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农村社区为本备灾减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xyd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十字会组织是协助政府从事人道主义救助的社会团体,利用公益资金实施贫困农村备灾、减灾、防灾设施建设,引进国际灾害管理理念,通过农村社区为本备灾项目,使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发展。2004年10月以来河北省承德市红十字会引进香港红十字会农村社区为本项目资金、技术、理念,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实施人畜饮水、农田灌溉、防洪坝工程、农民备灾、减灾、卫生救护知识普及和农业、畜牧业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项目村农民的喜爱,改变了传统农业作法。红十字会传统意义上发生灾害时应急救灾的意识得到了创新,实现了捐赠人、公益组织、受捐对象管理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诸多满意,探索了立足国情、民情,改善最易受损害人群生活境况的新路子。结果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资料
  以农村社区为本项目县具体项目村为调查单位,选择不同村、组、人群实施具体项目目标和目标值完成状况为本次专题调查对象。共调查8个乡(镇)10个村878户3354人,设施27处。
  2.方法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香港红十字会、河北省红十字会《农村社区备灾项目书》和我国贫困农村发展规划制定调查表,分前期选点评估,中期建设,建后验收,适时督导四个阶段进行现场调查。
  二、结果和分析
  1.项目社区自然条件
  围场县位于承德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带,平均海拔在700—2000m之间,气候特点是冬季酷寒干燥,夏季凉爽无暑热,春秋两季多风沙,年均气温3.3度,年均降水445mm,多属坝下冀北山地地貌单元区,受构造运动影响,形成山峰和块状山地,河谷形成“∨”字状,并有河漫滩和阶地的堆积,90%耕地没有得到有效灌溉,没有旱涝保收农田,易发旱灾季节时,人畜饮水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村镇交通不便,尤其冬季雪后封冻期长,出行不便。
  2.项目社区生产形态和经济状况
  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大田作物,农业生产条件低下,没有村办企业。农业收入低微,农民年人均收入2350元。
  3.社区基层组织和人口教育程度
  社区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体系较为完整,干部群众对引进项目资金开展备灾、减灾建设积极性很高,参与程度高;教育条件较落后,农民识字率60%,平均文化程度仅达到小学毕业水平。
  4.当地解决方法成效和不足之处
  (1)县政府已将50%项目村列入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规划》和《小水富民工程规划》,计划到2015年新建机井50眼,修塘坝10个,解决农民的生活用水和10000亩地的灌溉用水。社区群众对红十字会先期直接改善生活、生产条件,持续发展备灾、救灾项目积极性很高。
  (2)围场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收入少,社区群众生活十分困难,自筹能力不足,缺少项目资金,实施改水工程困难很大。
  5.项目确定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省、市、县各级红十字会确定项目目标,软、硬件完成进度和直接间接受益人群范围。
  (2)引进国外项目实施预测理念,召开村民会议,通过筛选法优先确定备灾项目,建立项目库。聘请专业人员开展项目论证,做项目书并实施项目,软、硬件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后,交付项目受益村管理小组。
  6.项目总结
  (1)项目的必要性:项目区地处内陆山区,地质成因复杂,地形多样,气候分异,年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蒸发量大,没有客水入境,是水资源匮乏地区。近几年连续干旱,地下水源大幅度下降,许多井泉相继干枯。项目区内人畜饮水设施老化严重,配套不全,没有农田水利工程,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社区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型山谷河川汛期山洪暴发,对人畜生命、财产、农作物损毁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饮水困难问题普遍存在,干旱新增缺水人口逐年增多;饮水卫生条件差,日常用水含氟量超标,如宝元昌村含氟量达1.75mg/L,存在着严重的饮水安全隐患;二是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严重地影响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枯水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农业产量低而不稳,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四低”:即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低,人均收入低,人们生活水平低。项目区内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并存;三是社区农民知识结构单一,识字率低,对备灾、减灾技术管理缺乏,工程性减灾设施没有形成整体可持续发展模式,周期性循环利用率下降。
  (2)项目的可行性:一是此项目由县级红十字会主管,招标由县水务局安装公司承建,项目前期对社区的地理、气象、水文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状况和群众需求进行了充分调查和综合全面的评价分析,切合实际地进行了规划,工程建设以科技为先导,注重实效,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二是项目社区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群众对兴修水利工程,备灾救灾积极性很高,积极出工酬劳,劳动力较充裕,因此有很好的社会基础。三是在贫困农村实施本项目符合红十字会备灾精神,公益捐资可持续推进,利于项目后期管理。四是项目建设可使社区农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健康饮水降低了高氟水危害。五是机井项目由甲级资质企业承建,施工安全有保障,机井出水量、水质达到设计要求的可能性高,降低了项目投资的风险。
  (3)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一是设计打深井10眼,蓄水池9座,建泵房7间,铺设固定管道2.9万米,铺设饮水管道11371m,铺设农田、果园灌溉管路2598m。饮水工程采取“自来水”形式向农户供水878户,农田采取灌溉形式。二是对项目社区学龄期青少年、成年人开展卫生救护应急知识系统化培训。三是建立项目完成后组织管理体系,发挥村民自治自管经济统筹体系,使项目设施发挥可持续作用。
  (4)项目的最终目的:通过项目建设,解决宝元昌巴头沟等9个村的生活用水和部分农田灌溉问题,解决罗字六号村防洪问题,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达到备灾减灾的目的。
