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的语言探秘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s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门新的语言近乎一次新的生命,单词和语法将你重塑,你悄悄步入另一种逻辑,开启另一份感知。
  对于举家迁至罗马、潜心用意大利语写作的美国作家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而言,這句话是对自己长达三年的语言冒险的最好注释。她在英文世界的写作生涯极其顺遂,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Interpreter of Maladies)就摘下二○○○年度普利策奖,此后的三本小说同样好评如潮,其中《不适之地》(Unaccustomed Earth)在二○○八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公布短名单当日就直接获奖,《低地》(The Lowland)进入奥巴马的书单,并为她赢得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她笔下的英语如流水一般,清澈、柔软、有力,每一句话读来都是一种享受。就是这样一位作家,竟然主动放弃英语,转而用大学时期才接触的意大利语写作。
  是否因为人生太过顺利,少了吃糠咽菜升级打怪的经历?是否因为写作进入瓶颈,需要一个断点,一段自我放逐?抑或如她自己的揣测,只是在追寻“对不完美的感知”—一个源自移民家庭、延续一生的人生主题?从登上去罗马的飞机那天起,她开始了一段行为艺术,留下的痕迹就是这本用意大利语写成的随笔《换句话说》 (In Other Words,意大利语版In Altre Parole由埃莱娜·费兰特的美国译者译成英文)。
  这是一本真诚的书,只是拉希莉对意大利语的爱过于私密,读起来不免让人有偷窥的感觉。书中最值得玩味之处在于作家主动与母语剥离、努力靠近另一种语言的状态。母语承载着个人的成长经历,也蕴含着民族的历史、性格和思维方式。用一种陌生语言表达时,人仿佛踩在浮萍上。一旦作家丧失了对语言的发言权(authority),她如何自称作家(author)?然而,这种牺牲换来了谦卑,这是在母语写作中难得的气质。谦卑让人回到语言最基本的元素—字词,帮人避开被历史的泥沙固化的表达。她在意大利语写作中大量使用比喻,比如她先后将意大利语比作大海、恋人、孩子、毛衣、脚手架、威尼斯的倒影。这不难理解:比喻的背后是图像,而图像是共通的、无需翻译的,这也是人类原初的思维方式。以此为起点走下去,她意外地发现一个新的声音,虽然脚步蹒跚,却是鲜活的存在。在一次双语研讨会之前,她勉强把自己的意大利语短文译回英文,她惊讶于两种语言在脑海中的对抗—它们像自己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却绝非彼此的镜像。她意识到:“你无法变成另一个作家,你只可能成为两个作家。”
  接近一门语言是一种奇妙的历程。记得我初到美国,在从机场去学校的车上,透过车窗望着绿色路牌上的白色字母,隐隐有些漂浮的不安定感。第一次上课更是感觉隔了一层雾,声音似乎滞后一秒才能进入大脑。这层雾日渐稀薄,英语成了可以呼吸的空气,但依然还是一门“外”语。到了毕业前的那一年,常常夜里十一点开车去实验室,车里放着地方电台的广播,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和自己用英文说话。时间长了,发现自己开始用英语想一些事。大概由于中文过于含蓄,在涉及内心想法和情感的时候英语就成了更自由的载体(vehicle这个词或更准确—既是“载体”,也是“工具”)。用英文思考时会有些微的不同,恰如拉希莉在书中描述的各种感觉,仿佛步入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于是英语短暂地成为一种“内”语。
  现在常有人调侃白领说话夹带英文词。确实,这种说话方式里隐含着一种惰性和一丝炫耀的意味,但它也有自身的趣味,就像马蒂斯晚年的剪贴画(Collage)。
  新的语言为人推开一扇窗,但它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优越感。记得在我长大的小区里有一个皮匠,摊子摆在我上学和父母上班都要经过的路口,几十年不变。从我记事起,家里的鞋总是请他补。有一次休假回国,我和父亲去他的摊子,和他打招呼。他问,在美国说什么话?我爸说,美国话,你听不懂的。他抬起头,用浑浊的眼睛盯着我,不解地说,都是人话,怎么可能听不懂?旁边土主村的话土到阴沟里了,我也能听懂。我爸笑着说,你个皮匠,搞不懂的。当时我也是跟着笑,然后看着他娴熟地为我的美国皮鞋垫了一块牛皮。现在回想起来,皮匠那样天真简单地过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好,人类在修建巴别塔之前不就是讲同一种语言吗?人生的维度有很多,语言只是旅行的一种方式。
其他文献
曾在网上淘到一张昭和四年(1929)的明信片,由丸善株式会社从东京寄往北平东城南小街禄米仓甲二六号,收信人是徐祖正。徐氏字耀辰,江苏昆山人,一九二五年与周作人、张凤举创办北大东方文学系,为北大日语系元老。明信片通知徐氏,他订购的美国学者鲍温(C. S. Balwin)《中世纪的修辞与诗歌》(Medieval Rhetoric and Poetic)已到东京丸善总店,并列出书价和运费,称只要汇款即可
期刊
