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uraitru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法官彼得挟着公文包,急匆匆地走在阒无人迹的蝙蝠大街上。彼得拐进一条漆黑的小巷,他走到小巷深处时,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风雪交加、阒无人迹的恶劣环境的烘托,为下文彼得产生错觉埋下伏笔。)
  彼得刹住脚,公文包从腋下悄悄滑落。(“滑落”从动作上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害怕,“悄悄”更是写出了彼得来自骨子里的胆小懦弱。)
  “你是谁?”彼得低声问。他低着头,全身战栗着。
  可怕的沉默。
  彼得打了个哆嗦。(“战栗”“哆嗦”都是透过动作表现人物恐慌的心理。)
  “你想干什么?”
  对方仍不回答。
  “你想干什么?”彼得又问。
  一阵呼啸的寒风淹没了彼得的声音。彼得听到对方极重的呼吸声,感到一双黑色大手正向他的脖子伸过来。(此处用幻觉来表现彼得的极度害怕、恐慌。)
  彼得不再问话了。
  彼得立正,低着头,和那黑影对峙着。
  “你不应该跟我过不去。我是无辜的。你犯了法就得判刑。犯重了,就判死刑。判你刑的是法律,是法律机关,绝不是哪个人。法律是这个国家部分人制定的。他们把法律制定出来后,就设置一个机构执行它。这个机构当然是人组成的。判处一个人的死刑是许多人根据法律研究决定的。但是,到最后,这个决定总要通过一个人的口说出。这个人只不过是把写在纸上的东西念出来。这完全是一个手续一个法律程序。实际上这里的人,是一种机器。这些都是常识,你应该知道……”(这一段看似语言描写,其实是彼得的内心独白。彼得讲得滔滔不绝,但都是陈词滥调,这种自说自话、语无伦次,恰恰反映了彼得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过了很长时间,彼得又慢吞吞地说:
  “我宣布你的死刑,是代表法律代表法院,不是我判你死刑!我今天宣布你死刑,我刚说出口,你就瞪着我,老瞪着我!直到你的头滚到地上,大家都看到了,你眼睛就是不闭,盯着我。你为什么不放过我?!我与你无冤无仇,我不宣布你死刑,会有其他人宣布。你不能看哪个人宣布,就把仇结在哪个人身上,就想报复他,杀掉他。你现在拦住我,你叫我怎么办?老实说,我也有怜悯之心的……可你又强奸又杀人……法律是无情的……你让我走吧,我怕……”(几个省略号用得好,这是彼得讲得最漂亮的几句话,可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彼得讲这些话时,结结巴巴,作者以此来表现彼得的懦弱和无能形象。)
  彼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的话。
  那人始终不说话。
  彼得低着头,不敢挪动半步。
  人们发现彼得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彼得已经冻僵了。彼得双手伏在地上,头和双脚都埋在雪里。
  彼得的前面有一根高大的电线杆。
  (选自滕刚《滕刚微型小说100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写作借鉴
  这是一篇非常荒诞、具有极强讽刺意味的短篇小说。文中一个秉公执法、忠于职守的法官,因他的懦弱和人性的缺陷最终被电线杆吓死,读来令人唏嘘,叫人深思。这一形象,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巧妙而又有层次地展示出来。开头风雪交加的环境渲染为彼得產生错觉作了铺垫,接着通过身体失控、神情失态和产生幻觉等方面,表现彼得的恐惧、孱弱。两大段的内心独白更是直接刻画出彼得的怯弱和胆小。
  总之,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内心独白。就是以“想”等词语作为提示语,直接下笔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描摹,把人物的所思所想表现出来,以此折射人物的个性品质;
  2.用梦幻等形式巧妙地发出心灵的呼唤。就是通过描写人物的梦境和幻觉,来表现人物的某种心境,折射人物的性格特征;
  3.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反映内心的变化。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通过抓住人物的这些变化来刻画心理活动,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作方法;
  4.用景物描写自然地折射内心的感受。人物的性格、情绪等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
其他文献
我寄宿在学校,父亲为了给我补充营养,一般一星期给我送一次饭或汤。又是送饭日了,可天公不作美,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如同往常一样,我站在校门口的电话亭旁,等待父亲的到来。街上车水马龙,挤满了送饭的家长们……我的同学早已回去复习了,可我还在等待父亲。  突然,天空像被人打破了個洞,雨水“哗哗”直下。我撑开伞,焦急地等着,雨水溅湿了我的布鞋和裤腿,不知不觉,街道上只剩我一人。  我开始担心父亲。我伸长
期刊
我是母亲的心肝宝贝,是爷爷奶奶的小祖宗,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三好学生”,而唯独在父亲眼中,我什么也不是。  一次,我拿着奖状回家,母亲表扬了我一番,坐在一旁的父亲却还是摆着一张冷漠无情的脸,严肃地说:“不要为眼前这张奖状而骄傲,以后的路还很长,将来你就会明白。明天早上8点在楼下的公园等我,我们一起去爬山。”天啊!我要和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的父亲去爬山,真有点不情愿。  第二天,我准时来到公园,可是父