  (5)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灌溉农田1670亩,解决9个村,727户,2716口人100名学校寄宿生,1400只大牲畜,2100只羊(猪)的饮水困难问题。建设防洪坝860m,解决1个村,1000口人减灾防洪问题。按国家标准氟含量降至1mg/L以下。每人日用水量按20公升计,每头大牲畜日用水量按30公升计,每只羊(猪)日用水量按15公升计,农田灌溉用水定额16mm,灌溉用水周期7d,每年灌水6次,则人畜日需水量为127m3,农作物灌水期用水量2555m3。总计最大日需水量2682m3,年供水量15.40万m3。
   7.项目的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①每年可节省取水用工16020个工日,每工日按20元计,年收益32.04万元。②可发展养殖大牲畜500头,发展养殖羊(猪)500只,每头大牲畜年收益按400元计,每只羊(猪)年收益平均按200元计,则年收益为30万元。③按调查数据,氟中毒患病率32%,患者每人每天药费(止痛片)0.1元计,每年可节省医药费支出3.17萬元。④农田得到灌溉后,可调整种植结构,将种大田作物改为种植蔬菜,按现在市场行情分析,每亩地年可纯增收1200元,则1670亩地,年可增收200.4万元。
  总计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265.61万元,水利分摊系数取0.6,则工程年收益159.37万元(见表1)。
  (2)社会效益:此项目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饮水困难和长期饮用高氟水的问题,节省了劳动力,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经济,从根本上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本项目年开采水资源15.4万m3,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项目区内的水资源配置,缓解了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供需矛盾,有利于推动项目区内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另外,项目的实施增强了群众备灾救灾意识和信心,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对项目扩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3)可持续发展效益:项目自始至终贯穿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理念,实施过程中安排专项培训,技能训练资金,全程对村民骨干、专业技能人员开展系统化培训,引进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开展项目移交小组后如何管理专业训练,使项目可持续受益(见表2)。
  


  8.效益分析
  (1)改水降氟明显:项目实施前社区生活用水含氟量1.84mg/ L,项目实施后降至1mg/L以下,能够有效解除项目内群众的氟中毒病痛,有益于项目区内农民的健康及少年儿童的发育成长。参照已有降氟改水工程研究,预计项目区内人均寿命可平均提高1—2岁。
  (2)人均年收入可达3350元,较项目实施前人均收入2350元提高1000元。
  (3)年费用计算:a年能源耗费,主要是电源耗费2.55万元。b年折旧费,按20年折旧,折旧费为11万元。c年维修费,取工程费的0.5%,计2.21万元。
  各项费用合计为15.76万元,运行费用为ab项之和,即4.76万元。
  (4)投资回收年限:N=T/B+L计算,求得投资回收年限,N=2年。
  9.项目管理
  (1)建设管理:项目主管单位是围场县红十字会,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项目实施、工程验收、编制进度报告,每月向援助方报告。质量监督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保证项目工程质量。市红会聘用工程师在项目各阶段进行验收。
  (2)运行管理:由社区受益群众成立用水户合作组织,民主选举产生工程运行管理小组,设组长1名,成员8名(其中妇女不少于三分之一),工程建成验收后,将产权移交给用水合作组织,由工程运行管理小组对工程进行管理,对设备妥善管护及时维修,确保良性运行,持续利用。水费收缴方面,采取“成本+维修费+管理费”的方法,达到以工程养工程的目的,保证工程永续利用。
  (3)资金管理:根据工程预算,结合当地政府财政状况和受益群众自筹能力,香港红十字会资助277.48万元,当地政府配套资金63.55万元,村民义务工开挖、回填管道、筑坝折款100.81万元,总计投资441 .84万元。本着节约的原则,充分利用好项目经费,求得项目效益最大化。对项目经费单列账户,专人管理,严格经费审批制度。定期向项目投资方报告财务状况,接受项目投资方的监督和审计。
  三、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社区为本备灾项目是让农村社区有能力接触并应用他们的资源,以及他们能按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计划并完成备灾项目。外界的资源和技能并非要取缔社区现有的能力,相反,是提供一个增加社区对项目主动完成和评估项目能力的重要平台。由社区自行计划及参与的备灾项目,使更多不同层面的群众受益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持续的、系统化的、易受损性的培训,组织架构能力的训练,使项目区效益值稳定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表1 农村社区为本备灾项目受益情况
  


  1.本次调查发现
  项目区从未接触过有公益慈善组织捐赠开展人畜饮水等工程建设的历史,此次引进公益慈善理念、资金、国际项目管理运行模式,体现了红十字会组织的平等性、包容性、参与性,彰显了公益组织博爱、济困的社会力量。通过实际项目运作,为在贫困地区推进人道、奉献理念价值观树立了典型。
  2.本次调查提示
  以社区为本,重在以人为本显现了三个提升。一是参与项目管理的农民组织的能力得到了系统提升,年培训率100%,项目三期复训率90%以上;二是项目区内农民、教师、医护人员、中小学生系统化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培训普及率80%以上;三是项目可持续性能力的提升,项目从调研、立项、实施、验收、交付农民自管建立了一整套运行机制,农民自治达到了专业化程度,资金提取、管理、使用、公布监督做到了公开透明,保证了项目设施可持续使用。建立了灾害预报和赈灾系统动员机制,提升了其防灾、备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社区设施的抗灾能力得到了加强。
  3.本次调查表明
  实现了“输血”与“造血”功能的转化。农村社区贫困人群基础人畜饮水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健康清洁“自来水”入户率95%以上,改变了许多家庭外出几公里挑水生活的历史,饮用上了清洁的低氟水,降低了患氟病的发生率;旱田、果园变成水浇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变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卫生意识、村风民风得到了改变。项目实施后成果转化明显。目前,承德农村社区为本备灾项目模式已推广到河北省邯郸、沧州地区,江西、河南、云南等地借鉴承德模式建立了贫困地区农民扶贫开发模式,使公益资金的引进创造了更持久、更直接、更广泛地发展空间。公益理念在农村得到认同改变了中国农民多年遇事找政府的传统思维模式,见证了社会进步,农民能力的提升,意识的转变是当今我国社会急需的一种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 黄元龙.浙江省农村社区的减灾模式.中国减灾.2010(5)
