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花》堪称近年来出版的一部经典之作,可评述的角度很多,对其艺术上的成就,在此不再赘述。写在前面,是想澄清一下我对该小说的评价并不低,并非刻意要从中挑刺。本文主要从性别角度出发,探讨作者(及其所代表的一类男性文人)对性别问题的认知状态。
  难以自省的厌女症
  《繁花》中是否存在性别问题?这是不言自明的,许多读者(非女权主义者)都提出过相关疑问,大致有两点:一是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女性几乎没有一个可爱的人,大多自私、放荡、苟且、阴暗、变态、愚昧……毫无上海女人的优雅、精致,让人心生厌恶;二是为何小说中女性结局大多悲惨。作者对前一问是如此解释的:“蓓蒂,阿婆,姝华,雪芝,春香,大妹妹,黎老师,李李,甚至小阿姨身上,都散发出钻石般的高贵光华,这种高贵,是混合在朴素的人性中,不宜再浓,就像正常的画一样,比较自然……《繁花》的女人,都是花一样绽放,都是很美的。”假设作者所言出于肺腑,这就让人不禁要问,为何读者与作者的审美观有如此大的差异?
  第二个问题作者也有交代,即“做人很尴尬,男女都一样”。但认真看起来,其实还是有差异的。女性的结局不但悲惨,而且大多让人难以同情。例如,梅瑞被自己母亲骗、被母亲的继任丈夫骗,万贯家财瞬间灰飞烟灭,最后寄人篱下,看前夫和前婆婆脸色过日子,本来是很可怜,但她之前的各种算计、对母亲的薄情寡义,让人感觉她最终落魄是咎由自取;汪小姐怀孕不知是谁的种,丈夫和情人都不想负责,还可能是个双头怪胎,人生多少尴尬,但只要一想到是她自己拎不清,送上门去给人占便宜,借着生二胎的机会出轨,背叛丈夫,就无论如何也同情不起来了。
  对男人则不同,顾飞曾在书评中写道:“小毛最后下岗、病死,沪生和阿宝其实也混得不怎么样,人前没有多少风光,背后同样有很多的心事与烦恼,但作者总是把他们写得体体面面的,懂世故,知人情,不卑不亢,从不叫他们塌了架子掉了身份,像待自家弟弟,或者自己。”尽管如作者所言,“小毛死前如僵尸”,但离开人世前,床边莺莺燕燕围了一堆,他临死尚在教导女性要如何经营婚姻,可谓至死没有塌台。况且说到他的病,也是帮人办病退照X光落下的根,自然不免让人同情,甚至有些敬佩起来。按此标准,作者在写女性时远没有这么体贴,甚至连客观中立都没能做到。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个案。小说中小琴的故事是有原型的,作者这样说:“看电视看来的,很多年前一个上海中年男人在饭店吃饭,认识一个服务员,离婚后跟服务员结婚,每个月工资交给她。这个服务员原先是三陪小姐,男的一出差,这个女的以前的男朋友就到家里来。男人深爱服务员,每次吵架都让步,服务员总把这个男的骂得狗血喷头,男人不吭气。最后一次,男人几年积压的情绪一起爆发,一怒之下把她掐死了……法院取证,打开女服务员日记,结婚三年,一个字没提男人,老是在说:我缺钱,我这个月要挣多少钱……我太需要钱了。因为这个日记本,法官觉得这个男的太可怜了,最后法院判他15年徒刑,本来这种案子肯定判死刑。”
  作者怎么改编这个案例的呢?在他笔下,并非男人看不到明显的事实(女人不喜欢他,经常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一厢情愿付出,而是女人为达到想结婚的目的,假装百依百顺,通过种种(欺骗)手段将男人俘获,用尽心思拆散了对方家庭。故事结局也不是男人杀死女人(因杀人这样的事无论如何也无法辩解),而是女人诱骗成功后,乐极生悲,失足坠楼。这一段描写巧妙地洗脱了男人的罪责,让他成为一个清白的人,同时置这个阴险无情的女人于死地。在这个前提下,日记本的作用不是令人对男方的罪行有所同情,而是进一步让女人的真面目曝光,将她之前的种种好处完全抵消,令读者对其好感荡然无存,细思极恐。她的死被归责于自己的错误,而死人是没办法为自己辩解的。作者对其中最大的改编(女方诱骗男方并自行坠楼)甚为得意,因为他竟如此说:“小琴和陶陶的交往,从阳台坠楼的描写,都很美,读书不能只看结局,要看过程。”
  这种将客观事实通过改写来贬损女性的做法,是“厌女症”(misogyny)的一种潜意识流露。所谓厌女症,指的是广泛存在于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病症”,具体表现为对女性、女性倾向以及一切与女性相关的事物和意义的厌恶。在《繁花》中,女人经常让人感觉讨厌,她们说话啰唆,行事愚蠢,心思太重,过于功利……通过刻画种种让人讨厌的女性形象,作者流露的是自己对女性的一种负面评价。至于作者所言可爱高贵的女性形象,并非不存在,但大多转瞬即逝,只是一种短暂的(过渡)状态,仅能用于怀想。
  以男男关系为核心
  《繁花》作为一部小说,结构上略显散漫,有旧章回小说的模式。动不动花开几朵,各表一枝。这几朵也并非女子,而是男人,他们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而他们之间(沪生、小毛、阿宝)的关系,更是构成了小说的经纬,搭起了整部小说的框架。
