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一论断尽管我们难以接受,但绝非危言耸听。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感情缺失等问题。今天,我们不得不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看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党和国家已经把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提高到了政治的层面上来。
学校是孕育人才的基地,是承载梦想的摇篮,是撒播爱心的殿堂。老师是温暖的阳光,是甘甜的雨露,是夏日的一缕清风。在关爱“留守儿童”这一“希望工程”、“民心工程”中,学校、老师应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优势,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雨露和阳光哺育下健康成长,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一、转变家长观念,让“留守儿童”得到家庭关爱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但由于农民本身认识的局限,很多农民工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把“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完全推卸给学校和老师。有些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就是对孩子负责。因此,他们不惜长年在外,拼命挣钱,而忽略了与孩子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交流。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积极响应政府“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号召,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留守儿童”也能得到家庭的关爱。
“留守儿童”沈某,自从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沉默寡言,作业经常不完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发现这种苗头后,我立即与他父母取得联系,如实反映情况,并帮助分析原因,希望他们经常打电话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
“留守儿童”所需要的不光是金钱和物质的给予,他们最渴望的是在孤单无助时,有人去关心、去爱护他们,所以当父母忘记这一点时,做教师的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家长正确的引导。
二、优化学校环境,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
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对“留守儿童”要有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优点和缺点,要真正做到诲人不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要和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帮助“留守儿童”找回自信心,要达到这个目的,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转化他们的切入点。
“留守儿童”夏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一直跟外婆一起生活,家庭经济困难,学习习惯差,上课常常走神,也很自卑。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和她谈话,鼓励她树立信心。学校“困难补助”优先考虑她;我也常用自己的钱买些书籍和学习用具送给她;学习上有困难,组织品学兼优的同学结队帮助辅导;发现她的闪光点,就予以表扬,增强她的自信心。一次她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集体中我过得很快乐,拥有父母般的爱,姐妹般的情,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三、进行心理干预,让“留守儿童”心灵洒满阳光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情绪波动最为激烈的阶段,这种情绪的波动如果能得到及时的察觉和调节,就只会成为生命过程中的一种“成长痛”,这种痛楚就不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健康的损害,相反,它会让孩子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增强一份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是,如果这种痛楚并未得到及时的援助,且不断积累激化,就会造成伤害,既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损伤,也有进一步发展成危害社会的潜在隐患。“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导致性格孤僻,情感淡薄,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很差,心理疾病较多。一个个痛彻心扉而又意想不到的恶性事件在周围频频发生,正在向人们昭示,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其将未来的成长之间存在着一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关系。
“留守儿童”宋某,性格粗暴,打架滋事时有发生。有一次在下课的时候,有位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一下子就把人推倒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先心平气和地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客观冷静地帮他分析谁是谁非,最后语重心长地给他指出性格上的缺点和危害性,一席话说得他心服口服。虽然他偶尔会重犯,但每次我都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式,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真心。渐渐地,他的思想变了,学会控制自己了,学习也进步了。
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升到了战略高度,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下发,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已成了全民关心的、事关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工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亿万家庭的“民心工程”。
共同的期待给了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给了我们共同的渴望。“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出现,但我们绝不能让一个“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孩子。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拓展思路,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去认真研究和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特点和规律,用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在爱的雨露和阳光的哺育下健康成长。
学校是孕育人才的基地,是承载梦想的摇篮,是撒播爱心的殿堂。老师是温暖的阳光,是甘甜的雨露,是夏日的一缕清风。在关爱“留守儿童”这一“希望工程”、“民心工程”中,学校、老师应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优势,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雨露和阳光哺育下健康成长,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一、转变家长观念,让“留守儿童”得到家庭关爱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但由于农民本身认识的局限,很多农民工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把“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完全推卸给学校和老师。有些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就是对孩子负责。因此,他们不惜长年在外,拼命挣钱,而忽略了与孩子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交流。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积极响应政府“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号召,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留守儿童”也能得到家庭的关爱。
“留守儿童”沈某,自从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沉默寡言,作业经常不完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发现这种苗头后,我立即与他父母取得联系,如实反映情况,并帮助分析原因,希望他们经常打电话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
“留守儿童”所需要的不光是金钱和物质的给予,他们最渴望的是在孤单无助时,有人去关心、去爱护他们,所以当父母忘记这一点时,做教师的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家长正确的引导。
二、优化学校环境,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
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对“留守儿童”要有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优点和缺点,要真正做到诲人不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要和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帮助“留守儿童”找回自信心,要达到这个目的,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转化他们的切入点。
“留守儿童”夏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一直跟外婆一起生活,家庭经济困难,学习习惯差,上课常常走神,也很自卑。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和她谈话,鼓励她树立信心。学校“困难补助”优先考虑她;我也常用自己的钱买些书籍和学习用具送给她;学习上有困难,组织品学兼优的同学结队帮助辅导;发现她的闪光点,就予以表扬,增强她的自信心。一次她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集体中我过得很快乐,拥有父母般的爱,姐妹般的情,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三、进行心理干预,让“留守儿童”心灵洒满阳光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情绪波动最为激烈的阶段,这种情绪的波动如果能得到及时的察觉和调节,就只会成为生命过程中的一种“成长痛”,这种痛楚就不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健康的损害,相反,它会让孩子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增强一份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是,如果这种痛楚并未得到及时的援助,且不断积累激化,就会造成伤害,既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损伤,也有进一步发展成危害社会的潜在隐患。“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导致性格孤僻,情感淡薄,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很差,心理疾病较多。一个个痛彻心扉而又意想不到的恶性事件在周围频频发生,正在向人们昭示,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其将未来的成长之间存在着一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关系。
“留守儿童”宋某,性格粗暴,打架滋事时有发生。有一次在下课的时候,有位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一下子就把人推倒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先心平气和地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客观冷静地帮他分析谁是谁非,最后语重心长地给他指出性格上的缺点和危害性,一席话说得他心服口服。虽然他偶尔会重犯,但每次我都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式,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真心。渐渐地,他的思想变了,学会控制自己了,学习也进步了。
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升到了战略高度,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下发,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已成了全民关心的、事关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工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亿万家庭的“民心工程”。
共同的期待给了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给了我们共同的渴望。“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出现,但我们绝不能让一个“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孩子。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拓展思路,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去认真研究和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特点和规律,用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在爱的雨露和阳光的哺育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