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习惯”系列(三)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1979年)
  (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5月第一版 110页)
  2.……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1945年)
  (同上书61页)
  3.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1977年)
  (同上书75页)
  4.……儿童最容易受影响的,要使他们受到的影响全是好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以身作则。(1962年)
  (同上书196页)
  5.老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以为从小孩的坐正站直到舞蹈家的练基本功是同类的事,都是“以规矩”,成为有礼貌的孩子跟成为具有高度艺术的舞蹈家是同类的事,都是“成方圆”。(1980年)
  (同上书131~132页)
  6.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1984年)


  (同上书206页)
  上面这些话,可以说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纲领,非常清晰,形成了三句话的公式: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的主要方法是教师以身作则——所以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你会发现,这正是我国教育迄今为止的主流理念,我们对于教育,通常还就是这样理解的。中小学教育者每天在忙什么?就是在那里“立规矩”,训练学生的习惯,而一旦出现问题,校长首先想到的则是“师德教育”。这很合乎叶先生的思想,既然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那么工作没做好也就是教师“为人师表”不够。
  愚以为这条思路问题不少,如果不加以清理和超越,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会一直停滞下去,很难有大的进步。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把教育窄化为“养成习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发展”是开放的,它只提出一个方向,并不确定发展成什么样子,而“养成良好习惯”则容易走向封闭——我先锁定某些习惯是良好的,把学生培养出这些习惯,就行了。另外,“养成习惯”特别容易导致教师中心的管理主义和训练主义,因为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主观决定的任何措施都说成是为了“培养良好习惯”,这就给行为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叶先生把“成为有礼貌的孩子跟成为具有高度艺术的舞蹈家”看成“同类的事”,就明显是行为主义观点,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而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促进学生发展,就比较容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不过帮助而已,这样教师的定位也就比较合理了。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对自己的作用估计过高的问题,与叶先生这样的定位有关。
  虽然叶先生强调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是教师以身作则,然而事实上学生生活与教师生活性质相差甚多,很多事情教师没有办法给学生做榜样。上课听讲,教师是讲课者;完成作业,教师是判作业的;考试,教师是阅卷的;个别谈话,教师可以训学生,学生无法训老师;讲礼貌,学生见到老师要先问好,教师就不必先问候学生……这样,以身作则的说法在很多方面其实很难落实,于是教师想培养学生习惯,只好转向“立规矩”,检查评比,奖勤罚懒,教师恰好给学生做了个“顶头上司”的样子,而学生想学这个“榜样”暂时没法学,因为他是被管理者。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么说问题就更大了。首先,这一下就把教育工作道德化了,非常容易导致对专业技术的忽视,事实上多年来教师素质的主要问题都是不够专业,可是我们的判断却总是“师德不够”,因而没完没了地进行师德教育,遇见点事就急忙提高教师的“觉悟”,检查教师是否爱学生爱得不够。给人的感觉,教师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修养,你的主要任务是“严格要求自己”,不说当圣人,起码也要做“完人”,否则你如何“为人师表”?愚以为这种要求过高了,不切实际,给教师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世界上很少有处处能作他人榜样的人,教师也都是凡人,非要拔高,只好作假,所以“以身作则”这句话,最后给人印象最深的竟是一个“做”字,做好姿态给人看。
  再有,养成习惯也好,以身作则也好,都有明显的教师中心倾向,这里特别缺乏“了解学生”这一环节。就是说,我不管你是什么学生,你都要养成教师指定的那种好习惯,或者你要学习教师的光辉榜样。这正是一刀切的思想基础,肯定会削弱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我希望读者不要误会,我不是反对培养良好习惯,我也不反对教师以身作则,我的意思只是说,这些本来正确的想法应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在一定限度内起作用,而不要把它们绝对化。
  当心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
  GBEAR:
  对“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把教育窄化为‘养成习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完全同意!对教师的以身作则,经常是做不到的,直接跟学生说明,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熊9612:
  我觉得关键是看怎么理解习惯养成,德育、智育、体育与习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再细致一点,德育包括习惯养成吗,或者习惯养成包含德育,或是两者相互交叉却各有侧重?