塔那西斯·科茨的《在世界与我之间》(Between The World And Me)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是《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年度图书,这部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所传达的情感越来越浓,从最初的无奈恐惧到满腔怒火,直至无畏抗争。全書以作者的好友普林斯·琼斯被警察误杀的案件贯穿始终,警察在完全不符合程序公正的情况下将其枪杀。这也使作者对美国社会的态度由恐惧转为愤怒,继而鼓励
期刊
任何事情,因缘际会很重要。今年一月下旬,意大利著名指挥家里卡尔多·穆蒂,历史性地率芝加哥交响乐团到中国演出之际(上海、北京各两场),他的自传《音乐至上》中文版也碰巧上市出版,一时间 “穆蒂热”席卷中国乐坛。  长相帅气、潇洒倜傥、极具舞台魅力的穆蒂,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乐坛的风云人物。二○○五年,他与执掌十九年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翻脸”,双方闹得纷纷扬扬,最终不欢而散,更是将穆蒂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
期刊
二○一六年中华学社与香港政府康文署合作,在香港九龙油麻地剧院举行“纪念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论坛”,由本人策划主持,邀请专家学者探讨莎翁与汤公所涉及的文化议题。论坛做了全程录像,并由香港公开大学剪辑,在香港明珠电视的公开大学频道播出,作为教学项目。根据录像转录的文本有两万余字,现由本人改写为纪要,与论坛内容大致相同,但有所增删。  —郑培凯  莎士比亚  郑培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
期刊
秋闱春闱,乡试会试,科举制度曾关乎一代代学子的命运。常见有人批判贬刺八股取士,自有一番道理,但也应考量其在封建等级社会的“穿越”意义,应算是一个推重读书、崇尚知识的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体制,今日之高考当脱胎于此。于穷饿困乏中发奋苦读的士子不知凡几,以之为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却也是幸运的少,失意者多。缘于此,考场自来都不平静,清代对两闱的管制监察极为严苛,可仍会闹出些大小事端。小的很快过去,大的则酿成
期刊
标题中本来应该是“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怕题目太长,就用了一个省略号。这是一个具有纪念与开创意义的命题。今年是鲁迅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又逢鲁迅逝世八十周年,馆方决定纪念一下,在今年的九月召开“鲁迅遗产与当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是慎终追远数典而不忘祖的传统。笔者接到研讨会邀请函,见其中所拟五大议题,第一个就是本文要谈论的这一条。正是这个命题让我产生了几点零星的想法。  一  “鲁迅文
期刊
现代中国文艺和学术界谈意大利文化,主要围绕两个阶段,一是文艺复兴,包括这个时期发掘的古希腊罗马艺术,二是和五四新文化几乎同步的意大利现代文艺思潮,特别是未来主义。  对这两个问题,鲁迅都坚持己见,甚至异调独弹。  当时新派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可以比附意大利文艺复兴。一九三五年蔡元培给《中国新文学大系》作总序,开篇就说:  欧洲近代文化,都从复兴时代演出,而这时代所复
期刊
一、“说走就走”还是“不得不走”?  如今,我们崇尚所谓“说走就走”,但这本身就是禁锢的产物。绝大部分人并不能说走就走,而几乎都是不得不走。电影《朝圣之路》海报,2010  汤姆是一位做事谨慎的牙科医生,他生活在美国的一个小城镇里。由于职业收入优渥,经济状况不错。除了看门诊之外,汤姆喜欢和朋友打打高尔夫,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一个噩耗—儿子丹尼尔在法国和西班牙边境上的比利牛斯山遇
期刊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陈独秀《敬告青年》  一九二八年,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小说的叙事起始于一段旅途:年轻的主人公在黎明时分起身离家,沿着吴淞江泛舟而下,前往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这段旅途掀开了他人生中一个新篇章
期刊
为了厘清“民主平等”与“欧洲贵族”这两个概念间的非理性等式,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吕西安·若姆在《托克维尔:自由的贵族源泉》一书中向读者提供了三十六万字的论述。主角是写了《论美国的民主》的出身法国旧贵族的托克维尔。若姆教授通过对托克维尔同时代人的评论,托氏本人的书信、演讲、公开谈话梳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托克維尔未必那么推崇美国的民主,在内心,他对此是排斥甚至厌恶的。又或者,他的“民主”概念也在时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