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现代教育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并且感受到了这种方法所带来的便捷和好处。所以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景,进行愉快教学,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善学”就显得极为重要。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精彩的导入能为新授内容作好铺垫,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时,教师可以用课件展示海军战士在海边放飞蝴蝶,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并且急切地想知道课文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乐趣
  我用了许多有趣的实物投影、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这都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他们会很积极地配合老师,如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主动上台表演等。记得我在教学《探索月球的奥秘》时,我先出示月球全貌的照片,让学生对月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放一段航天员上天的声音图像,让学生看到原来遥不可及的月球也有被人类探索的时候,可见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再比如在教学《中华少年》时,让学生分成四组,在音乐中进行分角色朗读,美丽的背景和优美的乐曲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听说相结合,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把我们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图形或声音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将重点和难点掌握。例如,我在进行《青山不老》的教学时,我就利用多媒体,采用对比教学法,一边是荒山沙漠,一边是青山绿水,让学生看到当年没有经过老汉改造时的情景和绿化之后的截然不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正是这位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的青山中得到无限地扩张。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接着让学生用填空“抚着这块石碑,我想 地对马爷爷说________,看着这片树林,我想 ________地告诉全世界__________”式说话。进一步认识主人公。这样一来,学生既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意思也通过画面而有了清晰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样的情景下开展语言活动和训练,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寓教于乐,开展竞赛活动
  一般情况下,学生们要经过反复的操练才能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那么,要怎么样才会使学生反复练习而不感到厌烦呢?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便很容易地做到了这一点。
  就拿我教《古诗苑漫步》这一课来说吧,我让他们通过猜谜语,填花名,填颜色,填季节等竞赛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这样,他们不但不会感到枯燥,还觉得趣味很浓。学生们对于这样的竞赛也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回答,所填诗句也很快记牢了。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枯燥、乏味、呆板的教学模式,使现在的教学充满了趣味性、知识性和灵活性。但如果教师对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当,则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如有些教师把整节课的内容都用多媒体演示,老师在不停地点击鼠标,像个放映员,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有些教师把多媒体技术当作传统教学手段的替代物,过多运用课件,几乎不用黑板或图片等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效果好并不等于“多多益善”,每节课的内容不同,各自的重点、难点不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应不同。如果技术手段过于花哨,必然会冲淡中心内容,分散学生注意力,反而不利于知识的吸收,正所谓过犹不及。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更是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取决于能否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愿广大教师合理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孙霞,李伟,教师,现居湖北枣阳。
其他文献
在为期七天的合肥学习过程中,始终被一种情绪所感染,心中时时涌动着亢奋,激动。本次培训有三方面的收获:一是为学校的实践找到了理论支撑;二是为学校的实践丰富了具体内容;三是在专家的引领下升华了教育思想。  聆听了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三十年专注于研究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引领师生如何把一所仅有两间茅草屋的农村小学办成了今天令世界关注、令同行羡慕的特色化教育基地,从他那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感受
《享受生活》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节选部分。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她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热爱世界。海伦·凯勒这番真挚的感情都浸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但缺少经历的学生一般很难透彻理解这份缘于一直生活在黑暗中因而对光明充满无限追求的执着态度和纤细感情的,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呢?笔者认为采用体验式教学是良好的选择。如何
情与景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要素,也是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常常涉及的内容。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一般分为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写景抒情的诗歌中多运用间接抒情的方法,了解古典诗歌中有关情与景的知识,对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一.触景生情与缘情写景  1.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又称“由景及情”,是先有景后有情。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所以称为“触景生情”。
在学习《陈涉世家》时,有学生问“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一句中的“字”如何翻译,我说可以采用常用的加字组词法,翻译成“表字”,学生听了我的解释,哄堂大笑,弄得我莫名其妙,看着他们那止不住笑的样子,我顿时明白了,他们由“表字”想到了骂人的“婊子”,我想,学生的大笑是他们的无知导致的,学生无知正是我们的教出了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介绍作家作品,某人字什么,有哪些代表作品,我们今天学的课文选自他的哪
偶然荒诞中的匠心  其一,媒介的偶然选择  江苏女作家范小青的《城乡简史》,并不像过往作家那样刻意绘制宏大的社会变革画卷。只是把目光聚焦投射在蒋自清和王才两个人物身上,通过账本这个媒介,巧妙地把城里的自清和乡下的王才联结在一起。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账本和项链、麦琪的礼物一样,成了短篇小说博览馆中又一件宝藏。  其二,情节的偶然发生  先
编者推荐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关系到师生间民主、平等、尊重等关系的建立,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然而,对话教学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某种“霸权”现象,这种困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解除这种教学中的话语“霸权”,把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这篇论文进行了比较深入而有效的探讨。基于此,我们推荐了这篇文章。  对话教学是建立在师生民主、平等、尊重、宽容的基础上,追求人性化
目前,高考中的语文作文分数占了很大比重,新课改下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作如下探讨。  一.收集与题材相适应的写作素材  在写作之前都要准确地把握写作的题材内容,让学生能够找到一个大概的写作方向,不至于写出来的文章文不对题。老师在收集的题材时主要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入手,例如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可持续发展等等,以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化,就是将语文课程中的文字内容、图片内容等转变成内容和问题的有机“链接”,以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调查、合作等激起其问题意识并从中求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
甲:伙计,都说油菜坡上的搞家儿多,我想问你,哪几个搞家儿最辽?  乙:哎呀,这坡上的搞家儿确实多,可要问哪几个最辽,我还没想过。  甲:那你这会儿想嘛!  乙:行得,让我好神想一会儿。(低头想)哦,我想到了几个。  甲:哪几个?  乙:天文伯伯算一个,以前当记工员儿,每个人的工分儿都由他记,多少他说了算,磕是个辽搞家儿!  甲:还有哪个?  乙:还有安寿爷,八十多岁了还耐得活杀猪。  甲:还有不有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把写作比作酿蜜,那么阅读的过程就是采集花粉的过程,采得百花方可酿出香甜的蜜来。阅读不仅可以让人获得知识,还能让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一个人的情感体验越是丰富,对世界的认识越是深刻,他所写的文字也就越细腻和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对于写作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一.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学生不具备阅读的客观条件  现在学生大部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