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新博士 殷切赤子心 浓厚家国情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宇新博士
  ——享誉香江的华夏赤子
  ——爱国爱港爱乡的时代楷模
  他与霍英东、曾宪梓等一行
  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爱国爱港,竭诚奉献
  与曾宪梓、田家炳被誉为“客家的三个太阳”
  他高举爱国爱港旗帜
  将每一份爱融入到各项实事中
  在经济、教育、慈善公益等领域做出了傑出成就
  这所有一切,都归结於他拥有
  一颗殷切的赤子之心
  一份浓厚的家国之情


  苦难岁月,造就赤子之心奋力拼搏,赢得回馈之源
  刘宇新博士,一位被视为客属代表之一、香港符号的社团领袖,一位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但他卻生活在命运多舛的年代,拥有着贫困的童年生活。然而,只有历经过天寒地冻後的腊梅,才能在清冽冰冷的空气里,散发清幽的香味!
  1941年,正处於我国抗日战爭的最艰苦时期,当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一年,刘宇新博士出生在广东潮汕一个贫苦家庭。来不及庆祝新生的喜悦,幼小的他即捲入了另一场生死未卜的逃亡生活。1943年,广东潮汕遭遇百年难遇的大旱,饿殍遍地,满目凄凉,两岁多的他跟随父母加入逃亡的队伍,因生活难以维繫,他被亲生父母卖予他人,又经转手,最终卖予一位年轻的寡妇,安定下来。
  所幸,刘宇新博士的养母待他如亲生,疼爱有加,並供其上学。凭着聪明伶俐,他一直读到中学毕业,之後又就读国内一所无线电学校,掌握了熟练的电子技术知识,成为同龄当中受教育较多的人。
  1962年,凭着一股开拓进取之闯劲,年轻的刘宇新博士,从广东赴香港谋生,开始搭建自己的事业根基。第一份工作,是他从一份报纸中找到的,为省下一毛钱公共汽车费留作午餐小点,每天清早跑步到离住地一个多小时的地方上班,晚上漫步返回。不时用盐拌饭作晚餐,住宿仅是付租2.5元的在通道搭架的床位。他想尽一切办法,但是,生活若想有所好转,必须要获取到更多薪金的工作。








  苦心人,天不负。数年後,刘宇新博士获得一个良好的机会,盘下以前老闆的公司,凭着年轻人敢闯敢幹的精神,他二话没说,与朋友们共同接手经营,在积累到一定的办厂经验之後,他又独资创立新宝德电子有限公司。1972年随着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时所引起的熊猫热,他嗅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商机,以极快速度,推出小熊猫外形的收音机,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因而,使他一举突破困境,获得大丰收。
  自此,刘宇新博士趁热打铁,不断推出迎合市场的电子新产品,变化之快使业界为之瞩目。1978年三中全会有如春雷巨响,新宝德公司成为最早一批往内地投资设厂的“三来一补”企业。在广东深圳等多地设了多个分厂,还源源不断地以数亿的产值销往美国,“新宝德”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子产品品牌!
  在随後的十几年内,刘宇新博士先後在内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慈善公益活动,犹如打开了水库的阀门,滔滔不止!
  关心社会,数十年不变奉献不止,被誉大义工


  时光如梭,现今的刘宇新博士,已年近八旬,他从当了四十五年的政协行列中退出来,然,退而不休,依旧精神奕奕,在众多爱国爱港的社团活动中发光发热,真不愧是一位社会大义工!
  2013年6月20日至26日,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六周年,一场由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联同香港十多个主要社团共同主办的“中国情·中国梦”大型展览专辑,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出7天。展览内容分为四大部分,通过大量珍贵图片、文物、纪录片和主办名人讲座,展现170多年来中国从生死存亡之秋迈向富强崛起的复兴之路。刘宇新博士,正是这背後的主要组织、策划、推动人之一。他饱含深情地介绍道:“实质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就是全球华人华侨的‘中国梦’,我们希望透过‘中国情·中国梦’这一大型图片展,使得香港市民可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到祖国所走过的历史,进一步加强共同走向‘复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後,10月5日至9日,由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刘宇新博士担任组委会总监的“复兴之路”(香港)大型展览,在会展中心新翼成功举办。此次展览,体现出了香港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国家从苦难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意义非凡。刘宇新博士解释说,这一继“中国情·中国梦”之後的大型展览,以6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立体完整地展现了一部中国近代史,望能以此呼起广大香港市民,积极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等用心,並非他的一时之举!
  自八十年代以来,刘宇新博士已成功地筹备了大量类似的大型公益活动,且多次担任主要组织人。回顾过往,“叶剑英元帅生平与香港回归”、“庄世平光辉事蹟展”、“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型图片展”、“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代伟人周恩来及世纪伟人邓小平大型展览”等等,皆是在他的细心及全力统筹之下,得以圆满举办,在引导正确舆论,弘扬团结正气,宣传爱国爱港爱乡的传统美德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这只是刘宇新博士从事社会事务的一个侧面,而其关注社会时事,更突显出他坚定的爱国爱港立场。他在香港漫长的13年过渡和回归中,透过报纸、杂誌,以笔为武器,抨击那些意欲扰乱香港稳定、别有用心的反对势力:
  针对当时港督彭定康抛出“三违反”的施政报告,导致中英之间发生異常激烈的爭论时,他呼籲市民们擦亮眼睛看清事实,警惕“糖衣毒药”,並告诫港英当局不要迷恋过去欺辱中国人的历史!




