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当代艺术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斐,女,河南安阳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当代艺术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俄罗斯当代艺术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60080)阶段性成果。俄罗斯当代艺术家阿森·卡巴诺夫油画作品 “策展人”是从英文“curator”演化来的,意思是展览策划人,即在和艺术相关的展览中承担策划、组织以及管理的专门人员。在英语语系中“curator”多指常设策展人,也即是受雇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机构专门进行藏品研究、保管和策划组织展览的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事业的进步,现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入独立策展人时代,俄罗斯也自上世纪80、90年代出现了独立策展人,现已全面进入独立策展人时代。
  一、什么是策展人
  西方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体系是策展人出现的源头,策展人是从英语“curator”翻译过来的,在英语语境中,“curator”最早是指私人博物馆内的藏品研究、陈列以及保管的专门人员,在某些时候curator就是指博物馆馆长,随着馆藏的艺术品在品质和数量上不断发展,专门负责艺术品研究、保管以及陈列的人员出现。17世纪以后有些私人博物馆向世人开放,博物馆会组织某些具有专题性质的展览活动,参与这些活动组织和策划的人员就是最初的策展人。[1]18世纪以后西方国家建立了许多国家博物馆,尤其是一些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相应建立,比如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艺术博物馆等。在这些大规模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出现了细化的按区域或者时代划分的藏品研究、保管以及陈列的专门人员,同时他们担任相关藏品的展览组织事务,但是对于博物馆整体的经营管理不负有责任。这些专门人员就是最早的常设策展人。后续在东方许多国家比如日本、中国、俄罗斯也仿照西方建立了策展人制度,这些策展人具有艺术史或者博物馆学的专业背景,他们的工作主要侧重于艺术史。最近二三十年各国艺术机构相应设立了现代艺术策展人职位,这些现代策展人具有多样的专业背景,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以及艺术管理,甚至有专门的艺术展览策划学学员。他们的工作职责是组织策划各种探索性的现代艺术展览。[2]
  二、独立策展人
  真正的独立策展人出现在上世纪后半期,具体说是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独立策展人出现的明显标志是国际独立策展人协会的成立,这个机构的主旨是通过国际展览等活动使当代艺术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欣赏。有学者称瑞士的赫拉德·史泽曼是艺术独立策展人的鼻祖宗师。在1969年,赫拉德策划了主旨为“当态度成为形式”的展览,在当代艺术史上涂抹下浓重的一笔,他所传达的独特的展览策划理念和方式为独立策展人这一新领域奠定了雏形。[3]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当代艺术展览中独立策展人开始扮演了主角,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这些游走在艺术机构和赞助人之间的独立策展人,利用自身的专业背景、能力与关系,策划了许多很有创意并且影响力深远的艺术展览。
  三、策展人要具备的素质
  现阶段策展人自身和所具有的职能在俄国尚未明确,策展人相关制度和运行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但是一个成功的策展人对于艺术展览和艺术机构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展览策划的过程就是策展人和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个体审美和展览主题的博弈。所以策展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其一,他是否能够为艺术家的作品展出提供最优越的条件;其二,他是否能掀起一种思潮或者对于某种思潮起到影响作用。[4]艺术展览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作为一个策展人,首先要了解本国甚至是全球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特征以及趋势,要和国际国内的艺术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对于这些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具有深入的了解。另外,在进行具体艺术展的组织和策划时,策划人必须确立一个展览的主题。展览主题的策划不能单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是要充分了解并考虑展览所在地域环境和文化氛围,将主题与地理和文化环境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确立生动鲜明的展览主题。然后策展人需要根据所确立的主题选择艺术家,和艺术家一起考察展览场地并讨论制定创作计划。[5]对于当下艺术领域的发展情况策展人要能够提出敏感的问题,同时要有双善于发现可以创作出反映这些敏感问题的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的眼睛,然后将这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推上舞台,呈现给观众。
