藏干部生活中永恒的关键词    初来乍到 缺氧不缺精神  一年一度的雪顿节正在拉萨热闹地拉开帷幕,作为雪顿节重头戏之一的当雄县赛马节,也在距离拉萨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