  一般来说,可以把习惯养成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看来似乎是习惯养成的范围更小。
  二位老师的发言对我有启发,我继续往下说。
  实际的教育活动内容很丰富,只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发展就可以,不可能都以“养成良好习惯”为宗旨,即使真想这么做,怕也做不到。比如学校有英语课,莫非开这门课,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肯定不是。开这门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多接触一门语言,培养全球视野,为以后有些学生深造提供基础,学了外语也可以加深对本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愚以为现在学生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过多了,但这是另一个问题,此处不多说)。不但外语,就连语文,也不全是为了培养习惯。学生要写作文,那是为了培养他们写文章的习惯吗?并不是,那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至于以后他们把这能力用在何处,你管不了。再比如组织春游、发动学生学雷锋、开运动会,所有这些活动,都可能在其中培养学生的某些习惯,但都不能保证最终形成习惯。所以我想,教师组织各种活动包括教学的时候,最好都不要刻意培养某种习惯,凡是对学生发展有利的活动,组织就是了,最后成不成习惯,别老想掌控。   上课注意听讲,老师们巴不得学生人人有这种好习惯,但即使此事,你也没有办法完全掌控,也没有必要掌控得过死。有的学生,教师认为他没有注意听讲的好习惯,说不定他有课下看书的好习惯,比听讲效率还高。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您该干什么干什么,该维持秩序维持秩序,至于是否每个学生都真正形成您所希望的“好习惯”,不要老念兹在兹。我不能说好习惯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那也太消极了,但是我可以说,教师最好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您放松一些,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几率反而会更高。
  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对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习惯,我们可以有个愿景,也可以有个大致的规划,但不要给自己定指标,你定了也没用。
  “培养习惯”与“因材施教”难以兼顾
  细想起来,人的习惯还可以分为“群体性习惯”与“个人习惯”。前者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习惯,后者则比较个人化,与他人关系不大。
  那么教育者所说的习惯,主要指的是哪一种?我想应该是前一种,教育者对于后一种习惯,不怎么上心。请看叶圣陶先生怎么说:
  “自我教育”好像是个人的事,其实凡是人的事决不是个人的,个人的思想行动必然牵涉到别人,思想行动必然在群众中间表现,所以养成好习惯须特别偏重在群的方面。在群的方面有了种种好习惯,其人还会有问题吗?在群的方面恪守秩序,在群的方面办好事,在群的方面修炼技能,这可以概括生活方式的全部了。(1942年)
  (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5月第一版 57页)
  可以看出,叶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是个群体主义者,后来他的这个思想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因此他关注的养成习惯,基本上就是“群的习惯”。既然是群的习惯,那肯定就是相同或类似的习惯,叶先生所举的关于习惯的例子,也多是“大家都应该这样”的。这当然很容易走向“一刀切”。于是你也就明白为什么叶先生心目中的良好习惯主要是指硬习惯(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还有外显的学习习惯)了,因为软习惯指的是心理习惯和思维习惯,软习惯显然比硬习惯更具个人色彩,对这些方面,叶先生论述似乎不多,只是在讨论语文教学的时候,谈到一些情感问题和思维问题。
  于是你也就明白为什么关于因材施教的问题叶先生谈得也不多了。《如果我当教师》这本书,连因材施教的标题都没有。这么重要的教育思想,为什么不加强调呢?愚以为这不是偶然的。原来培养习惯是趋同的,而因材施教则相反,它是求异的。如果谁认为养成良好习惯就是教育的全部,或者最重要的部分,他肯定就会忽略因材施教,沿着某一种思路一直走下去,这是必然的结果,不依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近些年教育界许多人在倡导“个性化教育”,我可以肯定,这种人如果把培养习惯放在教育的绝对重要地位,他的所谓“个性化教育”基本上就会落空,他要谈论因材施教,你也别信。我见到魏书生也谈论过因材施教,感觉他恐怕只能泛泛而谈,他的路数,是很难落实因材施教的。
  你会发现很多高喊“学生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的老师,实际行动并不像他说的那样,这种言行不一致不能轻易看成是说一套、做一套,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原来他自己的理念就是矛盾的,他既想培养一大堆好习惯,又想因材施教,二者一冲突,他就身不由主地顺着传统思路滑下去了,这样毕竟阻力小一些,也容易出成绩。
  显然,“培养习惯”与“因材施教”难以兼顾。但难以兼顾不等于绝对无法兼顾,真想兼顾的老师,必须减少对培养硬习惯的过分关注,必须适当减少“群体一致”的诉求,抽出精力来关注学生的软习惯,关注学生个体,关注他的特点,关注他个性化习惯,也就是,找到培养习惯和因材施教的平衡点。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要求教师真得有点专业水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习惯这事,差不多谁都可以滥竽充数的。反正我认定一个好习惯,向学生提要求,然后检查评比,就貌似在培养良好习惯了。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要滥竽充数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你真得拿出对一个个学生的个案分析,而且得一个个说出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这相当于独奏,你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就显形了。
  习惯好≠能力强
  我想这方面的实例太多了。比如贝多芬,一身的毛病,其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可批评之处甚多,他经常和邻居打架,不得不多次搬家。又比如乔布斯,整个是一个少年犯,胡作非为,还吸毒。但他们都是极有能力的人,对人类有不小的正面贡献。肯定有许多人习惯比他们好得多,有些人甚至无可挑剔,但是远没有取得他们那么大的成绩。这是事实,教育者不能视而不见。
