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与自我的实现

来源 :大学·阅读独唱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awei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实现——个人能力的表达和创造性运用——只有在个人面对并经历焦虑后,才有可能发生。身心健康的个体的自由,就在于他能够在面对和克服威胁时,充分运用新的可能性。度过焦虑,才能寻求并部分达成自我实现,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和自我度量都扩大了。脑损患者最难具备这种忍受焦虑的能力,儿童的忍受力高些,具创造力的成人的忍受度最强。
  苏利文主张,“自我”就在小孩的焦虑经验中诞生。婴儿在与母亲的早期关系中,学会分辨许可和回馈,以及禁止和可能受罚的活动(后者会引发焦虑)。这种苏利文所谓的“自我动力”是一个发展过程,此时焦虑经验从活动与觉醒中被排除,而得到认可的活动则被整合到孩子的觉察与行为之中。由此观之,自我是为了保护个人安全,使其免于焦虑而诞生。这个观点强调的是焦虑在自我发展中的整合性功能。苏利文指出,个人如果能够建设性地处理自己的焦虑,往往人格中的焦虑地带反而会成为重要的成长领域,这在心理治疗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不乏其例。
  个体自由的浮现与焦虑密不可分。事实上,自由可能总会引发焦虑,个人面对焦虑的方式将决定自由是得到肯定还是被牺牲。孩子在打破依赖双亲的原始联结时,免不了会有焦虑。健康的孩子会在更大程度的自我定向和自主基础上,重新与双亲和他人建立新的联结关系,以此克服焦虑。但如果脱离双亲带来无可忍受的焦虑,而且要付出的无助孤立的代价太过庞大,孩子便会退缩到新的依赖形式中。扩大自我的那个可能性被牺牲了,于是个人长大后出现神经焦虑的可能也隐然若现。这表示,如果要建设性面对焦虑的话,独立与自由的能力是必要的。
  每当我们面对新的可能性时,自我觉察的扩大便会产生。虽然新生儿的首次焦虑是因为得不到满足,但是当自觉浮现之后,就产生了变化。孩子现在知道自由需要承担责任。所谓的承担责任除了“做自己”之外,也要对别人负责。这个责任的反面便是疚责感。个人只要拒绝把握新的可能,拒绝从熟悉领域扩展到不熟悉的领域,并借此避免焦虑、责任和疚责感,他们便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并进一步压缩了自己的主动性与自觉。
  “冒险造成焦虑,不冒险却失去自己”,这是克尔恺郭尔简洁有力的诤言。善用潜能、面对焦虑并接受其中的责任与疚责感,就会增进自觉、自由,以及创造性范畴的扩大。
  个人越有创意,便越具可能性,也越容易焦虑,也越容易遭遇伴随而来的责任和疚责感,或者就像克尔恺郭尔说的:“意识越清明,越趋向自我。”自觉提升意味着自我人格的增进。我们的结论是:当个人能够面对焦虑经验,并进而成功地走出来时,他自我人格中的正向层面也随之成长。
  (選自《焦虑的意义》,有删改)
  开篇点明主旨:只有经历焦虑,自我实现才有可能发生。
  从本段开始,追溯成长过程中“自我”与焦虑的关系。
  能否建设性地处理焦虑,是一个人能否从焦虑中成长的关键。
  借助引文总结上文。紧接着对引文加以补充,自然过渡。
  文末抛出结论,总结全文。
  微总结
  结合文章内容,总结焦虑与自我实现的关系。
  人的自我意识是从焦虑中诞生的,如果不能面对焦虑,选择逃避焦虑和责任,便牺牲了自己的自由,进一步压缩了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但如果能建设性地处理焦虑,面对焦虑并从中走出来,人格中的正向层面就会随之成长。
其他文献
现代人对猫的喜爱可谓形成了一股风潮。不得不说,猫真是最适合现代人的宠物。在猫的身上,人们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人际关系:心有所向,却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最重要的是,猫一眼就知道你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但它一点也不在乎。历代文人所描写过的动物中,猫也是最常见的。  猫婆  冯骥才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串门聊天。他养猫,而且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他一怔,扭身从墙角纸箱里掏出个白色
期刊
香港,这座经历了多少年风风雨雨的“东方之珠”,现如今已然成了一种象征。它既现代又沧桑,既发达又市井,难以简单概括。也正因如此,香港成了许多作家的灵感源泉。在他们的文字中,香港是那样复杂多变,但不变的是这座城市曾经走过的悠悠岁月……  倾城之恋  张爱玲  那是个火辣辣的下午,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
期刊