  [2] 张俊飚.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2
  [3] 肖维那.中国贫困地区农业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2011(4)
  [4] 江亦曼 中国红十字会与城市防灾减灾.2007.7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农业机械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农业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提高农机化水平、普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起到了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
期刊
[摘 要] 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形势,农机技术推广必须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拓宽大领域、实施大推广、服务新农村,充分发挥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农机技术推广引导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农机化服务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机化技
期刊
水稻是我国南方农业种植面积最多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农艺过程复杂,生长周期长,机械化程度低、多年来、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解决了机耕、耙、植保、排、灌、机割、机脱、烘干等,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难点已集中到插秧机械化环节、综合我区引进东洋PF455S手扶式插秧机进行示范推广,通过农机与农艺相互配合,重点探索,笔者对目前水稻插秧机在使用过程中几个值得注意的事项进行以下阐述:  一、机插秧的农田基本条件要求  1
期刊
[摘 要] 我国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农业机械;农业建设;重要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要从根本上改变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传统生产方式,改变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不发达状态,促进更多的人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农产
期刊
[摘 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工作永恒的主题。本文阐述了在水电生产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导和管理思维,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水电生产运行组织与管理要高起点、高素质、高标准、高效益,求实创新,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的要求。  [关键词] 强化管理;以人为本;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水电生产企业的基本原则。安全促进生产,安全产生效益,生产必須安全。“安全第
期刊
我县芦家河子自来水供水工程始建于1999年,位于无棣县西小王乡境内,承担着无棣县的佘家巷、西小王、柳堡、马山子、水湾等5乡镇124个村庄和西港公司10余万人的吃水任务。该工程自建成以来,彻底改变了我县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群众吃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为实现我县农村饮水解困目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因受工程建设设施没有实施,水厂采用简易过滤、消毒工艺法,供水水质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居民饮用水指标
期刊
[摘 要]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农机化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宗旨是为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新的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必须转变工作理念,要加强工作宣传力度,强化管理职能,不断强化执法能力,搞好协调,加强相关部门联动,创造出良好的执法环境。农机监理部门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开创农机监理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 转型时期;农机监理;对策  农机监理队伍作为党和政府行
期刊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广大农民购置,使用新机具热情越发高涨,客观上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新机具的不断增加,使农机知识更新成为当务之急,农机化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搞好农机化培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培训理念  农机培训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三农”是培训工作的根本宗旨。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期刊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兴旺和民族的命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党长远的战略任务和紧迫的现实任务。努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文体工作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和政治任务。但是,我们当前的未成年人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却面临着许多问题。下
期刊
技术管理是水电站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使科技转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安全。要想安全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管理必须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  一、思陇电站简介  思陇电站位于思陇镇古陋关,建于1973年9月,2004年5月进行更新改造,2005年7月改造完成并网发电。思陇电站装机容量2*250千瓦,利用六盘水库下灌区非溉期和灌期多余水量,进行发电的引水式水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