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滋味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是没有人会知道死后或死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硬说要有,那也是宗教和神话中的境界。例如,中国儒、道、佛三教的理论和传说,还有从阎罗王到牛头马面,从奈河桥到孟婆汤的场面等等。但我们知道,这都是假的、空的和虚拟的。不过,还真有人把死亡体验当作科学研究的课题,并获得了一些结果。
  
  为何要研究死亡
  
  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A·穆迪博士对150名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写成《死亡回忆》一书,其中一些内容引人入胜。
  为什么要研究死亡?对此的回答是,如果研究死亡能获得对死亡科学和理性的认识,就会改变人们对死亡的观念,并了解人类和生物生老死亡规律,至少对死亡有一种坦然的态度。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人死不能复活,而活过来的也不叫死亡,只能是濒于死亡。但能研究人类对这一过程的心理感受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如果从更为深远的文化背景上来看待研究死亡的意义,就至少可以回答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可以破除社会上关于死亡与濒死的种种荒谬言论,二是将人类的精神属性进一步系统化。不过,这两方面显然是不完全的。另一个回答就是,研究死亡可以让人们更科学地对待死亡。
  其实,研究死亡并非起于穆迪,但他是比较系统地研究死亡的第一人。早在19世纪末瑞士的一名地质学家阿尔伯特·海蒙经历了一次“死而复生”,于是开始对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感兴趣,便研究起死亡来。他研究的30名死亡幸存者中,有95%的人述说他们在濒死时感受到平静和快乐。后来,对死亡研究的人就多了起来。
  到了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威廉·巴雷特也研究死亡,并出版了《临终幻觉》一书。在这个时期,死亡研究才得到广泛支持和理解,并纳入学术的行列。穆迪只不过是后来者,只是他的研究更为系统一些,也更具条理,探讨和解释也相对比较深入。
  而到了今天,死亡研究大有扩展趋势,从学术走向普通大众。例如,美国的盖洛普公司的调查表明,仅在美国就至少有1300万至今健在的成年人有过濒死体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声称体验过死亡。
  
  死亡体验的内容
  
  在早期,人们关于死亡的述说总是被视为虚幻。尽管民意调查有5%的人曾有过濒死体验,但人们还是羞于提及,惟恐不了解内情的人嘲笑和奚落,因为这些体验他人无法证实。
  然而,科学的发展为真实性提供了一些帮助。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临床上就可以重新激活已经停跳的心脏。而按传统的呼吸心跳停止就算死亡的标准来看,这些人确实是死而复生,穆迪敏锐地意识到,这些人可以为大家提供濒死时三五分钟的信息和感受,因而研究有了某种真实性。到了今天,相当多的心理学家和医生都认同濒死体验的真实性,认为它是死亡过程的一个自然阶段,因此值得研究,而且研究的结果也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今天的美国,超过一半的医学院都在课程中引入“精神死亡”的概念,这也是濒死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而另一个收获是《死亡回忆》促成了国际濒死研究协会的成立,并帮助人们建立了客观认识濒死体验的思想,不再把那些经历过死亡体验的人当作是精神失常或病态。
  穆迪等人的研究把濒死体验分为三类。一是被诊断或宣告为临床死亡而又随后返生的人的体验:二是在事故、重伤或者重病的过程中非常接近死亡的人的体验;三是濒死体验者在死亡过程中讲述给当场人的经验,再由那些在场的人转述给作者。
  所有濒死体验都有下面一些共同特点。
  1.无以言表。有过濒死经验的人一致认为这种体验“无法表达”,难以言喻。
  2.亲闻死讯。许多人在陈述中都说他们亲耳听到医生或是在场的人明确宣告自己的死亡。
  3.平静安详。很多体验过死亡的人都谈到他们有一种平和安详,令人愉悦的感受。
  4.噪音。很多体验过死亡的人述说,他们“死亡”时有奇怪的声音飘来,声音的类型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5.黑暗通道。有的人反映他们感到曾被人突然拉入一个黑暗的空间,而且在某条通道里迅速地滑行,并伴随噪音一起到来。
  6.脱离躯壳。濒死体验的人快速通过黑暗隧道时会大吃一惊,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站在了体外的某一处观察曾经依附的躯壳,自己成了一个第三者或旁观者。
  7.相遇。一些濒死体验者感到他们在垂死的某一时刻开始意识到周围出现了别的精神体,要么是来协助他们安然过渡到亡者之国,要么是告诉他们丧钟尚未敲响,得先回去待一段时间。
  接下来还有光的出现,大都是白色或透明的,还有在光的协助下当事者对自己人生的迅速回顾。接下来是碰到了一些界限,以及最后的归来。
  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接受ABc《黄金时间》采访时是这样描述他的死亡体验的:“在黑暗中,我看到了黑黝黝的面具迎面而来,就好像是一面死亡面具想要罩在我的脸上。就在这时,我又看到了许多巨大的光圈,在光圈里我看到了希拉里的身影,好像还有我女儿切尔西。就这样那个死亡面具被驱赶走了,随后她俩的身影也渐行渐远,最后隐没在黑暗中。”
  