在当今提倡整本书阅读的趋势下,中学生最好广泛涉猎一些普适性的经典,例如“新课标”推荐的那些经典名著。基础教育改革先锋于漪曾说,希望广大中学生能“真正读一点‘磨脑子’的书,读一点经典”。有挑战的阅读才是有收获的阅读,在“磨脑子”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提高作文的语言建构。本期我们以朱光潜的选文为素材,来看看如何学会“磨脑子”的阅读。  1论述型范式:主旨句+扩展句  围绕主旨
期刊
不用工作的人类不可避免地投入了虚拟世界,现实世界慢慢荒芜,人类不需要大房子、不需要运动场、不需要CBD、不需要电影院,只需要一张床、一个头盔式载具,就能拥有一个心仪的世界。  PART1  漫天遍野的风沙铺天盖地地打在宋海城的身上,透过风镜,能见度不足3米,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沙丘的另一边有一片巨大的阴影,影影绰绰,似一头体型庞大的巨兽匍匐在沙海深处。  从情报商人处高价购买的地图指明在这片沙漠的中心
期刊
清晨。高楼大厦像起伏的群山连绵不断。远方,夏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阳光透过白云,照进这个房间。这是80层公寓大楼的第72层。床上躺着的男人就是这间屋子的主人,他在宇宙旅行保险公司工作,名叫特尔。  太阳升得更高了。窗台上的玻璃雕刻反射出的阳光闪闪烁烁,照射着镶在墙壁上的自动日历,在2050年这个数字上,形成了一个圆圆的光圈。  照射进来的阳光愈来愈强,窗上的大幅玻璃却只带点青白色的光,似乎隔断了太阳热
期刊
充满灵性的少年诗人  1861年5月7日,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出生在位于加尔各答的大宅中。“罗宾德罗纳特”是他的名字,意思是“沐浴阳光的因陀罗天神”。泰戈尔家族属于婆罗门种姓,但在许多方面表现得很开明。泰戈尔的祖父既是孟加拉最早的实业家,也是一位积极的宗教改革者。在他的努力下,泰戈尔家族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力达到巅峰。  泰戈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他在尚未及读书的年龄便去了学校学
期刊
大方  小学时写作文,题目是“我的好朋友”,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便是“大方”。那时的我们懂得不多,只知道好朋友之间会大方地分享好吃的零食、好玩的游戏。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童年时光正因为彼此的慷慨分享,充满美好的回忆。  时光机——  “大方”在古代  1.方正之极  《老子》:“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此句列举了五种现象来说明“道”的无为境界,直译为:最白
期刊
20世纪80年代,自觉的女性写作开始兴起。直到90年代,女性作家们的小说创造精彩纷呈,蔚为大观,逐渐成为中国文坛备受瞩目的现象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人的解放潮流兴起且不断延续,女性问题也逐渐受到各界重视,对此的思考与写作自然而然展开。新时期的社会转型和多元化局面的逐渐形成,使得主流话语的权威性旁落,个体的重要性凸显,为女性写作也创造了自由的空间。此外,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传入中国,西方
期刊
无人便利店现在才刚刚起步,但在我看来,无人化的服务,会成为未来商业、服务业的主流。由此开启的各种可能性,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说无人化服务会成为主流呢?有这么几个重要的背景。第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一个顶峰,然后进入一个慢慢减少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成本会提高,而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越来越多地以自动化或无人化的服务取代劳动力。第二,包括扫码开门、人脸识别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当代文坛的“寻根文学”热潮退去之后,“新写实主义小说”横空出世。它打破了现实主义小说固有的构思模式,以客观的叙事立场介入小说,将创作的笔触伸向社会最底层,展现底层人物平凡黯淡的人生。以刘震云、池莉、方方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写实主义作家崭露头角,以犀利冷静的笔锋描写芸芸众生的庸常生活。  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刘震云凭借他活跃的思维方式、犀利的语言风格和对现实生活的敏锐嗅觉,形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