期刊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杨绛先生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杨绛先生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個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与老王相识,杨绛先生同情于老王的不幸;与老王相处,杨绛先生感动于老王的善良;与老王相别,杨绛先生感激于老王的告别,愧疚于自己的疏忽。杨绛先生同情老王,尊重老王,牵挂老王,难忘老王,这样的感情是感人至深的。  素材点击  杨绛先生的《老
期刊
11年前,25岁的于忠虹踏上南芬这块热土后,从“娃娃警察”一步步成长为刑警队探长、派出所副所长、法制科长、派出所所长。他无怨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始终以满腔热忱扎根于基层一线,致力于保护一方平安。他本不是南芬人,却把南芬当家乡一样看待,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先后被授予市公安局“十佳”爱民所长、“本溪好人”等称号。  扎根偏远山村,于忠虹常年与寂寞为伍、与清贫为伴,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
期刊
今年清明节放假的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爸爸提议去姥姥家踏青,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已经很久没去姥姥家了,我想念姥姥,听说姥姥家养了几只鸡,真想去看看。  我们匆匆吃完早饭,爸爸就开车带着我们前往姥姥家。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姥姥家终于到了。下车后,我一眼看到姥姥有气无力地坐在院子里的一把椅子上,忙跑上前问姥姥:“姥姥,您怎么了?”姥姥回答道:“唉,还不是让鸡给气的,我把它们放出来喂食,可它们吃饱
期刊
【文题】  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一首动听的歌曲……成长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幸福让我们感动。但是,生活中我们又很容易忽略这些幸福的瞬间。那怎么才能让我们时刻感受到幸福的气息呢?这就需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了。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以“我发现,幸福是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作文内容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  【点拨】
期刊
写作点拨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温暖”奠定了作文的感情基调,“整个冬天”限制了所写内容的时间背景。  那么是什么“温暖了整个冬天”呢?建议同学们找较小的切入口,写身边的小事,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的能够温暖自己也温暖读者。比如,某个人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也可以是某个有特定意义的事物——一束灯光照亮一段较黑的路;一束花陪伴病床上的自己等。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描绘冬天的环境,以烘托你要表现
期刊
父亲不善言语,为了生活,总是忙忙碌碌。小时候,我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被他们的父亲抱起,高高地举起,那清脆悦耳的笑声,成了我睡梦中最熟悉的画面。我特别羡慕那些被父亲疼爱的孩子,为什么我的父亲就不抱我呢?是不疼我,还是不爱我?我心里充满疑问,甚至泛起丝丝恨意。  父亲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对儿女的事更是如此。每次我出远门,父亲必定要把我送到车站,看着我远去才离开。我知道父亲是担心我,而那时的我却认为自己懦
期刊
在江苏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这个闻名遐迩的桃乡,赵逸人不仅是一个名人,还是一个忙人,更是广大桃农最信得过的能人。谁家桃树有毛病,哪户种植技术还不过硬,赵逸人都清楚;而谁家桃樹有了毛病,哪户桃农在种植技术上碰到了难题,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赵逸人求助,只要找到赵逸人,就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多年来,赵逸人的手机成了桃农求助的“农科110”,遇到情况紧急的,她总是尽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桃农及时排忧解难
期刊
临近毕业,看着同窗都在为找工作或出国留学而忙碌,24岁的北大研究生邵子剑却作了一个让大家颇感“荒诞”的决定:休学一年,去西藏支教。这已是邵子剑第二次休学去边疆支教,上一次是新疆。这样的毕业季选择,让他的人生显得与众不同。  “人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我能做的,就是增加生命的厚度。”他说,“新疆的一年已让我坚信,行走在祖国边疆的路上,才是我生命中最受用的大学。”他只是一名极其普通的支教者,没有响亮的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