  ·文化艺术王斐:俄罗斯当代艺术 成功的艺术展览对于艺术作品是一个重新的挖掘、赋予新意的过程。策展人必须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以及专业眼光。如果是针对博物馆策划的展览,博物馆因为藏品数量庞大、门类众多,所以需要策展人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需要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学和美学等学科门类。此外,策展人需要具备敏锐独特的眼光与艺术组合能力,最后,策展人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因为艺术展览的组织策划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社会互动环节。[6]
  在俄罗斯要想进入策展人行列,必须要跟随策展人进行实践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了解策展人系统和工作流程,因为艺术展览的策划涉及到众多问题,包括资金筹集、艺术家组织、作品运输保险、确保作品安全、作品的艺术包装、作品陈列等环节,甚至具体到一个钉子的钉法都要全面考虑。所以,策展人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由此可见策展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然这不是说实践就是策展人的全部,策展人同时需要艺术史的理论和经验,另外要有很好的艺术直觉。在进行艺术展览的时候,策展人要做到身在其中,同时也能抽身事外进行独立思考。
  四、策展人时代
  策展机制受到艺术机构的发展与界定的影响,在西方国家美术馆会定期推出固定展览,比如“三年展”、“五年展”,并且都是由单位自身策展人独立组织策划。这种情况下美术馆相当于一个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而艺术展览就成为美术馆的科研成果。在西方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设有各级研究员、策展人、助理策展人和总策展人等职务。比如美国现代博物馆任职的策展人有100多位,他们分别在雕塑部、摄影部等部门,每个部门设有主策展人、策展人以及助理策展人等。[7]但是在俄罗斯这种运作方式还不够成熟,缺乏完善的体制保证。在西方国家,策展人在学术上的后盾是博物馆,经济上的后盾是基金会。但是在俄罗斯的博物馆体系中,虽然并不缺乏藏品研究的专业人士,但是这些人员的职责和西方国家策展人承担的职责并不对等。这就造成了策展人职责的偏离拆分,主要表现在藏品研究和展览策划的分离。在此背景下,许多特展、借展或者是临时展览的策划多由外部团队进行,然后通过展厅设计后直接套用。很长时期以来,俄罗斯的学术部门机械的维持展览车间功能,博物馆策展人传成为展览活动的协调人。在西方国家策展人多分布在美术馆领域,成熟策展人和美术馆融为一体,被定为项目发起人与管理者。俄罗斯的策展人制度尚不完善,定位比较模糊,在官方机构内部的策展人职责不是太明确,同时缺乏严格的制度和要求。[8]现阶段俄罗斯成功的策展人多数部分布在博物馆和美术馆中。比之俄罗斯,西方国家的美术馆和博物馆的临时展览更加的专业,更加强调学术,注重对艺术品内在联系的挖掘,旨在建构利于传播的展览方案。好的美术馆必定在展览与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独特定位与方向,专业的策展人制度对于美术馆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所有形式的艺术展览都不能被动接受,后续策展人发展中在学习西方国家制度的过程中要加强交流与碰撞,不能一味的模仿和追逐。在艺术全球化发展形势下艺术展览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西方国家引进的艺术展览机制要考虑其在俄罗斯的确立的本土化过程,重在于消化与转换。如果不考虑俄罗斯艺术机构体制,只是一味的模仿借鉴欧美国家展览模式,只能证明俄罗斯文化自信的不足。[9]
  五、策展人在俄罗斯
  2003年,一个名叫“小心宗教!”的展览策展人萨莫杜罗夫被处以3,600美元的罚款,另外展览还一度关闭,因为附近一座教堂的祭坛侍童组成了纠察队对作品进行了破坏活动。2007年,俄罗斯著名策展人Yury Samodurov 和Andrei Yerofeyev在哈萨洛夫博物馆(Sakharov Museum)举办了一场名为“Forbidden Art”(禁忌的艺术)的展览,在展出作品中,基督被描绘成了米老鼠和列宁的形象激怒了俄罗斯东正教人士。经过14个月的审判,两位策展人被判处3年监禁。2008年国立特列季亚科夫(State Tretyakov Gallery)美术馆解雇了艺术策展人安德鲁(Andrei Yerofeyev)。美术馆举行的关于政治艺术的展览‘Sots Art’被认为是对俄罗斯形象的破坏。安德鲁被解雇后,当代艺术部门的八名工作人员也提交了辞呈。
  策展人工作的实质是发掘并推荐优秀艺术家和艺术观念,策展人在艺术世界具有无上的权利,策展人中的佼佼者对于艺术家掌握着生杀大权,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关系对于其发展前途有着直接的影响。批评家负责介绍艺术家,然而策展人将艺术家推上艺术的舞台。但是活动策划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现代社会的活动策划人的生存状态面临着危机。[10]所有活动在主旨与运作上无法叛离社会意识和周围环境影响。所以,策展人的组织的活动必须符合其社会基础,在社会认同和意识形态等要素制约下,加之策划过程中相关的细微环节的考虑,让现代策展人面临着狭窄的生存空间。
  结语
  独立策展概念的提出就是对艺术运作体制的挑战,所以它自身面临着体制化威胁,因为艺术领域内部争夺话语权和再分配的斗争不会消亡。一方面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出现需要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目前这些新兴策划人成为其争夺对象,另一方面随着艺术的发展更多的基金会和艺术项目的出现,使策展人成为一个代言人,或者是转变为其他的形态。目前策展人同时扮演者艺术史家的角色,他们通过对艺术的归纳与划界想要建立新的艺术谱系的欲望和艺术家希望作品进入美术馆的欲望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1]Cissy,姚森,帅帅.策展人:艺术展览昌盛时代的全权推手[J].东方艺术,2007(17):12-23.
  [2]彭文.连接博物馆文物展览与受众的桥梁——“独立策展人”制度探索[J].中原文物,2008(1):108-112.
  [3]田甜.论中国博物馆“策展人负责制”的建立[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
  [4]姜宛君,段运冬.“设计艺术”与“展示文化”当代西方艺术策展学研究蠡测[J].美术观察,2013(4):121-127.