  科学尚不能解释
  
  遗憾的是,这些都是濒死的人自己的描述,尽管有一些共性,但却难以验证。科学需要可重复和可验证(证实和证伪)。而且,上述死亡描述很多都与神话和宗教描写差不多,这又如何解释?
  而且,对于死亡体验的科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也受到质疑。从科学层面可以对濒死体验作一些解释。首先是药物学解释。例如,每个濒死的人在此前都被使用过大量的药物,一些药物会让人致幻,还可引起其他形态的思维紊乱。即使不是神经精神类药物,如大麻、麦角酸二乙基酰胺等药,而是其他药物,也会对大脑产生种种影响,从而产生与濒死体验相似的感觉。例如,氯胺酮(katamine)会使人产生类似脱体的感觉。但是,穆迪等人的濒死研究却表明,药物作用与濒死体验有很大差异。
  其一,叙述药物经历的人与那些报告濒死经历的人,在罗曼蒂克、想像力、智力和精神稳定性等方面并无太大区别。其次,药物引起的体验往往极其模糊。其三,由药物引起的幻觉报告之间差异非常大,这与“真实”的濒死体验有天壤之别。所以,药物作用和濒死体验两者之间有显著区别。而且,在濒死体验的许多案例中有许多是药物因素无法解释的。最为明显的是许多人在濒死体验之前和之后都没有用过药,很多人的濒死体验是出现在采取医疗措施之前,在一些案例中他们甚至没有去看医生。
  科学的第二种解释是生理学的理论。一种对濒死体验的生理学解释是,临床死亡时,大脑的供氧被切断,身体其他部位也受迫,导致垂死的大脑做出最后的喘息。不过,这似乎也解释不通。因为从濒死体验的报告来看,很多濒死体验都是出现在肌体受损之前,而在一些例子中甚至没有发生实质的身体损伤。  科学的第三种解释是神经学解释,因为当神经系统病症发作时可能产生与濒死体验相似的现象。例如,在神经病学中有一种与脱体经历相似的症状,称为“自视幻觉”。但是,在自视幻觉中患者看到的自己是活生生的,而在濒死体验中的脱体感觉则是看到自己的身体完全没有生气,只是一个空壳。
  对濒死体验也有心理学的解释。尽管心理学还没有达到现代科学的严格性和准确性,但也可以做出一些解释。
  其一是隔绝研究。将受试者从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中隔离开来,或隔绝他的听、嗅、视、触觉等,让其产生幻觉,从而可能达到与濒死体验者相似的体验,因为濒死病人也经常处于被隔离的状态。不过,隔离研究的成果并不能完全拿来解释濒死体验。理由也有很多。
  此外,还有梦境、幻觉和错觉等的解释,这些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它们都不能代替濒死体验的情况。那么,又如何证明濒死体验是一种真实存在呢?
  要彻底地解决濒死体验问题,必须要进行严密而详细的技术探讨和实验研究。但是,研究死亡确实很难。所以,只能说,濒死体验是一种现象,也有初步的研究。但是,濒死体验尚未获得实验科学的充分论证,需要未来更多的学科的研究来加以探讨。
  