  以小毛为例,他跟沪生、阿宝的决裂看起来与其情人银凤有极大关系(银凤自己也这样认为),但实质上真正让他伤透心的并不是银凤的翻脸无情,而是痛感结义弟兄对自己的心境毫无体会,在背后拿来调笑。从后来的情节发展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小毛娶了春香,对银凤日益淡忘,但沪生、阿宝对他的意义却不可替代。知夫莫若妻,一个对丈夫深爱的女子是能体会出来的,即使丈夫对此缄口不言。春香多次暗示乃至明示想请沪生和阿宝来玩,在临死前还谆谆嘱咐:“老公太孤单了……老公要答应我,不可以忘记自家的好朋友。”这个细节非常奇怪,因为一般女人在辞世之前,多是期待老公不要忘记自己;如果害怕老公孤单,就会嘱咐老公另行娶妻,尤其他们并没有孩子,不用担心后母虐待自己骨肉。但春香一句都没有提,就只提到了老公的朋友。我想,这一定是因为她(其实就是作者)心里明白,小毛真正需要、真正无法忘怀的是兄弟之谊。
  男人之间的这种互相理解、体谅乃至安慰,即使在不(尽)相知的个体中也普遍存在。比如,KTV包房中恶魔一般调戏女人的陆总,康总却肯陪他一起等喜欢的服务员小妹,直到凌晨三点半,这显然超出了一般生意场上的应酬所需;沪生不赞同陶陶离婚,但帮其劝说芳妹放人却尽心尽力,也显然不是为了赚有限的律师费。反观女性之间,情况就截然不同。小姐妹情谊大多靠不住,实际上是尔虞我诈、互相利用。如小琴和玲子,表面亲热,其实互相看不惯甚至讨厌,小琴在日记本里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而玲子则是在酒醉后破口大骂。不但如此,全书中最可怕的欺骗和报复,也发生在女性之间,即小芙蓉骗李李去新加坡做色情服务,而李李则找人弄死了小芙蓉。整件事之肮脏程度,远超过猥琐男徐总的不经行径,令人齿寒。   为说明这种表述方法的问题,先介绍一个国外的案例。据英美媒体报道,瑞典电影工业最近开始推行一种新的电影分类方式,用于测验电影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标准大致是三条:(1)影片中至少有两位女性;(2)她们要面对面地谈话;(3)谈论的问题不是男人而是其他。如果达到这个标准,就获得一个“A”标志认证。据称按此标准,多数经典电影都无法突围,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只有一部能幸存。这种新的电影分类方式看似无厘头,但其提出和实施挑战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电影制作,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让人重新审视本已司空见惯的现象,反思大众媒体如何呈现女性及其之间的关系,这些对我们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借鉴此标准,《繁花》无疑是一部不太合格的作品。其中女性大多以男女关系为核心生活要义,她们之间的关系被男性所定义,隐含着一种竞争性。如汪小姐跟其他女人的关系基本都如此,她跟梅瑞争夺宝总、跟李李争夺徐总、跟苏安争夺徐总……梅瑞也可算一个典型案例,她甚至突破伦理的阻碍,跟自己的姆妈都变成了竞争关系(与母亲的后夫上海小开暧昧)。即使如兰兰和雪芝这种不存在明显竞争性的姐妹,其交往的主要内容也围绕着男性,比如结伴去国外嫖男妓等。
  女女关系的难以建立,在许多作家那里都是一个问题。沪上女作家王安忆早年写《弟兄们》,就曾企图建立一种女性间的联系,但该努力在小说中宣告失败了,自称为兄弟的女人们最终因家庭的阻碍而疏离。不过王安忆并未放弃这个念头,在她的其他作品中,仍可以看到类似倾向,比如,晚近的作品《天香》,就构建了一个女性乌托邦世界。她通过想象,在一个自己没有亲身经历的时代,将男女情爱抽离之后,女性间的关系(妯娌、妻妾……)终于占到了故事的中心。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个女性世界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父权制家庭中女性抱团取暖的一种边缘生活方式,它如何能在当代生活中实现仍然是个谜。
  情爱之性别差异
  尽管《繁花》以男男关系为核心构建情节,但其中男女情爱也占据了相当篇幅。分析这些关系的特点,可以发现一个倾向,即几乎所有情爱关系都是女性主动、男性被动,这与传统的性别规范似乎产生了某种矛盾。那么,是女性的性别意识已大幅度提升,以至于可以在男女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以沪生为例来看,小说中他一共经历了4段情爱关系,初恋姝华,两人发生关系后,姝华因下乡插队,主动结束关系;后是兰兰,因兰兰娘要女儿嫁给香港人,两人结束;再是梅瑞,因其移情阿宝而结束;最后是白萍,结婚后白萍出国,一直未归。这几段关系,多是女方主动的情况下发生和结束,沪生基本采取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主义。看起来,他没有为这些关系(的延续)努力过什么,但他也从不责怪对方。相反,当对方有难,如姝华精神失常回到上海,披头散发,身上一股恶臭,他碰到会小心照顾;梅瑞最终落魄,不成人样,也是沪生来安慰,提供金钱资助。通过这种修辞手法,作者把一个生性懦弱、随遇而安、缺乏担当的人,描述成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让人几乎忘了他在谈恋爱时如何脚踏两只船,最后因贪图女方房子与其结婚……种种并不绅士的行径。