  针对香港回归前昔,大批港人纷纷移民的事件,他发表《困惑的香港人何去何从》的文章,信心十足地表达,“正如东江之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香港一样,内地的改革开放是维持香港稳定繁荣的重要条件。”以此,来呼唤欲“棄港”人士,返回香港的怀抱。
  针对引发强烈社会舆论的国民教育问题,身体力行地举办各种展览,以生动活泼的图片或资料这些历史语言,将爱国精神传递!
  他还曾连续担任第一至四届的选举委员会委员,在香港回归之初,大力支持董建华担任香港首任特首,还为香港回归的过渡期内,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呼籲大家理性爱港……


  笑看荣誉 无悔人生
  一件件、一桩桩,刘宇新博士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阴都奉献给爱国爱港有关的事情之上,获得了党和国家及社会公众的高度肯定。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亲切接见,2000年获颁“铜紫荆星章”、“热爱祖国造福桑梓”奖牌、“南粤慈善之星”、“热心推动粤港经济社会发展傑出人士”,连续数年被评为梅州、深圳等地的“荣誉市民”、“社会大义工”、“全球100名傑出华人奖”……
  多年来,刘宇新博士获得的各种奖牌、证书等,琳琅满目,足以摆满一个小型博物馆。一次,他的夫人指着堆积成一座座小山的各种荣誉象徵,玩笑地问道:“这麽多的奖盃奖牌,你说很有价值,但又换不来现金,日後如何处置呢?”他回道,“我死後让它们一起陪葬吧。”“到时棺材太小放不下。”“你就大方一点,做副特大棺木,再不夠就多买一副吧!”逗得太太哈哈大笑,荣誉载身的刘宇新博士,如此爽朗、坦然,但背後爱国爱港之心卻是火热的。


  爱国爱港 醉心公益志不改
  教育,是国之根本,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於刘宇新博士而言,教育,就是看着孩子们能夠捧上书本,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尽情地翱遊在知识的海洋中,以知识武装人生,回报祖国!
  刘宇新博士,是改革开放之初,最早向内地捐款助教的港商之一。昔日,在改革开放的钟声还未响起之前,回乡助学的行动似春风一般,吹到了家乡的千万学子身上,以带头人的身份,带动了今後数十年,港人回乡捐资助学、热心教育的热潮。


  1978年,他位於贫困山区的母校——坭陂中学,收到了一张来自刘宇新博士的简朴书信,上面言及“我对祖国、家乡,特别是培育我成长的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愿为母校改建出片瓦之力,拟在母校新建三层科学大楼”。申请获批之後,白手兴家的他为了响应国家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回馈母校而作出的慷慨之举,捐资一百万元,而当时的社会,两分钱能买到一个鸡蛋,七分钱可以买到一斤大米,资金之巨,令社会惊叹!
  “祖国的发展及香港的繁荣稳定、离不开热心公益的港澳人士。我们是走到内地的‘先头兵’,更应该去做好这份带头工作。”以捐建母校为起点,刘宇新博士在全国范围内参与了100多个公益项目,支持广东、北京等地教育、卫生、文化、体育、道路桥樑等工作,累计捐献的款项达亿元,佔其财富的绝大部分,同时,富有社会洞察力和责任感的他,投身国家及省市政协工作长达45年之久,担任了第八至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为各项国家事务出言献策,不辞劳苦,在过往的峥嵘岁月里,刘宇新博士尽情地燃烧着每一寸爱国的热情,而其炫丽夺目的人生,亦被多位省市离退休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被评为“特色的人生、精彩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他言:“我一生有三个情人一个家,祖国、养母、妻子和儿女。”他感恩於养母年幼时的收留照顾,祖国的培育,妻子的支持和儿女的成长,而这些是他不断往前的动力,亦成是他奉献社会的源泉。
  五十多年来,刘宇新博士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注与付出,远远超过自己和家人。他将自己定位於“一位坚定的爱国爱港人士”,不停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对待国家和家乡方面不允许有丝毫的鬆懈。如今,他每天的工作依旧满满当当,全情投入各种社团事务中去。


  奉献 永远磨灭不了的情怀
  以刘宇新博士的理念,如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说的那样,“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於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於刘宇新博士,除去珍惜宝贵的生命之後,需要赋予其更深层的意义——奉献!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来,人的一生应有所为、有所不为。生命之义不在於拥有金钱多少、社会地位高低,而是在於他是否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是否有一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金钱有用完之时,而精神无价是永恒的,这样无论到哪天当自己闭上眼睛与世长辞那一刻,我坚信我会说我无怨无悔且无愧此生!”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像他这样豁达、彻底呢。
  但,若只是以“奉献”两字,来形容刘宇新博士,终究是轻了点,他执著奉献的出发点,是赤子之心、家国情怀!纵观他所竭尽全力而为的工作,一项项都镌刻着他爱国的信念、感恩和回馈的无悔,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他,人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美好,人们的生活才有如此多的感动!同时,人们也看到,刘宇新博士那真诚灸热的赤子之心、浩然正气的家国精神,正在一代代年轻人身上,得以传承!