  有人可能会说,贝多芬虽然一般习惯毛病较大,但在音乐方面习惯一定是很好的,乔布斯虽然表现差劲,但在思维习惯方面一定有过人之处。说得对,这说明,所谓培养良好习惯,并不是说必须均衡发展所有习惯,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说。但是单就贝多芬、乔布斯这类有特长的人来说,即使在特长方面,他的习惯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某方面的才能与这方面的习惯,并不全是正比关系。我想音乐家里面,一定有比贝多芬音乐习惯更好的,但是他们作不出贝多芬的曲子来。在学校,这种情况就更常见了。班里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学习习惯最好的,有一些孩子学习习惯并不好,听讲常常不专心,作业也不规范,但是一考试,他的成绩就拔尖,你没办法。说明即使单从应试角度看,能力与习惯也不是完全对应的,更不用说整体素质了。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因为能力的形成源于多种因素,习惯只是因素之一而已,光靠培养习惯是不能保证提高能力的。比如,能力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灵感。这种东西根本不属于习惯,靠重复某种行为是无法培养出灵感的。可见,培养能力与培养习惯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是相互间有联系的两回事。如此说来,我们若把教育简单地锁定为“养成良好习惯”,那就严重地窄化了教育领域,必定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弄不好还会妨碍能力培养,而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我个人的经验,过分强调全面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正是我们教育的主流趋势),培养出来的最优秀学生多半是中等人才,甚至是平庸之辈。他们很“完美”,却无法卓越。
其他文献
班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让班主任必须重视甚至头疼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总是期望着能有一种万能法宝让他们“听话”,能让自己省省心,但这种想法常常是事与愿违。小真与小望,就是这样一对“活宝”,进初一才一个月就用课里课外无处不在的笑声和互相画符咒的方式让班上鸡飞狗跳,在整个年级更是“声名大噪”。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用尽了我的耐心,运用了各种说服教育甚至是惩罚的方式,却仍是收效甚微,深有挫败感。我认为
期刊
家庭作业放在什么时候来完成呢?  应当让学生早睡早起,把家庭作业放在早晨上学以前的时间里完成,——这是我们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作息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花了多年的时间向家长们解释:让孩子早睡早起,把紧张的脑力劳动安排在他起床后的前八个到十个小时的时间里,这种做法已被科学证明是有好处的。新的一代家长成长起来了,我们就在“家长学校”里给他们讲些教育学知识,其中首先就讲儿童脑力劳动的文明和卫生。经过努力
期刊
皮亚杰理论入门须知的四项核心概念  阅读皮亚杰著作的初学者所遇到的困难之一是皮亚杰用来概括行为的那些独创的概念。要理解他的著作,首先必须理解他的这些概念。在此,试以原文摘选和点评结合的方式,对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等四个贯穿皮亚杰所有著作的核心概念,以及成熟、实践经验、社会互动和平衡化等四个认知发展的重要元素,略作介绍。  图式——理解孩子的世界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
期刊
初识皮亚杰时即被他巧妙的三山实验和守恒实验深深吸引,如今重新读起,读出的不仅仅是其实验设计的巧妙,更悟出了他实验背后的内涵——即孩子不是小大人。我们教育者,需要带着一颗好奇心,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帮助孩子建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一内涵给了现阶段的我巨大的启发。  一、带着好奇心,实现立场的转变  在对儿童的教育中,皮亚杰始终从儿童的立场来认识世界,于是他能真正地走入儿童的世界,并发现一些我们从来都没
期刊
今天,如果有人拿是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问题来问孔子,他会如何回答呢?我们不得而知。孔子是一个很注重说话场合和对象的人。我们只能大致从他说过的话里推测,他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在孔子看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另一个场合,他还说过这样的话:“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按北大教授李零的话说,这就是把人分成了三品:上智、中人、下愚——除却中人,上智和下愚
期刊
对儿童的关注,家长们关心得比较多的是身体和学习成绩,老师们关注得比较多的则是考试和安全。而对于儿童的精神世界,我们则关注得少之又少。同样,对于学习困难生而言,他们受关注的点往往就集中在学业成绩上,他们整天生活在因“考试”而带来的自卑、自责和自嘲中。因此造成,当下的儿童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儿童,他们总是生活在一种充满浮躁、功利和空虚的世界里,享受不到真实的童年生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多次谈
期刊
我的育人热情来自我对教师职业价值的深刻的体认。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辽宁的一个兵工厂子弟中学当教师,当时“文革”开始才一年多,“复课闹革命”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复课”没有多大起色,“闹革命”却闹得可以,校园内毫无文化氛围可言,“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打架、斗殴、攻击老师的事时时在发生。在这样境况下,我在自己任教并当班主任的班级里,尽力营造出一个小型的“文明社会”,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和简
期刊
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  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这种接近和类似之处,首先在于它们都需要分析事实和有预见性。一个教师只要善于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
期刊
如果没有亲自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只是通过文献查阅、并不深入的访谈以及按照常理推想,一般会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档案,看到了学生成长的足迹,它是一份“病历卡”,记录了学生的“健康状况”;根据档案,“对症下药”,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档案,是教师走近学生心灵的一个道口……总之,成长档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以上“美好”的结论无意识地假设了几个前提:老师们有充分的时间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们,但在后进生的教育上,他强调的不仅仅是爱,还有经过科学思考和实践探索得出的智慧和耐心。  一、重视家校合作  “为了查明学生智力不正常的原因,我调查了两千多个家庭,了解儿童的遗传、日常生活、营养和精神生活的情况。我终于看到:这些智力不正常的原因,在每一个个别情况下来说,好像是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最初是一个原因在起作用,后来又加上第二个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