  从本质上而言,《繁花》中男人放弃的不是对两性关系的主导,而是因此需要承担的责任。而女人主动求索的也不仅是情爱,更有物质利益的驱使。由于两性在物质资源占据上的差异,才导致了女性更主动的局面,因她更需要通过这种关系获得利益,一旦无利可图,则需要保存自身实力(色相);男性的被动和小心谨慎,也并非是对情爱看重,而是自身因掌握资源,居于被利用、被勒索的地位。虽然人生无处不尴尬,但两者境遇是截然不同的。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了为何汪小姐勾搭年老的徐总、梅瑞娘痴缠香港小开、梅瑞暗恋康总宝总……凡此种种,脱不过一个“利”字,单纯用情感是无法解释的。
  随时代推移,两性关系中的交易性丝毫未减弱。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依稀可看到二三十年代甚至晚清时代的旧上海风情。甚至书中许多饭局的描写,跟《海上花列传》的吃花酒、钓恩客如出一辙。小说中的女人也大致只有三类,一类是在高档酒店、娱乐场所出没的“白领”交际花,以梅瑞和李李为代表;二类是通常能自食其力,但生活目标是钓男人的小家碧玉,以摆摊卖衣服的小琴为代表;三类就是下层欢场女子,可参考小毛请来陪兄弟喝酒的几个发廊妹,连名字也没有。有读者奇怪为何书中不谈孩子,其实作者也不怎么谈妻子,唯一的贤妻春香可谓全书中最乏味的一个女子,除新婚夜略有风情外,没能给读者留下任何印象,早早地死去,给小毛的兄弟情谊让路。只要你想明白了作者笔下的女子多以出卖色相为生,就能理解这一点,因为我们(尤其是男性)所想象的妓女生活并不以夫妻、孩子为核心。
  为何过了100年,在男性文人的笔下,男人依然是嫖客,女人还是妓女?这是真实的社会图景,还是作者的一种想象呢?我以为兼而有之。即由于性别不平等的广泛存在,女性处境相对改善但依然弱势,所以交易性的两性关系仍随处可见,只是未必完全表现为女性以色相来谋求经济利益,且非交易性的两性关系也普遍存在。至于为何作者的描述重点倾向于前者,我认为这是由其审美情趣和性别意识所决定的。
  小结
  如果对海派文学做一个梳理,我们应该可以发现其中的性别差异,包括作者的性别差异以及基于此的小说人物的性别差异。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倾向于对女性做负面描述、以男男关系为核心、将两性关系物质化等,是一个通病而非个别人的偏好。归之于时代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解释此现象,更有说服力的大概还是“厌女症”,即基于自身性别的局限,无法客观理性地看待女性及相关的性别关系。
  男性文人喜欢将女性比作花朵,他们看女性大多出于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或是批判性的旁观,缺乏赞赏和认同。这并非他们在有意歧视女性,而是中了“厌女症”的毒,虽然痛惜繁花凋谢,却对此缺乏清醒的认知,他们的作品也正如诗人倪瓒所言:“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而只有从这种醉酒的症候中清醒过来,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真正性别平等的文学作品。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娟)
其他文献
楼上正在装修,吵得我心烦意乱,于是我打开音乐播放器,听听音乐以便专心写作。  这是如何可能的?装修的噪声并没有被消除分毫,我只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声音,我的听觉却会聚于这些新加入的声音———音乐之上了。  我们能够在嘈杂的声音中“听出”一段音乐,正如我们总能够会聚我们的视觉,在纷杂的视野中“看出”一个个物体。我们的感觉总是富有秩序的,我们总是听到某些东西,看见某些东西,即便是“噪声”,也仍是某种声音—
期刊
斯蒂格勒的“电影时间现象学”  “那三年宛如地狱,历险重重,使我几乎筋疲力尽,不过这部书却也拜其所赐。”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在他的系列哲学著作《技术与时间》的第三卷《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的“告读者”中如是说。  1996年出版了第二卷《迷失方向》之后,斯蒂格勒应邀出任法国音像研究所主任,1999年离职。由于这三年的经历,改变了《技术与时间》的内容和出版次序,于是就有了2001年出版的这部第三
期刊