其他文献
不久前,2016年“文化中国?全球华人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为现场近2000名观众献上一场融汇中西、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该音乐会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7周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凝聚全球华人力量同圆共享中国梦”而举办的。  音乐会由意大利华人、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及首席指挥吕嘉担任艺术总监及指挥,以交响乐演奏中外名曲为主要形式,配合声乐、独奏,由全
期刊
不要问我到哪裏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裏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正如歌词裏所唱到的,他同其他华侨一样  无论历经多少苦难和辉煌  那种“家国天下”的情怀依然  一句:华侨是天生的、忠贞不渝的爱国者  说不尽、道不完的是他炽热的爱国之心  历经风雨 不改初心  爱国爱乡不仅仅是海外华侨的光荣传统,更是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一种天然情怀。水一样的深情,土一样的厚重
期刊
少年时的兴趣  指引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二十多载热爱与坚持  终使他的才情光芒绽放  提携後进,诲人不倦  奉献社会,乐助公益  他,是香港知名的摄影师  ——苏文郁先生  热爱摄影事业,至今逾廿载  中学时代,学校佈下一份特殊的习作——用照片记录一些香港交通状况。在几十年前,香港的交通远不如今的四通八达,为了取得反映当时香港交通现状的好图片,苏文郁先生与几位同学拿着相机走遍了大街小巷,终而获得
期刊
涉笔成趣,陶冶性情;笔走龙蛇,定气怡神。畅遊於书画世界之中,柯世复先生得享自由自在之趣,提笔蘸墨直抒胸臆,随性创作续写情怀。透过一张张工整规范的书法、以及一幅幅格调雅緻的国画,柯世复先生将自己的快乐与充实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渗到宣纸上的色彩,一点点晕染、一圈圈扩散,人生因此丰富绮丽、幸福喜悦。  安稳之际圆书画之梦  自古以来,东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衣着、习俗、文学
期刊
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球华人书画展”日前在天津落下帷幕。在6天的展览中,各界参观者人流不断,好评如潮。展览共展出来自五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书画家的154件作品。作品涉及国画、书法、油画、水彩等多种艺术门类,画作主题围绕歌颂祖(籍)国繁荣昌盛、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同圆共筑“中国梦”思想制作,著名画家张文亮表示,本次展览水平很高,生动反
期刊
2010年,万希泉应运而生  香港乃至中国陀飞轮第一品牌诞生了  它,糅合中西文化,承载香港精神  是东方五千年传统文化精髓  和西方钟表顶尖工艺的结合体  它,在一众国际品牌中脱颖而出,传扬中外  实现创建香港首个陀飞轮腕表品牌之梦的  正是——“青年梦想实践家”沈慧林先生  一篇论文所引出的“陀飞轮之梦”  2008年,因雷曼兄弟投资失利,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此时,八零後——沈慧林正在美国著名
期刊
他,为艺术而活,人生因艺术而丰富  他自学成才,长期与艺术打交道而乐在其中  历经数十年专注各种艺术的学习、研究、教学  获得视觉艺术与艺术治疗双博士  既能自弹自唱,又能肆意挥毫  既擅诗词歌赋,又能挥斥方遒  在文学、音乐、书法、演讲等方面皆有所长  艺术,是他让别人获得快乐与健康的源泉  艺术,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因摄影艺术,他的视角变得触动人心  因为父亲的开明教育,饶炳雄博士的艺
期刊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公佈2016年全球行政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排名,香港科技大学及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EMBA课程排第一位,是第七度荣膺榜首。北京清华大学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合办的Tiemba课程,排名第二。第三位是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及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合办的Trium课程。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课程排第37位;香港大学与上海复旦大学合办的工商管理(国际)硕士(IMB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6年前,一个不经意的决定  促使她缔造了今天的方方乐趣教育机构  她,爱为本,善先行  崇尚有教无类,相信教育无处不在  在香港、内地创建了五间幼儿园、两间英文小学、  一间国际学校……  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家长的高度信赖  几十年来,经由其教育的孩子长大成人  一批批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但仍不忘其当年之教诲  今天,她的桃李溢清香,芬芳满人间  前 言  边陈之娟
期刊
万物共存,各有姿态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随心选择,独铸命途  交织成乐趣纷呈的人生  自主把握命运  自信撰写传奇  锺家豪先生在风华正茂之时  实现了出类拔萃的事业宏景  他用一段精彩的励志经历  传播积极进取的正能量  影响着更多的青年人  表演或事业的舞台上 他尽情展现才华  在时间的推移中,前後交替不断上演,当一批批固有力量显出颓势时,就会出现一代代蓬勃的新生力量弥补此中的空缺。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