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西南庄凸起一带干热岩地热资源赋存分布特征分析

来源 :煤炭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so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以往测温数据,重点分析南堡凹陷-西南庄凸起一带地热地质学指标、地温场特征,评估了该区的干热岩资源赋存潜力.分析南堡凹陷-西南庄凸起一带钻孔测温资料可知,该区新生界地温梯度为(2.2℃~7.1℃)/(100 m).经估算,5 km埋深地温最高可达200.32℃,5 km以浅赋存的理论干热岩资源总量为5.81×1020J,折合198.54亿t标准煤.最后,对该区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初步认为该区为传导型干热岩地热资源.
其他文献
液氮冻结是一种在煤炭和市政工程中应用的低温快速直接冻结技术,液氮消耗量是工程筹划和成本预测的重要参数.通过开展液氮冻结原型试验,利用能量守恒原理,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得到了冻结初期阶段液氮消耗量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较为吻合,可以作为工程实际中液氮消耗量测算的参考.
矿用永磁滚筒电磁负荷高,长时间运行易直接导致温度升高,进而降低永磁体电磁性能.优化永磁滚筒散热水道结构,对维持永磁滚筒转矩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单通式散热水道结构与水套热交换不充分,散热效果差.提出一种新型异相并联式水道结构,建立滚筒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永磁滚筒温度场仿真,得出与传统单通式水道相比,新型异相并联式结构水冷管道冷却效果提高了12.5%.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温度场仿真结果准确性.
针对煤层倾角≥55°、厚度≥2.8 m复杂条件下的液压挖掘机机械化开切眼掘进工艺,实现由传统钻爆法开切眼向机械破煤台阶施工法转变,形成挖掘机“破煤”、挖斗“装煤”,下煤通道“运煤”等系列先进成套工艺流程,构建了急倾斜煤层切眼全断面强力支护体系,保障了倾斜煤层开切眼一次成巷稳定性,研发了急倾斜开切眼下煤通道堵塞处理装备并联合双下煤通道,突破了急倾斜煤层下煤运煤技术瓶颈,建立了急倾斜中厚煤层开切眼掘进防推底方法,解决了煤层厚度不稳定情况下底板推底难题.
在23202进风顺槽掘进过程中,底板裂隙发育,邻近层瓦斯异常涌出,造成回风瓦斯浓度持续升高.通过增加工作面供风量、注浆封堵底板裂隙、底板卸压瓦斯抽采、底板拦截抽采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底板裂隙瓦斯涌出量,探索出了底板裂隙瓦斯涌出治理方法,为以后生产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提供了瓦斯治理借鉴.
为了提高煤泥干燥工业效率,降低系统产尘和煤尘灾害事故的发生,优化运行参数和干燥设备结构,为后续除尘设备提供选型依据.运用流体力学理论基础和流体仿真ANSYS Fluent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滚筒干燥机内不同颗粒粒度的干燥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 表明,颗粒粒度越小,其干燥速率越快,易过度干燥,在系统中停留,造成较大产尘.在文中粒度范围内,颗粒粒度越大,可以同时保证系统煤尘安全和干燥效率.
在分析龙王沟煤矿特厚煤层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龙王沟煤矿61612工作面主运顺槽与61610工作面辅运顺槽间合理煤柱宽度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具体分别在不同区段煤柱宽度的条件下,从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61612工作面主运顺槽的围岩变形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结合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地质条件,确定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10 m.
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煤量的精确检测是节能调速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环境下煤量的快速检测问题,结合迁移学习方法和密集连接思想提出一种基于VGG16改进的FF-CNN网络.将该网络作为煤量图像的特征提取器,实现煤量的检测分类,将煤量图像分为“无煤量”、“少煤量”、“中煤量”、“多煤量”和“满载量”.实验结果表明,训练后的FF-CNN网络检测准确率达98.2%,平均检测1张图像的时间为0.058 s,满足检测精度和时效性要求.
研究了钾离子和钙离子对沉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阳离子作用前后煤泥颗粒的Zeta电位和接触角.采用EDLVO理论计算了颗粒间相互作用能.结果 表明,钾离子和钙离子均可以促进煤泥水沉降,钾离子和钙离子最佳浓度分别为1.5 mmol/L和0.8 mmol/L.钾离子和钙离子作用后颗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接触角增大,颗粒间相互排斥作用能减小,有利于颗粒的凝聚沉降.理论计算结果解释了阳离子促进煤泥水沉降的作用机理.
结合目前智能矿山建设的发展趋势,视频监控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井下重要场所对视频可视化监控的传输带宽、时延、智能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建设需求.通过研究矿用5G通信技术,为可视化监控提供大带宽、低时延的5G传输通道,研究固定式可视化监控和移动式可视化监控技术,实现井下人员、设备、煤等动目标以及设备外观、铭牌信息、温度等的智能管控.通过井下测试实验,测试数据表明,摄像仪与5G基站通信距离不小于150 m,通信时延小于21 ms,视频分析识别率大于98.1%,系统可满足井下固定场所和移动执法信息的智能管控,有
针对煤矿地下开采带来的地表移动变形和建筑物损害的问题,基于云理论采用Ex、En和He3个数字特征构建采动损害评价云模型对采动影响下地表建筑物损害等级进行科学分析,并以彭庄煤矿为例从倾斜变形、曲率变形和水平变形3个指标对其地表建筑物损害程度有效评价.根据评价云图表明:彭庄煤矿采空区上方建筑物倾斜变形、曲率变形和水平变形3个指标评价云滴均落在等级Ⅰ范围内,即建筑物受到轻微损害,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互验证,表明了云模型在煤矿采动对地表建筑物损害等级评价中的合理性;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云模型具有可视性强、量化等级