在20世纪中期,围绕着左翼刊物《党派评论》聚集了一批杰出的批评家,他们大多居住在纽约,因而也被便利地称为“纽约知识分子”,特里林被公认为其中的灵魂人物。这时也是形式本体批评空前繁荣的时代,例如,新批评、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读者反应批评、现象学、解释学、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殖民批评等,给文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然而特里林选择了道德作为他文学批评
期刊
———从《温故一九四二》到《一九四二》  读《温故一九四二》(完整版),冯小刚名为“不堪回首天道酬勤”的长序带着19年的疲累和悲壮,让我想起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后世至盛的赞誉照亮了智者仁人来时的路,像一片着火的荆棘。庆幸的是,刘震云和冯小刚不必做安徒生所说的殉道者,也无需把答案交给永恒的未来,历史这台幻灯机把画面定格在1942年时,他们已经走在下一帧即将亮起的荆棘路上了。  完整版的《温故
期刊
艺术品的生产似乎从来都不会是一种单维的审美诉求和精神观照。特别是在当代艺术领域,经济资本、媒体宣传、艺术机构、展览包装、艺术教育和文化政策等要素缠结在一起,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综观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从境外资本对这个领域的大规模进驻到本土体制化和收藏机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1993年,第一家中国本土拍卖行成立,经过了仅仅两年的发展,到了1995年,基
期刊
现代品牌被认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和心理事物,既代表着个人的属性及目标,也象征着社会的发展模式及竞争走向。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民众自发创生各种组织与运动,以期抵抗该进程中的不义与虚伪。正是这样的过程催生了反对大品牌的热潮。在这种背景下,娜奥米·克莱恩在《NO LOGO:颠覆品牌全球统治》一书中,对以品牌为导向的消费文化和大公司的营销运作提出了尖锐批评。该书在文化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设计
期刊
在中国的零售图书市场中,旅游图书所占的份额并不大,大约只占全国零售图书市场的0.5个百分点,整个市场的盘子在两个亿左右。我们这里所指的旅游图书包括旅游指南、旅游文化、导游用书三个类别,由于像《走吧,张小娴》《搭车去柏林》《背包十年》之类的图书在书店上架时基本都被分到了文学类,因此,在旅游图书的销售数据统计中旅游指南类图书占了90%左右的份额。本文所指的“旅游图书”也主要是指旅游指南类图书。  旅游
期刊
2012年,文化研究势头正旺,图书出版依然活跃,一些丛书逐渐树立了在该领域的品牌地位,文化研究继续保持着跨学科的个性和批判的锋芒,对文化与权力、视觉以及传媒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进入消费时代的城市文化、文化空间建构、青年亚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文化研究的两大品牌:“热风”书系和《文化研究》系列  近年来,我国文化研究基本形成了南北两大重镇:南方是上海大学的文化研究系,以王
期刊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影响甚至左右婚姻的关系有很多种,只要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可能使婚姻破产。这个原则推而广之,可以解释学者的声誉和学术成就的传播。人们常常简单认为,一个学者的工作获得广泛传播和认同,是由其工作的原创性和质量决定的。但实际上,要想获得最终成功,必须避免一系列可能会导致失败的原因。一位学者没有获得应得的声誉,其作品没有获得广泛阅读,原因可能来自不同方面。可
期刊
近代以来的中国学术,一方面承继传统古典学术的余续前行,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以乾嘉学派为中坚之清代学者,一反明人空疏之习,专从书本上钻研考索,想达到他们所谓‘实事求是’的目的。……他们的研究精神和方法,确有一部分可以做我们模范的,我们万不可以看轻他。他们所做过的工作,也确有一部分把我们所应该的已经做去,或者替我们开出许多门路来,我们不能不感谢”(《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而在另一方面,则逐步接受了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