  [5]张苗苗.“策展人”与“美术馆策展人”——从全国美术馆策展人培训班谈起[J].美术,2013(3):116-118.
  [6]曹丽秋.“我叫策展人”[J].艺术市场,2013(13):55-59.
  [7]武贞.博物馆临时展览与策展人[J].博物馆研究,2013(2):36-40.
  [8]郝爽,孙玉洁,刚罡,辛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J].艺术市场,2011(13):16-27.
  [9]韦怡.中外独立策展人的发展及比较[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1):77-79.
  [10]冯博一.关于策展和策展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思考[J].艺术评论,2009(4):64-69.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电影《记忆碎片》海报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当中,电影在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之下作为一种媒介工具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精彩演绎。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思想观念的更新,电影自身也紧贴当下,日益进步,电影所涉及的题材不断丰富,电影的形式技法也不断推陈出新。但无论电影的内容指涉何等广阔,电影语言、电影形式怎样更新、变化,电影作为一种话语方式所表达的始终是电影创作人员对生活、对世
[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日军占领台湾岛,并打着“文明”的旗号对当地的资源及信仰进行了野蛮的剥夺和侵蚀,赛德克族人在生命与信仰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奋起反抗,用血书写了历史上著名的“雾社事件”。《赛德克?巴莱》就是基于这个大背景下的史诗巨作,在叙事表现及艺术手法上,都是台湾电影的一座丰碑。  [关键词] 《赛德克?巴莱》 文明 野蛮 身份认同  doi:10.3969/
【作者简介】  电影《饮食男女》海报 《饮食男女》是导演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一部,它描写了父亲和三个女儿之间的关系以及父亲自己的感情生活。笔者试图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讨父亲形象在片中所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也表现在我们的艺术、流行歌曲、文学、幽默、亵读神圣和其它许多方面上。”[1]比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弑父行为,
【作者简介】  樊妍秋,女,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电影学专业中国电影史方向硕士生,主要从事电影史研究。  “在我们这个王国里,我们没有尊卑,没有贵贱,我们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当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我们这些鸟儿,不动情则已,一动起情来,就要大祸临头了。”[1]白先勇在描写酷儿人群的小说《孽子》中,用这句话描绘了酷儿人群的形象。  1997年,格斯·范桑特导
【作者简介】  电影《美姐》海报 青年导演郝杰的处女作《光棍儿》通过网络途径播放之后,受到专业电影工作者和独立电影爱好者的热烈讨论。而同时,郝杰导演迅速推出了同《光棍儿》相似,以农村乡土生活境况为题材的作品《美姐》。  如果说电影《光棍儿》展示的是由于贫穷以及农村社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所造成的性在物质需求层面无法得到满足的压抑感的话,那么《美姐》则更多表达了更高层次上“获取真爱”的精神需求。作为电影
一、宫二:侠女类型的重组与突变  由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武侠电影《一代宗师》①①《一代宗师》,王家卫导演,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春光映画, 博纳,泽东出品,2013年。 接连在各大电影节获奖引发媒体热议,而其中国际影星章子怡凭借其在《一代宗师》饰演宫二一角色首获金马影后奖项之后又于2013年12月12日在亚太电影大奖中凭宫二再度摘得影后大奖,紧接着在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章子怡凭借《一代宗师》又获得
20世纪6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是一部神话题材的彩色传统动画长片,通过闹龙宫、反天庭等典型片段,塑造出集猴、神、人特征于一体敢于反抗天威神权的经典动画人物形象——孙悟空。影片以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格,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在1978年的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上,《大闹天宫》被评为“最佳影片”,英国《电影与摄影》杂志的一篇评论,称赞它是“1978年伦敦电影节上最轰动、最活泼的一部电影
[摘要] 李沧东所坚持的文人电影,纪录和思索韩国社会问题,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灵魂安放,他用精致而含蓄的电影语言表达了上述关注,是韩国电影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和人文关怀的导演。在《密阳》中,他以悲悯的情怀、精确的导演语汇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注及对基督教对于韩国民众精神塑造的观察和反思。  [关键词] 《密阳》 文人电影 存在主义 场面调度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
[摘要]梅尔吉布森执导的三部电影通过显在的与隐喻的耶稣形象展现了基督教思想中的“受难-救赎”意识,虽影片中不乏暴力因子,但呈现出的主人公肉身深受磨难的影像使其最终达到的心灵救赎更具感染力。同时,三部影片还深刻追思了基督教思想中的恶与善的元素,在这二元对峙中,吉布森展现出的是对自由、真理的坚信,并倡导通过彼此相爱这一教义走上神性至善之境,影片极好地诠释了身为天主教徒的梅尔吉布森对基督教思想的把握。 
【作者简介】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海报 改编自美国著名小说家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的同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通过对人性的深刻解读和严肃思考,一经播出便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虽然在1994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个奖项上,《肖申克的救赎》以微弱差距败给《阿甘正传》,但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艺术主题无不彰显着影片绝对的经典价值。作为一部能震撼人心灵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