  责任编辑 张田勘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不断富足的今天,考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体现于经济指标,科学素养更是一个重要的尺度。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提出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科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基本理解。根据测试指标和评估体系,达到这3个基本标准就被认为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水平。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公众的科学素养是否也随着提高?本刊记者就
要环保请减肥    保持苗条的身材不仅对自己的健康有利,而且有利于保护地球环境,这是英国科学家根据最新研究得出的结论。食品的生产制造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与肥胖的人相比较,身材纤瘦的人可以少消耗近20%的食品,由他们产生出来的温室气体也会相应减少。不仅如此,人的身体越重,他们的行动就会变得愈加困难和不舒服,于是就会更加依赖汽车,这同样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据研究人员估计,“胖人”平均
文明进步到今天人类还是把过多的目光集中到如何吃得好和吃得卫生,但却较少关注有利于生命和环境的另一个要素——排泄物的处理。    厕所的对比    怎样处理人自身的排泄物事关人的健康和寿命。一克粪便中含有1000万个病毒、100万个细菌、1000个寄生虫包囊和100个虫卵。尽管有的细菌和病毒对人体有利,但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对人是有害的。尤其是当粪便污染水源、食物、餐具和衣物之后,大多数有害微生物会进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而“生态建筑”,有人也叫它“绿色建筑”,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一个关键的要素。我们经常提到或者听到“生态小区”、“生态建筑”,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些东西,它们又是如何实现“生态”的呢?    “绿色建筑”,跟绿化无关    许多人理解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似乎就是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
众所周知,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产生,一是可燃性材料,二是一定的温度,三是有氧气的存在。缺少其中之一,都会使燃烧终止。比如,火灾现场救火人员用水龙头浇水,降低了火源的温度,产生的大量水汽隔绝了氧气,使火熄灭。油槽的火灾要用泡沫灭火,泡沫浮在油层上面隔绝了氧气,也使火熄灭。  阻燃剂就是根据以上原理而产生作用的。确切地讲,阻燃剂是难燃剂,它是一种化工制品,被添加在某些材料中。阻燃剂遇火后发生分解,
成都平原,古称“天府”,据东晋时期四川第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形成与都江堰修筑有着密切关系。远古时期,岷江经常泛滥成灾,古籍记载“蜀人几为鱼”,可见洪水的凶猛。战国末期,蜀太守李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从此安流富庶,并延续至今。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在全国评选“新天府”,成都平原以其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名列
“胜券”为何物    古代的债券就是现在所订立的合同,是一种契约。人们为了买卖或确立债权债务关系有所凭证,双方就要订立债券。债券用竹简做成,上面书写所要订立的内容,然后分为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左片称为左券,由债主收执,作为以后索债的凭证,而右券则由借债人收执,作为偿还债务的凭证。讨债或还债时,双方都要拿出各自收执的债券,合在一起,确认债券有效后,双方就可以履行各自的权利或义务了,债结账清后,债
晏阳初,名兴复,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被人们尊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曾入选“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10大伟人”。1955年与1977年,还曾两度荣膺“当代全球最重要100名人”称号。    立志平民教育事业    晏阳初出生于书香之家,5岁入私塾,13岁离家赴基督教学堂求学。在西学堂,他初步接受了现代西方文化。1907年,晏阳初入成都的华美高等学校就读。1913年,在传
你可能发现,当飞驰的火车接近我们时,其汽笛的轰鸣声会非常尖锐刺耳,而当离开我们时汽笛的轰鸣声会一下子低沉下去,汽笛轰鸣声的音调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同样的情况还有疾驶警车的警笛声和赛车的发动机声。这有什么奇怪的吗?难道这里还有什么奥秘吗?是的,科学家从这种熟视无睹的日常现象中发现了非常重要的科学规律:这种由于声源运动而引起音调变化的现象,在物理学上被称为“多普勒现象”。    飞驰而来的火车……   
每年的9月16日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之所以选定这个日子,是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按其要求,所有缔约国都应冻结并依照缩减时间表来减少含氯氟烃(CFCs)和其他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生产和使用。2007年恰逢该议定书签署20周年。正如今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主题所言,我们有理由“庆祝20年来所取得的进展”,但是我们还应有一个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